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09课 三角化:在孩子面前到底能不能吵架?.mp3

​运用心理学思维教你轻松洞悉复杂关系。大家好,我是李松蔚,欢迎来到我与千聊合作的关系视角客,让我们一起重新认识关系。我们进入到课程当中的第二个模块,孩子想给你最好的精神世界,我们来探讨一下家庭当中跟伴侣有了孩子以后,我们要怎么样处理跟孩子之间的关系?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一课呢是承前启后的一节课,我们从伴侣关系过渡到孩子关系,也是很多父母正在烦恼的,我们在孩子面前到底还能不能吵架?请听案例。很多育儿公号都说啊,父母不应该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那对于我们这些爸妈会觉得这个要求太苛刻了,吵架这种东西又不可能做一个计划,还非得找一个孩子不在的时候,有时候忍不住就是吵了呀。

那今天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或消灭吵架对孩子的伤害。这次的案例啊来自用户与心,他说每次我跟我先生吵完架,女儿都会过来安慰我,他软软的声音在那时候是我最大的慰藉。我倒不会跟他抱怨爸爸的什么坏话,但确实会冲着先生说,你看你把孩子都吓成什么样了,显得他好过分的样子。

或者我就拍着女儿的背说,没事儿没事儿,不管这个家怎么样,妈妈总是会保护你的。这话也是说给先生听的,因为那个时候我太伤心了,就是觉得身边哪怕有一个人支持我都是好的。现在想起来,女儿和爸爸。关系有点疏离,是我一手造成的,这样对他的成长是不是会有不利的影响啊?

他今年七岁,今后我应该怎么做呢?呃七岁的孩子感觉就已经很懂事了,可是因为他懂事呢,所以他也就会更主动的去介入到爸爸妈妈的关系里,所以他会更容易受伤。那的确就像很多育儿公号说的,夫妻吵架呢,有时候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可是这个伤害他并不是吵架这件事情本身造成的,而是由我们应对吵架的态度带来的。

我们都说吵架是一件坏事儿,可是就像所有的坏事一样,它是正常生活当中的一个部分,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没有办法完全避免坏事儿的发生。那就看我们怎么去应对它。如果我们应对的好呢,它就不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甚至有时候他还会是有好处。

雨欣有一些做得很好的地方,比如他会对孩子说,妈妈是会保护你的,这句话其实很有力量。那如果夫妻吵得特别厉害,他们都打起来了,孩子特别惊恐的时候,给到这样一句话呢是有支持作用的。但是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已经到了那个程度,从雨欣的描述来看,他很在意这件事对孩子的伤害,所以他才会对先生说,你看把孩子吓成什么样了,我是在想啊,他会不会有点过于强调这个部分了?

其实我们都经历过大人吵架呀,我觉得孩子第一时间的感受也许不只是害怕,也有吃惊吧,也有困惑或者无奈吧。这个时候如果听到父母说一句,你看把他吓成什么样了,我的感觉是会有点怪,好像他们是在利用我的感受去要挟对方。

嗯有时候孩子本来没。觉得自己被伤害了,他总听这样的话,最后也就相信了。这是我们今天要讲的重点。我们讨论父母在孩子面前能不能吵架,实际上是在讨论父母之间的关系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如果是不好的影响呢,我们怎么去处理?

我们之前讲丈夫和妻子之间的伴侣关系是两个人的关系,我们把它叫做二元关系。那么到了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就是三个人的关系,也就是三元关系。在三个人的关系当中,情况就有可能变得十分复杂。比如有人对孩子说,要不是因为你我早跟你爸爸离婚了,如果只有我跟你爸爸两个人,问题就很简单。

但是因为有了你,你看事情就很难办了。本来离不离婚是爸爸和妈妈之间的事儿,但是当他们两个人的关系搞不定的时候,就把孩子拿过来。当挡箭牌,处理他们的夫妻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爸爸和妈妈之间的关系出了问题,可是要通过第三个人,也就是孩子来缓冲或者解决这种情况呢,叫做家庭当中的三角话。

