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傳統樂器——打击乐
傳統樂器
鼓類樂器鑼類樂器鈸類樂器板類樂器鐘類樂器
國樂器中,打擊樂器歷史最悠久,且佔有重要的地位。在傳統上,分為鼓、鑼、鈸、板和鐘五類,若依製造材料來分,又可分為金屬、竹木和皮革等三種。它們的演奏技能和表現力極為豊富,音響具有特色,不僅使樂曲的節奏鮮明強烈,亦創造了極深刻的感染力,表現出有濃厚的民族色彩。民間音樂中十番鑼鼓、潮州鑼鼓、蘇南吹打、河北吹歌和遼寧鼓吹等,俱是以打擊樂器見長。以下分別介紹各類打擊樂器。
鼓類樂器
歷史記載中,打擊樂器以鼓的出現最早,殷墟甲骨文中已有「鼓」字。鼓類樂器種類繁多,各具特色,演奏方法也不盡相同,有豊富的表現力,除用以合奏外,某些樂種還作為獨奏樂器使用。
板鼓
板鼓,又稱單皮鼓,客語稱「北鼓」。北管樂人稱它為「班鼓」、「頭手仔」。又稱「拉達仔」、「板鼓」。
在西元六世紀的唐代清樂中己使用,是革與木製成,圓形,鼓圈為極厚實的木料,上面蒙以厚豬皮,發音的鼓面直徑只有五、六公分,以兩根藤或竹製的鼓鍵敲擊鼓心,演奏時將鼓身懸於架上,發音堅實清脆。
單面小鼓,以堅木為體,面徑約二十五公分,厚約十公分,中心挖一徑約五公分的月形洞,空心逐漸向鼓底擴大,上緊蒙牛皮獲厚豬皮,以雙竹籤敲擊鼓面中心。發音為「巴、拉、大」,短促而尖銳,音色剛脆激烈常與「拍板」相輔而用,因其體形笨重,攜帶不方便,所以「客家八音團」現在常用「梆子」代替。
板鼓屬於「北管」樂器,常用於民間器樂合奏及戲曲伴奏之中,為中國戲曲武場的領奏樂器,也可以獨奏,在合奏及伴奏時常居於指揮的地位,為戲班必用打擊樂器。板鼓發音堅實短促,故常用震音奏法,在強奏時激烈而緊張,弱奏時如月琴的震音,但力度的變化範圍不大。
拍鼓
俗稱「小鼓」,口語音似「百鼓」。
一面蒙以皮革,底面作凹槽狀,以一支或兩支鼓棒擊奏。 聲音堅實並略帶爆裂聲,相當於樂隊的指揮。
為「北管」系樂器,也用於歌子戲、交加戲、道教儀式等之後場。是鼓吹類音樂的指揮樂器。
大鼓
大鼓也叫大堂鼓,為較大型的鼓,一般鼓面直徑在一尺半以上。由木製的圓桶上下端蒙以兩塊面積相等的牛皮而成。一般擺在四腳的木架上演奏,奏時用兩根木槌敲擊面而發音,音色低沉而厚實。
根據使用場合不同,可分為兩種,一種用於戲劇或道教儀式後場的大鼓,鼓面比「通鼓」還大,但高度比較小,一種用於儀杖隊的大鼓陣,是巨型大鼓。
小鼓
小鼓,又名小堂鼓、戰鼓、高音鼓等,形制與大鼓相似,餘音較短。鼓面直徑約六、七寸,發音堅實而有彈性。適合演奏密集音型。
缸鼓
又稱「花盆鼓」。鼓身如花盆形體,底座的四個腳上有雕飾龍首。 音色較「大鼓」柔和,部分可調音。
定音缸鼓
定音缸鼓為可定音的大鼓,根據缸鼓(花盆鼓)改良而成。其演奏技巧主要為單擊與滾奏,民間鑼鼓樂中的大鼓演奏方法不常用到。樂隊中經常以兩個或三個定音缸鼓為一組演奏,兩個一組的多定為主音及屬音,三個一組的則增加下屬音、上屬音或下中音等其他音。
扁鼓
是鼓身略呈圓盤扁盤狀的小型鼓,一手拿著,另一手用小木棒擊奏。
為「北管」樂器之一,屬於專為製造氣氛的樂器,亦屬頭手所操作,置於「板鼓」之旁。通常在戲中的更鼓(報時)或戰鼓(暗示敵人逼近)時,乃以擊「扁鼓」代表。或者如「慢通」(如一枝香、紅花蕊)一類的曲牌使用時,亦使用「扁鼓」作為伴奏的樂器;一方面節制速度,另一方面可掌握曲牌在戲中運用的長短;同時,「扁鼓」的使用對這類較慢較抒情的曲子亦較「板鼓」運用來得柔和而不具壓迫性。
