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沈从文孕期出轨,三年情书换来的爱情亲手毁掉,最终抑郁自杀

“如果我爱你是你的不幸,你这不幸是同我的生命一样长久的;求你将我放在你心上如印记,带在你臂上如戳记。我念诵着雅歌来希望你,我的好人。” ——沈从文

沈从文一生为女神张兆和写过无数的情诗,也正是他的这份执着与才情,使得他和张兆和能够修成正果,顺利成婚。可是诗人浪漫的本性与生活的乏味枯燥,天生是不合的,所以婚后过于平淡的生活,让他们夫妻之间渐生隔阂。

高青子的出现,让两人之间的关系一度降到冰点,再也无法调和。沈从文在张兆和怀孕期间出轨,想要回归家庭的他向妻子坦白了这一事实,得到的回应是妻子离家出走回了娘家。自此以后常年分居,虽未离婚,却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穷教师爱上女学生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年轻的他早早就为自己选好了以后要走的路,在从商、从官和从文三条人生大道上,他选择了从文。读完小学之后沈从文便没再读书,而是提起笔来开始创作,于是在文坛上崭露头角。

当时在大学任教的徐志摩把他推荐给胡适,胡适当时在中国公学任校长,特别欣赏他的才气,便将他破格录取为中国公学的教师。于是,时年27岁的沈从文,便在上海的中国公学当起了一名教师。彼时张兆和正是他班上的一名学生,年仅18岁。

张兆和出生于江南的一个富商家庭,她不仅相貌出众,功课优异,更是当时中国公学的女子篮球队的队长。有一天她走在学校的操场上,一边吹着口风琴一边随意地甩甩头发,这一幕恰好被沈从文瞧见了。这位乡下来的穷教师,一下子就对这位女学生动了心

于是便提笔给她写了一封信,信中只有一句话:“我不知道为什么忽然爱上你?”收到信的张兆和并没有当回事,作为当时中国公学的风云人物,追求张兆和的人很多 ,她纷纷给他们编了号:“青蛙一号”“青蛙二号”沈从文被她戏称为“癞蛤蟆十三号”。

“癞蛤蟆”迎娶“白天鹅”

然而,沈从文写给她的情书一封接着一封,慢慢地学校开始传起了风言风语,有人说沈从文因为追不到她而要闹自杀。这时张兆和坐不住了,她拿着沈从文写给她的所有情书去找了校长胡适,举报说有老师骚扰她。

但是出乎她的意料,校长不仅不帮她,反过来给沈从文当起了说客。胡适欣赏沈从文的才气,认为他将会成为“中国最好的小说家”。于是他跟张兆和说,我与你父亲也认识,要不我给你爸爸说说,给你们做个媒?于是张兆和只得作罢。

她毕业后便回了苏州老家,沈从文也去了青岛任教,但地理上的分割并未打消沈从文的热情,反而让他的思念更加的绵延。沈从文日复一日,一封接着一封,他的情书像雪花似的都飞向了张兆和。就这样顽固地坚持了三年,他终于打动了张兆和。

1932年,他听从巴金的建议,买了一大包西方文学名著,敲响了张家的大门。开门的是张家的二姐张允和,她告诉沈从文三妹去图书馆了,让他进来等,他不愿意进来,就回小旅馆去等。张兆和回来后,张允和训斥了她一顿,让她去小旅馆把沈从文请回来。这次见面后不久,由张允和做媒,他们的婚事得到了张家家长的同意。1933年,沈从文与张兆和在北平中央公园举行了简单的仪式,宣布成婚。婚后张兆和只身一人搬去青岛,在青岛大学图书馆工作。

诗意浪漫敌不过柴米油盐

作为浪漫主义的作家,沈从文对于张兆和的爱,都表现在了他写的情诗里面。但对于生活,他简直是一窍不通。由于他的大手大脚,他们婚后的生活日渐拮据,他却要求张兆和像以前一样穿高跟鞋,烫头发,每天打扮的精致一点。甚至为了换钱,把他们结婚时姑妈送的玉戒指也给当了。

书信里的爱情,终究败给了生活的艰难。婚后的张兆和,被生活打磨的疲惫不堪,日渐憔悴。这时候,一个年轻的文艺女青年走进了沈从文的生活 ,她就是高青子。高青子是沈从文的粉丝,第一次见他的时候,特意穿了一身绿地小黄花绸子夹衫,这是模仿沈从文作品里的女主打扮。

他们见面后不久,高青子就在沈从文主办的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小说,主线写的就是一个未婚女子和一个已婚男人的感情纠葛,这些事情在沈从文看来,就是赤裸裸的表白了。在他和张兆和的感情里,他一直是处于仰视的这样一个位置,他觉得妻子始终不理解她。

这时候,出现了一个把他抬的高高的女子,让他也能够处于被仰视的位置,在感情里找回了一点自信。于是,他把对于张兆和的愧疚放在一边,与高青子在一起了。当时沈从文在西南联大教书,便借故将高青子也调到了西南联大图书馆上班。

他心里最爱的还是张兆和,所以不愿意瞒着她,便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张兆和。当时张兆和正怀着他们的孩子,听闻这件事情后,并没有选择原谅他,而是收拾东西回了娘家。后悔了的沈从文便和高青子断了联系,又是一封一封地给张兆和写信,让她再回到自己身边。最后,张兆和人是回来了,但是他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了。自此以后他俩长期分居,吃饭都不在一处吃

相爱一生,而一生太短

49年人人都在期待解放战争的胜利,而沈从文此时却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家里计划自杀,用剃须刀割断颈部大动脉,还在手腕处割了两个伤口,并喝了一大碗煤油。匆匆赶回家的张兆和破门而入,将其送进医院,救回了他一条命。

当时人人欢喜,并没有人理解他为什么会这么绝望,绝望到一心求死,连他的妻子张兆和也不能理解他。他的儿子也嫌弃他的思想落后,跟不上新时代。他的命虽然救了回来,心却死了。自此之后他便封笔不再写作。

张兆和当时以为他是江郎才尽,对自己的作品不再有信心了。但沈从文逝世后,她在为丈夫整理遗作时发现,他在封笔之前其实已经构思好了几部小说,只是写作的心已经死了。晚年的张兆和曾跟别人惋惜道:“如果能够早点了解他,他就不会过得如此孤独了吧。”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或许,沈从文一生只爱过一个人,那就是张兆和。但是一开始身份地位的不平等,以及两人思想认识的悬殊,使得他们虽然结为连理,却始终无法融为一体。爱情是美好的,人生却是残酷的。大概爱上她,便是他一生不幸的开始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婚前,沈从文给张兆和写4年情书;婚后,他给高青子写了8年情书
1929年,沈从文写信给女学生:我爱你的灵魂,更爱你的肉体 女学
1929年,26岁的沈从文对自己18岁的女学生张兆和一见钟情,为了追求张兆和他每天写一封情书。没想到...
沈从文26岁当教师时,爱上班里18岁的学生张兆和,一天一封情书猛
沈从文最后的日子:出轨,分居,2次自杀未遂,妻子至死没原谅
沈从文:说尽了世间最美情话,却把婚姻过成一地鸡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