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年”口头禅:“这事儿年后再说”

1月25日(阴历二十三)是小年,也就是辞灶日。这一天给灶王爷上香吃年糖糕,喝了送行酒后,灶王爷就要上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去了。我们一年的工作也就算结束了,开始正儿八经的开始准备过年了,无论老板还是员工的口头禅,从今天开始就是“这事儿年后再说”。

辞灶日,在不同的地域日期也不同,在北方,如山东阴历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在南方,大多是阴历二十四过小年。

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就是祭拜灶王爷,给即将上天庭汇报工作的灶王爷送行。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妻子也离他而去。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前妻给他饭食,张生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心生悔意,能够回心转意,可以重新做人,既然死在了锅底,就地封他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这一家的善恶,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为神。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向玉皇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来赏罚这一家人。所以,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送灶王爷的“小年”习俗,祈求来年全家人平安和财运。祭灶时,还要把糖膏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

一般每家在灶台附近贴有灶神画像,有时还有灶王奶奶画像陪伴。

由于画像经过一年灶台做饭的烟熏火燎,画像已破旧,家庭主人将旧像揭下,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还要贿赂他,供上一块黏稠的糖瓜,以使其“嘴甜”只能说好事,免生是非。然后将旧画像起烧掉,这个过程就是“辞灶”。家庭主人从集市上请回一张新的灶王爷画像,年三十的时候将新的画像贴上,今年没有三十,这个事就在二十九去做。

在灶王爷去上天汇报工作的这几天,由于没有灶王爷的监督,这几天可以大吃二喝,放开肚子吃好吃的,放纵一下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时也认为不应该犯的小过错。

从这一天开始到年二十九,就进入准备过年的阶段,这时候每个人的精神开始放松,也就有了“这是年后再说”的口头禅。

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年二十四,扫房子、洗被褥;年二十五,做豆腐、摊煎饼、蒸馍馍;年二十六,割肉、炖肉;年二十七,赶最后的大集,剃头洗澡;年二十八,过油,炸酱货;年二十九,门神、对联一齐贴,晚上全家放鞭炮放烟火,喝酒吃饺子。

“小年”过后,别忘了“理发”,俗话说“有钱没钱,剃头过年”,而且“正月里不能理发——妨舅”。

过了年三十的大年初一早晨,家家都焕然一新,炸响后落了满院子的炮仗红皮碎屑映衬着新年的新光景。新贴的春联,鲜艳夺目,大门上活灵活现的门神——秦琼和尉迟恭,抬头迎门墙上大福字,堂屋门上精美的“挂钱”,和年二十九祭台上丰厚的祭品,无不显示着红红火火、欣欣向荣的节日景象。

这美好的新开始,从小年开始!

我是安全人,相信只要好好的做安全,努力来分享,持续做传播,一定有人会因我而安全!

唯有按照程序和规则做事,并养成这样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才能“安安全全的工作,平平安安的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辞灶节的风俗
小年习俗之“祭灶”和“扫年”
辞 灶
聊城过年风俗
老家的灶王爷
在农村过“小年”,即便再忙,都不能漏掉这两件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