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公立:用智慧旅游缓解城市景区压力
导读:从景区规划到交通规划的各种措施,如果今后只依靠目前城市空间的发展并不能解决更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考虑,如何通过智慧的角度,让城市能够通过管理,通过一系列人性化的措施和疏导,让压力得到缓解,使之更好的成为符合未来发展需求的城市。

袁牧:我们请清华同衡智慧城市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李公立先生,从智慧城市角度谈谈城市如何承受更大的压力?

(清华同衡智慧城市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李公立)

李公立:智慧城市这个概念和传统的城市概念不一样,传统城市是接近定型的成果,做智慧城市偏重整个在管理过程当中的应用和推广。这种应用的特点就在于需要把我们所做的事情和实际的景区以及景区周边管理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利用规划中确定的有限资源把它发挥到最大限度。

其实我们现在也参与了很多北京市相关景区智慧方面的建设。北京市智慧公园,做11个涉水公园的工作,包含了现在的香山,北京市做这方面工作有比较大的压力。其实在所有公园体系当中,在信息化管理方面其实是比较薄弱的,因为他们在相关基础设施和意识方面没有达到社会的平均水平。我们看一个数字,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体系有一万名员工,需要服务一年1.2亿游客,有1:12000的比例,这种情况下员工数和提供服务能力有一个很大的缺口。这件事情要通过什么方式来弥补或者改善?这个手段可以是现在说智慧城市中包含信息化的手段,更重要在管理理念和在实际信息化过程当中的一种积累。

张立主任提了黄山景区做一些预案的内容,其实这就是一种积累。北京市公园做相关内容的时候也提了很多问题,像颐和园、天坛、香山等他们都有很大景区压力,这个压力怎么疏解,他们没有放之四海而接踵的方法,需要根据每个景区特点经验积累。大数据、互联网这些大家看来是一些技术概念,实际上它并不是脱离实际存在IT的概念,它和我们所有实际工作紧密联系的。我们像黄山积累游客量的数据,就是大数据典型的体现,这种体现它的积累希望通过对这种数据的剖析,通过这些数据对人分析提供一些支持,现在做智慧景区都会有决策支持的内容,但是这个决策支持什么?很多景区,甚至管理者,甚至更高的管理者对这块都没有经验。我们有数据,很多景区建立了探头,人流统计的设施,有一些数据留在那里如何用?这件事情没有想的特别清楚。

其实这个事情需要一个时间的积累,还有系统化的建设。为什么?我们帮颐和园做相关智慧景区方案和建设过程当中,他们给我们提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颐和园不仅要管里面的道路,外面的也要管好,需要跟周边的交通局、交管局等协调,要拿到数据做支撑,这个问题很难。香山有一个特殊的红叶节,政府才会在这个时间段给它提供一个全面的支持,政府不可能365天都给你提供这个服务。颐和园不是潮汐那么明显的公园,每天压力就特别大,没有获取周边的数据,它做的各种决策和方案就有很明显的局限性,这个就是我们做智慧景区当中遇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何打通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实现横向完整的东西,这样一个系统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我们做景区的时候这个问题是特别突出的。

如果我们做景区有一个完整体系,把所有跟景区相关内容都囊括到系统当中,那么它所做的应用就会是最好的。资源调配,无论是道路、住宿、厕所资源的调配,都可以在这样一个系统中统一完成。解决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技术在很多时间可以实现了。我们希望通过大家最熟悉的移动终端的方式,大家每个人有手机,我们可以拿手机看路况,查周边有没有停车位。这个可以做到,要想做到我们需要数据的整合,要把管理者的信息放在一起,这样信息才有意义。

这需要更多部门的关注以及更长时间的积累。香山在红叶节得到的政府资源,这个就是比较好的先行者。也许未来的时间中我们各个部门都会重视这个事情,智慧城市提供一个共享平台,把每一个部门用到数据整合起来,大家共享,智慧景区、智能交通问题可能就会实现。我们现在做的研究和探索为未来完成这样一个智慧景区,或者通过一些非时间、空间的手段提升景区的体验,让大家有更好旅游感受就可以实现。

袁牧:今年“十一”九寨沟的景区出现大量人内外的拥堵,而实际上九寨沟景区在智慧景区这块是做的比较靠前,它已经实施内外部的监控和数字化管理的方式,恰恰是这样一个景区,在人流没有达到它极值的情况下出了问题。为什么还会在九寨沟出现这样的问题?

李公立:我们对九寨沟也有一定的了解,前年我们做了九寨监控中心的项目,九寨做数字景区在这个领域做的比较靠前,它本世纪做了很多系统,但是它的一些系统在汶川地震波及到它了,监控什么都被毁掉了。后来他们也做了一些事情,九寨有一个最有名的系统,进场无线监控的设备。因为九寨范围比较大,这个监控点比较有限的,监控效果不是特别理想,整体看来九寨在数字景区的时代是走的比较靠前的,但是在数字景区,因为天灾还有后来在管理上,他们在这方面重视的程度没有原来那么重,数字化的方面做的不是特别高。同时做视频监控的时候,由于景区范围比较广,所以它没有做到全覆盖。没有做到全覆盖意味着会有比较明显的疏漏。同时我们认为九寨在硬件投入之后人才培养有很大问题,没有配备足够人员做这方面工作,所以应急的时候反映不是特别灵敏。“十一”结束之后,他们觉得“十一”是一场恶梦,他们应对不过来,他们预案方面做的也不够,完全没有想到可能出现这种彻底垮掉的情况。

袁牧:从你的角度你认为,如果有正常有效的数字景区的管理系统和方式的话,对于像九寨沟这样的景区它的正常客流峰值在你有效管理之下能够提高多少?

李公立:九寨的游客承载力,如果比较高效调动它内部的车辆,我们认为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因为游客调配基本上靠内部的巴士,步行游客比较少,巴士直接决定了它景区承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九寨之湖、黄龙之池
九寨归来不看水,跟着悠途一起游九寨
神奇的九寨
那年的九寨秋色
六月九寨,初夏更胜春
九寨归来不看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