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把握对文见义原则

把握对文见义原则

所谓对文,是指两个字形不同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成分相同、词性相同,它们或前后相连处于一句之内,或遥相呼应于两句之中。运用对文见义原则,意义有四:

(一)能揭示出前后两个词的词汇意义

《论语·颜渊》:“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巳矣。’”“谮”与“愬”对文,“谮”是谗言,“愬”是诬告。此句意为:子张问怎样才算明白人。孔子回答说:“积少成多的坏话和近在身边的不实之词对你都不发生影响,那你就称得上明白人。”

《荀子·修身》:“宜于时通,利以处穷,礼信是也。”王引之说:“时亦处也。”“时”与“处”对文。句意为:适宜于处显达的环境,也有利于处穷困的环境,“礼”确实有这样的功用。

《韩非子·存韩》:“韩事秦三十馀年,出则为扦蔽,入则为席荐。”梁启雄说:“‘扦蔽’,与‘席荐’对文,可见是动词作名词用。”句意为:三十多年来,韩国与秦国的关系是这样的:对外是秦的捍卫者,对内是秦的承奉者。

《庄子·大宗师》:“(圣人)善妖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始”与“终”相对,“妖”与“老”亦应相对,意义相反,故知“妖”当是“夭”的借字。《史记·周本纪》:“於道而见乡者后宫童妾所弃妖子。”徐广说:“妖一作夭,夭,幼小也。”可证“妖”通“夭”。此句大意为:(圣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很好地顺应自然,所以大家都效仿他。

《荀子·非十二子》:“彼君子则不然。佚而不惰,劳而不慢……”“佚”与“劳”对文,意义相反。

(二)可勘校古籍中的错字

我们所见到的古人作品,很少是作者手稿,一般都是传抄的。到了宋代,印刷术虽已普遍使用,但直到明朝末年,仍旧有人抄写。抄错刻错,总是难免的。运用对文见义原则,可以勘校古籍中的错字。例如:

《庄子·大宗师》:“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武廷绪说:“‘捐’乃‘损’字之伪,与下文‘助’字相对。”

《荀子·非十二子》:“古之所谓士仕者……古之所谓处士者……”王念孙说:“‘士仕’当为‘仕士’,与下‘处士’对文。”(按:“士仕”,出仕之人;“出仕”,有才德而隐居不做官的人。)

曹丕《煌煌京洛行》:“大愤不收,褒衣无带。”余冠英在《三曹诗选》中说:“‘愤’疑作‘帻’,因形近而误。帻是包头发的巾。‘大帻不收’和下句‘褒衣无带’正相对。”(按:“褒衣”,宽大的衣襟。)

古籍除抄错刻错外,还有错简。最早的书是写在竹简或绢帛上的。简,就是一块竹片,把一块块竹简搞乱了,就叫错简。纠正错简之误,主要靠古本和金石刻辞,但运用对文见义原则,有时也可以达到这一目的。例如:

《庄子·应帝王》:“且也虎豹之文来田,猨狙之便执斄之狗来藉。”王叔岷说:“‘执斄之狗’四字,疑涉《天地篇》文窜入。‘虎豹之文来田,猿狙之便来藉’,文正相耦。”校正后,此句意为:虎豹因皮毛好看招致狩猎,猿猴因动作敏捷招致拘系。

《庄子·骈拇》:“骈于辩者,累瓦结绳窜句,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王叔岷说:“案唐写本《释文》所出‘窜句’下有‘棰辞’二字,当从之。‘累瓦结绳,窜句捶辞,文正相耦。’”校正后,此句大意为:多方搜罗事例,玩弄文词,热衷于“坚白同异”的论证。

(三)可纠正误注

《韩非子·孤愤》:“不僇于吏诛,必死于私剑矣。”王泗原根据上文“公法”与“私剑”相对,说:“这句‘吏诛’与‘私剑’相对,所以‘吏诛’犹如说‘公法’,不僇于吏诛就是不僇于公法。”(见1978年第三期《中国语文·古语文随笔》)从而纠正了有人将“僇”字解作“死”字的错误。(僇,此处应作“侮辱”解。)

