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任南阳知府的湖北人顾嘉蘅对南阳襄阳之争的高论

在河南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内,有一幅名扬海内外的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这幅对联的作者,是清代南阳知府顾嘉蘅所题。顾嘉蘅是湖北宜昌人,面对襄阳与南阳间的诸葛亮隐居躬耕地之争,顾嘉蘅的这幅对联,以“心在朝廷”、“名高天下”,巧妙地回避了两地间的争议。

曾经五任南阳知府的顾嘉蘅,号湘坡,湖北宜昌人,祖籍江苏昆山。他是道光庚子科二甲第五名进士。1847年秋因京察考核为一等,以七品翰林编修,调升为从四品南阳知府。1848年,因母丧丁忧归里。1851年二任南阳知府。1853年,父亲病逝,顾嘉蘅又以丁忧归里。时遇捻军起事北来,兵报火急,埋葬父亲的第二天,顾嘉蘅就被清政府诏令“夺情”回任,是为顾三任南阳知府。之后,又两次任南阳知府,直至公元1868年离开南阳。当时他已年逾六旬。顾嘉蘅精于诗词楹联,在南阳武侯祠内题刻的楹联甚多,其中,“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一联,名扬天下。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内,有《湘坡顾太守去思碑记》石碑碑刻,记录了顾嘉蘅在南阳的政绩。笔者在整理碑文时,被碑文中“南林”一词所困扰,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经过寻踪觅迹、条分缕析,才知道“南林”是顾嘉蘅之父顾槐的字。

顾嘉蘅的父亲顾槐,字南林,曾任湖北东湖(今宜昌)县令,是有名的书法家。“笔底游龙惊藻思,云间海鹤拟清标”、“八千余年上下古,七十二家文字奇”、“云归大漠随舒卷,门对寒流自古今”,是顾槐为南阳武侯祠所题。

湖北人顾嘉蘅对诸葛亮躬耕于南阳还是襄阳争论时的气度和格局,还是很值得今天有些襄阳人学习借鉴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阳知府一幅对联 让诸葛躬耕地不再悬念
No.2006 “第二次”到南阳
清代南阳得力知府的代表
诸葛亮是躬耕于南阳,还是襄阳,这副对联的回答意境深远
顾嘉蘅的豁达与境界
戏说中书街(10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