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碑刻有哪些类型呢?

亦文亦物谈古迹艺术:寺庙、道观、宫殿中常见珍贵石碑,古代碑刻如何分类?

(感谢邀请,本文约1065字,阅读需时4分钟)

碑刻,又称碑碣(jie),原意指立于宫庙中用来观察日影的竖石和立于庙前供祭祀者拴住牲畜用的石头,都称“碑”,原来是不刻字的,后来碑石上出现刻文,也就用于记事了。

1、碑刻的经典分类

归结来看,古代碑刻文物可分为几类:

A.书法碑:此类石碑通常较早,春秋、战汉就存世,直接延续到明清,是书法中保存最久的载体,无形之中就成了历代书法大家真迹的集大成者,故学习书法的人几乎没有不研习碑拓的,名家辈存,如李斯、李阳冰、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张旭、怀素、米芾、苏轼、董其昌等莫不如此,完整的记录了中华文字发展的历史。

B.功德碑:此类碑刻多为建造宫室、寺庙、道观等古建筑的附属物,年代自北朝、唐宋、元明、近现代都有,主要以记述建庙经过、筹款人名单等为主,艺术价值有限。

C.记事碑:南北朝以来,记事碑刻大量产生,范围非常广泛,如皇帝出巡、农民起义、历史人物、城市兴衰、桥梁修补、地震灾荒等各方面,内容驳杂,通常是历史文献中遗漏掉的部分,通过这类碑刻得到了补充。

2、书法碑也有不同

先秦和秦朝,刻石多采用篆书;西汉、东汉、三国,隶书较为流行;西晋之后,篆字多用于碑首和墓志盖,正文已流行用正楷;唐代开始,行书、草书相继进入石造碑刻,风格技法多样起来,这也是鉴别历朝碑刻的基础知识。

(山西的北朝碑刻)

古人刻碑,先由书法名家用红笔将内容写在石头上,即“书丹”;后再找石匠按照笔迹篆刻。唐代,发明了“摹勒上石”,就是先做个摹本,用朱笔勾勒后形成轮廓,碑石上涂蜡,反复摩擦槌打,将空心字粘在蜡上,据此再刻。

在唐代之前,书写碑文的不少是地位低下的书吏,北魏的墓志、造像碑上多为无名刻工,运刀老辣,粗放,根本不保留书法笔法,充满刀法意味,古朴拙婉;

(大同云冈石窟的北魏碑)

唐代则出现了一大批御用刻工,力求忠实与原作,技巧高超,钢刀用力柔软,能贯通柔毫的笔意效果。

因此,魏碑多数古朴,注重刀法;而唐碑多传神,注重笔意,两者截然不同。

3、碑刻与碑拓

石碑也会磨损消亡,要保留碑刻的精髓,就需要用碑拓技巧,如何进行碑拓呢?

先要清洁碑面,预备比碑面稍微大三四厘米的纸张,提前湿透,用毛巾包好吸去多余水分;然后将头天准备好的白芨(ji)草上碑刷匀,上纸;再使用棕刷敲打纸面,不轻不重,先上后下,使文字凹入;最后,用沾满了墨汁的拓包用力拍打拓板,全碑均匀着色。

根据拓本的不同,又分为乌金拓和蝉衣拓两种,前者厚重,后者轻薄,效果也不同,喜欢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

关注【亦文亦物】,实地考察山西国宝,看更多顶级经典文物、古迹艺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庙魏至宋代刻石
[转载]碑拓的文化
南北朝“碑刻”与“唐碑佳刻”
《红河碑拓》《红河匾额》红河州最全碑拓匾额荟萃书籍震撼发布啦!
苏州百馆(30)听,这里的石头会“说话”
兜率寺开堂疏石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