(四)可帮助我们鉴别注释的优劣

《荀子·荣辱》:“仁者……则夫塞者俄且通也,陋者俄且僴也,愚者俄且知也。”杨倞训“僴”为宽大,卢文弨训“僴”为娴雅。郝懿行说:“陋为狭隘,杨文僴训为宽大,故以僴陋相俪”。郝的意思是,把“僴”释为“娴雅”不如释为“宽大”,因为“宽大”与句中的“陋(狭隘)”相对,而“娴雅”并不相对。

在了解了运用“对文见义”原则的意义后,还必须注意运用的方法。因为词语的互相对应,主要包括词义、词性、词式、句式等多个方面,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这多个方面是互相照应、不可分割的,故此,运用“对文见义”原则考察词义,应该注意四点:一是注意词义、词性的对举;二是注意词式、句式的对举;三是注意文句整体意思的连贯;四是对于疑难词语的解释要注意借助旁证,从其他文献的有关对文中获得正解的启发。下面就结合一批实例,试加说明。

1.用词义、词性的对举来考察词义的,例:

“夏日至,令刊阳木(山南之木)……冬日至,令剥阴木(山北之木)……”(《周礼·秋官司寇·条狼氏》)“刊”与“剥”对举,都是“斫去”的意思。“剥”不可作“去皮”解。

“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礼记·乐记》)“试”与“用”对举,都是“使用”的意思。

“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诗·小雅·楚茨》)“茨”是蒺藜;“棘”是蒺藜的刺,用以指代蒺藜。故“茨”和“棘”为对举见义。句意:茂密的蒺藜遍地生长,我拿锄头铲除它们。

“我仓既盈,我庾维亿。”(《诗·小雅·楚茨》)“仓”、“庾”对举,都是储藏粮食的地方;“盈”、“亿”对举,都是形容粮食多的意思。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力”和“暂”一样,均作副词,即“努力”解。

“附离不以膠漆,约束不以纆索。”(《庄子·骈拇》)“附离”与“约束”对举,“离”通“丽”,也是“附”义,故知“附离”是同义词连用。

“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吕氏春秋·察今》)“向”、“今”对举,义反。“寿”、“殇”对举,义反,都属使动用法,意思分别为“使……增加寿命”、“使……短命死亡”。“民”、“子”义同,泛指“人”,因词的配合关系不同而分用之,构成对文。“之”、“为”也如此,可以互训,“之”犹“为”也(见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所以全句的意思应为:本来是增加人的寿命,现在则是使人短命早亡。

“蹴蛩蛩,辚距虚。”(司马相如《子虚赋》)“蹴”、“辚”对举,皆“践踏”义。王先谦说:“此项言車马迅疾,虽至捷之兽,亦能蹵践之也。”

“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史记》)“参”、“究”对举,均为“阐述”、“论列”义而非他义。故句义为文章论及天地所具有的一些大经大法,学问研究到天道和人事的深奥精微处。

“君后三岁而侯,侯八岁为将相。”(《史记·周勃世家》)“而”、“为”对举,都是“担任”的意思。

“蹠越者,或以舟,或以车,虽异路,所极一也。”(《淮南子·说体》)“蹠”、“极”对举,都引申为动词“抵达”义。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陆机《文赋》)“精”、“心”对举,都是“心神”的意思。

“夏木转成帷,秋荷渐如盖。”(谢朓《后斋回望》)“转”与“渐”对举,都是“逐渐”之义。“转”不可作“转瞬间”解。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作”、“如”对文,义同。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高”、“下”,“长”、“沉”对举,义相反;“长”为“高”义,故“沉”应为“深”义。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与朱元思書》)两句是对仗工整的对文。“急湍”对“猛浪”,“箭”对“奔”,“甚”和“若”互文见义,表示前后比喻关系。“箭”是名词,“奔”应是动词活用为名词,解作“奔马”。

“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是对称句子,“冀州”是地名,“河阳”也应是地名,不可笼统指“黄河以北”。查看中国历史地图,最迟在两汉年间,相当于现在河南省孟县附近,就有“河阳”这个地名,“河阳”一地,确在黄河以北。古代这种由泛称转为专称的地名,并不罕见,古代的洛阳城正是在洛水北边就是一例。“浔阳”也正因处浔水之阳,才得以命名的。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离骚》)詹安泰在《离骚笺证》中再考《本草》,指出“嫩者荷钱,贴水者藕荷,出水者芰荷”。“芰荷”是出水的大荷叶,这样,“芰荷”与“芙蓉”对举成文,十分相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滕王阁序》)“枕”、“尽”对举,“枕”是动词,“尽”也应是动词而非副词,作“包括无遗”解。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下”与“归”对举,是同义对文。“下”亦作“归”解。

