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目丨中国古典文学总集

丛书简介

总集是中国古代对多人著作合集的称呼,中国最早的总集是《诗经》,由于总集保存了很多古代文献(其中不少原著已散佚),并对文学研究和校勘有重要参考价值。

总集编辑体例,可分为网罗宏富的'全集式'总集(如清代严可均编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和择优选精而辑成的'选集式'总集(如梁代萧统编 《文选》)。

按收录时代范围,可分为通代总集(如明代张溥编的《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和断代总集(如宋代姚铉编的《唐文粹》)。

按所收录作品的体裁,可分为专辑历代同一体裁作品的总集(如清代陈元龙等编的《历代赋汇》);专辑一个朝代某一种体裁作品的总集 (如清代董浩等编的《全唐文》);汇集各种体裁作品的总集(如宋代李等编的《文苑英华》)。

截止2019年1月,中华书局“中国古典文学总集”丛书已出版十六种,兹罗列如下: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一百三十五卷,是中国先秦至隋代的诗歌总集,逯钦立先生编辑校勘。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①取材广博。隋代以前的作品,除《诗经》、《楚辞》外,凡歌诗谣谚,悉数编入。

  ②出处详明。每诗必注明见于何书何卷,无一例外。

  ③异文翔实。各书的异文,或一书不同版本的异文,乃至前人的校勘成果,凡足资参考者统予记录。

  ④考订精审。书中按断多有独到见解。

  ⑤编次得当。依据作者生卒先后分卷编次。

  本书以其搜罗之完备、校勘之严谨、考订之精审,荣获首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此次新版,附录常振国、绛云二位先生所编的“作者篇目索引”,有音序、四角号码两种;并对诗篇作者歧互、辑校者加案语注明者,以及作者的字号爵谥等,均编入索引,将逯钦立先生的学术匠心,用索引的方式体现出来,极便查阅。

  索引之用,不止查检应急之便,并可获得一种全新的进入文本的阅读方式,丰富和提升了我们的阅读体验。比如古人多同题诗,通过“篇目索引”,同题之作突显纸上,如《喜雨诗》有曹植、谢惠连、谢庄、鲍照、魏收五人之作,像是一场异代同席的雅集盛会,争奇斗艳,应接不暇。

  本书封面恢复了1983年一版一印时的风格,布脊纸面,雅致可喜。内文用黄胶纸印刷,温润悦目。

汉魏六朝杂传集

《汉魏六朝杂传集》(全四册),辑录了起西汉之始(公元前206年)讫隋亡(公元618年)的整个汉魏六朝时期的杂传作品,共分为两汉杂传、三国杂传、两晋杂传、南北朝杂传,凡三百余种,洋洋一百余万言,整个汉魏六朝时期有佚文存世的杂传作品,几乎囊括无遗。同时,《汉魏六朝杂传集》辑录杂传,篇名之下均置题注,扼述该传之历代著录、补录情况。如有旧辑本,亦说明其见载之处及得失善劣。又略及作者之生平著述,传主之生平行事。其有歧疑者,则参纳古今学者之研究,稍事考辨。所辑得的每一种杂传之佚文,均略据所叙人事,分条罗列,并于其下注明出处,书名、卷数俱列全称。至如征引之题名同异,亦一一列举,不厌其烦。凡一事而见诸多处征引者,则以某引为本,校以他引,择善而从,或同或异,或补或删或改,均出校语,条列其下。差异较大者及其他需特别说明者,则加案语,附各条之后。辑录所据之本,均以历代精校、精刻、精印之善本为主,并参校其他传本。古籍旧注尤重汉魏六朝及近于汉魏六朝之书,类书则多以南北朝唐宋所出为主,明清类书亦采,资证而已。如某传有前代辑本,亦取作参考,体例科学。

古谣谚

《古谣谚(繁体竖排版)》1百卷,清杜文澜辑。据俞樾《江苏候补道杜君墓谣铭》称,杜文澜字小舫,浙江秀水(今嘉兴)人。生于清嘉庆二十年(一八一五),卒于光绪七年(一八八一)。曾做过江苏道员、两淮盐运使。所撰述除《古谣谚(繁体竖排版)》外,尚有《曼陀罗华阁琐记》、灸采香词》等多种。《古谣谚(繁体竖排版)》卷首有清刘毓崧序,毓崧字伯山,经学大师刘文淇之子,一说本害郎刘毓崧编次而为杜氏攘夺者,但未见有直接证据。

