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

本文字数 2000+ / 阅读需要 6 min

今天的正文开始之前,希望你先看看下面这个视频。

这是一位老人,真实的死亡记录。

但也许和你想象的死亡场景完全不同。

喝下毒药的老人名叫傅达仁,曾是台湾体育圈的传说级主播——当然,这种身份地位在死亡面前并不重要。

因为不想再忍受胰腺癌的折磨,不愿再接受全身插满导管的治疗,傅达仁于2018年6月份在家人陪同下前往瑞士接受安乐死,结束了生命。

他这段临终视频,在前不久刚刚被子女们向外界发布,曝光网络。

也许你也和我一样,从来没想过“死亡”一词,可以和上面视频中这般场景同时出现:

人人穿戴正式,周围光线明亮,身边儿女成群,死者面带笑容。

明明事关死亡,却充满尊重和阳光。

这件事自然引发了很大争议,关于“安乐死”可能会存在的问题——比如一旦“安乐死”被认可,就会有人“被安乐死”。

但,今天我们不聊“安乐死”,我们想借此聊聊更大的问题:“死亡”和“有尊严的死亡”。

在中国人的文化中,这无疑是一个被避讳谈及的话题。生者谈论死亡,总显得那么“不吉利”。我们甚至为“死”找了许多替代词,比如“没了”“走了”“离开了”......

可你有没有想过,自己要如何面对父母未来的死亡?

每个人生命中总要面对死亡——面对父母的死亡,甚至面对自己的死亡。

如果我们连“谈论”都做不到,又如何面对?

 面对死亡,

我们总是措手不及 

当父母身患重病,是应该据实已告,还是隐瞒病情?

多数情况下,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不知该如何回答的问题,也第一次感到与“死亡”的距离。

死亡让人害怕,让人感到万念俱灰,所以我们经常为给到亲人“希望感”而隐瞒真相。

这种隐瞒并不容易,我们时刻都会害怕对方发现,时刻心怀惊慌和愧疚。

那么,一个人到底有没有得知自己生死的权利?

隐瞒病情,是否相当于剥夺了对方去规划人生最后时光的机会?

反过来说,当你一直以为自己马上会好起来,死亡却突然降临,你毫无准备,在惊慌的同时,又是否会心生怨恨?

紧接着,又会出现第二个很多人毫无准备、却必须要面对的事情:

父母的生命质量无法保障,是否使用呼吸机等生命支持系统来延长生命时间?

当父母面临死亡,我们经常会不顾一切地让对方活下去。我们很容易产生“坚决不放弃”的执着,不管这是否会为他们带来痛苦。

心肺复苏,是抢救的常用方式,你一定在电视上见过。当一个人心脏暂停,旁人会用电击、按压、药物等方式,强行使心跳恢复跳动。

事实上,这样的抢救过程对于病人来说极其痛苦,甚至会造成二次伤害。

而心肺复苏只是延长生命的方法之一。医院病房里,还有人选择气管切开、人工呼吸机等等。

对死亡的避讳,让我们很少去谈论与思考“如何面对死亡”这个话题。因此,当我们必须面对它时,总是仓皇失措,总有太多没来得及思考,却必须要做出解答的问题。

此时的Ta,究竟期待怎样的医疗服务?

Ta是否真的愿意使用生命支持系统,来延长自己的生命?

我们如何对待Ta,会让他感到支持?

Ta希望我们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死?

太多问题会影响到我们的选择。

如果我们在很早的时候就思考过死亡,并且和父母坦诚谈论过彼此的答案,结果也许会更容易面对一点。

再然后,我们会意识到第三个从未考虑过的问题:

父母离开后,我们该怎么继续自己的生活?

父母离去,

我们便直面死亡

前两天看一档综艺,高亚麟说了这样一段话:

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

父母在,比如说你今年三十,你不会琢磨(死亡),你六十你都不会琢磨。

因为你老觉得,有一堵墙,挡在你和死神面前,你看不到死神。

父母一没,你直面死神,跟你年龄多大没关系。就像我现在就是父母都没了,我能清晰地看到我的尽头。

另一位爸爸也说道,当他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才意识到,其实自己马上也会迎来这一天。

若没有思考过死亡,多数情况下,我们都难以接受一系列的巨大变化。Worden(1999)提出的哀伤辅导模型指出,经历丧亲之痛的我们会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接受丧失——我们往往需要做出非常大的努力,才能接受亲人已经离开的事实。

第二个阶段是经历痛苦——我们需要充分地表达情感,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来经历哀伤。也许你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抒发情绪,例如大哭、写信给逝者、甚至绘画跳舞,才能走出痛苦。

第三个阶段是重新适应——这或许是最艰难的时刻。我们需要找到这段经历对于自己的意义,也要开始思考失去了对方的生活对自己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去重新认识死亡,以及重新认识自己的生活。

第四个阶段是重建关系——我们需要在情感上重新定位逝者的位置。走出一段丧失亲人的哀伤,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完全切断和Ta的连接,而是找到新的方式,将他们”安置“在我们的心里。

重要的是,当我们经历这四个过程的时候,必定不会像想象般顺利——

心理学的“依恋与哀伤双程模型”,深刻地揭示了这个过程:

     

走出哀伤,注定是一个在丧失和恢复中不断摇摆的过程。

只是,如果我们尽早和父母坦诚交流过“死亡”,这个过程也许更容易度过。

我们最终总要直面父母的死亡,然后开始直面自己的死亡。

谁都可以避谈死亡,但谁都不可能避开死亡。

那不如,直面死亡,谈论死亡。

毕竟谈论死亡,是为了生者更好的活着。

悠悠/ 酒鬼 ✑ 撰文


3月12日~3月26日,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两位曾任美国心理学会(APA)第32分会-人本主义心理学分会主席的Eleanor Criswell博士和Stanley Krippner博士,来用三周的时间,带大家冲破创伤的束缚,走向身心的疗愈。

明天(3月12日)晚20:00-21:30,由Eleanor Criswell博士带来的主题为“身体在人本心理治疗和创伤康复中的作用”的第一讲,即将开启。

 讲座课程表 

 讲座形式 

视频直播+互动答疑

 讲师简介 

Eleanor Criswell

认证国际瑜伽治疗师,索诺玛州立大学心理学名誉教授;

曾担任美国人本心理协会,美国心理学会32分会:人本心理分会主席;

美国生物反馈、瑜伽教育和躯体学领域的先驱之一;

著有《生物反馈与躯体学:走向个人进化》

Stanley Krippner

享誉美国的超个人心理学家,潜意识、艺术治疗、梦学等领域的研究权威;

美国心理学会心理催眠、人本主义心理学、宗教心理学和国际心理学四个分会的专家级会员;

催眠分会和人本主义分会前主席;

作为领军人物,与欧文·亚隆、津巴多等心理学家齐名;

曾任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学儿童研究中心主任,现为赛布鲁克大学心理学教授

 翻译简介 


彭科明

同声传译员、联合国纽约总部翻译实习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专职口译、研究助理;

联合国计划署(UNDP)签约译员;

为近100场国际研讨会担任同声传译、交替传译,服务对象包括澳大利亚前外长、印尼前外长、尼泊尔外交部副部长、 乌干达驻联合国大使、前新西兰驻华大使等。

 报名方式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后,按要求报名

报名成功后可以限时回看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
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目录与简介)
“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
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
人间有堵墙
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昨天微博最火的一句话戳中泪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