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品读张掖文化#张掖文化的渊源
              张掖位于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面积42400平方公里,人口120万。人口以汉族为主,另有裕固族、回族、蒙古族等38个少数民族。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战败匈奴后始设张掖郡,古为河西四郡之一。

       张掖在远古时代,西与古大西洋相通,东和太平洋相连的长条形海洋的一部分。2亿多年前的地壳运动,使祁连山脉从海底升出水面,8千万年前再度上升至4500以上。据《张掖县志·地理志》记载:张掖在洪水时代,完全为一大湖,禹导弱水至于合黎,居民始有耕地。

       张掖南依祁连山,北依合黎山和龙首山,地域狭长,形似奔马。东南高西北低,大体可分为高山、中低山和走廊平原三大主要地貌单元。祁连山深处终年积雪,冰川广布,最高峰素珠连峰海拔高达5564,中部绿洲灌溉区,粮丰林茂,最低处高台县天城村海拔只有1284。黑河流经肃南、甘州、临泽、高台四县区,流程276公里。市政府所在地甘州区海拔1474 ,境内陆势平坦、土地肥沃、林茂粮丰、瓜果飘香,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

       张掖境内属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7摄氏度,日照时数3000小时以上,降水量104-495毫米。一月份最冷,七月份最热,每年六月至九月为最佳旅游季节。

       张掖境内,资源丰富,气候宜人,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和西菜东调基地之一,历史上素有金张掖之称,是通往西亚和欧洲的战略要地。

         张掖交通便利,兰新铁路及国道312227线、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贯通全境,军民合用机场通达兰州、西安等地,形成居中四向立体交通网架,成为河西走廊的重要支点和交通枢纽。

        马文·哈里斯认为: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 艺术 、道德法则、 法律 、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美,马文·哈里斯《文化的起源》,华夏出版社,1988年)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方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其具有中华文化共性的基础上,产生了许多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河西文化就是在具有中华文化共性基础上有着鲜明地方特色的一种地域文化。

       关于河西文化的形成, 陈寅恪先生说:刘(渊)石(勒)纷乱之时,中原之地悉为战区,独河西一隅自前凉张氏以后尚称治安,故其本土世家之学术既可以保存,外来避乱之儒英亦得就之传授,历时既久,其文化学术遂渐具地域性质“……又西晋永嘉之乱,中原魏晋以降之文化转移保存于凉州一隅,至北魏取凉州,而河西文化随入于魏,其后北魏孝文、宣武两代所制定之典章制度遂深受其影响,故此魏、齐之源中亦有河西之一派……”(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三联书店,2001)。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河西地区的文化事业在两汉以来的基础上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了繁荣兴盛的局面,并一跃而成为北方文化中心,形成了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河西文化圈。张掖文化是河西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对河西文化的发展发挥着引领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张掖在河西四郡中,地理位置居中,自然条件优越,因而它为河西文化的发展提供着雄厚的物质营养,进而也发挥着聚集文化精英的独特作用。

       张掖文化萌芽于新石器时代以农耕文明为主的东、西灰山文化。之后,由于气候变冷,以西戎、氐、羌、月氏、乌孙、匈奴、回鹘、鲜卑、吐谷浑、吐蕃、党项为主的畜牧文化代之而起。自西汉建郡以来,中原汉族的大量迁入以及与西域少数民族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农牧并举、华戎交汇为特征的张掖文化兴盛起来。当时,由于少数民族之间,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相互融和的同时,不同地区之间的汉民族也在这里广泛交流、融和。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奠定了自汉代到五凉时期张掖乃至河西地域文化的基本形态和格局。隋唐以来,伴随着农、牧并举,以农为主的经济形态的逐步形成,张掖文化最终又转向农耕文化形态。张掖文化历经千百年来的流变整合和融通积淀,浸润了深深的地域性烙印。可见,  张掖文化就是指汉代以来以张掖为中心形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张掖文化的精髓集中体现在佛教文化,音乐、歌舞文化,戏曲文化,古遗址、古建筑文化,宝卷文化,裕固族文化,社火文化等七个方面。

       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包括历史事件、历史遗迹、历史人物、传统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习惯、风情民俗、服饰、民居、建筑风格、传统文艺形式、歌舞戏剧、宗教信仰,以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等。地域文化实际上就是某一地域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而状态又取决于方式,有什么样的生存发展方式就决定了有什么样的生存发展状态,而文化就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方式。文化表现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外在的表现是状态,骨子里是方式。区域文化,是国家文化的中观层次,地域文化是历史的积累过程,人文精神是历史的范畴,不同的时代赋予其不同的内涵。张掖人文精神是张掖人民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历史演变中为求取自身生存发展,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实现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思想信念和文化准则。其本质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张掖人文精神是一种历史精神。它是张掖人民历史性地实践的产物,是在求生存求发展的历史实践过程中产生、形成并逐渐得以实现的,并发挥伟大作用和影响于这一时代。张掖人文精神不是一种抽象界定永恒人性的精神,而是一种具有鲜明的时代主题,热切关注社会历史趋势和现实人生过程、反映时代文化生活、体现时代文化品格,表达时代文化生活价值理想的历史精神。

        ——张掖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批判精神。张掖文化是在对东、西文化进行批判吸收的基础上,逐步积淀、凝聚、孕育而成,最终凝结为人的价值理性、道德情操、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包含着信念、理想、人格和道德等糅合于主体的精神品格。文化批判精神是整个张掖文化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张掖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

        ——张掖人文精神是一种开拓创新精神。人是理性的动物,在人类理性中积淀着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它追求普遍有效性和事物的完整性、合理性。人文精神作为一种理性精神,不仅是人运用智力去理性地认识已经发生的事情和正在发生的事情,而且更是根据积累的智慧成果去认识、把握、开拓、创新未知领域,在诸种复杂而对立的因素中整合力量,谋求新的发展。

        ——张掖人文精神是一种实践精神。实践作为主体的存在方式,是人的存在的根本方式。人与其他一切存在物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它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追求和创造自身价值。张掖人文精神就是在特殊地域环境里长期实践形成的一种基本精神品质。

        张掖地域文化及其人文精神是以当地原有文化为基础,广泛吸收中原文化而形成的,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西文化的双向交流互补,既为张掖文化及其人文精神的形成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和异质养料,又在域外文化本土化进程中得到重塑与改造。这种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使张掖文化及其人文精神具有了开放与兼容的优势和极强的渗透性与包容性,从而既促进了张掖文化的发展,又为中华文化源源不断注入活力和新鲜血液。(任积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陇右
安徽的三大文化圈是什么?各有哪些特点?
滁州文化
探寻中国“和合”文化历史渊源与博大精深
APP内阅读 挖掘西关人文精神的历史渊源与基本内涵,探索西关背后的动力
谈谈重庆人文精神的特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