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奥巴马所喜爱的艺术家:诺曼·洛克威尔

作者:丁亚雷

2011年7月1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接见了诺曼·洛克威尔博物馆的三位负责人,感谢她们出借一件馆藏绘画供白宫展出。美国总统为借一件绘画来白宫展出,亲自出面做工作,并答谢收藏者,这在白宫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作品,能够引起美国总统的如此重视,并邀至白宫展出呢?

奥巴马借展的这张画题为《我们共同面对的难题》(The Problem We All Live With),这是美国20世纪著名插图画家诺曼·洛克威尔(Norman Rockwell)在1963创作的。《我们共同面对的难题》的创作灵感来自于真实的历史事件。

我们共同面对的难题.1963.布面油画. 91.4 x 147.3 cm.诺曼.洛克威尔博物馆藏

美国虽然早在内战之后就废除了奴隶制度,但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并没有完全废除。直到上世纪5、60年代,美国的许多州仍然存在着严苛的种族隔离政策,比如,黑人白人不能同桌吃饭、不能同乘车辆,等等,在当时的许多州,黑人子女也是不可以与白人子女在同一所学校就读的。自50年代开始,美国各地相继出现反对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的活动,并最终汇聚成了全国范围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名权运动的高涨最终导致美国从宪法的层面上彻底废除了种族隔离政策。

1960年11月14日,6岁的黑人小女孩鲁比·布里奇斯(Ruby Bridges)成为新奥尔良第一位走进白人小学校威廉·弗兰兹公学(William Frantz Public School)的黑人小学生。布里奇斯走向学校的短短道路并不平坦,她是在联邦警察的严密护送下走进校园的。尽管如此,她的这段上学之路,仍然在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成为美国种族隔离制度走向终结的标志。

1963年,也正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高涨的年代,诺曼·洛克威尔将布里奇斯的上学之路搬到了画面上,创作了这件《我们共同面对的难题》。画面中,一个黑人小女孩在警察的保护下正走在上学路上。作品以小女孩经过的一面墙为背景,墙面上涂有种族主义者的歧视性词汇,还有一只砸到墙上掉落地面的西红柿。在明晰的画面下,黑人小女孩成为整张画的视觉焦点。1964年1月14日,这幅作品刊在美国著名的《展望》(Look)杂志上,立刻引起了轰动。支持赞美或是批评反对的读者来信像潮水般的涌来,顿时给这件作品带来了极大的争议性,但也成就了这张洛克威尔最为经典的作品。

奥巴马邀请洛克威尔的这件作品来白宫展出,并专门接见与作品有关的三位女士(其中一人便是鲁比·布里奇斯),其用意不言而喻。就在他位于白宫的美国总统椭圆办公室的墙壁上,同样也还悬挂着另外一幅洛克威尔的原作,1946年创作的《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这件作品是电影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1994年捐赠给白宫的。

刊登在《星期六晚邮报》封面上的《自由女神像》

奥巴马对洛克威尔的青睐,唤起了我们对这位在艺术史中几乎被忘却的艺术家的再次关注。诺曼·洛克威尔在美国文化史中影响深远,某种程度上说,他的绘画反映了美国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不过,艺术史著述却对这位曾经对美国民众的精神生活乃至行为方式有过重要影响的艺术家颇为吝啬。今天的现代艺术史中关于洛克威尔的文字出现的并不多,即使有,也多是一笔带过。甚至艺术史家对其艺术地位的评价,直到今天仍然存在许多分歧。

白宫椭圆办公室。墙上绘画是洛克威尔的《自由女神像》原作

为什么对美国民众有过重要影响的艺术家却在艺术史文本中受到忽视呢?这或许和洛克威尔所选择的创作方式有关。诺曼·洛克威尔是以报章插图为人所知的艺术家,他同时也进行商业广告插图的创作,因而,有人更愿意将他看作插图画家(illustrator),而不是真正纯粹的艺术家(artist),这或许是其被艺术史遮蔽的重要原因之一。

诺曼·洛克威尔1894年出生于纽约。14岁时开始在艺术学校学习绘画,两年后正式进入国家设计学院(The National Academy of Design)学习艺术。不久,他转入艺术学生联盟,跟随插图画家托马斯·弗加蒂(Thomas Fogarty)和乔治·布里基曼 (George Bridgman)学习插图创作技巧。从此,插图创作成为伴随洛克威尔一生的事业。他未来的事业为他带来了几乎同沃尔特·迪斯尼一样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名声,但也让他疏离在了纯粹艺术家的群体之外。

在插图创作上,洛克威尔很早就获得了成功。1912年,年仅18岁的洛克威尔就开始为美国童军杂志《少年生活》(Boys’ Life)创作插图,并被聘为艺术指导,从此,洛克威尔与美国童军组织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他在1916年便离开了童军组织,但未来的半个世纪中,洛克威儿却连续为他们免费创作童军挂历的封面画。洛克威尔创作的大量美国童军题材的插图,影响了几代美国年轻人,这也为他赢得了“童军先生”的美誉。

