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故乡的回忆

 

    故乡的回忆
(2009-06-04 21:14:41)

  

 

 

    我出生于镇川“瓦岗寨”---一个地理和名字都颇有气势的村子。
  镇川过去叫镇川堡,是个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古镇,被称为“旱码头”。小时候不明白,我们身处一马平川的地方,为什么住在高高的山上?
  爷爷说,那年月兵荒马乱,打家劫舍的流寇太多,很少有人愿往川道里住。再说那时好多人家都喂毛驴,驮水运煤都使唤它,没觉得多不方便。因此,他们老弟兄俩做生意攒了一笔钱后,煞费苦心地选择了这块背山面沟、藏风聚气的地方,花了不少银两买下来,箍起一线七孔石窑。据我父亲讲,这一溜看起来非常气派的窑洞的建成,在当时的瓦岗寨影响不小。
  星移斗转,弹指间几十年过去了,先是奶奶、后来是爷爷的故去,让这个留下我许多童年回忆的地方,变得愈来愈遥远。后来,在老家居住的大叔一家也搬到了街面上新修的小楼,无人居住的老院杂草丛生。
  近年,曾数次专程和顺道回老家,在空空如也的院子做片刻停留。每一次,内心都感慨万分,物是人非的苍凉,让我胸中涌起无限的怅惘。今年清明,与父亲和弟弟一起回老家上坟,我一边拿着数码相机在院子里不停地拍照,一边回想着在此渡过的快乐童年,不禁黯然神伤……
  虽然在老家只呆过短短几年,但留下的映象却是终生难以磨灭的。在这天地混沌黄风漫卷的时节,在记忆的沙滩上捡拾过往岁月留下的贝壳,突然觉得那些日子并没有远去,而像珍珠般在脑海中闪烁,每一粒都是那么珍贵!
  父亲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榆林工作,母亲在乡镇供销社上班,我被寄养在乳妈家里。乳妈家和奶奶家只隔着一道硷畔,奶奶隔三差五过来瞧我。就这样,我在乳妈的哺育和奶奶的照应下健康成长。后来,母亲因种种原因不再上班,便带着我像候鸟似的在榆林呆一阵儿,在老家住一段儿,然后再到横山的外婆家过一程子。到我有点懂事时,在老家的小学念了两个多月书,因外婆有病需要照料,便随母亲一起去了横山,插班到表姐所在的学校念书。几个月后,外婆去世。为了让我上学方便一些,父母终于在榆林安下了家。至此,我彻底离开了故乡。记得那时只要一放假,我便吵吵着要回老家去看乳妈和奶奶,几乎我所有美好的童年记忆都和故乡有关。以前,零散地写过一点有关故乡的文字,没仔细思量过那块生我养我的土地,在我生命中所占的位置。这个春天,因病蜷缩床上的我,心中突然涌起一个念头,想将有关故乡的思绪梳理一番。
                   一、老  井
  已故著名画家陈逸飞画过一幅油画,叫做《故乡的回忆》,画的是周庄的双桥即“钥匙桥”。我想,如果要截取一个画面代表故乡的话,无疑应当是山根底那口老井了,虽然我从未在那口井中打过水,但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认识到那口井的重要性,那是村庄的生命之源!
  老井距坐落在山腰上的家大约二里多地,全是上坡路。我家是市民,不用种地,担水便成了家中最重的活。每天都要用水,自然每天都得担水。因为路远,扁担磨得肉皮痛,担水的人们大都戴着厚厚的“垫肩”---由那种耐磨的土布或旧衣服,裁成或圆或方的形状,叠缝在一起,中间挖个洞,前边剪开往脖子上一套,用布条系住,能够起到保护肩膀的作用。
  我们居住的那个村子不算小,方圆几里只有一眼井,因此,担水的路上不时会碰到挑着或空或满水桶的人,加之村子里好多人家都是亲戚,见面不免要打个招呼或寒暄几句。村中央的硷畔颇为宽阔,有一棵老榆树,树下安有石床,人们担水路过此地时,多半会放下水桶,扁担往中间一搭,坐下歇一会儿,唠唠家常。所以,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担水是件蛮有趣的事,常喜欢跟大人们去担水。
