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楼素贞其人

  青丝莫挽奸雄气    才女投江水倒流 ——才智节烈娄素珍 
  
  娄素珍,上饶理学名家娄谅孙女,明宁王宸濠妃,以节烈著称。家、国利益冲突之际,毅然决断,将宸濠叛乱的最早消息报与官方,其后裹绢投水而死,江水为之倒流。
 
    上饶历史上的女性是很值得大书一笔的。其中有很多令人称道的典型:在为人母中,有中国四大名母的陶母(晋代陶侃的母亲);有清代戏剧大师蒋仕铨的母亲钟令嘉;在为人女中,有鄱阳为醉酒坠湖的父亲而哭得感天动地的孝女曹娥;而在为人妻中,就有深明大义、才智节烈、处变能自全的明代宁王正妃娄素珍了。青史垂名的上饶女性之中,地位最高的莫过于娄妃娄素珍,然而,结局最惨的大概也莫过于娄妃娄素珍了。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人处在矛盾之中是正常的。但如果处在矛盾的风口浪尖上,要进行生死存亡的选择,这才是对人的极大的考验,它也可以成为对人的品质的试金石。娄素珍(?—— 1519)是大明王朝难得的名留青史的贤妃,这个称号就是她在矛盾最尖锐的冲突中,经过了生与死的选择而得来的。一、理学世家    置身权贵 
故事还得从头说起,先给大家介绍几个人物,他们都是故事中重要角色。 
   首先是明代的大理学家娄谅。 在上饶的娄家巷,有一个著名的理学家娄谅(娄谅事迹见前文介绍)。娄谅是明朝著名的理学大师。他生有两个儿子,长子叫娄性,二儿子叫娄忱。娄性生了两个女儿,长女娄素珍,娄素珍品貌双全,因为出生于理学世家,享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她诗书琴画样样了得。就是这个孙女,将娄家带进了荣与辱的大起大落之中,也带进了一场生与死的政治斗争中。娄性的二女儿也嫁给了当时显赫的官宦之家——铅山烈桥费家的费寀。

   

   其次是王阳明。 
因为娄谅的学问享誉四方,前来求学的人很多,其中有一个后来成为中国大哲学家的王阳明。王阳明前来求学使得娄谅格外高兴。因为王阳明天资聪慧,刻苦勤奋,是一个做学问的好苗子。但是娄谅并没有料到,就是这个王阳明,后来不仅在学术上成了理学的对立者,而在政治斗争中,他也纠缠在与娄家“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之中,他既毁灭了娄家,也成就了娄家。 
再要介绍的,则是明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家族——铅山烈桥费氏家族。

铅山是当时江西的四大重镇之一。铅山的石塘是中国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基地,是江南四大手工业基地之一,名闻遐迩。铅山烈桥有一个才子家族——费家。这个家族涌现出一批著名的仕宦文人,名益乡邦,誉重冠盖,当时人们为他们写过一副对联:“叔状元侄探花连登甲第,兄宰相弟尚书并作名臣”。宰相就是费宏,尚书就是他的弟弟费寀。而费寀就娶了娄素珍的妹妹为妻,是娄素珍的亲妹夫。于是两家成了姻亲。但是,这个亲家却是一个仇家,当然,关系也不是亲家与仇家这么简单而泾渭分明。 
最后,便是宁王朱宸濠。正是他,将娄妃推到事件中的风口浪尖上。
   宸濠是朱元璋的第十六子朱权的玄孙,他的封地在南昌。他看中了娄氏家族的理学名声,也看中了娄素珍的才学品貌,产生了爱慕之心,于是托媒前来求亲,娶娄素珍为正妃,他就成了娄妃的夫君。宁王的才学倒也不错,对娄妃也很敬重。夫妻俩相敬如宾,和谐和睦。每到春日,南昌郊外的农夫就可以看到骠悍的宁王与娴静的娄妃双双骑着马,并驾齐驱,指点美景,吟诗作赋。娄妃诗文俱佳,每当好诗一出,宁王高兴不已,忙让人流传开去。娄妃也写得一手好字,笔法遒劲,宁王十分欣赏。据说,南昌南城门上的“进贤门”和布政司衙门的“屏翰”和“执法”的字幅都是娄妃所写的。但是,宁王是从不甘心仅仅做一个藩王,他一直崇拜和想仿效的是能够毫不留情地从自己的侄子手中夺过了江山的燕王朱棣,也就是后来成为一代大有作为帝王的明成祖

