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苹如:出身名门的红颜特工,因刺杀丁默邨,身份曝光而被枪决
作者:山佳
 
N年前,作为张爱玲的小迷妹,买了一套她的《文集》。但直到李安导演的影片《色戒》上映,才意识到,原来张爱玲还有这部小说啊,真是走马观花,不求甚解。
 
今天的女主郑苹如,就是影片中王佳芝的原型,一个有着家国情怀的红颜特工,却与汪伪76号的掌门人丁默邨过招,结果可想而知。从1940年郑苹如被枪杀算起,70载春秋走过……
 


01
 
郑苹如,1914年出生在日本。她的老爸郑钺(读作“月”),早年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政法大学。
 
在日期间,缘分使然,郑钺结识了一位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木村花子。花子不光长得漂亮,而且分外温柔贤惠。异国他乡,郑钺被美丽的花子姑娘吸引,娶她为妻。这段异国恋,育有二子三女,而苹如就是郑家次女。
 
1917年,花子姑娘毅然随着夫君来到中国,并有了一个中国名字“郑华君”,开启她中国主妇的一生。
 
1917年,郑钺担任复旦大学教授。1919年,他应好友于右任的邀请,赴陕西担任秘书。毕竟是法律专业人才,后来的郑钺,先后担任过山西、福建、江苏等省的法院院长,高级公务员哦。
 
在这样的高知家庭,苹如喜欢游泳,热爱柔道,既会弹钢琴,又会唱京剧,演话剧更是兴致勃勃。这么说吧,苹如对一切未知的领域,都有着一颗驿动的心。
 
由于老妈是日本人,汉语毕竟是门外语,在平常的日子里,她总会用日语与孩子们交流。都说幼学如刻,苹如从小就掌握了第二语言。
 
在苹如成长的过程中,她也曾有过明星梦。长得优雅文静的她,也想登上大屏幕,成为受人瞩目的大明星。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作为老爸的郑钺,肯定认为,戏子哪能出现在我们这种家庭呢?苹如,你还是早早打消当明星的念头,好好读书。
 
在老爸的督导下,苹如进入上海法政学院读书。按正常思维来看,女承父业,也是未为可知。
 

左一为苹如


02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老爸郑钺,常常对着自己的孩子们,讲述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如此浓烈的家国情怀,使整个家庭氛围都变得凝重起来,爱国就是最好的家风。
 
要知道,郑家主妇花子,可是地道的日本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花子能够理解夫君的感受。天地任我行,丈夫就是我的天,我郑华君就是这么倔,认了。
 
在上海,《良友》杂志是整个时尚界的风向标,有点现在《时尚芭莎》的味道。能上其封面的女郎,要么是大明星,要么是名媛。而1937年7月的封面人物,竟是苹如,一个秀外慧中的中日混血姑娘。
 
因果的织机,永恒地织着与你相关联的线。就是因为成了《良友》的封面人物,后来一系列的事件,将苹如的命运推到了红颜特工”的轨迹上。
 
陈宝骅,是陈果夫、陈立夫的堂弟,作为中统上海特区的情报区长,公开身份是新生命书局的总经理。
 
在一次聚会上,陈宝骅被一位慷慨激昂、正做着抗战演讲的姑娘所吸引,并认出她就是那个《良友》女郎没错,这个姑娘,就是苹如。
 
当陈宝骅了解到苹如的家世背景后,出于职业敏感,他认为,苹如既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又擅于交际,绝对是难得的情报奇才。
 
出于尊重,陈宝骅亲自来到郑家,请郑钺首肯。历经世事的郑家老爸,很明白特工的性质,他更清楚女儿就是一涉世未深的小透明,对残酷的对敌斗争一无所知。出于父母心,他只愿女儿平平安安长大、稳稳妥妥地结婚生子。
 
但偌大的华北,已经安放不下一张书桌了,何况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郑钺还是决定把选择权交与女儿。
 
但苹如,如同所有青春少女一样,有着惊人的好奇心,她很愿意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做些事。
 
就这样,陈宝骅将苹如交给手下稽希宗指挥。说实话,一脚跨进中统大门的苹如,真是一只小菜鸟,丝毫没上过什么高人余乐醒开办的青浦培训班,更没受过专业的职业训练,就这样晕晕乎乎地上岗了。
 


03
 
要说,作为名媛的苹如,进入日本在上海的社交圈,真是如鱼得水。老妈正宗的日本血统为她背书,再加上她本人一口流利的日语,她顺顺当当地就成了日本海军情报负责人小野寺信的翻译,还被录用为日本军事报道部的播音员。不费吹灰之力,苹如就打入了日军高层,获得了大量情报。
 
1938年8月、12月,苹如两次获取汪精卫要叛变投敌的情报,但未引起注意。也许心想一只小菜鸟的特工,其情报又有多少准确性呢?事实胜于雄辩,苹如的情报,令上级刮目相看。
 