  一日,在家中冲好一杯咖啡往阳台茶几上端,由于水倒的太满,杯子里的咖啡随步履晃动,几乎要泼洒出去,我随即将另一只手中握着的长柄勺轻轻捺向摇摆的水波,这一着果然灵验。就在那一瞬间,我突然想起,那时乡亲们去担水时,为防止千辛万苦担来的水洒出去,常将一块小木片或一片阔大的菜叶浮在水桶上面。透过这些来自生活的智慧,可以看出水的来之不易。
  我们现今所着力打造的节约形社会,提倡节水、循环利用水资源,城市里用处理过的中水洗车、冲马桶,其实这种理念许多年前我的前辈们就身体力行了。可以说,奶奶对水的利用发挥到了极致,她从不舍得倒掉用过的水。记得那时家里的地上经常放着好几只陶瓷盆,洗脸用过的水被集中在一个大一点的盆子里,用来洗衣服或者擦家具,尔后泼洒在黄土院子里,清扫的时候就不会起黄尘了;洗菜水则用来浇院子里的小菜园。每到下雨天,窑檐石下便大大小小放了许多接水的容器,收积起来的雨水澄清之后就成了生活用水。受此家风影响,我向来比较注意节约用水,家里的马桶虽然是节水形的,但感觉出水量还是有点大,便往水箱里放了两个装着水的瓶子,时间长了,节约的水还真是不少。总觉得全自动洗衣机太浪费水,所以很少用自动洗衣功能,而是一边洗,一边用一个较大的盆和浴盆过水两遍,再一起甩干,夏天则用容量较小的迷你洗衣机。
  若干年前父亲尚未退休时,身在水利行业曾深受缺水之苦的他,为家乡做了件好事,山上修起水塔,压上了自来水,父老乡亲们从此结束了到老井挑水的历史……
  又若干年过去了,深感山上居住不便的乡亲们,大部分移居到石畔下、山根底,爷爷他们过去不屑居住的川道里,箍起一排又一排新窑,其中不乏样子新颖带凉台的二层小楼,当你乘坐列车途经小镇时,那一幢幢欧式住宅不禁让你眼前一亮,为小镇的变迁感到欣慰。
  与之相比,山上的老村却人烟稀少,变得越来越荒凉了,即便有人居住,也大多是从更深、更远的山里来小镇上讨生活的被当地人称之为“后山”来的移民。
  每次回老家,我更多地将目光投向那承载着村庄人文与历史,古朴依然的老村,检视时光留下的印痕,在坍塌的墙壁与荒草中寻觅被岁月淹没了的温情脉脉的日子以及那些有血有肉的故事,那不是用几行短短的文字而是要用一部大书来诠释的……为此,我常常感到力不从心,那些发自心灵深处震撼灵魂的文字,从来都不是轻松的。
                     二、老  院
  仔细算来,我在老院渡过的时光是非常短暂的,大约只有五、六年,加上上学后寒暑假回去的日子,怎么也超不过七年。因为那时年纪小,所以对许多事情的印象都不是很清晰,我对故乡仅存的记忆,多半是我年岁大一点时假期回乡的感受。
  坐落在山腰上的老院四方四正,十孔接口石窑呈丁字形摆开,最早修起的是正面的七孔,后来爷爷又在侧面平出一块地,新修了三孔石窑。以当时的标准看,老院可谓生活设施齐全,呈三角状摆布的石碾子、石磨、豆腐磨,是当时乡村生活的必需品。院子里有个几人深的窖,是冬天里用来储藏土豆、萝卜和蔬菜用的,两个大石床可以晾晒东西,两间驴棚后来成了放柴碳的地方。
  老院有一棵桃树、一棵梨树、两三株苹果树,院墙外的山坡上还有几株枣树。每到春天,红的桃花、白的梨花,将小院妆点的异常生动。墙根底的菜园子在爷爷的精心营务下,不时有新鲜蔬菜成为餐桌上的美味。错落有致色彩纷呈的小菜园,仿佛一幅印象派油画,极具美学品味:一小畦韮菜从春天到秋天生动地绿着,并且越割越旺,无论用来制作荤菜还是素菜都十分提味,益肝健脾、行气理血,故被叫做长生草;近几年超市的蔬菜档里,可见到许多集观赏食用于一体的时尚的彩色蔬菜,而早在多年前我爷爷就开始种植了。我家菜园子里的西红柿有红色和黄色两种,个大、肉厚、汁多,放学回家顺手摘一个,洗净了生吃,生津止渴、爽口开胃;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南瓜做为保健食品,愈来愈受到大家喜爱。小时候,南瓜是我们的家常便饭,每年春天,爷爷都会在石头垒成的院墙下点下若干颗南瓜籽,瓜秧顺着矮墙攀爬,开花、结果、一天天长大;还有一种叫做刀豆的藤蔓类植物,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映象,我后来才知道,这种豆荚形似刀,开浅紫色蝶形花,结深紫色扁豆角的蔬菜,具有镇静和抗癌作用。那时,爷爷的小菜园周围,每年都要套种上一圈刀豆和玉米,豆蔓爬在玉米秆上相映成趣,煞是好看。
