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纪录片《中国文房四宝》中国的书写方式 华夏文明的巧思

文房四宝分别指的是: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自宋朝以来“笔、墨、纸、砚”则特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省徽州)、宣纸(安徽省宣州)、端砚(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

作为传统的书写工具与记录载体,文房四宝的诞生、演进,与中华文明紧密相连。它承载了一代代人的情感,见证了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滋养了独树一帜的中国书画艺术;它凝聚着手工世界的劳动与匠心,创造出杰出的工艺技法与稀世珍品。

《中国文房四宝》是由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徽广电传媒产业集团出品,安徽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安徽银鹃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共同承制,由吴斯执导的人文纪录片。

该片分为《博采》《造化》《匠心》《时风》《传播》《遗产》共六集,依据历史、情感、文化、现实四个维度,反映出“文房四宝”演进的历史脉络、蕴含的丰富情感、厚载的文化传统和纷呈的现实生态。

该片旨在发掘文房四宝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激活人们的情感和记忆,通过对其发展轨迹的探究、追寻,让观众感受它独特的价值与深远的影响。

第1集 《博采》

从笔墨纸砚的原料采集到人工制品的出现,笔墨纸砚取用自然原料进行改进与重组,呈现出“博采众长”的想像力与创造力,留下了难能可贵的经验与令人津津乐道的传奇。

第2集 《造化》

考察“文房四宝”的演进路径,丰富的互动过程,成全了一个个幸运的时机、造化的境界。包括书画工具与书画艺术的互动,历代名匠与书画大家的互动,在需求与供给之间,架设了一座登峰造极的桥梁,从而不断拔高二者的高度。

第3集 《匠心》

在大名鼎鼎的“文房四宝”故乡,杰出的工艺与精品依旧声名赫赫。坚守在现实生活中的手工作坊,坚守着古老的制作流程与古法工艺,让流传久远的心传技法保留到今天。

第4集 《时风》

不同时代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的环境与水平,造就了“文房四宝”不同的风度器局,由此带来了中国书画迥异的风格气韵。在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中,如何引领潮流,开风气之先,现实需求成为最重的动力。

第5集 《传播》

从现存的实物与工艺中,追寻“文房四宝”在亚洲及欧洲的传播路径。通过调查与比对,表现中国与外部世界通过书写工具实现的工艺传播与文化交流。

第6集 《遗产》

存留至今的手工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当事人的生活影响至深。今天留存的实物、遗存,洋洋大观,已然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人和遗产关系的背后,由“文房四宝”培养的中国式情怀,同样是一份弥足珍贵的遗产。

小知识

中国书法的工具和材料基本上是由笔、墨、纸、砚演变而来的,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文房四宝”,大致是说它们是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因为中国古代文人基本上都是或能书,或能画,或既能书又能画的,是离不开笔墨纸砚这四件宝贝的。

'文房'之名,起于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专指文人书房而言,以笔、墨、纸、砚为文房所使用,而被人们誉为“文房四宝”。文房用具除四宝以外,还有笔筒、笔架、墨床、墨盒、臂搁、笔洗、书镇、水丞、水勺、砚滴、砚匣、印泥、印盒、裁刀、图章、卷筒等等,也都是书房中的必备之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纪录片 |《中国文房四宝》(6集连播)
中国文房四宝(纪录片)
“文人日常”展:从匠心作物到精妙书写
纪录片《中国文房四宝》(2)
|微言| 张真山长谈文房四宝(节选一):器以载道
书画功力 师法造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