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桃芳:最冷的枪,最热的血,他就是电影《狙击手》的原型
作者:山佳
 
大年初一,国师张艺谋与长女张末联合执导的电影《狙击手》,在各大院线上映,好评如潮。
 
《狙击手》,这部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人物原型正是以张桃芳等代表的狙击手战士。而张桃芳,曾在32天内以442发子弹击毙214名敌人。最冷的枪,最热的血,张桃芳究竟有多厉害,听我慢慢说起……
 


01
 
张桃芳,1931年出生在江苏兴化陈堡镇陈家堡村的一个破旧茅屋里。老爸张朝珠,老妈张抱弟,两人育有三儿两女。
 
男孩从大到小依次是敖芳、桃芳与家芳,瞧这名字叫的,都以为是女娃呢。而张家的两个千金,一个叫团扣,另一叫含女,都不带“芳”字了,听起来好像别有内涵,寓意深刻。
 
张家家境贫寒,只有两、三亩地。老爸张朝珠靠在大户人家当差,来养活一家老小,没钱供子女读书,桃芳也就从未进过学校的门。
 
桃芳,有个乳名叫秋小。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儿时的桃芳,就有绰号捕鱼王,打鸟王。小伙伴中流传着一句顺口溜,要想下河捕鱼捉虾、上树打鸟找秋小。
 
桃芳是个机灵鬼,小伙伴常惊叹他在捕鱼时眼尖手神动作准。伏天六月常有晒影的甲鱼,一听声响,敏感的甲鱼会扑通扑通跳下水,同伴们都望鱼兴叹,而桃芳却仍手举钢叉,双眼圆睁搜索水面。片刻,甲鱼从河心水面露头时,桃芳手中的钢叉呼啸飞过,不偏不离正中鱼壳。
 
原来,下水的甲鱼一定时间内必须上来换气,而桃芳就在那一刹那鱼叉出击,又快又准。这研判、捕捉战机的精准性,就在一次次捕鱼的过程中得到了升华。
 
再说桃芳弹弓打鸟,他总是本着“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宗旨,专门瞄准鸟头或鸟的眼睛,一句话抓住要害。
 
桃芳少时练就的捕鱼、射鸟的本领,没想到有朝一日在异国他乡演绎出浓抹重彩的“冷枪”。当然,这是后话。
 


02
 
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而桃芳一晃十八、九岁了,仍无人提亲,主要原因还是家里太穷。能说会道的媒婆,也愿意青睐家境良好
的后生啊。
 
桃芳的老爸叫朝珠,朝珠有个哥哥名叫贯珠,也就是桃芳的大伯。这天,贯珠与朝珠商量:你家大嫂多年来未能生下一儿半女,你三个儿子成家不易,把老二秋小过继给我,可行?
 
朝珠心想:儿子是我的,过继给你照样还是我的血脉,这事就这么定了!于是,侄子变成儿,桃芳就成了大伯家的独生子。
 
贯珠与朝珠有个舅舅,舅舅家的儿子病故了,留下一妻张龙英与一女张明。按理说,桃芳与龙英是差着辈分的,但经家人说和,两人成为夫妻。这是1950年底,那一年桃芳19岁。
 
结婚四个月后,抗美援朝开始征兵。龙英能歌善舞,是征兵宣传队的积极分子。本来桃芳根本不需要报名,因为他过继给大伯算独子,又刚刚结婚。好男儿保家卫国,决心已下,桃芳未等与龙英商量,就在动员会上报了名。
 
龙英得知消息后,也首肯:“你们三兄弟,属你最猴,最适合参军。如果你与我商量,我也就是一个字——去!”第二年,龙英生下一个儿子,大名张军。
 


03
 
经过五个月的政治、军事、文化教育,桃芳成为24军72师214团3营的一名战士,而军长正是有着“皮老虎”之称的皮定钧。
 
1952年9月,桃芳跟随部队入朝。入伍之初,桃芳的射击水平就在部队声名远扬。再加上两个月的狙击训练,其射击水平应该突飞猛进。
 
哪知在团里组织的一次射击考核中,桃芳的三发子弹竟然全部脱靶。这个零环的成绩,令连长大惊失色,一气之下,他把桃芳调到了炊事班帮厨。对不起,本连长丢不起这个人!
 