这种情况有时候很轻微,比如说夫妻两个人吵架了,谁都不想主动打破僵局,怎么办呢?有时候就用一下孩子,比如说去问一下你爸中午要吃什么,孩子去传话那边就跟孩子说,告诉你妈吃什么都可以。那这种情况呢我们叫做踢皮球。

是啊,像这种例子,这对孩子来说呢不算是特别困扰的事情。他虽然被踢来踢去,但是他还是能感觉到自己是安全的。他不需要做出太困难的选择啊,因为父母。只是拉不下脸面,但事情呢还在一个控制范围之内,那么另一端就是非常严重的踢皮球了。

我听过这样的例子,夫妻离婚啊,一方拖欠这个抚养费,那另一方呢就逼着孩子上门去要钱,或者说孩子有什么事儿他需要花一笔钱,比如参加夏令营,那两边都会把孩子往外踢,一个说去找你爸要钱啊,另外一个说你凭什么找我要我每个月该给的抚养费我都给了啊,这应该从抚养费里边儿出。

其实并不是哪一方没钱,而是他们双方啊在憋着一股气互相较劲,都觉得凭什么要我出钱呢?这种情况说得直白一点儿,对孩子来讲是严重的一个伤害。因为他会感觉到自己是被父母双方抛弃了。你想作为一个孩子,他可能感觉不到。

之间的暗流汹涌,他只是觉得我要的爸爸不想给,我要的妈妈也不想给,那看来是我不对,所以他在承担不该由他自己来承担的一些东西。还有一种三角化的家庭,没有这么极端,但是更常见叫做拉帮结派。是就是夫妻双方的关系有问题之后,跟孩子关系亲近的那一方呢,就不断的在孩子面前贬损另一方。

比如妈妈跟儿子说,哎你爸这个人真的有问题,你看他是怎么对我的,你以后千万不要像他那样,这是一个结盟的姿态。妈妈在夫妻关系里受到了挫败,他的应对方式就是去拉拢自己的孩子。对孩子来说呢,他就陷入到了一个忠诚的问题。

如果他站在妈妈这一边,去支持妈妈、保护妈妈。那他就好像是背叛了他的爸爸,他会觉得如果要支持到我的妈妈,那我就必须要认为爸爸是一个坏人。但他可能又很困惑,因为他发现爸爸对自己其实还挺好的,有的孩子甚至他会瞒着妈妈去跟爸爸玩儿,但是他又不敢跟妈妈说自己玩的很开心,所以他的生活呀就会在双重的背叛之中,他永远觉得自己犯了错,这种背叛的感觉可能不会被他明确意识到,但是会很大的影响到他的生活。

还有一种三角化的方式叫做借刀杀人,也是夫妻出了问题,一方想让另一方妥协,可是又达不到目的,这时候就会在孩子身上做文章来要挟对方。比如说在一个家庭里,妻子对老公说,你今天必须走。等下班,反正我今天不去幼儿园接孩子,你要是接不上的话,那就让你儿子在那等着吧。

在另外一个案例里边,儿爸爸跟妈妈吵架啊,吵到很生气,说不出话来,不知道怎么反应。正好这时候孩子路过,爸爸就把一股无名火全都发泄在孩子身上,实际上它表达的那个对象啊是冲着妈妈去的,你不是不理我吗?行,我对孩子撒气,我看你理不理我。

这种三角化的方式对孩子造成的困扰尤其大。很显然他是一个完全无辜的受害者,问题是很多时候他根本分不清楚这到底是什么情况,他知道的全部信息就是幼儿园放学了,妈妈忽然不来接他了,或者他像往常一样在家里,但是爸爸莫名其妙的吼了他一通,或者揍了他一顿。

