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陶潜 人生不如一壶酒

南山的风也不知是第几次吹开了陶潜散乱的衣襟,他睁开惺忪的睡眼抓起手边的酒壶又猛灌一口。饮罢,望着自己打造的茅舍和身旁稀疏的秋菊,喃喃自语。随后他摇晃着站起临风而立,默然良久感叹一声好酒便踱步向屋内走去。

孔夫子曾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推崇入仕之道。此时的陶潜年已不惑,之前的生活与他而言仿佛是一个很长的梦,梦醒后才发现人生不如一壶酒,醉的最深却也最真。

第一壶酒——生活

人生在世首先避免不了的就是“生活”二字,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柴米油盐,必然是我们逃不过的一个话题,即使是陶渊明也不例外。

陶渊明有一个显赫的家庭背景,曾祖父为东晋名将陶侃而外租也是当时的名士清流,陶家一脉的荣耀持续到他祖父这里就已经结束。在陶渊明八岁的时候父亲离世家境逐渐没落,若果这些变故没有发生,他或许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隐逸闲适的田园生活,可是上天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年少的时候尚且有人庇护,但二十岁后的陶渊明不得不独自面对生活,开始了自己虽然不乐意但不得不接受的宦游生活。他做过江州祭酒,可是没干几天就不堪烦扰撂挑子走人。此后,州里也曾召他出任主簿一职,刚刚才摆脱官场的陶渊明自然是没有答应。

然而生活不能事事任性而为,迫于生计的他也担任过桓玄的幕僚做过刘裕的参军,不过不论在哪里做官陶渊明都做不长久。他最后一次出仕是彭泽县令,干了三个月后他留下了一片《归去来兮辞》后飘然而去,开始了自己的隐居生活。

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曾向生活妥协过,可是时间长了就会发现,生活可以妥协但是心却不能。

第二壶酒——心境

当人生无处安放的时候,就为它营造一个家园。

在《桃花源记》之中,陶渊明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理想的世界,这里鸡犬相闻芳草鲜美,这里湖光山色天高地远。桃花源是陶渊明精神生活的驿站,他将现实生活里的苦闷在这里放逐。他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世外桃源,而他自己的栖止地又在何方?

四十二岁的陶渊明挂印而去,是因为在生活的洪流中摸爬滚打了三十年,他已经看透了到底什么才是生活的本质。陶渊明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价值观念。

纵观现代人的生活,忙忙碌碌的从早到晚,到头来却失去了自己最初的本心。生活变成了生存,是现代人最大的悲哀。陶渊明比谁都看得清楚,他的一颗心透彻明亮不染尘埃。

当一个人能真正看到自己内心深处,才会知道自己这忙碌的一生到底是为了什么。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开始追随陶渊明的步伐走入山林之中,在山石林木之中找寻最初的自己。或许,他们已经品到了陶渊明酒中的滋味,是多么甘甜凛冽。

第三壶酒——自己

不做官的陶渊明去隐居了,他在院子里种下了一丛丛菊花,悠然的提着酒壶站在篱笆前,他终于过上了种豆南山带月禾锄的田园生活。

这段时间是他一生中最为舒心的日子,他不用对别人阿谀奉承,他不用陪着笑脸逢迎。

当经历过了诸般坎坷,人生的真谛就是回归自然。他拿起自己珍藏已久的那张无弦琴,迎着淡淡松风拨弄起来。琴没有发出一点声音,但陶渊明听的如痴如醉。老子曾说“大象希形,大音希声”,这风起云涌,这阵阵虫鸣就是最美的琴音,大自然已经给了我们最完美的答案。

他不会犁田,甚至已经到了草盛豆苗稀的地步。但这不重要,陶运明要的是犁田时的悠然自得。

他在门前修筑起一道篱笆,在世俗的纷扰与内心的宁静之间划分了一条清晰的界限。门外是纷繁熙攘的滚滚红尘,门内是清逸淡远的阵阵松风。

陶渊明在经历了生活之后才选择了隐居,他拿起过才学会了放下。他不是为了逃避生活才选择进入山里,而从一开始是为了田园山居才选择入世磨砺。在他隐居前的那一段岁月,是陶渊明生命中的一段修行,修他澄明通透的心境,修他明悟淡然的精神。

当今的社会,有太多人为了逃避生活而隐居山野,过了几天清贫的山居生活便难以忍受,又重新扎入俗世的洪流。他们或许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而在盲目的奔走。

三壶酒,陶潜品出了人生的滋味。与其追名逐利白忙一场,不如酣畅淋漓大醉一回。天地万物无时无刻都不处在变化之中,只有让生命回归宁静,才能用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文字:史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暖上一壶酒,听一首陶潜的诗
待你了无牵挂;随我归隐田园可好?
陶渊明作品中的千古名句名言
元代钱选《陶潜归去来辞图》赏析
高二语文阅读小报4——关于“陶渊明”的主题阅读
陶渊明: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