为何三发子弹全部脱靶?桃芳也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桃芳自己找到了状态低迷的原因:来到朝鲜,作为通讯班的一员,他没有时间打靶射击,手感的缺失令其大失水准;再有,自己对枪支精准度的判断与使用枪械有关。之前,他用的枪械重量轻,后坐力小,而现在使用的莫辛纳甘步枪,枪支重,后坐力大,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完全掌握。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枪神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哦。
 


04
 
脱靶的原因找到,下一步就是提高自己的射击水平了,桃芳暗自下了决心。
 
为提高臂力,桃芳自制重达十几公斤的沙袋,将其绑在胳膊上训练动作。功夫不负有心人,桃芳达到身体一动不动就能扣动扳机的效果。
 
为提高射击精准度,桃芳就进行长时间的瞄准练习。他发现,到了晚上,坑道里的油灯灯光最适合充当瞄准对象,忽大忽小、不断闪烁的样子,远比紧盯外物如树木、石头要艰难百倍。
 
桃芳日夜苦练的劲头,早已被射击组的班长看在眼中,他一心想将桃芳纳入自己麾下。连长不放心,来个实地检验,随手指出三个目标,结果桃芳手起枪落,三发三中。得,一切用实力说话,桃芳从炊事班调入了射击组。
 
桃芳真是有心人,他总结自己的优势:一是视力特好,二是训练刻苦。
 
2005年,桃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能看见10多米外的白墙上的一颗钉子。而年轻的记者,则要走近好几米才看得见。要知,那一年桃芳已经74岁了。
 
天赋加刻苦训练,再配合灵活的战术,桃芳射杀了71名敌人。这个战绩,令军长皮定钧吃惊不已,他决定派出肖参谋实地考察。
 
到达597.9高地,桃芳将肖参谋安置在一个既隐蔽又能观察的地方,叮嘱道:“千万别乱动,对面的狙击手也不是白给的。”
 
天光大亮后,对面300米的山头有一人影出现。桃芳轻声说了一句:“我打了”,只听一声枪响,目标应声倒地。
 
之后,桃芳又用一发曳光弹击毙一名敌军哨兵。此后,敌人机枪开始还击,子弹打在桃芳所在的掩体上,他顺势一倒,让对方以为自己被击中。等对面机枪声一停,他端起步枪几乎不瞄,瞬间还击一枪,电光火石间,机枪手被干掉。
 
桃芳快速出枪的姿势,令肖参谋印象深刻。没有贴腮瞄准,而是用一个端冲锋枪的姿势 ,平端步枪迅速开火,然后马上卧倒隐蔽,还能做到一枪十环。
 
多年后,桃芳在接受采访时,特意解释了他这一姿势:好处就是举枪就打,讲究一个快字。战场上,零点几秒的差距,就能决定生死,狙击手根本没有第二次重来的机会。
 
看花容易绣花难,桃芳的这种射击能力,如果不经过苦练,没有做到“人枪合一”是掌握不了的,正所谓“不疯魔,不成活”。
 


也许有人会问:桃芳狙杀214名敌人是如何统计的?志愿军有规定:敌人倒地后15分钟不动,或者别有敌人抬走或拖走的,算击毙;背走或架走的算伤者;射击后敌人倒下,而又跑了的,不算成绩。
 
总之一句话,战场上的成绩,都是战士用九死一生换来的。
 
战后,张桃芳荣获志愿军特等功臣、二级英雄称号,并被朝鲜授予一级国旗勋章,并入选世界十大狙击手,也是中国唯一入选的狙击手。
 
1954年春,张桃芳参加空军飞行员的选拔并通过,他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
张桃芳有着上千小时的飞行时间,并且保持着零事故、零伤亡的记录。
 


数年间,张桃芳就是作为空军一员服役并退休。2007年10月29日,张桃芳在潍坊市第一军休所逝世,享年76岁。而他的那把莫辛纳甘步枪,则被陈列在军事博物馆中,向人们诉说着当年的那场战争……
 
毅力和自控力是很可怕的东西,因为99%的人根本不具备这种品质。拥有它,你就比大多数人都要强。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和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有些文章在推送时因某种原因与原作者联系不上,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艺谋《狙击手》原型张桃芳,一人歼敌214人,打爆美军顶级兵王
他是张艺谋《狙击手》原型 真人远比电影更传奇
张桃芳的传奇
志愿军神枪手,一把老步枪击毙214名敌人,回国后终生不再碰枪
张桃芳使用的步枪
子弹在飞——上甘岭狙击手传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