他对这些事情啊根本就没有任何。掌控力。对一个家庭的父母来说,他们很容易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把他们在关系中的问题交给孩子来解决,或者有时候是孩子主动。当父母处在关系冲突中的时候,有的孩子他会主动去扮演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帮助父母去调整他们的关系。

但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的,这对于孩子来讲都有一点儿太多了,他根本就没有分辨和抵抗的能力,就会被那些本不该属于他的责任给压垮。人际关系对他来说就会更加的困难和混乱。其实每一对夫妻都会有自己的问题,争吵和冲突都是避免不了的,可是真正伤人呢不是争吵。

作为孩子,他只要知道父母争吵只是父母之间的问题。这对他来说。就会有一个基本的掌控感,它可以不必要过度的牵涉在其中。那么对父母来说,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在遇到夫妻关系问题的时候,察觉到三角化的苗头。我们两个人的问题我们内部解决,不要把孩子牵扯进来。

具体地说,我们要警惕以下三种类型的对话,因为他们有可能就会把夫妻的问题三角化到孩子的身上。第一,让孩子在父母当中做一个具有偏向性的选择。哪怕是我们平时逗孩子说,你更喜欢爸爸还是更喜欢妈妈,虽然这种话有时候他只是一个玩笑,但他说不定会有超越玩笑的影响力。

如果你真的是很想对比孩子对父母的不同态度,你可以这样问,你最喜欢爸爸的哪些方面?你最喜欢妈妈的那些?方面这样的问题就不会有三角化的这种风险。第二,在夫妻关系里受了委屈,向孩子告状,让孩子来评评理,比如说你觉得爸爸做的对吗?

然后转头跟另一个人说,你看那么小的孩子都知道你做的不对,如果你真的觉得他做的不对,你就直接向他表达,你不需要借孩子的口来增加这句话的说服力。第三,让孩子替你去转达一些诉求,这明明应该是你自己的诉求,你却利用孩子当你的帮手,因为你假设我自己表达是没有用的,但如果孩子跟他表达呢,他就会听对不起,你说话他不听,这是你和他之间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我上面提到的那种父母在利用孩子的感受去要挟对方的这种感觉也是三角化的一种,对吗?比较像上面说的,让孩子替自己去转达一些诉求,是吗?所以这里边是一个父母的三角化的一个策略,它有点像中国古话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他就是借用孩子的名义,借用孩子的立场去指责对方。

那在这个指责的过程里边,是父母需要孩子受伤,因为孩子受伤越重,对方的道德罪名就越大。所以那个孩子在这样的一个关系里,他也就会倾向于觉得自己受伤了。所以这个说法它不能够减轻伤害,他只是换了一个花样在利用这个伤害去攻击对方而已。

那我觉得相对更妥当的处理方式是相反的,不是去强调这个事情的伤害性,而是去强调这个事情的建设性。就是从吵架这件事情里边找到一些积极的元素。然后把它建构成一个对孩子来讲相对更正面的一个事情。比如说爸爸妈妈都很爱你,我们都想把自己眼中最好的东西给你,那我们两个人都还在合作的一个轨道上,然后我们都是想要去给你最好的东西,但是我们想法很不同,所以我们才会有争执。

那如果是育儿理念的话就更简单了,因为这个就是完全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只是我们这种矛盾的表达方式比较放飞自我而已。比如说啊你看你还不管你儿子,你你看看你是一个多不负责任的爸爸,你看你孩子的成绩都差成什么样了,就两个人如果这样吵的话,好像很难听。

可是换一个角度来看的话,两个人的初心总还是不坏的。所以我们就可以从一个积极的角度去解释,比如说我可能事后就会跟孩子说,我们家最大的问题就是。都太有个性了,然后都太着急了,爸爸妈妈其实都想把自己觉得那个对的东西给你,可是那个节奏又不一样,所以我们就老是会搞得一团乱,但是本质上它是不坏的。

