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异彩纷呈《玉堂春》

《玉堂春》

文/刘心化


梅兰芳、萧长华《女起解》


《玉堂春》又即《三堂会审》, 可以说是京剧的经典之作。就四大名旦来说, 他们都曾演过《玉堂春》,也均以此剧驰名。四大名旦中的梅兰芳、程砚秋和尚小云大约因年事渐高, 在台上跪着唱近1 个小时已感吃力, 所以未演此剧。然而荀慧生仍演《全本玉堂春》, 可惜未能留下完整音像, 不过近年的《中国京剧音配像》弥补这一憾事。从1995年《音配像》开始, 在中央电视台11 频道先后播出的有:张君秋的《女起解》、《玉堂春》( 张萍配像)、梅兰芳的《女起解》(梅葆玖配像)、言慧珠的《三堂会审》( 夏慧华配像)、荀慧生的《三堂会审》( 赵月霞配像) 及杜近芳的《三堂会审》( 黄孝慈配像), 还有尚小云的孙女尚慧敏演唱的《玉堂春》片断, 加上前面所说的程砚秋的《三堂会审》( 刘桂娟配像), 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各有千秋。

解放前四大名旦中梅、程、荀都灌有《玉堂春》唱片, 其中以梅兰芳录制的最多, 有成套的《玉堂春》唱片, 几首包括《三堂会审》中的大部份唱段, 只缺少“ 西皮原板”的部分; 以后梅大师在自己的单张唱片中特意录制了这部分“ 西皮原板” , 因此影响最大。如今播出的《音配像》中, 言慧珠录音夏慧华配像的《三堂会审》几首全是按梅兰芳的那套唱片的正宗梅派唱腔唱的。言慧珠的演出效果很好, 可说说是原汁原味的梅腔。


程砚秋《三堂会审》


程砚秋的《玉堂春》可以说在《音配像》中首次播出, 是他1946年在上海演唱时的剧场录音, 实属难得。程派幽咽宛转, 有时细若游丝, 有时迂回曲折极富韵味的声腔特别感人。程派的“ 西皮流水板”的唱词与别派有些不同, 主要是程派最讲究四声, 若按老唱词唱, 有些字就唱“倒”了, 经程大师略为改动, 字就正了, 更为合理, 字正腔圆了。而尚派的《玉堂春》笔者解放前未听过他的唱片,是否录制不详。好在从中央台的“名段欣赏”栏目中, 欣赏到了尚小云的孙女尚慧敏演唱“三堂会审” 片断, 她继承了祖父尚小云的唱法一一节奏鲜明, 有时跳跃性较大, 抑扬顿挫, 风格很独特。荀派的《玉堂春》解放前只灌有少数唱片, 但不是“ 三堂会审” , 而是“ 游院”和“监会团圆”的片断。解放后他又演过全本《玉堂春》, 这次《音配像》播出, 才看到了荀慧生演唱的《三堂会审》( 由赵月霞配像), 虽然调门很低, 便与梅、程、尚派的唱腔很不相同, 具有荀派特有的低回妩媚, 以声唱情的特点, 面部表情特别丰富, 其手指法也与别的派别不同, 台步也近生活, 并不扭扭捏捏, 而是同活中的走法差不多, 但又有规, 不受古老程式的束缚。总之, “四大名旦”的《玉堂春》都有很高的水平,各有千秋,难分高下。

尚小云《玉堂春》 来自京剧道场 02:52

尚小云《玉堂春》

赵砚奎京胡、侯长清司鼓

1929年高亭唱片

[西皮导板]玉堂春跪至在都察院,

[西皮碰板]啊,大人呐!

[西皮慢板]玉堂春本是公子他取的名。

         鸨儿买奴七岁整,

         在院中住了九秋春


因为《玉堂春》情节跌宕, 声腔优美, 所以除了四大名旦之外,不少京剧名家如张君秋、赵燕侠、李世济、孙毓敏等都演出过。建国以来属张派《玉堂春》影响最大, 故有“ 无旦不张”的说法。笔者曾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幸看过两次张君秋的《女起解》、《玉堂春》, 那时他才三十多岁, 年轻力壮, 底气充足, 真是腔韵动人。例如“起解”中的倒板“ 玉堂春含悲泪忙往前进” 中“进”字之后的拖腔是一气呵成, 不换气, 神完气足, 是一般旦角难以做到的, 当然赢得满堂好! 那一段脍炙人口的流水板“苏三离了洪洞县”更是起伏跌宕, 速度越唱越快, 底气充沛, 满宫满调,边走圆场边唱, 虽唱得那么紧凑,但仍无暇可乘, 听不出他是如何换气的, 唱到“ 我当报还” 时早已掌声雷动, 满堂喝采了。张君秋在《三堂会审》中的“ 西皮倒板” 、“ 慢板” 、“原板”与《起解》一折中都不雷同,特别动听。前面四句慢板又是一句一好,剧场气氛热烈; 张派的唱法本宗“ 梅派” 又有“尚派”的成份,但已融为一体成为了“张派” 了。其中又有些腔是“张派”独有的, 如第二句“鸨儿买奴七岁整”中“整”字的拖腔, 快收腔时突然拔高了唱, 有若奇峰突起, 美不胜收。


