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初仪氏的辉煌
●姜祖幼
仪氏于明初的日子里,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为我高密历史上少有的步入高峰的人家。
大厦之基
1928年,仪氏族人仪策献所作之《续修仪氏族谱序》云:“迨至宋末,有吾克诚祖者,卜居于山左高密胶水之东南渠村(今朝阳街道南曲)。”其言之“宋”,显然系指南宋。南宋时,高密地属金代,不应言宋。在中国历史上,部分汉族知识分子,耻言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故言“宋”。仪氏于金代来高密定居后,在元代有仪均祥,曾任弘化司照磨。此官职不详。元代的中书省、六部、各行省俱置此官,掌钱谷出纳等务。仪均祥卒后,葬南曲村东南。其墓碑为明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所立。是碑由万安撰文。万安,眉州(今四川省乐山市)人,正统十三年进士,时任翰林院编修。书丹者萧,泰和(今属江西省)人,宣德二年进士,时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兼国子监祭酒。篆额为于谦,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字廷益,永乐十九年进士,是历史上的大名人。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率部入侵大同,在司礼监宦官王振的怂恿下,英宗皇帝御驾亲征,失利,在土木堡(今河北省怀来西南)被俘。瓦剌军继续南下,进薄京师北京。时于谦已由兵部侍郎晋升尚书,拥立监国之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帝,调集重兵,纠集民众,奋勇抗敌,京城得以保全,转危为安,被史家称为民族英雄,被人们称为“救时宰相”。于谦还是一位文学家,工诗。他的《咏石灰》诗云:“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诗评家认为系其自喻。他的《田舍翁》、《喜雨行》、《昼夜长短》都很有名。可惜,于谦参与的仪均祥墓碑刻石,早已不知去向。
仪均祥之子仪仲和,曾任税课司副使。此一官职亦不甚详。元代自中央到地方均有此机构与官名。主官称“使”,使之副职,即称“副使”。这位仪仲和即是明初礼部左侍郎仪智之父。
步入高峰
仪智为明初仪氏步入高官的第一人。
仪智,字居贞,生于元顺帝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明洪武末年被乡举为耆儒,出任本县儒学训导,迁官本省莘县儒学教谕。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升任行政长官高邮州(今江苏省高邮县)知州。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迁官宝庆府(治今湖南省邵阳市)知府。李贽在《续藏书》里云:仪智在知高邮州时,“高邮人皆爱公,曰‘知州长者’。升宝庆府,宝庆人健悍,又畏敬公,曰‘太守不可犯’。”翌年,被调入京,任通政司右通政兼右春坊右中允,成为四品官员。不久,又去湖广省(治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任右布政使,为一省之副行政长官。在此任时,“因言事不当”被贬官,流放通州(今重庆市达县)。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湖广都指挥使龚忠赴京被召见时,永乐帝询问湖湘间之老儒推谁龚忠对:“臣愚不能尽识,若仪智,固老儒也,然因牵累被谪。”经龚忠的举荐,永乐帝即令召用。
仪智被起用,当即入京拜礼部左侍郎,为礼部的第一副长官。《明史仪智传》载:永乐十一年,“元旦日当食,尚书吕震请朝贺如常,智持不可。会左谕德杨士奇亦以为言,乃免贺如智议。”又三年,永乐帝令吏部、翰林院择老儒侍太孙。吏部尚书蹇义及杨士奇向太子荐仪智,云:“智起家学官,明理守正,虽老,精神未衰,廷臣中老成正大,无逾智者。”太子以仪智年老,议未决。是日午朝,永乐帝问太子:“太孙的讲读师傅定了?”太子对:“举礼部侍郎仪智,议未决。”永乐帝听后喜曰:“仪智虽老,能直言,可用也。”
仪智在为皇太孙讲书史时,“必反复启迪,以正心术为本”。仪智任此事5年,至年80岁的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方退休。次年四月十九日卒于家,谥号文简。
仪智葬卞家庄西。其墓碑铭为曾撰文。曾,字子启,永丰(在今江西省)人,永乐二年状元。撰写墓碑时任左春坊大学士兼翰林院侍讲学士。曾出身科第世家,书香门第。殿试时,其答卷之时务策文,洋洋洒洒2万言连草稿未打,一气呵成。他还工诗,清朱梓、冷昌言编之《宋元明诗三百首》选曾《维扬怀古》诗云:“广陵城里昔繁华,炀帝行宫接紫霞。玉树歌残犹有曲,锦帆归去已无家。楼台处处迷芳草,风雨年年怨落花。最是多情汴堤柳,春来依旧带栖鸦。”书丹者为张瑛,邢台人,时为礼部右侍郎。篆额是郑雍言,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永乐十三年进士,时任行人司副。此一颇具文物价值的刻石,亦早已不知去向。