  现在回想起来,爷爷的小菜园为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真真正正的绿色食品,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养分,是一种自力更生自给自足自在悠然的生活方式。
  去年冬天的某一天,去超市买东西,面对着丰富的商品,突然意识到快要过春节了!现在人们的生活好转了,年却过得越来越简单了,年味也愈来愈淡了。
  记得小时候在故乡,一进腊月人们便忙开了,老院的碾磨很少有空下来的时候,不时有人来磨面、碾米、压糕,碾磨跟前经常能看见乡亲们忙碌的身影。有时好几家人在排队,相帮着滚碾子、推磨,很是热闹。平日大多闲置的豆腐磨,腊月里也欢快地转动起来,乳白色的豆糊不断地从石槽口流进下面的桶中,最后变成鲜美幼滑的豆腐。那时过年的食品好丰富啊:米酒、油糕、黄米馍,酥肉、烧肉、清蒸羊肉……数量不多种类不少,奶奶不厌其烦地做完这样做那样,连醋酱都是亲手做的。
  不能否认,现代女性在过日子的技能方面,远远落后于我们的先辈。她们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凭着一双巧手和骨子里的执著,在这片苦焦的土地上,变戏法似的创造出如此丰富多彩的生活。那些朴素、平实的日子虽一天天远去,却在我的成长经历中留下重要的一页。老院的碾磨从未在记忆中停止过转动,童年往事依稀,多少岁月流淌而过……
                      三、老  人
  老院有两家住户三位老人,即爷爷、奶奶和大奶奶。大奶奶是大爷续弦的妻子,和奶奶是亲姐妹,姐妹做妯娌,少了许多纷争。只是大爷爷去得早,老院便只剩下三位老人。
  奶奶和大奶奶都是小脚,爷爷年轻时忙于生意,于是,两个小脚女人撑起了老院的一片天空。
  先来说说大奶奶。我映象中的大奶奶慈眉善目、乐观开朗,总是笑吟吟地,一点也没有长辈的架势,我们总爱围着大奶奶打转转,她呢一点也不觉得闹,一双小脚颤悠悠地出来进去,一阵儿也闲不下来,没事时常端个锅盖大的柳编笸萝,盘腿坐在石床上撕棉絮。用了多年的旧棉絮,经大奶奶那双皱巴巴粗糙的手抚弄多遍之后,即刻变得蓬松柔软。撕好的棉絮一层层褟好,冬天就可以用来裝棉衣了。时光从指缝中一点点滑落,大奶奶手中的棉絮好像永远也撕不完……
  大奶奶极爱庞孩子,她最疼的是我的叔伯弟弟,对他的宠爱可以说是到了无原则的地步。于是,我的这位叔伯弟弟成了村子里有名的跳皮孩子,隔三差五做点不大不小颇有创意的“坏事”,惹得大叔心烦,想要教训他,大奶奶自然全力阻拦,为这事母子俩没少闹矛盾。
  大奶奶身材比我奶奶大,嗓门也比我奶奶高,虽然长着一双小脚,却是一副干脆利落的样子,她先前有过一个丈夫,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嫁给了大爷爷,来到老院,姐妹俩一起说话、做事,营造出老院一片祥和温馨的天地。
  爷爷是个寡言的老人,我们都有点怕他,他一皱眉头晚辈们心里便直发毛,躲得远远的,生怕挨训。爷爷早年是个货郎,挑着货担走村串户,养家糊口,凭着勤劳的双手积攒下一点家底,然后开始做大生意,好像是皮毛生意,走包头上内蒙,据说在爷爷那个年代做为旱码头的镇川就和天津口岸挂上了钩,爷爷他们生意红火的时候,是通过发电报传递消息的。后因战乱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家道中落了。解放后公私合营,爷爷被组合进了合作社,土地改革划定阶级成份时,给我家定的成份是小贩,每每看到地主被游斗,老人们便感慨,幸亏后来日子不怎地了,否则孩子们不定会受啥牵连。