柄鼓
是有柄的小鼓,以手握鼓柄,在行進時用來導引鼓吹。 是「通鼓」(或「拍鼓」)的替代品。屬於客家樂器之一。
堂鼓
客語稱「通鼓」。又稱為「唐鼓」、「小堂鼓」。
形制與「大鼓」概略相似,雙面用皮革蒙緊於鼓框上,以釘固定在弧形木製的鼓身之上,利用一對頭粗尾細的鼓棒,以細的一端擊鼓,使之共鳴而發出聲音,音箱較「拍鼓」大之雙面鼓,面徑約六寸,桶高約八寸,音量適中。擊奏時鼓邊和鼓心的聲音並不相同,鼓邊音高、鼓中央音較低。它擔任指揮的角色音色明亮而富有彈性,發出的聲音像「通通」,因此稱為「通鼓」。
屬於「北管」樂器,常與「小鼓」搭配。在北管樂的地位上與「拍鼓」相同,有時候也是全隊的指揮,由頭手負責。地位僅次於「拍鼓」。為八音「吹場」的領奏樂器,也在「弦索」的過門時與「小鈸」搭配演奏。
排鼓
排鼓是將數個(一般為四個或更多)大小不同的定音鼓組合起來,一起進行演奏。例如四鼓一組,其音高通常是D,d,g,a。近年排鼓又另發展成十三面的編鼓,全部採用玻璃鋼為材料,鼓與鼓架為插口式,二、三個鼓用一個支架,而製作中採用一面蒙皮的作法,使發音統一、集中、準確。
TOP
鑼類樂器
鑼是我國使用得最廣泛的打擊樂器之一,最初流行於中亞與東南亞一帶,於西元六世紀前期傳入我國,當時是叫「沙鑼」。隨著戲曲藝術的發展,經過長期的流傳和改進,使鑼成為具有豐富表現力的樂器。鑼的種類很多,有的鑼具固定音高,有的鑼擊後音升高,有的鑼擊後音降低。鑼是體振樂器,結構簡單,鑼身呈圓形弧面,通常四周有邊框固定。鑼中央略高的部份是發音的主要部份,演奏時用槌敲擊中央振動發聲。
大鑼
客語稱「本地鑼」。有的藝人稱其為「走馬鑼」。是鑼群中最大型的。大鑼由響銅所製,,其狀如圓盤,形圓面面平,直徑較大,中間有一圓臍,直徑約一尺,靠鑼槌敲擊鑼面而發音,鑼鎚為木製。
「大鑼」的面積比小鑼大,打擊的木棒頂端需包綿布,敲擊時發出「匡匡」的聲音,另外,有一種更大型的鑼,中間有一凸出圓臍。聲音宏大低沈,餘音較長,適合用來渲染氣氛和加強節奏。
中鑼比大鑼面積為小,其外圍直徑普通為二六至二八公分,內深二公分,平面又像京鑼那樣凸拱起來。
屬於「北管」樂器。用於鼓吹樂、戲劇後場、以及導迎性的儀杖樂隊。在吹場音樂中,「鑼」是敲擊每小節的第一拍,加強力度。常應用於「亂彈劇班」、「客家八音」以及道教的法事音樂中。
小鑼
客語稱「碗鑼」。狀如圓盤有邊,直徑約為六寸半,由響銅製成,圓形中心為為突起大約二十二公分。鑼板長約六寸寬約一寸。發音為「台」,輕擊為「來」,以木板片的尖端敲打,發出「噹噹」的聲音,音色柔和婉轉。鑼面較小,以薄木片敲擊,音色柔和、清亮,有活潑帶上滑音的效果,增添歡樂氣息,在戲劇伴奏中廣泛使用。
在「北管」、「客家八音」或其它臺灣戲曲中,是擔任裝飾性的演奏,可填補節奏中的空隙。由「嗩吶」吹奏者兼任演出,常與「單皮鼓」配合使用。
京大鑼
京大鑼是京戲中所使用的大鑼,又分蘇鑼與奉鑼。蘇鑼又稱光鑼、低音鑼,因發蘇音(深厚而悠長的低音),故稱之。奉鑼又稱高音京鑼,因始造於舊奉天省而名,東北一帶稱大鑼。
京小鑼
京小鑼又名湯鑼,其外圍直徑約為廿二公分,深二公分,中心洪出的打擊面較小約七公分。京小鑼音色清脆而帶有詼諧的色彩。
雲鑼
雲鑼為有固定音高的打擊樂器,民間叫九音鑼。通用的雲鑼有十小鑼,因上面的「高工鑼」不常用,故名「九音鑼」。敲奏時懸於木框之間,或將木框置於在桌上,右手用小槌敲之(大型雲鑼則用大架立於台上),其音位排列各不相同。
