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国演义中的三十六计(3)攻战计
所谓攻战计,就是处于进攻态势之计谋。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要领
打草惊蛇,就是抓蛇人不知蛇在哪里时,用竹竿打草,惊动蛇现身,加以捕捉。军事上是指,在不明了敌方虚实时,要善于旁敲侧击,试探并调查清楚敌情,甚至故意“打草惊蛇”,诱敌暴露,再部署兵力,予以致命痛击,从而取得战斗的胜利。


案例
司马懿屡中诸葛亮之计,干脆不出战,诸葛亮叫久没动静,便命令全军退兵三十里后下寨,人数也不多,便料这是先锋军,在等大军从后面跟上,想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司马懿大军来夹攻时,诸葛亮另派二路兵马偷袭魏军大本营,司马懿再次中计。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要领
借尸还魂,原指人死后,灵魂借别人的尸体复活。运用在谋略上,“借”包含着积极的因素。人生在世,难免遭遇挫折,聪明的人会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分析判断情况,找到可借用之“尸”,即可利用的机会或事物,争取主动,逆转形式。


案例
司马懿为防蜀军割取陇西麦子补充粮草,派兵把守。诸葛亮便安排二十四人为一组,打扮成鬼神样,再命三将打扮成自己,各带一组分别埋伏。本人自带一组去诱敌,魏军同时见到多组诸葛亮从四面杀出,以为神鬼借孔明还魂,吓得不敢动弹。诸葛亮便乘机派兵顺利将麦子割走。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要领
“调虎离山”之计,在军事上常用,当敌人处在条件对他有利的环境时,运用人为方法,制造诱因,引敌人离开,就想老虎离开他所熟悉的山,神威就减弱了。我方再发挥优势威力,则敌弱我强,胜算自然大增。  


案例
庐江太守刘勋固守江淮一带,孙策想吞并他,便派使者带了厚礼去求见说,上缭是孙将军的仇敌,但打不过人家,孙将军久闻太守兵精粮足,是上缭的克星,如果能出兵攻占上缭,不仅能扩大疆土,孙将军也会厚礼报答。刘勋的谋士警告说,这可能是孙策的调虎离山之计,刘勋不听,结果出兵后,被孙策乘虚而入。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要领
“欲擒故纵”先要施予敌人小的恩惠,以便获得更大的目的,也就是所谓的“放长线钓大鱼”。“纵”是有条件的,所纵之敌是可“手到擒来”的,顺手放走,而不是“放虎归山”,欲擒更难。使用此计必须能掌握大局。


案例
诸葛亮要收复南蛮首领孟获,解决后方之患,曾七擒七纵。第一次孟获因中埋伏而不服,第二次因手下叛乱不服,第三次因弟弟贪酒误事不服,第四次因误中奸计不服,第五次因遭人陷害不服,第六次因自投罗网不服,第七次火烧藤甲兵后再要放他,孟获终于心悦诚服,再无骚乱。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

要领
“抛砖引玉”之计就是用“砖”换“玉”,舍小取大,用香饵钓大鱼。用在军事上,就是给敌人一点小甜头,使敌人中计上钩,遭受重大损失。要注意抛出小利时,必须针对敌人的喜好,使敌人利令智昏,不加防备,才会钻入圈套。


案例
官渡之战延津之役,曹军谋士荀攸献计,调派主力到延津古道,把马匹辎重丢在路上,呈现出一种仓皇逃走的样子,然后大军隐藏在两侧山上。袁军大将文丑率万余先头部队来,见遍地财物,纷纷争抢,乱成一团,文丑也不在意。突然一阵鼓声,曹军如神兵天降杀出,文丑被关羽斩于马下,袁军大败投降。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要领
擒贼擒王,出自唐代诗人杜甫《前出塞》,:“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克敌制胜的绝招,是先擒获敌军主帅,使敌军失去指挥中心,军心大乱,很容易被消灭瓦解。当主帅很有才能,不易擒获时,设计除去其领导权,一样能达到擒贼擒王的效果。


案例
魏主曹丕死后,曹睿即位,派大将军司马懿镇守入魏关口西凉。诸葛亮欲伐魏,知司马懿才智卓越,暂无对策。参军马谡献计去散步谣言说司马懿有造反之心。曹睿刚即位,最疑心老臣位高权重,必会削去他的兵权,换人来守西凉。果然司马懿被罢官回乡,诸葛亮用兵如入无人之境,魏将无人能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对付老板的三十六计 第十八计 --- 擒贼擒王
三国中的《三十六计》与《孙子兵法》-----抛砖引玉
大勇若怯司马懿
诸葛亮的“克星”是谁
历史上真实的三国,和三国演义有多大区别?
河北四庭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