二、大义全于才智节烈 
当时正是明朝最荒诞的皇帝——武宗朱厚照当朝。朱厚照做过许多荒诞的事,比如建“豹房”,比如民间所说的“游龙戏风”就是他的所作所为。宁王一直不满朱厚照的统治,也不甘于藩王的地位,一直处心积虑地筹划着,等待时机成熟谋反当皇帝。他的用心被冰雪聪明的娄妃看了出来。娄妃从小受的家庭教育是正宗的理学传统。出于对明王室的忠诚,她认为:忠君是为臣的本分,皇帝再不好,谋反也是大逆不道的。但是在理学系统中,男人是乾,女人是坤,丈夫是阳,妻子是阴,宁王是主,自己是从。她虽然反对宁王的野心,但也只能好言规劝。

 宁王酷爱诗画,一旦得到好的诗画,就引娄妃为知己,要与娄妃一同欣赏。一天,他得了一幅《夫妻采樵图》,就连忙来到府中,邀娄妃共同欣赏。画面上是一个樵夫担着一担柴薪,妻子跟在后面,樵夫回头看着妻子,妻子正对着丈夫说话。娄妃于是灵机一动,当即提了一首诗在画上: 
妇语夫兮夫转听, 
采樵需是担头轻。 
昨宵雨过苍苔滑, 
莫向苍苔险处行。 
言下之意,要宁王千万不要行险而招致杀身之祸。然而,决意反叛的宁王并没有听进去。为了准备谋反,宁王广泛交结朝廷重臣,作为当朝的尚书、又是娄妃的妹夫的费寀以及费寀的从兄当朝的宰相费宏当然更是交结的对象。

 宁王首先要做的是恢复他的护卫队。护卫队是藩王所指挥的军队,这对于要夺取江山的藩王十分重要。但是,明朝的皇帝十分警觉,就将势力比较大又有野心,还有可能威胁到朝廷安全的藩王的护卫队都削夺了去。没有了军队,就不能谋反,自然就构不成威胁了。宁王为了恢复卫队,就用重金贿赂宫廷中的重要官员,十分希望他们能够帮他获得护卫队。宁王自认为费氏兄弟作为朝廷重臣中的亲戚一定会帮自己的大忙的。但是,忠于朝廷的费氏兄弟,非但没有帮助宁王,相反,他们看出了宁王心怀叵测,反而在朝廷上力排众议,竭力反对给宁王恢复护卫队。宁王与费氏兄弟结下了冤仇。宁王曾经暗中指使一些当地的地痞流氓掠夺和烧毁费氏的家产,甚至挖掘费氏的祖墓,化骨扬灰。娄妃夹杂在两家的矛盾之中,一方面是姐妹情深,一方面是连襟仇大,左右为难,痛苦万分。

正德十四年(公元 1519年) 六月十四日这一天,对娄妃来说,更是生死攸关的一天。这一天宁王终于谋反了。六月十四正是宁王的生日,家中高朋满座 彩灯高悬,红烛高烧,美酒飘香。宁王就借寿诞之名,宴请镇巡三司官员,将护卫士兵埋伏与左右。正当推杯换盏,耳酣面热之际,宁王突然站立起来,他大声宣称:武宗朱厚照不是皇家血脉,而是抱养的民间子弟,大明皇朝的列祖列宗已经有十四年没有享受供奉祭祀了。自己是奉了太后的诏令起兵讨伐朱厚照的。一时间,镇巡三司的官员们都傻了眼。忠于朝廷的江西巡抚孙燧与副使许逵不服,立马就被宁王斩杀了,胆小怯弱的布镇使、巡按御使见状马上跪伏于地,三呼万岁。而宁王忠实的谋士与兵士们兴高采烈。声势浩大、轰轰烈烈但却短暂的“宸濠之乱”就这样拉开了战幕。