“税赋当委之有司,以给经用;贡献宜归乎天子,以奉私求。”(陆贽《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委之有司”与“归乎天子”对举,可见,“之”、“乎”都作“于”解。

“地势形便”(《苏秦始将连横》)。“地”与“形”自对,同为“地形”义。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阳红处近长安。”(白居易《题岳阳楼》)“金钗横处绿云堕,玉筋凝时红粉和。”(杜牧《见刘秀才与池州妓别》)“檀的染时痕半月,落梅飘处响穿云。”(杜牧《寄澧州张舍人笛》)以上三句,“时”与“处”对举,均表时间、空间。[按:王锳云:“处,表示时间……并不是指处所。”(《诗词曲词词例释》);郭在贻云:“‘时处’是同义并列复合词,‘处’犹‘时’也。”(《敦煌变文校勘拾遗》);《尔雅·释宫》:“室中谓之时,堂上谓之行……”邢疏:“此皆人行步趋走之处,因以名之。”]“时”表“处所”之义,后世常见,如《幼学琼林·器用》:“退思岩,是鱼头参政退思时;知妄室,乃半山居士知妄处。”此“退思岩”,是宋鲁道宗所筑室名,“时”正作“室”、“处”解。在古代汉语里,时间与空间的概念总是密切相关的(陆宗达《训诂方法论》),这就是训诂学上所谓的“时空引申”。这类例子还有:“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宋子侯《董娇娆》)“合颖行盛茂,分穗方盈畴。”(谢庄《喜雨》)“春芳行歇落,是人方未齐。”(鲍照《采菱歌》)以上三句中的“正”和“行”、“行”和“方”为对文,都是时间副词。

2.用词式、句式的对举来考察词义的,例:

“浮文鹢,扬旌栧。张翠帷,建羽盖。”(《子虚赋》)“旌栧”,《史记》作“桂栧”,指用桂树所制的栧,与上文“文鹢”,下文“翠帷”、“羽盖”对举更妥帖。如把“旌栧”拆开,作两物讲,则显得词式不规整。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繁钦《定情诗》)“区区”和“叩叩”对举,都是“一点诚心”的意思,起互训作用。

“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江南。”(《赤壁之战》)“起兵”与“收众”是对文,“众”作“兵”解。

“夫叙事者或虚益散辞,广加闲说,必取其所要,不过一言一句耳。”(刘知几《史通·叙事》)“散辞”、“闲说”对举,经比较,可知“散”就是“闲”,“辞”就是“说”。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滕王阁序》)这两句是平句自对,“襟”对“带”,“控”对“引”,“襟”、“带”名词作动词用,也都作“控制”讲。

“十五好剑术,徧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李白《与韩荆州书》)两句是对称句子。“徧干”、“历抵”对举。“徧”,普遍,“历”,逐个,意义相近,“干”、“抵”都有“触及”义。故“徧干”、“历抵”都是“拜访所有”的意思。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长恨歌》)句中“白发新”与“青娥老”对举,意思分别为“白发初生”和“青春的美好容颜衰老了”。《方言》:“秦晋之间,美貌谓之娥。”可知把“青娥”理解为“少女”是不确切的。

“至如《古文·尚书》称帝尧之德,标(之)以‘允恭克逊’。《春秋左传》言子太叔之状,用以‘美务而文’。”(刘知几《史通·叙事》)“称”和“言”对举,均作“称赞”讲。

3.用文句整体意义的连贯性来考察词义的,例:

“又私自迎往送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晁错《论贵粟疏》)从“迎”、“送”对举,“吊”、“问”对举中,可知“养”、“长”也是对举,故“长”是使动用法,“长幼”意为“使幼儿长大”,也即“护养孤儿长大”。