響盏
也稱「湯鑼」或「碗鑼」。 是小鑼的一種,圓形中心微微凸起,直徑大約二十二公分,演奏時左手指文定鑼的內緣,右手持薄木片尾端呈橢圓形敲擊,音色突出。
可分為兩種,一為北管系的「響盞」,即平劇後場的「小鑼」,型制與奏法都相同;一為南管系的「響盞」,是一種迷你型「小鑼」,鑼面直徑約只有五?五公分,為了方便持奏,都放在竹編的簍筐內,以系軟的竹棒擊奏。 音色清亮、活潑,增加輕快、歡樂的氣氛。
屬於「北管」樂器和「南管」樂器。演奏時與「叫鑼」搭配。伴隨「琵琶」指法之後,於每拍之處停止。
叫鑼
又叫做「狗叫」。 是一種直徑約八公分的小鑼,上端鑼邊有兩個小孔,繫著繩子,懸垂掛在小木魚下,演奏時左手握木魚,右手執小木槌擊奏。是由「小木魚」及「小鑼」(較南管之「響盞」稍大)組成的一套節奏樂器。
屬於「南管」樂器。
小錚鑼
客語稱「叮噹」或「嚐叮」。 形圓如銅鑼,外有木框,邊設三孔穿繩懸在木框上,昔日是由兩個連在一起,現多只用一個。音高不同,大約差五度,現在只用一個代替。
屬於「北管」樂器。在吹場音樂中不用,只用於「弦索」,而在「八音」音樂中它控制了全曲的速度。初學「八音」者需以此樂器入門。客語稱「板」。 用黑堅木三片製成,兩片合紮著,以另一片拍擊合著的兩片,發出(各、各)的聲響,用以節樂,現在多由「竹板」代替。
TOP
鈸類樂器
鈸又名銅鈸或鎈,大約於西元四世紀時,隨天竺樂自印度傳入,而見於唐代十部樂的燕樂。宋代以後更廣泛應用於宮庭音樂、戲劇音樂及舞蹈中,經過數百年來的流傳與改進,成為表現力豐富而富民族色彩的樂器。
鈸是體振樂器,鈸身為一塊圓形的響銅板,以中央突出的半圓形為固定點,向四振動發音,其種類有十多種,樂隊中常的為小鈸、中鈸、水鈸、大鈸等。
夏商 (1765 ~ 1122 BC )。 和「鈸」的形狀相似,最大的差別在於「鈸」中間隆起的部分較大,而「鐃」則較小。 屬於「北管」樂器之一。
大鈸
大鈸又叫大鎈,邊緣微微向後翻起,直徑在二十四公分以上,演奏時足以驚心動魄,獨奏時卻有凋零虛空之感。民間鑼鼓隊中使用的大鈸則在五十公分左右,重達三公斤以上。
中鈸
中鈸又叫鐃鈸、中鎈。發音響亮銳利,外圍直徑普通為二十四公分。
小鈸
小鈸又叫小鎈,客語稱「鑇子」。又叫做「鎍」。
為響銅做成,如銅盤狀,直徑約三寸到五寸,圓板中央凸起的半球體叫鈸碗,鈸碗大小不一,直徑二寸到三寸,繫有布帶或皮條。鈸由兩片互擊,兩片的音高不一樣,叫做「陰陽二音」。發音清脆爽朗,與小鑼配合使用,可表現喜悅輕巧的情緒。
是「北管」系樂器。 客家八音不可缺少的擊樂器之一,在「吹場」控制樂曲進行的速度,在「弦索」中由堂鼓手兼奏,所以要用一個布條纏繞的圓圈圈來當墊子。
TOP
板類樂器
板類樂器使用在樂隊中有響板、梆子、木魚……等,簡介如下:
響板 (拍板)
響板又叫拍板,因常以檀木製造,故又稱檀板,在六世紀的唐代已出現,其數目有六塊或九塊,由於使用目的不同,板的數量也不一致,現在通常使用以兩塊竹片製成,相互擊拍,用來調節樂曲。演奏時,左手持後板,甩動拍擊發出「各、各」的聲音。
是「北管」的專用樂器,用以節制樂曲的拍子。於戲曲伴奏與樂器合奏時,多半與「板鼓」合用,由鼓手兼操三塊板所組成的。
板因適用範圍之不同,又可分為鼓板、書板、及墜板三種,鼓板用於民樂合奏及戲劇伴奏,為主要的節奏樂器,經常與板鼓配合使用,書板及墜板則為曲藝說唱伴奏。
梆子
客語稱「敲子」。又稱「敲子板」。