正在后院的娄妃听到前厅传来的消息,如五雷轰顶。宁王叛乱,自己该怎么办? 
让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推测娄妃:宁王是娄妃的夫君,娄妃是正妃,如果谋反成功,娄妃自然就是国母皇后了。古往今来多少宫廷贵妇为了这个地位而梦寐以求机关算尽啊!也让我们从所受的家学教育推论娄妃:娄妃肯定没有做国母皇后的打算。她小时候爷爷娄谅就对她进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妻妻的尊卑次序的理学教育,臣子谋反当然是违背理学大逆不道的。再让我们设身处境地从与宁王的感情来设想娄妃:宁王毕竟是娄妃的丈夫呀,如果自己告发了宁王,从感情上是无论如何都难以作出决断的。

我们不知道那个晚上娄妃究竟是怎样度过的,但是历史告诉我们,最后还是为国忠君的理学占了上风。娄妃决定给朝廷报信。在这十分紧急的情况下,谁能去给朝廷报信呢?又有谁能够帮助朝廷平息叛乱了?娄妃想到了前来祝寿的妹妹,也就是忠臣费寀的妻子。娄妃赶忙召见妹妹,将已经知道的宁王图谋、进军路线和战略战术都如数告诉了妹妹,并且要她速速赶回铅山,与费宏费寀一起想方设法平息宁王的叛乱。于是娄妃的妹妹急急地赶回了铅山。

这一边,宁王开始建政府、封官员、释放囚徒、掠夺粮仓、招募兵勇、采买战马。由于正德皇帝朱厚照的不得人心,宁王一下子就收罗了十万兵马。万事具备矣。宁王得意洋洋,准备领兵向京城进发。临行前,宁王来到内宫,要娄妃为他祝酒饯行。娄妃见木已成舟,含泪默默地为宁王斟酒,其实这也是夫妻最后的诀别酒。宁王发兵之后,不断有战利消息传来:一举攻下了九江、南康,又乘胜出击,扬帆东下,轻而易举地将安庆团团围住,只要占领安庆,就可以直捣南京了。但是娄妃一点也没有为宁王的胜利而喜悦,她知道胜利只是暂时的。

