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话题 | 课堂教学中,您有没有“不讲”的勇气?


话题   HUATI 

在一堂课上,教师“讲”还是“不讲”,这是个问题!

可以肯定的是,“不讲”比“讲”更难,也更需要智慧。而一位优秀的教师,也必然要经历一场从“讲”到“不讲”的嬗变。

小时候,我们用两年的时间学会了说话;而作为教师,我们却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学会如何闭上嘴巴。当“讲”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我们是否有意无意忽略了,“不讲”更彰显智慧。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听听两位一线教师的切身体会吧。

一堂课需要有“不讲”的勇气



◆ 张晓华

一堂课需要讲什么?可能许多教师会说,要立足文本,立足学情,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讲学生不懂的,讲对学生有用的。可是,具体到一节课上,我们会发现,有时,“讲”并不那么简单。

在一次教研课上,一位骨干教师教学《三打白骨精》一课,在教学中,他讲了哪些?不妨来看一下教师讲到了如下内容:


白骨精要“瞒”什么呢?她又是怎么瞒的?画出有关语句。

白骨精费尽心思,有了这么多的变化,这些变化的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心思?

 白骨精诡计多端,但也没能瞒住孙悟空。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从哪些句子看出它没有瞒得住孙悟空。

白骨精和孙悟空,一个要吃唐僧肉,为了隐瞒自己的险恶用心,三次变化;一个为了保护师父,三次来打,两个之间就有了矛盾。课文中还有哪些人物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呢?

 请同学们简要讲讲这个故事,注意讲清人物之间的这种矛盾冲突。

小说中往往就是通过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来推动情节的发展。现在再请同学们看看“三打”的情节,能发现作者在写的时候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其实这是文学作品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法叫——反复叙事。这样的写法在古典小说当中还有很多,同学们来举举例。

通过比较发现了三打白骨精的结构密码。不知聪明的你有没有发现《西游记》中一个又一个降妖伏魔的故事也有一个类似的结构?换成“大战红孩儿”起因是——经过是——结果是——; 再换成“蜘蛛精”,起因是——经过是——结果是——只要把妖精的名字换一换,起因、经过、结果大体不变。整部《西游记》就是多个类似三打白骨精故事的叠加,这也是反复叙事。


如果将以上教师讲的“点”罗列一下,我们可以发现至少有“三瞒”、“三打”、“三责”分别是什么;“三瞒”中有什么心思,人物之间的矛盾有哪些;“三打”情节有何相同之处,反复叙事还有哪些例子;《西游记》降魔故事结构密码。在一节课内,这些教师“讲”的,也正是学生要研读教材、进行思考的地方。虽然是六年级的学生,每一处思考其实也都并不简单。由此,笔者想到,一节课我们真的要讲这么多吗?

如果说整堂课教师的讲一开始还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愿望,那后面的讲可能只是让学生被动应付,疲于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一节课需要一定的留白,比如,知识的留白,让学生以后具有相近的学习力时再进行学习;评价的留白,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或回答不马上给出明确的评价,而是通过追问或转换角度与形式,使学生对之前的学习进行修正或反思;情感的留白,让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回味和情感的深入体悟。遗憾的是,教师忽略了这一点。一节课,如果每一环节都太“满”,没有考虑环节的疏密得当和内容的虚实相生,这样的教学,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教学的效果肯定无法达成预期的目标。课堂要进行有效的“取舍”,只有“减少”才能“增加”,这是从教学效率角度来思考课堂的“讲”。

当我们将学生的视线聚焦在这篇文章情节是怎样展开的,人物的矛盾分别有哪些,文章是如何叙事的,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只局限在文本自身内容,而不是与名著相互联系进行引导学习,或是在不同角度的文本分析中,只把文本当一个写法学习的“例子”,这是不是让人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疑惑?我们究竟将这篇名著节选文本当作什么来教?是不是当作“熟知经典”、 “了解和欣赏”经典来教更为恰当?

一堂课教师需要有“不讲”的勇气。不求面面俱到,也不要希望一节课能够让学生掌握所有的要点,一课能有一得足矣。讲,应注重精讲、少讲。不要担心自己的课有些平淡,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看到学生积极的投入,这才是语文课堂最美的“常态”。

不讲,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策略。而在课堂的讲与不讲之间,我们要考虑的还是学生的生命与语文的相遇。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小学)


从“讲”到“不讲”的大胆尝试



◆ 周伟川


为了上好一次全区的作文公开课,我进行了试讲。区教研员郭玉菊老师对试讲结果很不满意,她的一番话语重心长:“你全知全明白,高高地站在台上,该说的一点都没落下。你上了一节传统的好课,上完你的课,除了佩服就是敬佩,可这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你是否想过后进生的需要。如果我是一名后进生,坐在你的课堂上,怎样才能进步呢?我希望自己写一段,老师给我点拨,我再改写,老师光给我讲道理、教方法不行,我比较笨,我需要练习!”

一语点醒梦中人。回想我讲过的课,凡是我讲授少,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效果就好;凡是我讲授过多的,课堂气氛就比较沉闷。实事求是地说,我对新课改的理念是做过深入学习的。可在骨子里,我还是对学生不放心,总想给学生讲全面,讲明白,不知不觉就成了“一言堂”。其实讲得越多,教师越累。真是费力不讨好!

是到了该彻底抛弃教学上的守旧思想了。于是,我开始重新设计自己的课,上次试讲的时候,一节课我讲了27分钟,这次我想把教师讲授的时间压缩到5分钟左右,在和同事们交流后,大家觉得有些内容还有必要讲,我把讲授时间调整为大约8分钟。讲授的时间短了,内容精了,讲的目的是激发兴趣,设定目标,给出方法。剩下的时间留给学生,选取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为例子,由学生进行评改,学生认识不到位的,教师再引导启发。

通过这次准备公开课,我似乎明白了:原来备课就是要找到讲和练之间的黄金分割点呀!

等到正式上课的时候,课堂效果好得出乎意料,学生发言踊跃,掌声和笑声不断。郭玉菊老师也一直笑得合不上嘴,讲完课她走过来对我说:“你看学生给你的掌声多热烈,鼓掌时间多长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亚滨也评价说:“所有教师都不会怀疑,这是一节特别精彩的好课。”

试讲和正式讲的课堂效果,简直是冰火两重天。这里面似乎隐藏着怎样讲好课的奥秘,这奥秘是什么呢?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脚步。”

我们常说:“光说不练的是假把式,光练不说的是傻把式,又说又练的才是真把式。”教师要想找到夸美纽斯说的方法,要想成为教学上的“真把式”,就要做到少教多学,少讲多练。这或许就是上好课的奥秘。

讲多讲少,还不是只在一念之间吗?

(作者单位系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永定分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上一节好课》心得体会
名医一把刀,名师一堂课
评价一堂课的五个标准 ▏高效课堂
一节课评为好课的高级标准是什么?
我眼中的一堂好课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备课、说课、评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