六十种曲

《六十种曲(套装全12册)》编于崇祯年间,分6帙,在3年内陆续出齐。初印本没有总名称,而是在每帙第1种的扉页上题“绣刻演剧十本”,每一种又题“绣刻某某记定本”,所以有人称这部书为《绣刻演剧十本》,或《绣刻演剧》。 

  《六十种曲(套装全12册)》是中国戏曲史上*早的传奇总集,也是规模大的戏曲总集。它集中了元明两代一些著名的作家作品,选录了如《琵琶记》、《荆钗记》、《幽闺记》、《精忠记》、《鸣凤记》、《玉簪记》和汤显祖“四梦”等思想上、艺术上有较高成就的剧本,反映了编选者思想、艺术上的鉴别力。在版本上,编选者注意采用善本、稿本和抄本加以刊刻。《琵琶》、《荆钗》用的是所见到的善本,《精忠》、《八义》、《三元》、《春芜》、《怀香》、《彩毫》、《运甓》、《鸾□》、《四喜》、《投梭》、《赠书》、《双烈》、《龙膏》、《双珠》、《四贤》、《牡丹》(硕园改本)等16种都据抄本或稿本,这些未刊剧本因之得以保存和流传,可见这部总集的刊行在戏曲文献上也有重要意义。 

  《六十种曲(套装全12册)》的不足之处有:它漏选了另外一些重要的作家作品,却选了一些次要的作品;它选了一些案头之作,却不注意它们在舞台上有无生命力;它对“杂调”剧本的选录也不重视;全书无总序,每种传奇也无序跋,版本依据不清楚;传奇选集中,收入了杂剧;一部剧本,收不同版本,使体例显得杂乱。尽管如此,它仍不失为一部收罗宏富、版本较精、流传很广的传奇戏曲选集。

唐五代传奇集

《唐五代传奇集(套装全6册)》是唐五代传奇作品之总集。所收作品上限为唐初,下限为五代十国。得传奇作品六百九十一篇,编为五编,分一百卷,其中作者可考者九十八人,另有阙名作者近三十人。编次以作者或作品时代为序,同一作者作品排列一起而次其先后。时代不可确考者大致确定其上下限,编在相应位置。每篇作品,以作者介绍、正文、校勘记、按语排列。正文之末注明所据版本或出处,其余重要版本或出处,亦酌情注明。校勘用详校之法,各种校勘资料力求齐备。异文较重要者皆出校,诗歌异文则全部出校。校记于歧异文字多有辨证。按语考证说明该篇或原集之著录、版本、题署、篇目等及其他相关问题。 

全唐五代小说

《全唐五代小说(套装1-8册)》为断代小说总集。所收作品,除现存各种单篇和成集的唐及五代的小说,还包括从有关诸家别集、文章总集、丛书类书、佛藏道藏、稗史地书、后人纂集之小说总集和敦煌遗书中所收罗的所有唐及五代时期的小说和接近小说规制的叙事作品。所收作品起讫断限大致与《全唐诗》相同。 

  《全唐五代小说(套装1-8册)》分正编与外编两部分。正编辑录小说作品;外编则辑录接近小说规制的叙事作品。「小说」之界定及正编、外编辑录标准,参见《全唐五代小说(套装1-8册)》「前言」有关论述。 

  《全唐五代小说(套装1-8册)》编排以时代为经,作者为纬。为方便读者翻检,循《全唐诗》等文学总集体例,采用分卷编排形式。或数人一卷,或一人一卷,或一人数卷,视作品多寡而定。全书计正编一百卷,收作品一千三百一十三篇;外编二十五卷,收作品八百零一篇。