这样呢就可以把孩子从那个被三角化的位置上解放出来,而且让他看到爸爸妈妈在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所以爆发那个冲突不是坏事儿,它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是的,吵架有时候只是我们在用太大声的方式来表达意见。而且我觉得夫妻吵架可能最受伤害的人不是孩子,而是夫妻自己。

因为爸爸妈妈对自己有一种自恋的期待,虽然每一对夫妻都会吵架,但每个人又都希望自己是例外,想要扮演完美的爸爸妈妈。所以吵架之后呢,有时候呢我们是把那种糟糕的感觉。觉得投射到孩子身上的,这其实不是为了满足孩子的需求,而是为了满足我们自己的自恋感。

吵架之后首先破碎的也是我们的自恋感,其实我们都只是普通的爸爸妈妈而已。是的,如果那个自恋破碎了,你看到说哦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爸爸妈妈,就是那个最受伤的是我们,可是对孩子来讲那又怎么样嘛?爸爸妈妈是普通人啊,他可能一直就觉得就是普通人而已,甚至可能还很幼稚。

然后他们其实也有自己搞不定的事儿,就这个在孩子看起来不见得是一个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就是看到了父母身上有那个幼稚的一面。嗯会耍赖皮,然后会闹脾气,然后就跟小朋友一样。虽然有的时候挺可怕的,但是好像也没有可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毕竟呢小朋友。这也有应对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哈。比如说在没有暴力,没有对孩子的严重忽视的时候,其实他自己是可以去靠自己的能力来应对的。所以真正值得担心的也许不是吵架,而是我们对吵架的担心本身就这个担心也许才是更值得担心的一个东西。

不过也有时候吵架是会失控的吧,你说的暴力什么的也是有可能发生的呀。对呀,有的人就会记得他们小时候坐在屋角,看着父母像仇人一样怒发如狂的样子,那种噩梦般的场景在他们成年的时候都还会不断浮现。对,这是我觉得雨欣做的很好的那个部分嘛。

就是如果真的到了一个很很激烈的一个程度,父母中的某一方冷静下来,走到孩子的身边。抱住他,然后跟他说没有关系,这个其实对孩子来讲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安抚,那就是我们刚才是很失控,但是现在是安全的,因为我们这个关系是有底线的,虽然爸爸妈妈都气得快炸了,但是我们还在遵守一个共同的底线,甚至可能我们连夫妻关系都会失去,但我们还是你的爸爸妈妈,我们还是亲人。

所以这个对他来讲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支持。就虽然我们失控,可是失控是关系的一个部分,虽然它是痛苦的一个部分。那这是一个极端情况下的处理,这种情况,其实他对孩子的那个伤害是需要靠父母的稳定和支持来化解的。

这种情况下,其实我们仍然要避免三角化,就能避免对孩子说另外一个人的坏话。我们给他的支持是说你。现在是安全的,我们会保护你,可是我们不要跟他讲说你现在是安全的,然而你爸爸是一个坏人,只有妈妈才能保护你。

就这样的话,就变成一种看上去在支持孩子,其实又是在利用这个孩子去做一些这种夫妻之间的争执。所以就是在两个人的关系当中处理这个问题,避免卷入第三个人。那么有没有更极端的情况呢?万一爸爸真的就是一个坏人呢,他有些人就是会酗酒啊,烂赌啊,家暴,甚至对孩子动手,他已经彻底失控了,也没有底线可言。

当然这是极少数极少数的可能啊也许已经超出今天的讨论范畴,甚至是极少数的可能在这种极端情况下,其实也可以跟孩子聊,而且是用一种二源式的这种关系去跟孩子谈说生活的真相是什么。什么那生活不见得永远就是这么糟糕的,但是确实现在就有这么糟糕,那最糟的情况下我们怎么办啊?

