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图文)

孔子与他不朽的《论语》

孔子(公元前551.9.28-公元前479.4.11),孔丘,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编撰人,被后人推崇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出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作成《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孔子

亚里斯多德与老师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Αριστοτ λη ,Aristotélēs  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亚里士多德是现实主义的鼻祖。从十八岁到三十八岁——他在雅典跟柏拉图学习哲学的二十年,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是个很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一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又受教于柏拉图,这三代师徒都是哲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不同于他的老师柏拉图以自己假定的理想国衡量现实,他主张从现实的国家出发,防止国家堕落和促进国家的发展。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博物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最早论证地球是球形的人。亚里斯多德是一位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对世界的贡献无人可比。

优秀是一种习惯。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亚里斯多德

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亚里斯多德

牛顿(Isaac Newton  1643.1.4-1727.3.31),艾萨克·牛顿爵士是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最伟大、最有影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晚年醉心于炼金术和神学。他在1687年7月5日发表的不朽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这四条定律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体系,被认为是“人类智慧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成就”,由此奠定了之后三个世纪中物理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现代工程学的基础。牛顿为人类建立起“理性主义”的旗帜,开启工业革命的大门。牛顿逝世后被安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成为在此长眠的第一个科学家。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牛顿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从而消除了对太阳中心说的最后一丝疑虑,并推动了科学革命。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之原理。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色理论。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究作出了贡献。在2005年,英国皇家学会进行了一场“谁是科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的民意调查,牛顿被认为比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更具影响力。

 无知识的热心,犹如在黑暗中远征。——牛顿

你该将名誉作为你最高人格的标志。——牛顿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牛顿

柏拉图在讲述他的理想国

柏拉图(Plato  Πλ?των   约前427年-前347年),原名阿里斯托勒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阿里斯托勒斯自幼身体强壮、胸宽肩阔。因此体育老师就替他取了“柏拉图”(希腊语意为“宽阔”)。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他的母亲是雅典立法者梭伦的后裔,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卡德米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院,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The Republic)(又译作《国家篇》)和《法律篇》中。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理性的训练是柏拉图教学思想的主要特色。柏拉图始终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最终目标的,柏拉图的教学思想几乎涉及到教学领域中的所有重要方法。他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调探讨事物的本质,这些都给了后世教育家们以巨大的影响和启迪。

 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 柏拉图

 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柏拉图

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柏拉图

康德(Immanuel Kant 1724.4.22-1804.2.12)伊曼努尔·康德,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1740年康德入哥尼斯贝格大学学习,从1746年起任家庭教师9年。1755年完成大学学业,取得编外讲师资格任讲师15年。在此期间康德作为教师和著作家,声望日隆。除讲授物理学和数学外,还讲授逻辑学、形而上学、道德哲学、火器和筑城学、自然地理等。18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有:《关于自然神学和道德的原则的明确性研究》(1764)、《把负数概念引进于哲学中的尝试》(1763)、《上帝存在的论证的唯一可能的根源》(1763)。所著《视灵者的幻梦》(1766)检验了有关精神世界的全部观点。1770年被任命为逻辑和形而上学教授。同年发表《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从1781年开始,9年内出版了一系列涉及广阔领域的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短期内带来了一场哲学思想上的革命。《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0),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从自然科学最高原理到物理学的过渡》本来可能成为康德哲学的重要补充,但此书未能完成他便于1804年2月12日病逝。死后的康德很快就从哲学的影子变成了人类思想天空里的一颗巨星,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奠基人卡尔.雅斯贝斯将康德与柏拉图和奥古斯丁并列称为三大“永不休止的哲学奠基人”。

世上只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康德

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 1809.2.12-1882.4.19)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 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及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达尔文的祖父曾预示过进化论,1825年16岁时达尔文便被父亲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因为达尔文无意学医,他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并对自然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28年父亲又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但是他完全放弃了对神学的学习。在剑桥期间达尔文结识了当时著名的植物学家J.亨斯洛和著名地质学家席基威克,并接受了植物学和地质学研究的科学训练。1831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后,他的老师亨斯洛推荐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同年12月27日英国海军“小猎犬号”舰环绕世界的科学考察航行。这次航海改变了达尔文的生活。回到英格兰后,他立志成为一个促进进化论的严肃的科学家。1859年11月24日在英国伦敦《物种起源》一书问世,初版1250册当天即告售罄。以后达尔文费了二十年的时间搜集资料,以充实他的物种通过自然选择进化的学说,并阐述其后果和意义。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在达温宅逝世;厚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物种起源》被1985年美国《生活》杂志评选为人类有史以来的最佳图书,它是对人类发展进程产生过广泛影响的不朽巨著。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秒钟。——达尔文

托马斯·阿奎纳(Thomas Aquinas,约1225年—1274年3月7日)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哲学家和神学家,他把理性引进神学,用 “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说。死后也被封为天使博士(天使圣师)或全能博士。他是自然神学最早的提倡者之一,也是托马斯哲学学派的创立者,成为天主教长期以来研究哲学的重要根据。他所撰写的最知名著作是《神学大全》。天主教教会认为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神学家,将其评为33位教会圣师之一。托马斯·阿奎纳生于意大利的洛卡塞卡堡,该城堡是阿奎那家庭的领地。阿奎纳家族是伦巴底望族,与教廷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都保持着密切关系。阿奎纳年轻的时候就是巴黎大学的神学教授,是中世纪最有名的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他的《神学大全》被认为是神学和法律部的权威。阿奎纳的遗体在1369年被移至法国图卢兹的雅各宾教堂安葬,1880年阿奎纳被封为所有天主教教育机构的主保圣人。托马斯的著作卷帙浩繁,总字数在1500万字以上,其中包含着较多哲学观点的著作有:《箴言书注》、《论存在与本质》、《论自然原理》、《论真理》、《波埃修<论三位一体>注》,代表作为《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他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物理学》、《后分析篇》、《解释篇》、《政治学》、《伦理学》、《论感觉》、《论记忆》、《论灵魂》以及伪亚里士多德著作《论原因》做过评注。 托马斯无疑是中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托马斯主义不仅是经院哲学的最高成果,也是中世纪神学与哲学的最大、最全面的体系。