全唐五代词

《全唐五代词(套装共2册)》为唐五代曲子词之总集,旨在纲罗放佚,存词存人,故虽断章残句,亦加摭拾。全书分正编、副编两部份。正编主要收录倚声制词之曲子词,并依据以下两条原则判定曲子词:一、唐五代宋人编撰之词总集、别集所所载之作品;二、唐五代两宋典籍中载有其有关创作、歌唱本事或明确指认其为曲子词之作品。副编主要录唐五代作品、敦煌作品、宋元人依托唐五代人物鬼仙词三部分。

全金元词

《全金元词》,金元两代词总集,为著名词学家唐圭璋先生所编,收录金元词人282家,词作7293首。其中金代词人70家,词3572首;元代词人212家,词3721首。体例与《全宋词》相同,以时代先后为序,依次编录诸家词作。词人名下撰有小传。所录诸家词作,皆以善本、足本为据,并详加校勘、考订。辑录之词,大多注明出处,引用书目达200馀种。是研读金、元两代词作较为完备的总集。本书后附订补附记和作者索引。

宋文鉴

《宋文鉴》一百五十卷,南宋理学家吕祖谦编,收录北宋2500余篇诗文,分为赋、制、诰、表、笺、铭、颂、序、论、经义、题跋、墓志等49类,与《唐文粹》并为网罗一代诗文,而加以精选、体例完善的总集。本书选编的重要尺度是合乎义理,只求艺术性的虚文不收。朱熹赞其“此编所选,篇篇有意,非《文选》《唐文粹》之比”,叶适赞其“自古类书未有善于此者”。 此次点校整理以《四部丛刊》影宋本为底本,校勘诸本,以各文作者本集及他书作参校,订讹补缺,存留《文鉴》之真。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也是当时具有影响力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齐治平,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宋代文史专家,与孔凡礼先生相友善,撰有《拾遗记校注》等。 齐治平,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宋代文史专家,与孔凡礼先生相友善,撰有《拾遗记校注》等。

宋诗钞

《宋诗钞初集》,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开始,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编定,前后历时九年。《宋诗钞初集》收诗人一百家,每集之首,系之小传,并加品评或考证。其中杨万里选了《江湖集》等九集,谢翱选了《发集》二集外,其余皆一人一集。而实际上刘■、邓肃、黄干、魏了翁、方逢辰、宋伯仁、冯时行、岳珂、严羽、裘万顷、谢枋得、吕定、郑思肖、王柏、葛长庚、朱淑真等十六家有目无书,《初集》并未编完。《初集》共收诗一万两千余首。所收宋人诗作,原已成集者按时代先后为序。原已成集但选诗不满五首者与原未成集者中为一编,附在全集之后。此书有明显疏漏。钞选诗中漏错互出,对卷帙繁多的别集,往往前详后略。1914年,李宣龚校补了其中的缺文,计五十八家七百二十八字,由商务印书馆排印出版。《宋诗钞补》选补作家八十五人,除原缺十六家之外,其他作家名作,也多有增补,共计增诗二千七百八十首,其体例一如原书。但其中也选汰不精,有些作品不是选自别集,而是用《宋诗纪事》、《宋百家诗存》凑数。

全宋词

在这部《全宋词》所收录的近两万首作品中,就所收录的一干三百余家词人来说,也有不少人在封建统治者眼里就是“奸臣”而被列入《宋史·奸臣传》,有的是这些“奸臣”的帮闲,还有的投降元朝做了小官等等,不尽缕举。由于《全宋词》是一部求“全”的资料书,其读者对象又是研究工作者,收录这些作品和作家是有必要的。

旧版《全宋词》在一九三一年着手编纂,至一九三七年初稿竣事,商务印书馆曾予排印,一九四○年抗战时期在长沙出版。这部书的印数无多,流传不广,而且存在着很多缺点。严重的,就是由于条件和时代的限制,在材料上有许多书不知道或者无法见到,在体例上则参照了《全唐诗》的做法,首以“帝王”宗室”,而殿以“释道”“女流”。一九四○年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对于研究工作者说来,《全宋词》仍然为他们所需要。如果用旧版重印,显然是不相宜的。在南京师范学院党委的关怀和鼓励下,得以对旧版《全宋词》进行重编;其后,又由中华书局文学组对全稿作了订补加工,並使之和读者见面。重编订补后,不论在材料上或体例上,较旧版都有一定的提高::以某些较好的底本代替了从前的底本;增补词人二百四十余家,词作一千四百余首(不计残篇);删去可以考得的唐五代、金元明词人和作品;重新考订词人行实和改写小传;调整原来的编排方式;增加了若干附录。

