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极简欧洲史》,轻松带你走进欧洲

盘古开天

在中国的上下五千年中,一些经典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我们总是耳熟能详,盘古开天、女娲以五彩石补天的故事也不知听过了多少遍,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关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我们也是十分熟悉,但是横向看去,我们对于同一时期地球上其他国家是什么样子却知道得太少。

曾经有一大段时间,中国文明远比欧洲文明进步,印刷术、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这四大发明是最好的佐证,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欧洲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提倡的人权及自由观念也深深影响了现代文明,想要了解欧洲,就需要了解它的历史,若是查阅各欧洲国家浩瀚的历史书让你头晕眼花,《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以下简称《极简欧洲史》)倒是种不错的选择。

常见的历史书一般以历史事件将过往串起来,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情,有那些人参与其中,事件对未来发展有何影响等。《极简欧洲史》没有采取这种方法,它深入浅出,用逻辑带动历史的发展,仅用两章的篇幅就勾勒出欧洲从5世纪——17世纪的完整历史。

本书作者约翰·赫斯特(John Hirst)是澳大利亚权威的社会政治历史学家,现任墨尔本拉筹伯大学历史系的教授。他发现自己的学生懂得许多澳大利亚历史,但对欧洲文明却知之甚少,于是写下了这本《极简欧洲史》,旨在让澳大利亚的大学生对欧洲历史有个初步的认识。

《极简欧洲史》全书内容可以分为2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约翰·赫斯特用2个章节整理了欧洲文明的基本元素,并讲述了这些元素在时间发展过程中如何组合适应不同的时代。在第二部分中,约翰·赫斯特则分别从战争、民主的产生发展、极权、皇帝和教皇的关系、语言和平民等6个不同的角度,把欧洲历史述说了6遍。下面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欧洲文明的基本元素。

一、欧洲是个混合体

在约翰·赫斯特看来,欧洲文明是个混合体,它的组成元素主要有3个:

①古希腊和罗马文化:古希腊是哲学、艺术、文学、数学、科学等现代各种文明的源头,最富盛名的3大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及西方医学之夫希波克拉底都是古希腊雅典的市民。在希腊人看来,这是一个简单、符合逻辑、能用数学表达的世界。

②基督教:源于犹太人的犹太教,耶稣将犹太教的道德教义转化成了宇宙大爱,圣保罗提出基督教是所有人的宗教,从此基督教成为了一种世界性的宗教。

③日耳曼蛮族:公元476年毁灭了西罗马帝国,粗野不文,没有留下文字记载。

以上这三种元素相互融合、发展,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分为2个阶段,大致以公元1400年为分界线。

1、古典时期和中世纪时代之初,基督教常常遭到罗马政府的迫害,这样的境况直到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成为基督徒后才有所改善,从此罗马帝国变成了基督教的天下。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教会则幸存了下来,教皇和罗马帝王一起治理国家,于是教会变成了罗马人的教会。同时,基督徒利用希腊的哲学、逻辑学等解释基督教的教义,顺便将希腊和罗马的知识成就保存了下来。随后,侵略罗马帝国的日耳曼蛮族为了统治国家,纷纷成为了基督徒。

在这一时期中3大元素的组合非常不稳定,蛮族成为了支持基督教的骑士,古希腊和罗马的学术也被用来支持基督教,教会则处于这个结合体的中间,努力维系着各方的平衡。

2、中世纪长达1000年,直到1400年上述这个结合体终于崩裂,欧洲进入了近代。

给中世纪世界带来的第一个冲击来自15世纪的文艺复兴。它着眼于古希腊罗马学术的发现或在发现,随着文艺复兴到来,欧洲社会开启了它漫长的世俗化过程。

接着是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马丁·路德以《圣经》为依据抨击罗马教廷,这是新教和天主教的分野,印刷术的发明将他的批评和谴责印成问题传遍整个欧洲,在马丁·路德的引导下,英国、德国、瑞典、丹麦等日耳曼民族都设立了新教教会,新教和天主教2派人马经历了从相互残杀到和平共处的过程。

17世纪的科学革命是现代科学的发韧期,希腊人的一些观点如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被推翻了,不过他们推翻时使用的还是希腊的数学方法。科学革命给当时的欧洲人带来的信息是“希腊人错了、“人类其实微不足道。

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给欧洲带来了理性、科学和进步,当时的法国在教会和法国国王两股非理性势力,这场启蒙运动将理性用于一切事物,让知识领域内没有层级之分。

18至19世纪源于德国的浪漫主义运动认为“文明是人为的,它束缚了我们,局限了我们”,它推崇情感、文化、民族主义和自由解放,从而催生了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

以上5点以不同方式削减了教会的权威,启蒙运动追求科学和进步,浪漫主义运动则追求感情和解放,整个欧洲在两股势力的对立中被撕扯、被分裂,欧洲就是一个混合体。

二、同一段欧洲历史的不同呈现方式

在第二部分中,约翰·赫斯特从6个不同的角度出发描绘了欧洲历史不同支线的发展情况,在讲述每一个主题中都可以借此回顾第一部分中的几个基本元素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下面是我觉得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角度。

1、战争对近代欧洲形成的影响

罗马帝国在其统治欧洲的千余年间遭遇了3次大规模的侵略,一开始是日耳曼蛮族的入侵,没多久他们就皈依了基督教,正如前文所述,罗马教会保存了古希腊罗马的学术,日耳曼蛮族、古罗马和基督教因此融为一体。第二次是公元7世纪来自穆斯林的入侵,在伊斯兰世界,基督教完全隐没,但希腊学术被保存了下来,且被广泛传播。最后一批入侵者是维京人,他们利用吃水极浅的长船溯水而上,长驱直入内陆。

公元10世纪,欧洲终于趋于稳定,开始向外扩张,也就是常被提及的十字军东征,将穆斯林驱逐出西班牙,欧洲从此开始借由海路扩张至美洲、印度洋。

2、民主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民主这个词来源于古希腊,不过那时雅典市民拥有的民主和今天全世界都在讨论的民主并不是一个东西。今天我们的民主是全民性的,而在当时只有具有经济基础的男性才具有参与政府事物的权利,女性和奴隶都没有。雅典的民主具有浓厚的共治色彩,几乎没有个人人权可言。罗马人征服希腊后,沿用的是共和制,束缚所有的个人感情,全心全意以公共利益为重,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民族建立了君主专制的国家,但是政府的影响更加深远。

结语

记得初中那时候有一门课程叫《社会》,内容包括历史和地理,当初并不理解为什么这2门课程要放在一起学习,现在才发现,脱离了地理来讲述历史那就是耍流氓。同一片土地上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国家、民族分布,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查阅地图,历史就是活的。

“《极简欧洲史》不是历史故事,而是历史课本。”

故事总是和虚构夸大相联系,或者作为饭后的谈资,但是历史课本却远不止于此,里面还有作者的思想。约翰·赫斯特在这本书一开始提出了3个基本元素,在后面整本书中都用历史事件来解释这些元素是如何混合起来影响欧洲发展。他不像我们当前的一些文章先提出一个预设观点,然后用例子来强行论证,而是先把历史上发生了什么完整地展现出来,最后告诉读者基本元素和这些有什么关系,结论是什么,这种逻辑思维才是学习历史的科学之道,难道不值得我们从中学习借鉴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欧洲简史丨围绕欧洲历史发展的三大元素
谁能给我讲一下欧洲史?
欧洲简史(微信)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
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中国历史上有可能独立走上科学革命和现代文明之路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