后来,一个刺杀汪伪76号特务头目丁默邨的重任,就落在了苹如的肩上。
 
丁默邨,本来是陈果夫、陈立夫的手下。在调查统计局,与徐恩曾、戴笠同为三大处长,权倾一时。可以想象,丁默邨也是有能力、有背景的家伙。
 
1938年,特务机构改组,徐恩曾主持中统,戴笠掌舵军统,在与二位的PK中,丁默邨只挂了一个少将参议的闲差,明显落了下风。一气之下,丁氏以身体不好为由,养病去了。
 
上海沦陷后,丁默邨落水,投靠汪伪政府,成为76号特务机关的掌门人。
 
丁默邨,绝对是一人才,能得到陈立夫的赏识,也确有能力。但此时的他,把所有的积愤都发泄在中统、军统在上海的情报机构上。主动也好,被动也好,反正一口恶气郁积心中很久了。
 
因为熟知,所以得心应手,一抓一个准。因果相连,当年能与徐恩曾、戴笠平起平坐的丁处长,如今也成了中统、军统的眼中钉、肉中刺,不杀丁默邨,不足以平情治人员的民愤。
 
在这样一个前提背景下,苹如出现了。她年轻漂亮,是亮闪闪的明星式人物,自然会吸引丁默邨的好色之心;再有,苹如是明光中学的毕业生,而丁默邨曾是学校的校董。落花有情,流水有义,情义相连,日积月累,水到渠成。
 
就这样,苹如获得了丁默邨的初步信任。其实,作为资深特工的丁氏,始终相信,除了自己,其他都是他人。
 
据说,老到的丁默邨,连睡觉都不在卧室床上,而是睡在浴缸里。想必,那浴缸也是改良版滴,毕竟保命第一。
 



04
 
1939年12月21日,丁默邨要求苹如陪他参加一私人宴会。回来的途中,苹如要求丁氏陪她去静安寺路西伯利亚皮草行买件大衣。
 
情人眼里出西施,何况美女开口,皮大衣又何足挂齿?小case 一件。丁氏想当然认为,这是苹如临时起意,也未多想,下车进店。
 
出于职业的敏感性,丁氏进店后,观察橱窗外的风景。有两个男士,探头探脑,一个劲儿地向店里张望。
 
不好,有危险,见状丁氏就扔下一沓钱,夺路而逃,进入了自己的防弹汽车。瞬间,枪声响起,丁氏用自己狼一般灵敏的嗅觉,避开了一场杀身之祸。
 
而苹如,就这样暴露了身份。正常情况下,丁氏在第一时间没有抓捕她,实际上也是在给她出逃的机会。三天时间,远走高飞,彼此相忘于江湖。
 
出于天真,苹如还想着向丁氏解释,以期再获取机会,完成刺杀任务。要知,丁默邨可是混迹江湖多年的职业高手,你一个郑苹如,职场小白丁,特工小菜鸟,想在老子面前耍花招,太嫩了!让你走,你不走,就别怪我心狠手辣了!
 
其实,苹如的上级,也劝说苹如赶紧离开上海。但苹如,还是执意来到了76号,连丁氏的面都没见,随即遭到扣押。
 
1940年2月,苹如被秘密处决,年仅26岁。一个如花的生命,就这样无声地消逝了。
 


05
 
之前有个场景,在苹如被捕后,有人找到郑钺,只要他答应出任汪伪政府的司法部长,一切都好商谈,苹如也不会有性命之忧。在国家与民族大义面前,郑钺又怎肯低下高贵的头呢?
 
当苹如被处决之后,汪伪76号要求郑家出一笔高额费用,才能将遗体赎回。那时的郑家,身陷上海孤岛,经济困顿,根本就拿不出这笔钱。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到底苹如的遗体,没能取回来,后来也不知下落。
 
这点儿颇令人疑惑,苹如不是有上级吗?取回遗体这么重要的事情,中统不应出钱出力吗?明面上不见,暗地里总应接济郑家,毕竟是一条年轻的生命啊,想不通。
 
抗战胜利后,中统举行了该局抗战殉难烈士纪念大会,苹如名列其中。参会人员,再一次见到了苹如青春洋溢的笑脸。
 
后来,在台湾,军情局内部出版的《情报典范人物》一书中,收录的女特工仅有苹如一人,并有对苹如的评语——
为顺利执行情搜任务,镇日周旋于日寇高官之间,委身寇雠,曲意求欢,牺牲个人美色换取国家情资,不仅毫无名利,也因与日寇汉奸往来,致家庭遭乡里唾弃轻视,家族蒙羞,门楣无光,惟郑苹如无所悔恨,漠视蜚短流长,此等情操,绝非世俗人所能做到。
 

苹如与母亲


1966年,苹如老妈花子女士,在台去世,享年80岁,蒋公题有“教忠有方”的匾额。
 
每一个孩子,都是母亲的珠宝。父母想念子女,就像流水一样,一直在流,从1940到1966,26年间,郑妈妈从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再到八十耄耋,女儿苹如都是她绕不过去的痛,年年月月日日……
 
每个人都有两个声音,一个是唇齿之间的声音,一个是心里的寂静之声,一个响起来,另一个就会关闭。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和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有些文章在推送时因某种原因与原作者联系不上,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她是日本人的女儿 19岁成抗日特工 刺杀汉奸未遂 牺牲时年仅22岁
还原电影《色戒》原型:民国上海名媛郑苹如的传奇一生
《色戒》原型郑苹如,告诉你《色戒》没有讲述完的故事
比《色戒》更震撼,民国邓苹如刺丁案
中国最美女特工,张爱玲欠她一个道歉
上海秘密战11-第二章特工总部的建立2李士群的早期活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