高音與低音兩種。用約四寸長,二寸高,三寸寬的堅木,中央挖空製成,側面溝使成空洞,用木箸敲擊上方,聲音清脆響亮,其堅實的聲音過於「單皮鼓」,做眼(弱拍部分)用。音色較「板鼓」來得低、來得厚實。
梆子最早用於伴奏各種梆子腔而得名,常使用在強拍上,藉以增加戲劇氣氛。因適用範圍不同,而有河北梆子(簡稱梆子)、南梆子、墜梆子及秦梆子等區別。
河北梆子,是兩根長短不等,粗細不同的實心硬木棒,以紫檀或紅木製成。左手執短而粗的橢圓形棒,右手執長而細的圓形木棒,互擊發音,音色高亢而堅實。
南梆子為長方形的中空木製體,演奏時左手執梆子,右手執木槌敲擊,發音圓潤,一般以花梨木製造,其音脆而短促。
墜梆子用於豫劇伴奏,其形如蛋。秦梆子用於秦腔。
是「北管」樂器,「梆子」和「拍板」、「板鼓」一樣,都由頭手使用。「客家八音」用高音「梆子」代替「單皮鼓」,具有極重要的指揮功能。常用於戲曲伴奏或器樂合奏。
竹板
客語稱「夾節」。「客家八音」所使用的竹板,用兩塊半節的竹片製成,竹片上方各有兩個小孔,以布帶串連,兩片互擊出聲。為控制節拍的樂器。是「客家八音」常用的節樂器。
「竹板」是「綽板」的替代品,一般由「亂彈班」所使用。
綽板
客語稱「板」。 用扁的黑堅木三片製成,兩片合紮著,再與另一片於窄厚處穿洞串在一起。 以另一片拍擊合著的兩片,發出(各、各)的聲響,用以樂節處,這也是歸頭手所負責使用的,現在多由「竹板」代替。屬於「北管」樂器之一。
又稱「檀板」。 由三片硬木組成,其中兩片綁在一起,用一手握持,使之互擊。是「北管」系的樂器,也是用來控制節拍的。
四塊
南管稱為「四寶」、「四片」。 南管使用的竹板,是由四塊長約八寸、寬約一寸的竹板組成,以雙手各執兩片擊奏,每手拇指執一塊,另一塊以四指握著,運用手腕晃動,使竹板碰擊。演奏時發出「雀、雀」聲音,隨著「琵琶」指法音形伴奏。
屬於「南管」樂器。
木魚
木魚亦稱「卜魚」。 「木魚」原為憎侶法器,漢時隨佛教傳入。
木魚,最早只用於伴奏佛教歌曲,後遂漸用於民間樂曲或戲曲中,其大小不同,音高亦異,使用桑木或樁木製成。
木魚是打節拍的樂器,較大的「木魚」發音低,與響板一使用時,可用「小木魚」打輕拍,響板打重拍。而「小木魚」徑以三十公分以下者謂之。 「木魚」音色空洞、短促,是節奏性樂器,多配合輕快、活潑的曲調運用。
「北管」樂器也將它當成打擊樂器的一種,一般樂團「拍鼓」、「拍板」、「南梆子」及「木魚」均由「拍鼓」樂師一人兼操。
TOP
鐘類樂器
又名「錞」。狀如鐘而仰座,銅製,以木棒擊邊,發聲餘韻甚長。會有嗡~嗡的聲響。在寺廟中是很常見的樂器。
編鐘
編鐘已經甚少出現於現階段的民族樂隊中,但其音色之優美,在目前仍無任何樂器可完全替代。目前最大的一組編鐘乃為近代出土的周朝曾侯乙編鐘,其已具七聲音階,並包括了三種型式:紐鐘、鏞鐘及鎛鐘。可見在當時中國的音樂水準遠遠超越了同時期的其他文明。
編磬
編磬是我國古樂器之一,它是將不同音高的磬編列懸掛而成的。編磬在民族管弦樂團中使用的機會不多,但它在古樂中佔有相當的地位,常用於宮廷演奏及廟堂祭典,發音鏗鏘清越,與編鐘同具重要角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族打击乐器在现代音乐中的编配
每日一话桑梓情(251)59@365
樂器介紹
音乐基本常识100条
樂器的認識
乐器的分类 - 黑芝麻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