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力与要素(上)

去40年,中国工业化进程与市场化改革进程、国际化开放进程以及世界信息化技术革命进程叠加在一起,各类复杂的制度变量、技术变量以及各种生产要素综合作用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这种曲折复杂性一方面给国内外经济学者解读中国工业化成功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也留出了巨大的解读空间。本文试图以市场化改革为阶段划分标准,梳理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和要素变革,从中揭示中国工业化的动力源泉及演进过程。

向市场经济方向探寻阶段

 

在1978-1993年朝市场经济方向探寻阶段,1984年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经历的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业的重要转折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揭开了围绕农村经济体制、积极推进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进一步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现开放的方针,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

从第一产业发展看,这个阶段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效果十分明显,制度变革的驱动力显著,劳动生产率快速增长,从1978年的人均353元快速增长到1985年的人均820元,增加了1.3倍,而同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分别只增加了0.3倍和0.6倍。1981-1984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超过了20%,粮食单产和总产量分别提高了42.8%和33.6%,农业增加值实际增长52.6%。有学者测算,农业产出增长的46.9%来自于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变革的贡献。 

1984年以后,随着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开启了快速的工业化进程。1984-1994年,除了少数特殊年份外,这个阶段GDP增速都在10%以上,1984年更是实现了高达15.2%的经济增速。这个时期的工业化水平总体处于工业化初期。从三次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占比结束了上升过程,开始了持续下降的结构升级过程,从1982年的32.8%下降到1993年的19.3%,10年时间下降了13.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产值占比稳步提升;第三产业占比提升较快。从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看,第一产业中农业占比迅速下降,牧业占比快速上升,上升和下降都有10多个百分点的幅度。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变化总体上体现了矫正计划经济时代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造成的结构失衡问题,轻工业发展迅速,其在工业中的比例1978年为43%,到1981年就已经超过了50%,并在50%上下波动,一直持续到1999年。第三产业中商业、饮食、居民服务、交通运输等领域增长较快。从企业看,这个时期乡镇企业快速成长,城乡的个体和私营企业也逐步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到1995年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数达到2045万人,乡村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数达到3572万人。这个时期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经济增长驱动要素是,农村地区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加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二元经济条件下的“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另外,从工业化进程的资金需求看,伴随着财政体制、金融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入,这个时期也开始逐步发展出多元化的金融体系、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相应的资金保证。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看,1981年固定资产投资中国家预算资金占比至28.1%,到1993年已经大幅降低至3.7%,而国内贷款占比从1981年的12.7%提高至1993年的23.5%,自筹和其他资金占比也提高了10个百分点,而利用外资占比也从1981年的3.8%提高至1993年的7.3%。

从工业化区域发展战略看,这个阶段的核心是以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并作为整体经济增长极为主要内容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产业发展的重心逐步向东部地区倾斜。改革开放后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六五”计划(1981-1985年)明确提出发挥沿海地区的经济技术区位优势。1980年8月26日,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获批。“七五”计划(1986-1990年)继续明确提出按照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带序列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这个阶段国家在财政、税收、信贷、投资等方面给东部地区一系列优惠政策,同时投资布局也向东部地区倾斜。1981-1985年,东部沿海地带11个省级区域的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比重达到46%;1986-1989年,对该地区的投资份额进一步提高,广东、上海、辽宁、山东、江苏和北京占前六位;到199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东部地带占到了62.7%。在制度要素、资金要素和技术要素向东部地区集聚的情况下,劳动力要素也开始向东部地区迁移,自此形成了持续多年的自西向东、自内陆向沿海的“打工潮”。在制度供给充足的前提下,国际资本的进入以及国内劳动力的大流动,极大地优化了东部地区的要素配置,支持了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起来。到1995年,东部地区人均GDP已经是西部地区的2.3倍;到2000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到全国的53.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苏省三大区域——苏南、苏中、苏北的差异和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个含义
彭森:不能再以牺牲农民权利来降低城镇化成本
当前中国城市化的趋势与特征
「边疆时空」崔岩 | 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东亚经济发展与日本
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