使用洛克威尔作品的《少年生活》封面

洛克威尔为《少年生活》创作的封面插图

1916年5月20日,22岁的洛克威尔在《星期六晚邮报》(Saturday Evening Post)上发表了封面插图《推婴儿车的男孩》(Boy with Baby Carriage),从此开始了与这份美国发行量极广的刊物的合作。《星期六晚邮报》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被称为“展示美国社会生活最伟大的窗口”。未来的近五十年时间,洛克威尔为该报创作了321幅封面插图,许多作品直到今天仍然脍炙人口。

推婴儿车的男孩

上世纪30、40年代,是洛克威尔插图创作的旺盛期。1939年,洛克威尔举家搬到了佛蒙特州的阿灵顿镇(Arlington)。此后,他开始创作反映美国小镇生活的风情画,这些小镇风情画就是以阿灵顿镇为灵感来源的。对于国内读者来说,我们有许多人最先了解到洛克威尔的绘画,或许就是通过这些充满生活情趣的作品开始的。比如,国内发行量很广的《读者》杂志很早就曾经选登过洛克威尔的一些插图介绍给国内的读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战开始之后,洛克威尔的作品开始带有政治宣传性的色彩。1941年,罗斯福总统在国会的演说中提出四项“人类的基本自由”,借此表明了美国对二战的态度,这给了洛克威尔极大的创作灵感。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他根据罗斯福演说中提到的“表达意见的自由”、“崇拜上帝的自由”、“不虞匮乏的自由”和“免除恐惧的自由”连续创作了《四大自由》系列作品。当这个系列1943年在《星期六晚邮报》刊登之后,立刻引起巨大的反响,随即成为美国政府的宣传和募资工具。美国政府将它印刷成了数百万份招贴画系列,当时几乎家喻户晓。可以说,洛克威尔的《四大自由》是美国视觉文化史上最广为人知的图像之一。

四大自由

1960年,洛克威尔出版了自己的自传。《星期六晚邮报》将其摘编成了8本精选集,第一集的封面选用了洛克威尔的《三个自画像》(Triple Self Portrait)。这是洛克威尔很有代表性的一件作品。轻松、诙谐的画面就像是洛克威尔对自己前半生创作的总结。画中的洛克威尔在伸长脖子对着镜子画自己,而镜中洛克威尔的眼睛却被眼镜的玻璃反光完全遮住了,就像两个白色圆片,画架上的洛克威尔并没有戴眼镜。这几处不协调的地方使画面显得异常生动有趣。画架右上角贴的草图上还有5个头像草图,说是三个自画像,其实却有8个。画架左上角还贴了一些艺术大师的自画像,丢勒、伦勃朗、梵高和毕加索都和洛克威尔在画面中一起出现了。这是不是说,洛克威尔认为,他自己其实和这些大师是差不多的呢?见仁见智了。

三个自画像1960.布面油画.44 12 x 34 34 inch

刊登在《星期六晚邮报》封面上的《三个自画像》

1963年之后,洛克威尔终止了和《星期六晚邮报》伟大的合作,开始了和另一份刊物《展望》杂志10年的合作。洛克威尔后期的创作和早期的作品有了明显的不同,他不再是一味的幽默、轻松,在为美国梦做了近半个世纪的注脚之后,洛克威尔开始更多的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比如民权、战争、贫穷,等等。其实,洛克威尔二战期间的创作,已经表明了他在未来创作上的风格转向。刊登在《展望》杂志上的《我们共同面对的难题》,便是洛克威尔这一阶段的代表作之一。

1969年,洛克威尔在纽约举办了个展,他的个展没有引起艺术批评家的太大兴趣,甚至完全被忽视了。不过美国公众却对他的个展抱以极大的热情,大量作品被高价收购。1978年,84岁高龄的诺曼·洛克威尔在家中平静的去世。

套用句流行语说,洛克威尔去世后,永远活在了美国人民的心中。但遗憾的是,他并没有活在艺术史家们的心中。尽管1993年在美国斯托克布里奇(Stockbridge)有了新的诺曼·洛克威尔博物馆,1999年在亚特兰大高雅艺术博物馆(High Museum of Art)举办了“诺曼·洛克威尔:为美国人民留像”的回顾展,但在主流艺术史著述中,并没有给洛克威尔留下太大的空间。

一直以来,就有观点认为,受到广大民众喜爱的艺术形式必然在审美情趣上是低级的、庸俗的。特别是对那些艺术批评家,很难让他们去认真地对待民众的选择,诺曼·洛克威尔就“不幸”的被广大民众所喜爱上了。

