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19】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上一章论述“学”的“行为”之“政”,从侧面涉及到了现实的政治问题。本章和下一章,都是直接针对现实政治问题进行论述,亦是论证为政之“政”,此即照应了本篇第一章“为政以德”。

哀公,即鲁哀公,鲁国君主。孔子一生经历四代国君,分别是鲁襄公(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鲁昭公(昭公元年孔子十岁)、鲁定公(定公元年孔子四十二岁)、鲁哀公(哀公元年孔子五十七岁)。孔子从鲁国出走时,鲁定公在位,当孔子返回鲁国时,己是鲁哀公十一年。鲁哀公在位期间,鲁国愈加动荡、混乱。一方面,国内有“三桓”把持朝政,另一方面,国外有吴、越、齐等国交相侵逼。鲁国内外交困的窘境,固然是鲁国历史演进的结果,但与鲁哀公本人的执政作为也有很大关系。鲁哀公十六年孔子卒。鲁哀公二十七年,鲁哀公与“三桓”的矛盾愈加严重。鲁哀公出游遇见孟武伯,说:“请问余及死乎?”孟武伯回答:“不知也。”君臣无礼相对。鲁哀公“为政不以德”,也不注意处理与“三桓”的关系,也不以礼对待国臣与民众,出于对“三桓”的愤怒,便借越国伐“三桓”。“三桓”反攻鲁哀公,把鲁哀公赶出了鲁国。自此“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鲁哀公的一生,是“悲哀”的一生,故谥号“哀公”,这是鲁哀公个人的真实写照,亦是其为政不“政”的结果。

“何为则民服”。这是鲁哀公问孔子的问题。鲁哀公问孔子,当在孔子自卫返鲁以后,亦即鲁哀公十一年之后,此时应是鲁哀公极欲控制“三桓”而又力不从心的时候,故而问孔子“民服”的问题,本意是:“怎么做才能让三桓都服从国君的指挥”。鲁哀公没有问“为政”,亦不可能问为政之“政”,他只想找一个具体的办法解决眼前问题,并不想或者说认识不到从根本上去解决矛盾。但即使是这样的问题,亦关系着国家政治之“政”的问题,所以孔子根据哀公所问,从“民服”的角度,就为政之“政”作出正确解答,这可以说是所有执政者为政之“政”的通则。至于鲁哀公是否理解并采纳,则是另一回事。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托起、选取之义。“直”,诚实不欺之义。“错”本义指为物镀金,引申为摩擦之义,又引申为交杂之义,事因交杂而乱,故引申为失误、过失之义,有过应改,故又引申为去除、使之转变之义。此处与“举”义相反,是去除的意思。“枉”本义为弯曲不直,引申为行为不正派,此处与“直”义相反,指虚妄不实。本句话的字面意思是:“选举诚实不欺的人,去除所有虚妄不实的人,民众就会信服。”

“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本句与上句相反,字面意思是:“任用虚妄不实的人,排除诚实不欺的人,民众则不会信服。”

《论语》第十二篇中,孔子还讲过“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的话,由此可知,“错枉”也并非一定是去除“枉”的东西,也包含“矫枉至正”的意思。

本章的核心在于探讨“直”与“枉”的定义,定义明确了,其意义亦明确,则举、错就是自然的事。为国君者之所以不能“举直错诸枉”,根本原因在于对这些基本概念认识不清。说认识不清,也并非指不理解这些概念的字面意思,乃是指对这些概念在“学”中的涵义及运用之道没有切实的理解与把握。

前面一再提及,“学”的首要目的在于“知人”,根本目的在于得到“真知”,即对世间万物的直接体察与觉悟。有了“真知”,则无往而不利,对于国家政治自然也能应对自如。如何确定一个人是否得到了“真知”?其中一个指标就是看此人是否“直”。“直”,用于指代人,一般表示“性格直”,就是想啥说啥,咋说咋做。但在本章,“直”强调的还不止“性格”,更多强调人之“知”。“直”就象是在“知”与“真理”之间贯穿的一条笔直的管道,需要什么样的“知”,自然有相应的真理之光从“直”中透出,透出之“知”即“真知”。前面论述过,真正的“知”要靠“感觉”,而不能靠头脑的“思”。而“感觉”亦要靠人心之“感”,而不能靠身体感官之“觉”。而心“感”亦要靠人的“知”去“自知”,人的“知”至,才是“真知”。而人只有得道才能有“真知”,得道太难,那就退而求其次,如靠心之“感”而不靠感官之“觉”,靠感官之“觉”而不靠头脑之“思”。再退一步来说,即使靠头脑之“思”,也不能靠人之一时意气。头脑之“思”尚有“真知”的可能性,人的意气则毫无“真知”可言。作为国君,“得道”自然很难做到,以心去“感知”怕也很难做到,靠身体感官去“觉知”倒是有可能,也就是说,要靠多闻多见,谨言慎行,“就有道而正”。如果连“觉知”也做不到,起码要做到“思知”,多动动脑筋,根据“推理”而言而行,出现失误的可能性也就小了。如果笨到连“思”也不会做,那还有办法,就是“举直”。“直”即能“知”之人,包含了从“真知”到“思知”的所有人。让有“知”的人帮助自己治理国家,则是最省心、省功夫的办法了。选到有“真知”的人固然好,选不到有“真知”的人,能选到有“感知”、有“觉知”,甚至有“思知”的人也不错。这些有“知”之人,都可谓之“直”,“举直”多了,自然能够“错诸枉”,不但能减少国内“枉”的人及现象,也能规正国民之言行,国民也会变的“服从”。可见,如果能“举直”,何来国君的苦恼?何来“民不服”?