  留在我记忆中的爷爷,是那个面带几分威严,脖子上吊个旱烟袋,每天早晨挂着个空篮子出门,下班时篮子里装了好东西用手帕苫着,慢悠悠从沟底走上来的爷爷。那时,左邻右舍多为“农业社”的社员,吃商品粮的市民不多,像我爷爷这样每月能领到一份为数不多的固定薪水的“公家人”更是不多。加之爷爷在街上的杂货铺上班,来来往往卖东西的人不少,总能买到又好又便宜的东西,尤其是遇集的时候。所以,爷爷臂弯的那个竹篮子里,经常会变出好吃的东西来,什么瓜果李枣桃杏。所以,我们总爱站在硷畔上等爷爷回来,看着他微微弯曲的身影出现在沟底,然后一点点变大,我们简直要雀跃了。空闲时间,爷爷总在菜园子里伺弄那些蔬菜。于是,老院里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奶奶走后,晚年的爷爷变得更沉默了,常常一整天都不说话,让晚辈们有点不知所措,不敢随意和他搭讪。我的父亲也是一个不怎么喜欢言语的人,不善于和人交往,但内心却很丰富,常用一把二胡抒发内心的情感。近年来,感觉自己的话也越来越少了,只想把许多的思绪付诸文字。于是,我知道了,有些东西是缘于骨子里的,岁月也无法改变。
  最后该说说我奶奶了。奶奶最大的特点是“爱好”。从院子到家,一切都井然有序,我家的炕拦石和锅台,是用炭蘸清油(我们现在所吃的植物油)磨成的,黑明黑明的,炕围子刷的是那种暖色的黄油漆,青砖铺地,窑掌里放了一溜高低大小相同的瓷缸,中间那口是盛水的,其余的放粮食和杂物,冬天用来淹菜。就是在用水奇缺的情况下,奶奶从不允许我们用用过的水洒地,嫌砖上会留下水渍,前窑架子上的一对红门箱和上述物什,被奶奶擦得纤尘不染,一点也不夸张地说,都能照得见人影。
  那时,乡下人常用纸囤放东西,即用废旧的纸箱浸泡成纸浆,找一大小合适的瓷缸做模具,将纸桨掺上胶泥捶精道后拍上去晾干,里外用纸糊了,用来放粮食不会生虫子。就像我家的炕围子有别于那些用旧年画或报纸裱糊的一样,我家的纸囤自有别具一格之处,奶奶从不用我们写过的作业本或废香烟盒糊纸囤,而是用洁白的大纸仔细地粘好了,然后再贴上一幅大红色精致的剪纸,极具装饰作用。去年春节前,我在一家卖家居用品的店铺,淘到一个玉米皮编的收纳筐,喜滋地往楼上抱,走在楼梯上冷不丁就想起了我家仓窑里那几个贴着剪纸的纸囤,突然想到我爱收拾和布置家的爱好是由我奶奶那里继承来的。装修新房时,我特意弄了口熏木制作的水井和一个微型石磨,摆放在石头贴出的硷畔下,又找来一些诸如灯树、马勺、老碗等旧物什,为的是营造一种梦里田园的感觉。
  奶奶身上的衣服,从来都是既合身又干净的;奶奶的头发总是一丝不乱地盘在脑后,罩上一个发网用簪子别住,漆黑漆黑的,不知她那时是用什么办法护理头发的,最奇怪的是到老都一根也没变白。并且我的父亲也遗传了这一特点,七十岁的人了,一根白发也没有。奶奶也特别会做饭,杂面(豆面)擀得薄如纸,米酒做得香喷喷,别的家常便饭就更不用说了。村子里的人都说奶奶有福,现在想来奶奶的确是有福的,三儿三女都工作了,其中还培养了两个大学生、一个中专生,又走在了爷爷前边,不用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但愿奶奶在另一个世界,也能享有她该享的福分。
  
  老人走了多年,老院已经荒芜,惟有老井还在,汩汩的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
  日月如梭,回首生命的源头,许多真切的往事变得模糊。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一切都坠入了时光的深谷。茫茫宇宙,漠漠时空,每一个生命的到来都有许多缘源,那些渗透在我们血液中的东西,那些在我们心灵中日夜回响不绝的东西,终有一天会慢慢显现出来。于生俱来的潜质,后天的不停探索和追寻,使我们不断地从蒙昧走向光明。在一场场生命的接力中,人类正变得日益睿智和深刻。
  岁月不居,人生无常。然而,只要心中有梦,生命便不再荒凉,就像爷爷的小菜园,有播种就会有收获;就像故乡的老井,永不干涸!
  斯人已去,灵魂宛在;回眸故乡,解读人生。因为,没有过去就没有未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盼:无故的故乡
每个散落天涯的游子,心中都藏着一口故乡的老井
湖南散文·邵东专刊(故土情结3)杨兰芳:井水悠悠
还记得故乡那口老井吗?还记得少年时挑水的情景吗?井水清澈甘甜远胜纯净水
【三秦文学】​何才华:【故乡的那口老井】(散文)
散文||碾子和辘轳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