 

张君秋《三堂会审》


笔者看过不同演员演出的《玉堂春》约有二、三十次, 因此对某些细节比较熟悉。有关张君秋的表演有一个细节印像很深, 在唱完“ 在院中未到一年整, 三万六千银一旦化了灰尘” 之后, 照例两位问官要追问“ 难道你们吃银子穿银子不成? 玉堂春答道“犯妇我有支销” 。王金龙接念“是呀, 她有支销” 。当蓝袍追问: “她有支销, 大人如何晓得?”这时王金龙露出窘态——此时张君秋饰演的玉堂春有一个表情, 就是正想说出: 为什么有支销时, 这——, 王金龙急中生智, 拿着状纸说“这供状上有支销呀!”这时玉堂春正欲回答, 又此住了, 很合理一一笔者第一次看时以为是偶然在在台上即兴表演的,后来第二次看才知道是事先安排好了的, 此属一小节, 但足见张君秋的表演细腻入微, 小处不苟。

另有值得一谈的是赵燕侠的《全本玉堂春》, 也有极精彩之处。在“游院定情”一折中, 赵燕侠的苏三很不愿意见客, 在鸨儿的催促下只得含羞而去, 双眼微微下垂,不料与王公子一见, 四目相对, 二人均惊呆了。赵燕侠把苏三那种意外地见到这么一位风流俊美的公子先是一惊, 然后是一喜, 接着又是羞答答地边唱边行“万福”礼的内心和外在感受——把少年男女一见钟情的微妙之处表达得十分真实而生动, 唱声未出台下观众已自然而然地鼓起掌来, 这种引人入胜的表演只有在两个演员都入了戏, 才能有此效果。下一场苏三上场唱“ 西皮原板”“昨日里王公子, 前来游院; 一杯茶用去了, 三百纹银” , 一边唱一边用手比着一杯茶, 唱“纹” 、“银” 二字时, 使了一个突出的转折多变的好腔, 加上她的面部表情和手势, 立刻博得满堂采声,这是笔者看别的演员的演出未能达到的效果。赵燕侠是一位很会表演的天才演员, 有一宛转玲珑、控制自好的好嗓子。她的唱工最大的优点是吐字清晰, 观众不用看字幕就能听清她唱的是什么, 这个好的唱法吸收了评剧唱法的优点, 通俗易懂。

此外, 笔者还看过李世济、孙毓敏舞台演出的《三堂会审》。李世济是程派传人, 她在出场的那几句“ 西皮散板”的拖腔就能要上好来,后面的“ 西皮倒板” 、“ 回龙” 及“ 西皮慢板”均能一句一好, 的确是程派的韵味, 幽咽的游丝腔,甚似程大师早年的唱片的音色。孙毓敏虽是荀派传人, 学荀慧生的《红娘》、《金玉奴》、《勘玉钏》、《荀灌娘》等名剧都很神似, 颇得荀派真传, 但笔者看她演的《女起解》则感到她基本上唱的是张派唱腔, 还吸收了一些尚派的抑扬顿挫的唱法, 只有“流水板”中个别一两句有荀派的味道。孙毓敏并不僵化地学荀大师, 而是能兼唱各派的戏, 所以说她对荀派的唱做表演有不少发展。


赵燕侠《三堂会审》


从剧场的反应来说《三堂会审》应属杜近芳的最好, 最为热烈。还未出场在帘内一句叫头“ 苦哇!”就是满堂采声, 待一出场就掌声雷动。一出场的四句散板就是一句一好! 中央台的《音配像》中杜近芳的《三堂会审》是她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剧场录音, 由其弟子黄孝慈配像。那时杜近芳才二十多岁, 正是绮年玉貌、金嗓玉喉的全盛时期, 她的嗓音有如乳莺出谷, 玉润珠圆, 悦耳动听, 令人心旷神怡, 扮相酷似梅兰芳早年, 甚至可以说她那清纯无瑕、透明燎亮又醇美甜媚的嗓音同梅兰芳早年的唱片相比, 大有“ 雏凤清于老凤声” 之感。以下的“ 西皮倒板” 、“ 回龙”四句“ 慢板”均有彩声, 连以下的“ 西皮原板” 、“二六”大段“流水板” 也是几乎句句都有彩声,可以说一直唱到最后的“ 散板”及“ 悲悲切切出察院”的嘎调都是掌场雷动。这种热烈的剧场效果是笔者看过的其他知名演员都未达到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家玉堂春】起解(张君秋)会审、监会、团圆(赵燕侠)
赵燕侠:我唱《玉堂春》三堂会审也没有掐脖子的啊?
京剧《玉堂春·三堂会审》程派本戏05
马永钦:痴情女子有情郞
京剧剧本《三堂会审》(玉堂春 三本 )
著名琴师费玉明讲解示范【西皮慢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