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胃镜遭受“排挤”?这些人应该做胃镜!
userphoto

2015.09.09

关注

  

  许多人对胃镜有一种恐惧、抵触心理,一提到胃镜就闻之色变。因此,在胃部出现如胃痛、胃胀、嗳气或是反酸等症状时,宁可选择一时忍受或是尽可能保守治疗,也不愿去做胃镜。那么,胃部有症状是不是一定要做胃镜呢?胃病还有其他检查方式吗?

  受访专家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外科主任 林锋 教授

  1胃镜检查能有效发现胃部疾病

  随着科学进步,对于胃部的检查手段其实是越来越多的。胃镜借助一条纤细、柔软的管子伸入胃中,通过底部镜子一样的探头,直视胃内部。其优势在于它能直接反映胃粘膜最微小的变化,检查中可以发现食道、胃及十二指肠内炎症、溃疡、憩室、息肉、肿瘤等。临床上,胃内的病变一般最多、最先发生于胃粘膜,而CT、彩超检查对胃粘膜的诊断能力有限。如早期胃癌仅有胃镜下胃粘膜的改变,在CT或者彩超上几乎难以分辨,只有在肿瘤发展到中晚期,形成较大肿块或者形成淋巴结转移后在CT上才能见到肿块。

  总而言之,胃镜可以直接观察到被检查部位的真实情况,还可通过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活检及细胞学检查,活检组织在显微镜下进行进行病理诊断,对大多数“胃病”能一次诊断清楚。

  2中国胃癌高发胃镜普及率低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新发胃癌在中国,相比韩国和日本,我国早期胃癌的比率非常低。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外科常委兼外科组组长、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大外科主任、胃肠外科主任林锋教授指出,我国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率仅为7%-10%,而每年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人数平均100人中仅有1-2人。而韩国日本也属于胃癌高发国,但是他们的早期发现率高,使得治愈率也大大提高,这主要因为韩国日本胃镜检查的普及。

  

  专家指出,如果能对有症状的人群放宽胃镜检查的适应症,或者对愿意做健康体检人群加做胃镜,将有助于胃癌早期发现。在国内胃癌早期发现困难重重的原因一是绝大多数早期胃癌患者无任何症状,即使部分已处于进展期胃癌,也缺乏胃癌特异性的临床症状与体征,难以引起重视。二是早期胃癌缺乏兼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肿瘤标记物,常规体检很难掌握胃癌的线索。那么,哪些人群需要做胃镜检查呢?

  3反复发作的慢性胃病也需及时治疗定期检查

  林锋教授指出,有肿瘤家族史,消化道肿瘤高发区和高发家庭人群,以及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应定期接受内镜检查。同时,林锋教授表示,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在消化道肿瘤发病率上占据重要一席,喜欢烫、老拖着、畏惧检查是消化道肿瘤患者三大特点。因此,爱吃烫食、腌制、烧烤食物、高盐食物以及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也应定期检查。

  除胃癌高发人群外,反复发作的慢性胃病患者也应及时治疗定期检查。有胃溃疡、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等慢性胃病的人应积极治疗,防止疾病进展,并定期去医院复查。日常可服用副作用小的药物进行治疗。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果伴有溃疡,应及时选用杀菌消炎的成分;若胃粘膜脆弱受到损伤,注意选择刺激小的且有利于保护、修复胃粘膜的成分。摩罗丹即是针对反复发作的慢性胃病,从多方面综合调理胃部,可有效改善胃部不适症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亚洲人易得的癌症!多亏了这项被人“嫌弃”的检查,治愈率或提高80%!
安全播报第501期
我国胃癌高发,能预防吗?医生提醒:这两个检查,便宜又实用
肿瘤医生:查出3种胃病,别当小问题处理,不给胃癌留机会
胃镜查出肠化生,是否意味着要得胃癌?听听医生如何为你分析
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