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儒、道、法三家龙争虎斗(中)——刘邦:“无为而治”的真正高手!

咱们在上一讲中说到,'马上得天下'但却不能'马上治天下',大一统的帝国必须找到新的逻辑来治理天下了。于是帝国官方思想开始变化,这是汉朝能够持续数百年的重要原因。

(1) 刘邦的选择

西汉初年的政治,放弃了秦朝的法家逻辑,在历史中留下的是一种道家无为而治的形象。道家自称其创始人是黄帝和老子,所以这种统治方法又被称为'黄老之治'。

为什么汉高祖会选择道家呢?肯定不是因为他是楚国人出身,所以选择源自楚地的道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反复在讲的力量均衡。

与秦始皇比较一下就清楚了。秦始皇一统天下,靠的是祖先的积累,经过百余年的变法,秦国内部有能力挑战君主的力量早已被粉碎,秦始皇可以依照法家的路数来统治及扩张。

汉高祖这边怎么样呢?刘邦起家之前是个平民百姓,征服天下只能靠团结足够多的人。刘邦能够吸引一群重要将领和谋士追随自己,不是因为自己有力量,而是因为有威信。

刘邦和这些人近乎是合伙人的关系,并没有压倒性力量来钳制他们,反倒会被这些兄弟给制衡住。这么一来,皇帝想要专制也不可能,道家的无为而治是其没有选择的选择。

(二)积极的太极拳法

不仅如此,刘邦称帝后,还把帝国全境的2/3领土都分封给了这些合伙人巨头们。看上去,这与周朝初年的分封似乎分别不大,对天下的无为而治达到极致了。

但是别忘了我们刚刚说的,有些关节点,过去了就回不来了。

刘邦的分封只不过是一时的不得已,他在表面上恢复了分封制。但由于技术进步和新经济资源已经被开发出来了,这让刘邦有能力在制度上继承秦朝。

比如,商鞅曾有法令,如果一家当中有两个成年男丁却不分家,则这家的税赋加倍;秦国也曾规定农村里面都必须是杂姓的村子,不许同姓聚居。这些法令在汉代都被继承下来。

这些法令的目的都是要将社会彻底打为散沙化,将大宗族拆散为小家庭。

这样一来,一方面,户口变多,人口不容易隐匿,国家可以掌握更大的税收基础。另一方面,由于没有了大宗族,民间要想组织起来反抗的成本变高,利于皇帝的统治。

这套打法与无为而治完全不贴边,相反,绝对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政策。这从反面也证明了,无为而治只是面对强大合伙人时的无奈之举。

(三)构建力量均衡体系

张良和另一位谋士娄敬给刘邦出的定都之策也反映出这一点。

刘邦最初看上了东周故都洛阳,张良劝他,洛阳虽然不错,但其地理四面受敌,不是用武之地;秦所在的关中地区,地理环境优越,三面有自然险阻,只有东面面对诸侯,诸侯安定时一切好说,诸侯一旦有变,则进可攻、退可守。

一句话点醒了刘邦,记起了自己成功的奥秘之一,马上决策定都长安。

张良这一系列的表述,其实就暗藏着最终要消除诸侯的意思。

刘邦在登基后花了八年的时间,分步骤地将能够威胁皇帝的异姓诸侯都剪除掉,将他们的封地转封给刘氏宗亲,意图以此来巩固汉室江山。

历史证明,同姓封王,并不比异姓封王更可靠。异姓王爷如果有异心,可能也就是想要割据,同姓王爷如果有异心,可是想篡位的。

以刘邦的政治智慧,他肯定能看到这一点,他用这些策略是想要精巧地构筑一种力量均衡。刘邦不能把开国重臣们都杀掉,那些没有封王的重臣多半都留下了,因为北面还站着匈奴呢,得有人能打仗。

再封一群同姓王爷,可以平衡这些重臣;反过来,重臣对同姓王爷也能形成制衡。皇帝则超越于各种力量之上,居间操控平衡。

刘邦一死,同姓王爷果然谋反作乱了,军功重臣与同姓王爷的相互制衡作用马上发挥出来,他们把王爷们的作乱平息掉了。

此后几代汉朝皇帝不懈努力,到汉武帝时,终于将同姓王爷的封地逐渐消解为郡县大小,这时候汉朝初年的军功重臣也都老的老、死的死,皇室不再需要这两种力量相互制衡了。

大汉帝国终于从貌似分封制的结构回归到其本质上的大一统结构。

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觉得不错地,可以转发,收藏喔!

喜欢熊大的,可以关注熊大的小课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邦定都长安
系列写作主题:《枢纽:3000年的中国》(六)
太吓人的驭人术,揭秘成功人只做不说的秘密!
刘邦打算废长立幼,因两人劝谏而作罢,老父亲为妻儿谋划终失败
吕后提拔吕姓家族,为何只打压刘姓宗室?吕后:这就是按套路出牌
登上皇位后,刘邦杀绝了异姓诸侯王,却为何唯独不动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