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凭借一幅画洞悉人心?




凭借一幅画洞悉人心?


严虎解读绘画心理学有多神


    仅凭一幅画,就能看透一个人性格、心理的全部秘密?央视播出的《挑战不可能》第五期节目中,就来了这样一位挑战者严虎。与参加此节目的诸多挑战者不同,他成功挑战的项目不是一门熟能生巧、巧能生精的技艺,更不是魔术,而是立论于严谨逻辑体系的一门科学——绘画心理学。

    儿童绘画心理学是严博士深耕十余年的专业领域,在心理学业内无人不知,而将其作为挑战项目带上综艺节目,接受采访时他坦言身负巨大压力,因其一旦失败,便不仅仅是对他个人专业能力的质疑,还有可能伤及学科。几经思考,严虎还是登台挑战,他最终希望传播一种教育理念,希望更多家长知道画画是了解孩子的绝佳途径,而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他也强调作为心理治疗手段,绘画并没有“神奇”到无所不能。

    绘画心理学有多“神”?

    节目现场十分热闹,随机从一百名二年级小学生中,由评委董卿、李昌钰和庾澄庆挑选出20名孩子来到现场。根据评委命题“孙悟空在山上吃桃”,孩子们当场作画。三位评委随后挑选三幅画作,并在画上随意添加内容后,交到挑战者严虎手中。他需要在30分钟内观察在游戏区玩耍的孩子行为,并提出一些简单问题后,找到三幅画作的原作者,并将其中添加元素识别出以及指出添加者是哪位评委。这样的挑战难度让三位评委觉得不可思议,华人神探李昌钰更是直接指出,曾在破案过程中使用绘画心理学,但收效甚微,因为绘画受人的年龄、教育、心理很多因素影响,准确性并不理想。按节目规定,只要严虎准确判断其中两幅画作即算挑战成功。

    这是一次带有多重随机性加持的挑战,严虎现场观察画作和孩子,又对孩子们提出诸如“你最喜欢上什么课”,“你想和爸爸妈妈说什么话”以及对评委们提出诸如“你喜欢什么样的小孩”,“睡前无事可做你会干什么”这样的几个简单问题。22分钟后,他宣布自己的判断结果,以100%的成功率完成挑战,并清晰地阐明了他的推论逻辑,节目中则是镜头随意扫到的各种现场观众不可置信的表情以及多次起立鼓掌。

    和《挑战不可能》中众多持天赋绝艺而来的挑战者不同在于,严虎展示的并非绝学神技,而是一门严谨的应用科学——绘画心理学。仅凭一幅画就能轻松洞悉人心?接受采访时,时任温州医科大学精神医学院艺术治疗中心主任的严虎博士告诉记者,这项挑战的难度在于绘画心理学研究的是方向性与可能性,并非绝对的精确。节目播出后,让他意外的是收到很多公安机关和幼教机构的咨询,请他以绘画心理学的方式协助测试重刑犯的自杀倾向和筛查幼教职工的虐童倾向。他也只能回答,“理论上是可以,而只是可能性,不是绝对。”虽然在节目中表现得近乎神技,但绘画心理学毕竟是一门科学。

    请家长擅用绘画了解孩子

    对严虎而言,《挑战不可能》真正挑战的是面对失败的勇气。最初,节目组通过微博联系到他时,他是犹豫的。“我是一名精神科医生,在为病人治疗时做过看画识人的游戏,那时是四个人匹配四幅画。”严虎说,上节目前先要测试,测试时用十来个人,难度已经非常大了,“多了三倍的样本,难度徒增百倍。然后他们告诉我这类寻人型挑战有一个固定模式,起点人数是20个。此外,为了体现嘉宾参与感,他们提议让嘉宾随意加入一些内容。”在一系列规则的设定中,严虎唯一的提议是将参与者由成人改为孩子。而这个修改也关乎他此次挑战的意义。

    严虎介绍,自己所从事的绘画心理学在心理学领域早已被广泛认可,但学术之外的人群对此并不甚了解。他是一名精神科医生,也是国内这一领域里所做研究和发表论文最多的学者。早期他研究青少年绘画心理学,虽然绘画是与孩子沟通的好方法,但来接受治疗的青少年问题多已固化,到了很难解决的程度。他开始思索为什么不可以在孩子更小一点的时候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于是转向研究儿童绘画,并发现绘画几乎是儿童天生的游戏,他们是对绘画最没有抗拒,也毫无伪饰的群体。严虎曾经遇到一个孩子,突然不说话了,妈妈带着孩子几乎找遍了所有的心理咨询师,孩子就是不开口。严虎试着让孩子画一幅画,通过画跟他交流,治疗全程都在谈他的画,谈他喜欢的东西,孩子奇迹般地开始说话了。工作中,严虎接触最多的病案是那些在学校被称为调皮捣蛋小霸王的孩子,让家长和老师无解。通过交流画画,这些孩子很快把严虎视为最了解自己的人,他们会感慨:我的天呀!你比我爸爸、妈妈了解我。“虽然绘画不能解决心理问题,但以它作为了解对方建立信任的途径,有了信任,之后的问题解决也变得比较简单了”,严虎介绍说。

    多年的临床治疗经历让严虎意识到,很多家长和孩子缺少沟通,缺少互相的理解,“我觉得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学一点儿心理学,可以更了解孩子,很多时候孩子的需求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其实孩子是表达过的,但因为家长不了解,而且永远站在自己的角度,按自己的意愿指责和要求孩子,把孩子扭来扭去,无法按他们的天性成长。”严虎说,作为精神科医生,他建议家长从孩子两三岁起就开始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发现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及时给予要安慰,需要帮助时候,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孩子无法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绘画就是了解他们的最佳途径。“我建议家长们,拿出一支笔,让自己的孩子画一幅家庭图,看这个孩子先画什么,代表他最在乎和重视什么,可以看出孩子跟亲人关系疏远的问题。可以看孩子把谁画大画小,越大代表在他心中的权威越大、地位越高。还可以看他笔下的人物角色是不是很清晰,如果孩子画一个火柴人,那说明可能他不太自信。如果画面上还画了其他东西,那都是他比较在乎重视的。”

    严虎坦言,参加《挑战不可能》是鼓足失败的勇气,他说服自己放下得失心,即使失败,也起到了宣传儿童教育理念,让更多家长知道可以通过绘画了解孩子,这一意义远大于挑战本身。关于儿童绘画心理治疗的更多内容,在严虎的著作《儿童心理画》中有更详细的介绍。

    本报记者 金力维 

来源:北京晚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绘画心理学孩子的画表达了什么三
《挑战不可能》严虎博士:《绘画心理分析》
绘画心理学是怎样登上《挑战不可能》舞台的?
【CCTV-1·挑战不可能】一张儿童画作,读懂童真心灵
家长怎样指导儿童绘画
如何和孩子沟通他的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