鉴赏家.1962.布面油画. 刊登于1962年1月13日《星期六晚邮报》封面

1939年,克莱门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在《党派评论》(Partisan Review)上发表了《前卫艺术与庸俗文化》一文,开篇写道:“完全相同的文明同时产生两种如此不同的事物,如一首艾略特的诗和一首丁·潘·阿伦的歌,或一幅勃拉克的画和一张《星期六晚邮报》的封面。从表面上看,四者都是在文化的秩序中,都是同一文化的各个部分和同一社会的产物。不过,它们的联系也就到此为止。一首艾略特的诗和一首埃迪·古斯特的诗——什么规模的文化景观大得使我们足以把它们置于一种相互照亮的关系中呢?类似这种在一个单独的文化传统框架之内的差异,现在和过去都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实——这种事实说明了差异是事物的自然秩序的一部分吗?或者它是某种全新的事物,特别是对我们的时代而言?”格林伯格在这里通过勃拉克的画和《星期六晚邮报》封面(其实指的就是当时广受美国民众喜爱的洛克威尔的作品)的差异切入到了前卫艺术和庸俗文化的考察中,但是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格林伯格认为如果“仅仅限于对美学的研究还不能得出全部答案”,他在后面的文章中以“更精确地和比过去更具有创造性地来考察由特定的——不是一般的——个体所体验的审美经验和产生那种经验的社会历史环境之间的关系”回答了上面的问题。

使用洛克威尔作品的《星期六晚邮报》封面

洛克威尔在格林伯格的文中成为庸俗文化的代表,即:五颜六色的通俗化和商业化的文学艺术、杂志封面、插图、广告、通俗杂志和黄色小说、卡通画、流行音乐、踢踏舞、好莱坞电影,等等。尽管在具体分析的实例中,格林伯格更多地落墨在毕加索和列宾的身上,最终认为列宾的作品是庸俗文化的化身,因为他“为观众预先消化的艺术节省了他们的精力,为他们提供一条通向审美愉快的捷径,而绕过了真正艺术所必须面对的困难”,所以,列宾不是真正的艺术,只能是“虚假的艺术”。但其更严厉的批评对象其实却是诺曼·洛克威尔,虽然在全文中,只有一处直接提到了他的名字。毕竟,格林伯格在这里用反讽的口气写到:“对列宾来说,幸运的是(俄国)农民免受美国资本主义产品之害,因为他没有机会接着看诺曼·洛克威尔的一幅《星期六晚邮报》的封面画。”格林伯格的意思不言而喻,如果俄国农民看到了洛克威尔的作品,那必然不会再选择列宾了。言外之意,不言自明。

使用洛克威尔作品的《星期六晚邮报》封面

20世纪下半叶的西方艺术批评史,深受格林伯格的影响,他所定下的调子在许多批评家看来,已经成为一种真理。洛克威尔在艺术史著述中的缺失并不是源于其艺术质量或是趣味上的判断,而是因为他被当作了低俗文化的符号,从而被剔除出了艺术史。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不可否认,诺曼·洛克威尔最初是以商业画家的身份进入艺术创作的,并且也创作了大量的商业广告,其创作不可避免的要迎合商业媒体和大众审美的需要,比如,部分作品的风格偏于甜俗,主题和意境偏于单一,基本都是家庭、天真抑或是英雄主义,等等,特别是其早期作品,几乎都是围绕这类主题进行的。但在其晚年,他开始创作更为严肃的主题作品,例如关于人权、关于种族的绘画,等等,这时他其实已经开始逐渐摆脱商业绘画的倾向。诚然,洛克威尔大部分作品并没有选择美术馆和画廊作为展示平台,基本上都是在商业性刊物上登出的,但展示方式的选择并不应该成为遮蔽其原作艺术性的障碍。

使用洛克威尔作品的《星期六晚邮报》封面

近年来,已经有学者开始重新选择角度审视洛克威尔对美国文化史的影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艺术史学者埃里克·西格尔(Eric J. Segal)在《艺术通报》上发表的文章《诺曼·洛克威尔与美国男性气概的塑造》(Norman Rockwell and the Fashioning of American Masculinity)主要结合洛克威尔早期的插图乃至广告,分析了他的图像在现代阶段美国中产阶级白人男性气质的形成过程中具有的影响。

总体上看,诺曼·洛克威尔的绘画虽然大部分属于商业性绘画,是以插图的形式出现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洛克威尔的创作是站在现实主义的立场上的,它不能完全等同于一味迎合大众口味的纯粹庸俗文化。必须承认,洛克威尔的作品对美国现代社会文化的形成曾经起到了引领的作用。洛克威尔通过自己的作品引导了美国传统文化精神和道德体系朝向20世纪的转化,他所选择的语言不仅为成年人所接受,更为重要的是,它深刻的影响到了美国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形成。近年来艺术史对洛克威尔的再研究,以及艺术品评的转向,恰恰反映了在其影响下成长起来的美国人和美国文化对这种影响的接受和认可。奥巴马对洛克威尔的青睐应该就是其中的一种体现。(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诺曼·洛克威尔 :插画
艺术大师---洛克威尔【高清】
诺曼·洛克威尔作品鉴赏 - 红叶阿桑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美国 插图画家 诺曼.洛克威尔(1894.2.3.-1978.11.8.) 生动.幽默.温情
经典插画:美国著名画家Rockwell笔下的20世纪市井生活
【引用】美国伟大的现实主义插画家诺曼·洛克威尔作品鉴赏:四(情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