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家都是这样练字的,你知道吗?

王羲之长这样

王羲之从年幼时就十分喜爱书法,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专研,终于成为后人所仰慕的“书圣”。他练字的刻苦精神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练字到忘我的境界时,经常会忘记吃饭。有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他却迟迟不动手,只是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书童没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原来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母亲看到这情景,憋不住放声笑了起来。王羲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听到母亲的笑声他还说:“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

02 颜真卿黄泥习字

他是颜真卿

颜真卿的外祖父是位书画家,母亲也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他们见颜真卿很聪明,就教他读书写字。颜真卿练起字来很专心,一写就是大半天。母亲见他练字这样用心,心里又是喜又是愁。喜的是儿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愁的是家境不宽裕,没有余钱买纸练字。颜真卿很懂事,见母亲为没钱买纸的事犯愁,就悄悄地自己琢磨开了。

一天,颜真卿高兴地对母亲说:“我有不花钱的纸笔了,您别发愁了!”母亲不敢相信,于是颜真卿就把手里的一只碗和一把刷子给母亲看:“这只碗是砚,这把刷子当笔,碗里的黄泥浆就是墨!”然后用手指了指墙壁,说:“这就是纸。”他拿起刷子,在碗里蘸满了泥浆,走到墙壁前挥笔写了起来。等到墙上写满了字,他又用清水把字迹冲洗掉,然后又重新写起来。看到儿子有了不花钱练字的好法子,母亲高兴地笑了。

03 怀素芭蕉练字

真芭蕉叶写字的怀素

怀素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怀素因为买不起纸张,就找来一块木板和圆盘,涂上白漆书写。后来,怀素觉得漆板光滑,不易着墨,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块荒地,种植了一万多株的芭蕉树。芭蕉长大后,他摘下芭叶,铺在桌上,临帖挥毫。由于怀素没日没夜地练字,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个办法,干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就算太阳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风冻得他手肤迸裂,他还是在所不顾,继续坚持不懈地练字。他写完一处,再写另一处,从未间断。后来芭蕉树叶都没了,于是他又做了个木盘子,刷上漆,在上面练习写字,时间长了,笔尖竟然把木盘也磨穿了。他写秃的笔,可能比智永还多,后来将秃笔堆成一座坟,名叫“笔冢”。

04 郑虔红叶作书

郑虔红叶作书

郑虔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学者,书法家,学问很渊博。诗圣杜甫称赞他“荥阳冠众儒”、“文传天下口”。 郑虔出身的郑州荥阳郑氏家族,史称“累数世而屡显,终唐之世而不绝”,“簪缨门第,诗礼传家”。少时即聪颖好学,资质超众,青年时,因参加进士科举考试没有中,困居长安慈恩寺,他爱好写字绘画,但令人心酸的是家境贫寒,穷得连纸张也买不起,用什么来练字呢?正好附近慈恩寺庙里存放有几间屋的柿叶,他便搬到寺庙里住下,每天取红色的柿叶当纸,刻苦学书。时间一长,把几间屋的柿叶都写完了。功夫不负有心人,郑虔终于艰难而玉成,他的书法、绘画和诗歌都取得很大成就,唐玄宗见了赞叹不已,称之为“郑虔三绝”。

05 欧阳修画荻练字

欧阳修和他妈妈

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自幼天资过人,但是由于家境贫寒,家里无钱买纸买笔,欧阳修的母亲郑氏为了让儿子习文练字,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用荻草代替毛笔在沙地上写画,教小欧阳修写字,还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欧阳修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他勤奋刻苦,练成了一手好字,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而这种刻苦精神也影响了他的小伙伴李尧辅,将李尧辅带上好学之路。

欧阳修晚年,每天把生平所写的文字,加以修改,用心极苦。他的夫人叫他不要修改了,说:“何必这样折磨自己?难道还怕老师责骂?”欧阳修笑道:“不怕先生骂,却怕后人笑。”

06 钟繇掘墓偷艺

钟繇 别的图小编找不到了 找到了还带水印

钟繇是东汉末年人,曹魏时期著名书法家,自成一家,擅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他对于书法学习非常的执着热衷,几乎已经到达痴狂的地步。据说他曾经在抱犊山读书,为了练习好书法,将山中的石头、树木都写成了黑色。有一次,他和曹操、韦诞等人谈论书法用笔,因为兴致浓厚,以致于睡前还不断的心摹手画,竟然将被子给划破了几个洞。