信仰是生命的灵魂,而金钱只是维持生命的手段。所以腐蚀别人的信仰,比制造假币还要严重。——托马斯·阿奎纳

哥白尼与他绘制的宇宙图

哥白尼(Mikolaj Kopernik 1473.2.19-1543.5.24)尼古拉·哥白尼,1473年出生于波兰,40岁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学说,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完成他的伟大著作《天球运行论》。1533年60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做了一系列的讲演,但直到他临近古稀之年才终于决定将它出版。1543年5月24日在去世的那一天才收到出版商寄来的一部他写的书。哥白尼是天文学家,现代天文学创始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他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天文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哥白尼遗骨于2010年5月22日在波兰弗龙堡大教堂重新下葬。哥白尼生于波兰维斯杜拉河畔的托伦市的一个富裕家庭,18岁时就读于波兰旧都的克莱考大学,学习医学期间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1496年23岁的哥白尼来到文艺复兴的策源地意大利,在博洛尼亚大学和帕多瓦大学攻读法律、医学和神学,博洛尼亚大学的天文学家徳·诺瓦拉对哥白尼影响极大,在他那里哥白尼学到了天文观测技术以及希腊的天文学理论。后来在费拉拉大学获宗教法博士学位。哥白尼作为一名医生,由于医术高明而被人们誉名为“神医”。哥白尼成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费劳恩译格大教堂任职当一名教士。哥白尼并不是一位职业天文学家,他的成名巨著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哥白尼就熟悉了希腊哲学家阿里斯塔克斯(前三世纪)的学说,他得到的月亮到地球的平均距离是地球半径的60.30倍,和现在的60.27倍相比误差只有万分之五。哥白尼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终于完成了他的伟大著作《天球运行论》。恩格斯曾评价说:《天球运行论》的诞生,“....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人的天职在于踊跃探索真理。——哥白尼

自信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是成功的源泉。——哥白尼

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22-1626.4.9),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他12岁被送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深造,21岁取得了律师资格。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英国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生于贵族家庭,是掌玺大臣和大法官(王国最高法律官职)古拉斯·培根爵士的幼子。后于1618也成为了大法官。晚年脱离政治活动,专门从事科学和哲学研究。他是新贵族的思想代表,反对君主权神授和君权无限,主张限制王权;拥护清教主张改革,但反对革命。他对中世纪的经院哲学,提出必须清除它给人们造成的错误认识和偏见(他称之为假相),以便给认识和科学扫清道路。他称事物运动的规律和规定性为形式。科学的任务就是发现形式,从而获得行动上的自由,以便征服自然。他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提出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基本原则,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开端,是一切知识的泉源。认为必须借助于实验,才能深入揭露自然的奥秘。他的哲学具有神学的不彻底性,他主张双重真理,承认上帝存在和灵魂不死等宗教教条。他的唯物主义哲学对近代哲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主要著作有:《新工具》、《学术的进步》、《新大西岛》等。代表作《新工具》,在近代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广泛的影响,哲学家由此把它看成是从古代唯物论向近代唯物论转变的先驱。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培根

伏尔泰(Voltaire,1694.11.21-1778.05.30):原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François-Marie Arouet),伏尔泰是他的笔名。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等。伏尔泰出生在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自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父亲是法律公证人,希望他将来做个法官,但他对文学发生兴趣,后来成了一名文学家。伏尔泰才思敏捷,一生多才多艺。他的作品以尖刻的语言和讽刺的笔调而闻名。他说:“笑,可以战胜一切。这是最有力的武器。”他曾因辛辣地讽刺封建专制主义而两度被投入巴士底狱。他的书被列为禁书,他本人多次被逐出国门。伏尔泰经历了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三个封建王朝的统治,目睹了封建专制主义由盛转衰,亦亲身感受到了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腐朽和反动。伏尔泰非凡的才智,锐利的思想以及他对黑暗的封建专制主义所作的揭露,使他在人民中间享有崇高的声望。统治者也想利用他。路易十五请他当过宫廷史官,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把他待为座上宾,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曾接见过也,但最终都由于他的叛逆思想而不欢而散。伏尔泰毕生主要从事戏剧创作,先后写了50多部剧本,其中大部分是悲剧。其中著名的有史诗《亨利亚德》《奥尔良少女》,悲剧《欧第伯》,喜剧《放荡的儿子》,哲理小说《老实人》和《天真汉》。伏尔泰的文学作品中最有价值的是哲理小说。他于1746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778年5月30日晚上11时,伏尔泰与世长辞。伏尔泰不仅在哲学上有卓越成就,也以捍卫公民自由,特别是信仰自由和司法公正而闻名。雨果曾评价说:“伏尔泰所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世纪。”

人类最宝贵的财产——自由。——伏尔泰

书读得多而不思考,你会觉得自己知道的很多。书读得多而思考,你会觉得自己不懂的越多。——伏尔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十大思想家及其“思想”
与伟人对话,世界十大思想家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孔子居首位
美国评世界十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仅排第三,第一名无人不知
世界十大思想家
「聚缘书香」世界十大文化名人经典语录图文版,值得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