鲁哀公就是一个连“举直”都做不到的国君,这正是鲁哀公的“悲哀”,因为自己眼前就有一个有“真知”的人而不能举。鲁哀公不举孔子有多种原因,一是孔子常年在外,鲁哀公对孔子不很熟悉,二是鲁国国政由“三桓”主导,鲁哀公说了不算。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鲁哀公不懂得为政之道,不知道为政以“政”。鲁哀公只想着“民服”,即让民众服从自己的统治,他的这种见识也普遍存在于其他国家的君主身上,故春秋时期,王霸之道盛行,纷纷采用武力或谋略,此即“枉”,离“直”渐远。鲁哀公问孔子“何为则民服”,意在从孔子那里求得“枉”之谋略,以压服“三桓”,孔子以“真知”卓见,自然不会以“枉”毁鲁,故有“举直”之说。其实,孔子早在鲁定公时,就有过“举直错诸枉”的经历。鲁定公九年,鲁定公用孔子为中都宰,治理一年,卓有政绩,四方则之,又升任小司空,再升任大司寇,摄行相事,在鲁、齐两国夹谷之会中以礼斥齐立下大功,堕三都以弱“三桓”亦有一定效果,诛鲁大夫少正卯以正国政。至鲁定公十四年,鲁国己经大治,威震齐国,故齐国使女色毁鲁政,促使鲁定公逼走孔子。鲁定公用孔子即“举直错诸枉”,其结果是“民服”。但民服君不服,根本原因还是鲁定公目光短浅,认为孔子之“政”损害了君主的个人利益,故结束了“举直”的为政之“政”。在“举直”上,鲁哀公甚至还比不上他的父亲鲁定公,连最近的历史也不学习借鉴,可谓“犯旧病不寻老药方”,笨的厉害。

“举直”即选举有“知”之人,然而作为国君,如何知道谁为“直”谁为“知”?这就要看一个人的言行,看言行是否合“礼”,“礼”即国家政治生活的所有法律制度。就周代而言,就是整个“周礼”。“举直”即选举那些严格遵照“礼”的要求行事的人。“礼”是统治者制定出来的,国君作为统治者的代表,自然要选举维护“礼”制的人。当然,对于一个有“知”的人,他自会分辨“礼”的“政”、“伪”。“政礼”,即与道相合,顺道而行之“礼”;“伪礼”,即与道相背,逆道而行之“礼”。“政礼”符合人性,引导人去恶向善,而“伪礼”则顺人欲,使人损人利己。就“周礼”而言,是周代开国首臣周公旦为主制定的,孔子视周公旦为“准圣人”,对其推崇备至,其所制定的“礼”也肯定是合道之“礼”,孔子一生倡导的“习礼”、“用礼”,也主要指“周礼”。故“举直”,就孔子时代而言,等同于选举遵守周礼而行事之人。孔子就是这样一个严格遵守周礼之人,在那时,象孔子这样遵守周礼之人还很多,也不难发现,关键是当时国君本身就没有遵守周礼的思想意识,就更谈不上选举遵守周礼之人,也就没有“举直”一说了。单就鲁国历史来说,国君权力的每一次削弱,“三桓”势力的每一次增强,究其原因无不始于国君对“礼”的背离。鲁哀公作为国君为政不以“礼”,故其臣不服,其民不服。民不服而求民服,是为不能“务本”,是为舍本逐末,是为为政不“政”。孔子这里回答鲁哀公“举直借诸枉,则民服”,既是以“直”相告鲁哀公为政之法,又是告诫所有“学”者要为政以“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子是杀害子路的凶手
当晏婴遇见孔子: 谁才是那个被诸侯国们抛弃的人?
孔子,原来你是这样的
论语: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7-31)
5.11 孔子的实际政治操作能力有多强?
作为外交家的孔子,为何要与春秋霸主为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