仪智所居斋庭曰“有恒堂”,吴讷为其撰“有恒堂记”云:“智自束发读书暨登仕版,以迨于今,惟有恒是式。”吴讷,字敏德,常熟(今江苏省)人,笃行好古,兼善医术,有名江东。永乐中以医荐至京师。后命教大臣子弟经史于礼部。仪智重其才学,遣子仪铭从学。吴讷后官至左副都御史。薛为其撰“有恒斋铭”云:“有海之濒,有岱之麓,挺生仪公,质负魁笃。公始知学,旦夕孳孳。顾此懿德,思厥保持。乃博其方,乃要其统。雷风法羲,有恒师孔。恒者伊何?悠久常然。立心行已,笃此一言。遂揭斋楣,出入是睹……”薛,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人,永乐十九年进士。景帝嗣位,任大理寺丞。英宗复辟,拜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阁预机务。其文章雅正,诗多冲澹高秀,吐言天拔。薛还是明代著明理学家,著有《薛子道论》等。卒后,被尊为在孔子庙两庑中供奉的历史上73位先贤之一。
仪智由县里的教育官起家,仕至高官礼部侍郎,成为国家重臣,名臣,三品大员,《明史》为其立传,非隽才且有声望者,是办不到的。而其幼子仪铭则仕至兵部尚书,为一部之主官,被列为七卿之一,“仪氏至是光显极矣”。
仪铭,字子新,“天性孝友。事二亲,恪恭子职。敬让诸兄,怡怡然不违。笃于学问,凡经传子史百家之言,靡不探历。为文章力追古作者,诗于五七言律尤长”(《仪铭墓志铭》)。洪熙改元,“以侍郎戴纶荐,授行在礼科给事中。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受命直文华殿,与尚书陈山、张瑛日侍左右备顾问,屡直言,有所陈说。”(《明史仪智传》)仪铭任礼科给事中9年秩满,宣德帝念其父仪智旧劳,命入翰林院任修撰。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预修《宣德实录》成,曾得白金、文绮之赐,迁侍讲。明年,改任府长史。王事无巨细悉委之仪铭。前面已提到,当蒙古瓦刺部入侵时,皇帝英宗御驾亲征被俘,系因宦官王振误国而致,因此廷臣群情激昂,齐劾要求诛王振一党。值监国王视朝午门,廷臣“叫号莫辨人声”。仪铭独到王膝前,“免冠敷奏”,说明廷臣的要求,直到王下令诛王振党。
因英宗归期难定,王由监国即皇帝位,是为景泰帝。仪铭“力赞征伐诸大事”。初被授礼部右侍郎,明年兼经筵官。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升南京礼部尚书。不久,召还,任兵部尚书兼詹事。故后人称其仪尚书。在明代,尚书为一部之主官,掌一部之政令,实为国务大臣,品级为正一、二品。六部尚书合管朝廷政务。时于谦亦为兵部尚书,凡军国大政,必与仪铭参决而行。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七月十七日仪铭卒于北京,享年73岁,谥号忠襄,葬卞家庄西其父墓侧。墓碑由潘祯撰文。潘祯,六安(今安徽省)人,成化二年进士,时任四川布政使。书丹者为湖广按察司副使宋汉,胶州人,成化十四年进士。篆额为时任陕西按察司副使的官贤,平度人,弘治三年进士。其在陕西因触忤大宦官刘瑾戚党,被罢职归田。他工诗擅文,著有《太泉集》。
仪智仪铭父子俱为荐举入官。荐举在中国历史上亦称“察举”,为自远古及清代选贤与能的选士制度的一种。传说时代的尧、舜、禹,即是通过察举而任部落联盟首领的。对察举选士制度,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教授福井重雅在中国秦汉研究会第三届年会上评价云:“中国对世界最大的功绩,就是汉代的察举制度。因为这种不依据特定的家世和财产,而是依据其学问和才能选举人才的制度,是非常合理的现代化的人才选拔制度。”荐举这一社会民主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每个时代都有,只是所占的比重不同而已。明代初期的一段时间里,荐举一度成为主流。那是因为明王朝初建时的洪武三年,沿袭科举制开科取士。连续3年的科举,所取多为“后生少年”,文章写得头头是道,却缺乏实际工作能力。洪武帝发现后,遂暂罢科举,行举荐。虽然10年后又恢复科举,实践证明,荐举毕竟也是选拔人才的良法。因此,荐举在有明一代,始终是选士方法之一。《明史选举志》明确指出:“选举之法,大略有四:曰学校,曰科目,曰荐举,曰铨选。”仪智、仪铭父子均为荐举入官,父子俩俱为既贤且能的合格人才,国之重臣、名臣,已足可资证明荐举的必要。仪智、仪铭父子永远回荡在历史的空间,光耀乡里,是仪氏的骄傲,亦是高密的光荣。
曾经沧海难为水
仪氏一家,在仪智、仪铭之后,仪智的侄孙、孙辈有举人4名。其中仪智长兄仪居庸之孙仪,景泰七年中举人,曾出任怀庆府(治河内,今河南省沁阳)推官,掌一府之司法事务。仪智次子仪之子仪浩,宣德七年中举人,仕至磁州(治滏阳,今河北省磁县)学正。仪智三子仪铨长子仪溥,亦为宣德七年举人,累官监察御史。仪智四子仪铭之子仪泰,字景和,景泰元年举人,以父恩授礼科给事中。天顺元年,调为河南陕州判官,寻升陕州同知。陕州治今河南省陕县,同知为知州之佐贰,从六品。《陕县志》卷十五载:仪泰在陕州“惠政爱民,尤注意学校。甫二载,卒于官。”
此外,仪铭长子仪海,以荫生任锦衣卫百户。仪海之子仪瑁,以荫生任大名府(治今河北省大名)通判。仪智的曾孙辈有举人1名,即仪溥之子仪通,字士亨,成化十九年举人。任至国子监博士,即掌国子监的经学传授。史载其“素性忠信,绝无外慕,博及群书,人以纯古称之”。
仪泰、仪通两举人卒后,继其曾祖仪智、祖仪铭入选乡贤祠。高密乡贤祠在城东门里路南孔子庙前右侧。高密入乡贤祠者,自周至清代,仅31位,仪氏即占4位,可见此时仪氏之学养。史载,凡入选乡贤祠者。必须品学为全县所推重者,卒后由大吏题请祀于其乡,春秋致祭。
除此,仪氏一家,在入明的百年间,还接二连三地中了10多名秀才。可谓功名累世,官员迭出,辉煌一时的名门世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二
淮阴状元丁士美
古代文人等级称号
玉堂丛语
龚自珍集卷二
申时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