“如今人方可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刀俎”、“鱼肉”对举。从“鱼肉”可知“刀俎”中的“俎”显然指砧板,绝非是“俎豆之事”中盛祭品的器皿。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刘向《说苑》)这是一组对句,“阳”、“光”、“明”对举,均指光亮。否则,“阳”字不好解释。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恂恂而起”和“弛然而卧”是对文。“弛然”是放心的样子,“恂恂”则应为“放心不下”的意思,不可作“谨慎”解。《辞海》在“恂恂”条下列有“心有顾虑”之义项,并以此句为书证。

“往年老圃种我时,费一核耳。逾年华,再逾年实,三年拱把,十年合抱,至于今,二十年矣。”(马中锡《中山狼传》)“年华”非指时间,其中的“华”只要同“实”相对照,就可知是“花”。

4.用借助其他文献的对举之例来考察词义的,例: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当世”一词,在当时有特定的含义,非“当代”义。《晋书·隐逸传》:“(戴逵)性不乐当世,常以琴書自娱。”“不乐当世”,犹不喜欢随俗浮沉。张衡“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他的“不慕当世”与戴逵的“不乐当世”事类相同。所谓“当世”指“善于适应环境”,这一词义为魏晋人所熟知(说详蒋鸿礼《义府续貂》)。“世”当作“俗”解:《汉书·邹阳传》“系于俗牵於世”,《韩非子·难言》“言而近世,辞不悖逆,则见以为贪生而谀上;言而远俗,诡躁人间,则见以为诞”,此两例中,均“世”与“俗”对举,“世”犹“俗”也。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或注“奔”为“奔马”,未必妥帖。其实古人也常有以“奔”写雷电的。如王子渊《圣主得贤臣颂》:“追奔电,逐遗风。”“电”、“风”对文,“奔”写电甚为明确;遗风:风之疾者。又,《庾子山集·三月三日华园马射赋》:“尚带流星,犹乘奔电。”“星”、“电”对文,“奔”亦写电。因电、星更合与风为伍,故“乘奔御风”中的“奔”,以释“电”更为合适。

“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此“忽如”,可从杜甫《峡中览物》“巫峡忽如瞻华岳,蜀山犹似见黄河”的“忽如”、“犹似”对句中,知其即为“如”的意思。

“钿头银篦击节碎”(《琵琶行》)。左思《蜀都赋》“巴姬弹弦,汉女击节”句中,“弹弦”与“击节”对举。既然“巴姬”弹的是弦乐器,那么“汉女”所“击”的该是打击乐器了。再查《辞海》“节”下第十项注曰:“一种古乐器,用竹编成,上合下开,像箕,可以拍之成声,起表示拍子的作用。”又于“击节”条下注曰:“击节,所以调节乐曲。”故此句可译为:手执“钿头银篦”拍打“节”这种乐器,以致把“钿头银篦”都打碎了。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岳阳楼记》)秦汉以前“岸”字都指高岸,后来就不一定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个岸是高岸。但杜甫《旅夜書怀》“细草微风岸”中的“岸”就不一定高,因为下文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如果两岸很高,挡住了视线,就不能见到这个景色了。那么“岸芷”的“岸”是高还是低呢?这可利用对文规律,知道是“高”义,因为这里的“岸”是与“汀”相对而言的,汀指的是水边的平地或沙滩之类。

“你须身姓刘,你妻须姓吕。”(睢景臣《汉高祖还乡》)“须”,难释。但在看了《丽堂春》中的“我与那左丞相是兄弟,我和你须叔侄”一语之后,就可明了。该句中的“是”和“须”是对文,“须”是“系”的借字,作“是”讲。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使用“对文见义”这把钥匙时,绝不能生搬硬套。如“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孟子·公孙丑上》),“出”和“拔”虽然对举,但无互训作用:“出”是“产生”之意,“拔”是“高出”之意。句意:产生于同类之中,高出于同类之上。此句中的“出”字,意义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的“出”字相同。又如“司马长卿赀(资)于卓氏,东方朔割炙于细君”(杨雄《解嘲》),两句虽是对文,但“割炙于”的“于”不能同前面的“于”作“从”解,应作“为”解;再如,“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句中的“架梁之椽”也不同于前句中相应的结构,应指架在屋梁上的椽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近义词辨析及练习大全
高考文言文阅读对策(三)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题解题技巧
古文讲究对称,仅仅是为美观吗?另有一点你必须知道
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
英文怎么说 l 临阵脱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