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磅!上海连夜出政策,今年悬了?

为“大胡子说房”添加星标

每日房产干货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面前!

1月29日,上海连夜出台新政,果然,开年连番调控已经注定开局不平凡。

上海银保监局通过官网,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个人住房信贷管理工作的通知”,一共公布了8大措施:

 

话不多说,我们来看看这8大调控措施到底意味着什么?

1、严格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严格审查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偿债收入比、限贷等要求。

解读:这点很好理解,基本就是说的是要看买房者的资质,接下来会审查严格一点,对购房者的银行流水、贷款能力会查得细一点,贷款难度大大提高。

2、严格实施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加强对房地产贷款占比、个人住房贷款占比的管理。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超出要求的相关法人银行,应针对性地强化过渡期业务调整。

解读:这点针对性非常明确,其实就是银行,去年年底央行、银保监就发布了《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里面明确设置了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上限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上限。 

今年1月,广州、深圳、上海、东莞就有部分银行停贷和延迟发放贷款,就是为了贯彻落实去年末的政策,表忠心,同时也做好全年策略调整,现在上海明确提出要加强管理,接下来贷款怕真的不好借了。

借不到钱,自然就难加杠杆进入楼市,楼市自然活跃不了。

3、严格审核首付款资金来源和偿债能力。按照“了解你的客户原则”,完善调查、审查手段。强化首付款资金真实性审查要求,防止借款人通过消费类贷款、经营性贷款等渠道违规获取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款资金,多渠道核实借款人真实收入水平,防止通过假流水、假证明等造假行为虚增偿债能力。

解读:这点其实是抄深圳作业,基本就是防范再出现深圳华润润玺一期代持打新的手段,而且就在前不久时间,深圳住建局发布通报,对华润城润玺一期12名涉嫌违规“打新”的认购人作出处理,暂停相关人员的“网签”,及其购买、承租保障房和人才房资格,这些人的公积金贷款资格也被叫停。

同时深圳也表态,对这类作假操作的人,三年内不允许买房,惩罚意味非常明显。同样是一线热门城市,海也是想把深圳曾经出过的漏洞给堵死,确实是调控模范生,决心非常大。

4、严格加强借款人资格审查和信用管理。尤其是夫妻离异借款人限贷资格的审查,防止借款人规避限购、限贷等行为给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带来的影响。对于违规获取首付款资金、存在造假行为等申请个人住房贷款的,应拒绝其房贷申请,将其列入黑名单,并作为失信行为信息报送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解读:这个价就是打击假离婚,而且不仅是打击假离婚套名额,降低首付这种操作,还直接拉入黑名单,登记失信信息,手段快准狠。

5、重点支持借款人购买首套中小户型自住住房的贷款需求,且只能对购买主体结构已封顶住房的个人发放住房贷款。利用贷款购买的商业用房应为已竣工验收的房屋。

解读:这点看似保护刚需家庭,但也同样存在问题,如果要主体封顶才能发放贷款,开发商只能选择要么封顶再卖,要么全款卖,前者推迟销售节奏,会减少市场供应,造成房价上涨,后者增加购房成本,但对过去打新热会有明显遏制作用。

调控确实不可能不误伤刚需,但为了整体楼市平稳,上海还是做了。

6、禁止发放无用途、虚假用途、用途存疑的贷款。防止消费类贷款、经营性贷款等信贷资金违规挪用于房地产领域。防范借款人或受托支付对象通过非常规大额取现、中间人过渡资金等各类方式规避用途管理。

解读:这点其实老生常谈,更多是表忠心的决策,很多城市都明确严打消费贷、经营贷进入楼市,尤其是前段时间银行停贷后,不少人心知肚明,有些资金不在阳光之下换了说法就进入楼市,而现在上海明确严查,堵的就是这个口子。

而且全球范围来看,拜登上台又将执行1.9万亿美元的放水,大水漫灌,我们国家虽然不可能全面跟进,但会被动跟进,而这些资金不可避免会流入有价值城市的房产,先防患于未然确实有必要。

7、严格房产中介机构业务合作管理。对发现存在为购房者提供首付款支持、联合“包装公司”协助伪造贷款资质证明和收入证明等违规行为的房地产中介,应立即终止合作,并将其列入黑名单,报送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

解读:这点针对性很明显,就是中介,那些标榜着首付不够可以通过渠道帮你凑、首付都能分期的中介机构,要小心了,接下来会严查,尤其就是那些第三方贷款平台,一定会有一轮严厉打击。

8、对2020 6月份以来发放的消费类贷款、经营性贷款以及个人住房贷款进行全面自查,并于2021228日前向上海银保监局报送自查和整改报告。借款人存在违反合同约定行为的,按照合同约定给予惩戒。

解读:过去一般是新政出台前过往不究,但现在却要查过去半年的贷款,那些违规操作的人估计要瑟瑟发抖了,时间线很明确,打击目标很清晰。

农历新年还没到,几个城市突然就来了几个重点调控,很明显今年的基调基本定了。

去年上海的上涨从9月开始,9月,上海二手房成交量升至3.1万套,已破4年新高,中外环价格同比涨幅超34%。

新房方面,一手成交面积再度迎来“百万方”成交,其中,内中环的碧云尊邸,11.4万/平的均价,远超环线均价豪宅,是今年上海第一个日光盘。

早在10月初,大胡子李老师就明确告诉大家,上海和北京都要抓紧时间入手,尤其是上海,当时听了建议入手的,已经享受到年底翘尾行情带来的涨幅了。(点击回看当时文章)

也赶在了调控前入手,千万不要以为此次调控能把上海房价打下来,只是不希望上海像深圳那样短线暴涨而已。

深圳、杭州、上海调控已经明确来了,广州虽然没有具体的调控,但很多银行已经停止贷款,延后贷款,楼市活跃要资金,没资金,活跃度就高不起来。

而1月28日,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发布消息称,为坚决遏制投机炒房,近期市区住建部门多次约谈和持续检查房地产中介机构。

北京行情都还没启动,就已经在敲警钟,你要小心,别冒头,否则调控立马就来。

以往1月不是调控的密集出台月,而且一般都是涨了再出调控,但现在开年就各种敲打,为的就是不让全年房价涨幅不在控制之内,尤其像去年那样部分城市疯涨的现象,应该是不允许再出现了。

但,还是那句话,这些调控背后,不是楼市要凉,上海也依旧有价值,只是短线暴涨是不被允许的。

再说一次,楼市早就是慢牛行情,你想在楼市短期3-5年就赚一笔,劝你不要去买房,长持5年已经是买房赚钱的底线了!

而且此次调控基本也是从一线和强二线城市下手,因为这些城市都有风向标作用,一旦开启上涨行情,对周边的带动力极强。

今年的基调反正是定了:稳楼市,反炒房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房地产贷款利率真的降低了,你会买房吗?
12月1日,西安楼市调控新政发布,涉及到三个方面!
“首付贷”重现,金融监管再度被漠视
全国房地产政策变动监测报告(2023年9月)
上海楼市成交量萎缩一半 央行报告预警两大隐患
绝不允许投机炒房!北京两部门出台最严经营贷监管措施,五大举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