也不是没有办法,比如说我们可以离开这个带来伤害的人啊,当然还会有很多麻烦了,但我们还可以报警、可以求助,可以联系一切可以帮忙的资源,那重点是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是以一种有担当的态度,那这个人直接去面对这些事情,而不是用孩子来作为借口,说好像我全都是为了你,我才会这么做。

不是的,是我想离开啊,我想保护我们的家庭,我想保护你,所以我要这么做。像这种情况可能就是夫妻关系,夫妻冲突能够带来的最大的伤害了,但你仍然也可以让孩子看到说最糟糕的情况也是可以承受的。最糟糕的人也可以隔离到生活之外。

只要我们愿意正面面对这些。呃愿意面对过去的错误,并且放手,愿意停止幻想,愿意做出新的选择就OK。就他需要一点勇气,但是也没有什么应付不了的,因为全世界我总会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属于自己。但我但愿所有人都永远用不到这一部分的建议。

嗯关系洞察我们说吵架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我们从来不觉得这是一件好事,但生活当中呢就是会有这样糟糕的事情发生。所以有时候呢你要拿出一点不怕他们的镜头,要点在于他们不见得一定是大忌讳啊,不管有多少公号或者文章是这么宣传的,可是他们本身不是问题,应对他们的方式才是问题。

父母总会担心这些那些一不留神伤到了孩子,这种态度呢有它的好处。可是对于孩子来说,商人的未必是生活中的这些麻烦本身,而是他们的父母会以怎样的态度来应对这些麻烦,或者说他们自己会不会被这些麻烦卷入进去?所以我们要学会把关系拆分开,夫妻的问题是夫妻关系,那父母跟孩子之间怎么相处?

是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夫妻关系经历了冲突,但是你爱孩子,这就比什么都强,至少你为他提供了一份最底线的安全感。那你想一下,不就是你在另一面有一段冲突当中的关系嘛,啊不就是在吵架吗?这能有多坏呢?你还有机会向孩子展现一下你的智慧呀。

温柔啊、果断啊、勇气啊、力量啊,或者还会有一点幽默感什么的,说不定这些对孩子也有一点好处呢。当然你也许会说,这些道理我都懂,不过呢这种事情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自我控制,所以我要控制自己,绝对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就好,那是最理想的情况了。

所以我们前面讲的这些观点呢,是适用于那些做不到这一点的平常人。可是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你要记住,你约束的是你自己,如果你真的能够约束到你自己的话,我很佩服。可是你最好不要对你的另一半说,你也要控制你自己,你也不能在孩子面前跟我吵,不然你就是伤害孩子的罪人。

那这种方式就变成了对另一个人的控制。它实际上啊又把孩子牵扯。到了你们的夫妻关系当中,它又变成了三角话。那当我们吵起来的时候,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处理呢?首先我们要警惕以下三种对话。第一,让孩子在父母当中做一个具有偏向性的选择。

第二,在夫妻关系里受的委屈却像个孩子告状,让孩子来评理;第三,让孩子替你去转达一些本属于你自己的诉求。其次,除了避免以上几种情况之外,我们还要告诉孩子,这是爸爸和妈妈之间的一些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呢也很正常,爸爸和妈妈呢也会把它处理好。

可是不管我们吵成什么样,我们都会爱你、保护你,我们也永远是你的爸爸妈妈,不会让你受到伤害。这样呢,我们就可以把孩子从那个被三角化的位置上解放出来。让他看到父母在想办法解决他们的问题,爆发冲突呢也是正常的,不是坏事,而是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

谢谢大家。如果你觉得今天的观点有启发,请帮我们分享给你爱的人。黑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多少婚姻,正在被第三者拯救
知乎9.8万赞:你见过哪些父母惊艳到你的教育方式?
怎样营建良好的家庭关系
你的家庭结构图,揭示了亲密关系中的隐患
怎样通过日常小事给孩子种下正面信念
侯瑞鹤丨家庭三角关系:孩子未来人际关系的模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