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西方侧重研究历史规律,而中国人侧重研究历史是非?

中国人在网上讨论历史的时候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比如:

1.讨论匡衡

小时候我们都学过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本来只是为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现在网上有人说匡衡做官后贪污土地。

2.徐霞客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徐霞客游遍大明朝,是古代最著名的地理学家。有人说徐霞客是凭借祖上当过官的优势,出门就住官府的驿站,还仗势欺人,经常打骂驿站的贫苦差役。

3.隋炀帝。

本来讨论的是隋炀帝的贡献,比如修建大运河,推行科举制,把青海纳入版图等。有人就说,如果隋炀帝是好人就不会亡国了。

4.清朝。

清朝把蒙古草原、西藏、新疆纳入版图。清朝统治者是汉人的皇帝,蒙古人的可汗,藏人的文殊菩萨,对不同民族的人都进行有效统治。

有人就反驳,清朝误我华夏三百年,压制汉人,愚民的文化政策等。

很多中国人讨论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时,总是会不自觉的陷入个人恩怨是非的讨论。

历史本来就具有两面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争论也算正常,但为什么西方就很少陷入历史的是非对错中呢?

一,西方人把历史划分为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战争史等,甚至划分的非常细,还有人类酷刑史,殖民史,哲学史,数学史、科学史等。

西方人讨论历史的源头、发展历程、结果等,侧重讲历史是如何发展的,其中有什么规律,哪些人哪些事起到了重要作用。自然就规避了个人恩怨是非。

中国历史在很长时间内,都只有正史野史之分。儒家知识分子又要指出哪些人是乱臣贼子,哪些人是忠臣孝子,哪些人是好人,哪些人是坏人。这样自然就会陷入个人是非。对于历史背后的发展规律,则不太重视。

二,中国历史是各朝史官所作,是为地主阶级服务的。各朝代为前朝修史是需要花很多钱的,但修史是为了宣扬本朝的正统性,皇帝认为这钱花的值。绝大多数西方历史是近代作品。

近代史之前,西方各国只重视基督教,不重视历史,也没有多余的钱去修史。近代史上西方各民族国家兴起,各国看到东方各国辉煌的历史,也迫切需要了解民族的过去,才开始重视历史。西方历史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所以西方历史在很多方面更先进一些,更体系化、意识形态化,特别突出自由民主科学等。

《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就曾说,(西方)历史分为可知的历史和不可知的历史。对于不可知的历史我们要根据考古发现去合理设想。

西方历史就是可知的历史和合理设想的历史的集合。西方缺乏古代史的真实历史,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不会像中国一样陷入历史是非,二是会去思考历史发展规律。因此,西方人比中国人更了解历史发展规律。比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三,历史知识太少导致。

历史专家学者一般不会陷入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是非恩怨,因为他们历史知识丰富,知道历史真相和结论。

而很多历史爱好者由于对历史一知半解,就很容易陷入历史是非的讨论。但讨论和争吵是不能改变历史的,还是要多读历史书,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

四,很多人只图一时的口舌之快,不讲逻辑,答非所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匡衡、董其昌、徐霞客劣迹斑斑的人生为何还被搬上中学课本
被后世敬仰的真实事迹,令人痛骂
人与人之间,不过是一份理解
人和江湖
看尽是非恩怨,原谅才是解脱
人生在世几十年,明争暗斗只为权。恩怨是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