宋代传奇集

★与《唐五代传奇集》相先后,网罗两宋传奇小说文献,汇为总集。

★与《宋代志怪传奇叙录》相配套,研究两宋传奇小说者观此止矣。

★整理者李剑国先生,精心整理一代传奇总集,凡三期六编五十卷。

《宋代传奇集》,两宋传奇小说作品总集,李剑国校辑,凡六编五十卷,两宋各分前中后三期,分期为编。是书二○○一年由中华书局初版,程毅中先生亲为作序。出版至今十七年来,作者时有增订之愿望。本书之增订,除选文增添十四篇,z著者乃大量增加校记,重写作者介绍及篇末按语。原书校勘较略,盖缘版本及校勘资料搜集不完,今者则广搜版本文献,为之详校。而作者介绍及篇末按语,亦略取《宋代志怪传奇叙录》增订本之大概。至于文字脱衍错讹,亦随而更正。增订之篇幅超过一半。非但徒增篇幅,其学术质量亦大幅提升。

全元散曲

1.元曲是与唐诗、宋词鼎峙的“一代之文学”。本书是目前较为完备的元代散曲总集,收录了迄今存见的几乎所有元代散曲作品,是可与《全唐诗》《全宋词》比肩的断代分体文学作品总集。

2.编者穷十七年之功,广搜博采,详加校订,搜集了元明两代的散曲总集、别集、选本、曲谱,还从词集、笔记、道藏等文献中广为辑佚,比勘版本,详列异文,保存了极为丰富的资料,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3.本次出版据1964年初版修订,吸收了作者嗣后多年的研究成果,增补篇目,订正讹误,是一个更为准确、完善的本子。

4.书后附《作家姓名别号索引》《作品曲牌索引》,便于检索。

词话丛编

今人唐圭璋编。唐圭璋,中国当代词学大师、著名的中国文史学家、教育家、词人。字季特。民盟成员。1901年1月23日出生于南京。专治词学。1928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中文系。曾任南京第一女中、钟英中学、安徽中学教师,解放前曾任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中文系教授。解放后曾任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兼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中国韵文学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词学》主编。南京市人民代表,江苏省政协委员。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11月30日在南京病逝。

词话丛编补编

近代学者曾为此做出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唐圭璋于一九三四年推出《词话丛编补编(套装全6册)(以下简称《丛编》),凡三函二十四卷,收词话六十一种;中华书局于一九八六年再版重印,多有补正,收词话达八十五种,堪称词话资料甚为精准的集大成之作。昊梅序中称之为“洵词林之钜制,艺苑之功臣”,实非溢美也。因而该书自问世至今,一直深受读者喜爱,成为研习词学必不可少的重要参考书。

晚晴簃诗汇

《晚晴簃诗汇》二百卷,清代诗歌总集,一名《清诗汇》,是民国总统徐世昌集其门人幕客之力编纂的一部大型清诗总集,采摭丰富,收录清代6159位诗人的27420首诗,另有皇帝写的御制诗9249首,清代几乎全部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均收录在内,并保存了一些流传不广的难见作品和一些不知名诗人的资料,为现存收录清诗z多的总集。 本书仿照吴之振《宋诗钞》、顾嗣立《元诗选》、钱谦益《列朝诗集》、朱彝尊《明诗综》的体例,按御制、宗室、诸家、闺秀、方外、属国分类编次,各家前缀以简介,简介后间有辑录的资料以及自己所作的诗话。 本书的诗话非常独到,极有价值,为阅读和研究清诗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文史价值并存。 书后附录诗人索引,极便阅读、研究利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逯钦立与《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高春花丨阿英《庚子事变文学集》校正举隅
夏承焘与《唐宋词人年谱》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文学名著)
《宋名家词》宋六十名家词是现存汇刻宋词中刻印最早的一部总集
怎样学写古诗词:词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