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年综合征:跌倒】危险因素
userphoto

2015.09.03

关注

  老年跌倒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引起跌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因跌倒而住院的老年人中,内在原因占45%,外在原因占39%,原因不明者为16%。人体的姿势稳定性取决于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和骨骼肌肉系统功能的协调一致,任何一个系统功能的内在损害都可降低机体的稳定性,导致跌倒的发生。影响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主要有身体因素、病理因素、心理因素、药物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老年人由于各种功能衰退,对于外在环境因素的变化不能像中青年人那样能作出及时和足够的反应,因此,环境等外在因素在老年人跌倒发生中起一定作用,约有1/3跌倒者与此因素有关。70%以上的跌倒发生在家中,10%左右发生在楼梯上,下楼比上楼更多见。

  身体因素对老年跌倒的影响有哪些?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维持肌肉骨骼运动系统的生理机能均有减退,造成步态的协调性、平衡的稳定性和肌肉力量下降。另外老年人视觉、听觉、前庭功能、本体感觉下降,判断外在环境的能力下降,加上活动越来越少,跌倒风险随之增大。

  步态不稳将导致跌倒,老年人步态的基本特点是下肢肌肉收缩能力下降,脚跟着地、踝跖屈和屈膝等动作缓慢,伸髋不充分,摆动腿抬高的程度降低,行走时拖拉,故容易发生跌倒。美国老年人的跌倒发生率是日本老年人的4倍,原因是美国人习惯采取久坐的生活方式,易引起肌肉的萎缩老化和功能减弱,日本人习惯采用跪在地板上的生活方式和蹲厕,可保护股四头肌的力量,故很少跌倒。

  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下降,多数人的跌倒与中枢控制能力的下降、对比感觉降低、摇摆较大和躯体感觉较差以及反应时间延长和平衡功能被损害等有关。脑血管后遗症老年人跌倒风险较高,正是由于神经系统控制能力降低造成的。

  感觉信息的传入不正常,表现为视力、视觉分辨能力下降,触觉下降。糖尿病后期周围神经炎时感觉异常,容易导致跌倒发生。

  病理因素对老年跌倒的影响有哪些?

  痴呆或精神病患者更容易发生跌倒。任何能导致步态不稳、肌肉功能减弱(如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小脑综合征、神经疾病、肌病和骨关节炎等)或晕厥前期状态、晕厥的急慢性疾病(如主动脉供血不足、心律失常、体位性低血压、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败血症、代谢紊乱和肿瘤等)都可能导致跌倒的发生。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如眩晕、偏瘫、癫痫和老年痴呆等)和影响运动与平衡的骨科疾病(如严重的关节炎、颈椎病、肌力减退、石膏管型、腋杖和假肢等)的患者也易发生跌倒。另外,眼部疾病如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和偏盲,风湿病、骨质疏松,足部疾病,贫血、虚弱、脱水、低氧血症和电解质紊乱等都是老年跌倒相关的病理因素。

  老年人由于脑循环自主调节功能减退和颈动脉、椎动脉粥样硬化,在急性患病或慢性病恶化时,比中青年人更容易发生跌倒。心律失常是引起老年人跌倒的常见原因之一,突发的快速或缓慢性心律失常可导致跌倒。老年人轻中度心衰在静息时无症状,而在活动时因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出现气促、心悸,站立不稳而跌倒。各种休克、低血压都可引起跌倒。体位性低血压是导致跌倒的常见原因之一,其特点是直立时因血压下降而出现头晕、共济失调而跌倒,平卧位时症状消失。由于老年人关节僵硬,起床及久坐站立时,常因体位改变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站立不稳而发生跌倒。急性心肌梗塞可因严重心律失常或低血压而发生跌倒。上消化道出血由于急性失血和休克引起跌倒。老年人各种感染有时以跌倒发作为首发症状。

  心理因素对老年跌倒的影响有哪些?