娄妃的妹妹抵达铅山以后,费氏兄弟急忙行动起来。费宏首先想到的就是有勇有谋的提督南赣漳军务的王阳明,他一面赶忙联络地方州县官员起兵勤王,并亲自修书鼓舞士气;一面派费寀抄小道日夜兼行,赶往赣州。此时王阳明刚刚平息了赣州的农民起义,已经知道了宁王叛乱的消息,正在制定平叛的战略战术,费寀一到,急急呈上《上王伯安公议擒宁书》,这是平叛方略。当时王阳明在战术上正举棋不定,是发兵解安庆之围?还是攻打宁王的老巢南昌?而费氏兄弟的谋略中则认为:“先定洪州以覆其巢穴,据上游以遏其归路,守要害以虑其穷奔”,费氏兄弟的战术的提出,坚定了王阳明直捣洪州南昌的决心,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于是正当宁王沉浸在速战速决,穿龙袍坐金銮殿的美梦中时,王阳明的大军已经攻占了南昌。宁王后出发,娄妃却不为胜利的战局所动,她只是坚定地做着自己的事情。她在冷静而认真地做着一个准备,她准备了几丈长的白色的锦帛裹住全身,用细针严严密密地缝上。与其说她早已料到事情的结局,不如说她早已选择了自己的结局,不管宁王为阶下囚还是登基为帝,娄妃都选择了自尽。当一个叛臣的妻子,她会受到百般侮辱;而如果宁王登基,她也不能当千夫所指留下骂名的皇后,所以死是她唯一的选择。当宁王兵败的消息一来,她挥笔写了一首诗《题西江石壁》:      画虎屠龙叹旧图, 
血书才了凤眼枯。 
迄今十丈鄱阳水, 
流尽当年泪点无? 
而后,她就纵身跳入滔滔的赣江激流中。一个才智节烈的女子就这样被政治的漩涡所吞没娄妃的尸体并没有随波逐流流入长江,而是逆流而上,被赣江捕鱼的渔夫在南昌德胜门外网起了。渔夫一见周身用白色布帛紧紧地裹着,还用棉绳密密地缝着的尸体,就知道是娄妃了。于是他们就郑重地将娄妃厚殓,并在城门外的隆兴观的旁边,为娄妃修筑了坟墓。宁王兵败被王阳明擒拿之后,第一句话就说:“娄妃是一个贤德之妃啊,从开始到最后,她一直劝谏,就因为我没有听从她的劝谏,她就投水自尽了啊!”被关在牢狱之中,他痛定思痛,悔不该不听娄妃的劝戒。他时时思念娄妃,经常仰天长叹:“当年纣王听了妇人之言而亡国,而我则是因为没有听从娄妃的劝告而亡身啊!后悔也晚了啊!”每次吃饭,他都要求多放一副碗筷,声泪俱下地高喊:“娄妃啊,我恨不该当初没有听你的话,才落得如此下场的啊!娄妃,来吃饭啊!”听者无不动容。三.戏剧彪炳 流芳百年 
时光流逝,转眼到了清朝的乾隆年间,江西藩宪彭家屏听到了民间的关于娄妃贤德的故事,深受感到,于是急派官吏寻访娄妃的墓地,重新为娄妃立了一个墓碑,并赋诗赞赏娄妃的气节。他还希望有人能将娄妃的故事谱成歌曲,广为传唱。 
果然,当时著名的戏剧大师,翰林院编修、娄妃的铅山同乡蒋士铨为娄妃写了三个剧本:《采樵图传奇》、《第二碑》和《一片石》。《采樵图传奇》叙述了宁王叛乱的故事,突出了娄妃劝谏的苦心与毅然投江的决心。《第二碑》、《一片石》都是写为娄妃建墓的故事。蒋仕铨在《第二碑·叙》在写道:“不知宸濠虽叛,妃则始以歌讽,继以泣谏,终以死殉,其忠也、义也、烈也,不相掩也”。这是这位戏剧大师对娄妃的评价。于是通过戏剧与民间传说,娄妃的故事与品质也流传开来,一时间文人墨客纷纷吟诗赋词,人们普遍认为:正因为娄妃是娄谅的孙女,有良好的正统的家庭教育,所以才能“处变能自全,才智节烈,凛然丈夫”。 
江西京剧团也曾排练了京剧《娄妃与宁王》,参加了全国的戏剧汇演,获得了美誉。今天,在信州区的灵溪乡的杏畈娄家还有一个娄氏宗祠,祠堂有两个门,其中的一个边门,是为娄妃所建,后来宗族中有地位的女子也可以由边门进入。虽然古代女子是不能进入宗族祠堂的,因为娄妃,娄氏宗族里的女性也有了一定的地位。 
现在,在上饶还存有见证娄妃出生的娄家巷;在沙溪的青岩村,有着杏畈娄氏的大家族,家族中还保存着弥足珍贵的《杏畈娄氏家谱》,里面有着对娄妃和她的家族历史记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毛阍村娄氏故事
明朝王阳明,明代心学集大成者,为何在中国历史上有如此大影响力
重拾那些“老上饶”的记忆(5)
离娄下8.27|《孟子》没有那么难
元代妇女的贞节观
鹅湖书院 朱子之路上的“论辩唱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