  自信心和跌倒时的情绪是影响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心理因素。一方面老年人个性好强,常有不服老和不愿麻烦别人的心理,对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也要自己尝试去做,这会增加老年人跌倒的几率;另一方面害怕跌倒的心理限制了老年人的活动,降低了老年人的活动能力并导致功能缺陷,从而跌倒的风险随之升高。

  跌倒可反复发生,形成“跌倒-丧失信心-更容易跌倒”的恶性循环。研究发现:既往跌倒史是预测跌倒发生最强的因素。沮丧、焦虑心理可削减老年人对自己、环境和其他人的注意力,从而增加跌倒的机会。对于跌倒重视不够也是导致跌倒的原因之一,有研究表明:虽然老年人接受了预防跌倒的教育,但是大多数老年人觉得跌倒和自己无关。男性和女性对待跌倒的看法也有所不同,国外的一项研究发现:男女性对于跌倒风险的界定不同,这影响他们对预防跌倒所采取的行动。老年男性在对待跌倒的问题上,认为自己是理智的、有责任感的,但是老年女性趋向于责备自己或其他人。

  药物因素对老年跌倒的影响有哪些?

  药物是引起老年人跌倒的另一重要原因。巴比妥类药物可使老年人发生夜间和次晨跌倒,长效苯二氮卓类(硝西泮药物等)通过损害精神性运动功能而导致跌倒,长效降糖药引起低血糖而诱发跌倒。体位性低血压在老年人很常见,许多病人能很好地适应,基本上无症状,然而,在使用巴比妥类、酚噻嗪类、苯二氮卓类和三环类抗抑郁药、降压药等情况下,很容易诱发头晕而致跌倒。

  有研究表明,服用多种药物可增加跌倒风险。事实上,老年人常常由于合并多种疾病而服用数种药物,并且通常同时服用如降压药、降糖药及镇静安眠药等单个就可能诱发跌倒的药物。老年人如何在复杂的服药情况下防范跌倒,是相当棘手的问题。

  社会因素对老年跌倒的影响有哪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自然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就相对减少。而诸如衰老、疾病、遗传等生理因素,社会变迁、工作变动、职位升降、婚恋状况、家庭关系和经济收入等社会因素对人心理的影响却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影响人心理的主要因素。而如前所述心理问题如沮丧、焦虑心理可消减老年人对自己、环境和其他人的注意力,从而增加跌倒的机会,老年人与社会的交往较少也是跌倒的危险因素。

  环境因素对老年跌倒的影响有哪些?

  常见的环境危险因素有三类:①物体绊倒、地面光滑、光线晦暗和携带较重物品等;②穿拖鞋或不合适的鞋裤;③家具摆设不当、床铺过高过低、坐椅过软过低等。对于社区居住的老年人,环境不熟悉、地板潮湿或打蜡、地面高低不平、跨越障碍物、灯光照明不好、楼梯没扶手、鞋子不合适、椅子或马桶的高度不合适等是引起跌倒的危险因素。跌倒多发生在浴室、变换体位、运动和站立小便时。

  环境因素危险性的大小取决于下述因素:①老年人残疾的程度:对于举步困难的老年人,起拱的地毯就成为重要的环境危险因素;对于极为衰弱的老年人来讲,即使在较小危险因素(长裤腿和尺码不合的鞋)也容易发生跌倒。②对环境因素有无体验,这是决定危险程度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主要取决于对环境的熟悉程度以及对相应的环境有无针对性的练习。平常不上、下楼梯的老年人在上、下楼梯时(往往是楼梯的最初或最后几步)可能会发生跌倒;而经常上下楼梯的老年人,这种危险性相对小。实际上,大多数跌倒是发生在经常经历的、危险性相对小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如站立、行走、穿衣、上下床椅、上厕所、做饭和洗澡等;只有少数跌倒是发生在有危险的活动中,如爬梯子、搬重物、参加竞技活动等,因为这类活动本身较少,并且在从事这类活动时往往都比较小心谨慎,可以说从主、客观上均减少跌倒发生的可能。

  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跌倒环境危险因素有哪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跌倒成65岁以上老人的“头号杀手”!该如何预防?
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20110916
老年人跌倒评估和预防护理
老年人为什么容易跌倒?
健康资讯:老年人最该警惕——跌倒 | 华夏康复
老人跌倒是意外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