韦诞也是当时一位书法家,据说他手上有东汉大书法家蔡邕的《笔论》,因此他的书法水平非常高,当时人都推崇他的书法,认为是当朝第一书法家。钟繇想向韦诞借阅这本《笔论》,但韦诞就是不肯,三番五次地拒绝,钟繇气得捶胸呕血,幸亏曹操用五灵丹救了他一命。等到韦诞过世后,钟繇便派人从坟墓中挖出那本书,反覆研究,终于了解用笔的奥妙。

07 吴承恩蒲根练字

西游记的爸爸 吴老师

吴承恩小时候家里穷,常常连买纸张的钱也挤不出来。他的父亲是个读书人,为了教孩子读书写字,可没少花了心血。有一天,他从湖边经过,发现一堆被农民扔掉的蒲根,便拾了几根带回家,先是洗净,晒干,然后把它剥开,铺平,叫小承恩在上面写字。

吴承恩撅起小嘴,不高兴地说:“在蒲根上写字,多难受啊!”父亲见承恩老是不想动笔,便心平气和地以欧阳修用荻练字的故事教育他。吴承恩深受感动,当即惭愧地承认了错误。从此,他一有空儿就到湖边抱回一堆蒲根,学着父亲的办法整理好,然后在根片上一笔一画地写啊,写啊,不知不觉,用过的蒲根就堆了一人多高。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吴承恩通过勤学苦练,不但把字儿练得超群出众,而且练出了一手人人叹服的好文章。他成年后,还创作成功了妇幼皆知的不朽名著《西游记》!

08 柳公权发奋练字

柳公权骚操作写字系列

柳公权小的时候字写得很糟,常常因为大字写得七扭八歪受老师和父亲的训斥。小公权很要强,他下决心一定要练好字。

一天,小公权看见一棵大槐树下围了许多人。他挤进人群,只见一个没胡双臂的黑瘦老头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纸,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地写对联,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的人们阵阵喝彩。

小公权“扑通”一声跪在老人面前想要拜其为师,老人开始不肯答应,但在小公权苦苦哀求下,老人才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写了几个字:“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记在心,从此发奋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经过苦练,柳公权终于成为我国著名书法家。

09 郑板桥独创“六分半书”

酷爱书法郑板桥作品

清朝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自幼酷爱书法,临摹各种书体,十分相近,但仍然没有得到大家的欣赏,他自己也很着急,比以前学得更加勤奋,练得更加刻苦了。

一个夏天的晚上,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凉,他用手指在自己的大腿上写起字来,写着写着,就写到他妻子身上去了。他妻子生气地把他的手打了一下说:“你有你的体(身体),我有我的体,为什么不写自己的体,写别人的体?”晚上睡觉时,郑板桥想到,各人有各人的身体,写字也各有各的字体,本来就不一样嘛!我为什么老是学着别人的字体,而不走自己的路,写自己的体呢?即使学得和别人一样,也不过是别人的字体,没有创新,没有自己的风格,又有什么意思?从此,他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以隶书与篆、草、行、楷相杂,用作画的方法写字,终于形成了雅俗共赏、受人喜爱的“六分半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乱石铺街体”(也称“板桥体”),成了清代享有盛誉的著名书画家。

10 米芾五两纹银练字

米芾

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小的时候家境贫寒,去私塾里学了三年书法却没有长进。一天,他听闻有位上京赶考的秀才书法非常了得,就跑去请教。秀才看了米芾的字后说:“你想要跟我学书法,就得买我的纸,但我这纸贵,五两纹银一张。”米芾没听说过这么贵的纸,但因学字心切,还是借钱买了秀才的纸。秀才说:“你回去好好写吧,三天后再给我看。”这么贵的纸,米芾舍不得轻易使用,就对着字帖,用没蘸墨的笔在书案上反复临摹。

三天后,秀才来了,米芾却一个字也未写。秀才让他写个字看看,米芾便提笔写了个“永”字,秀才看这字写的遒劲有力,问米芾:“你为何过去三年都不见长进,而如今只需三天就突飞猛进了呢?”米芾答道:“因为纸贵,所以不敢随便写写,于是就在心里一遍遍地琢磨。”秀才点头说:“对,写字用的不光是笔,还有心,不仅要观其形,还要悟其神,这样才能写好字。”接着,秀才在米芾写的“永”字后面,又加了七个字,合起来就是“永志不忘,纹银五两”,写完秀才将之前收的五两银子还与米芾,拂袖而去。

米芾一直把这五两纹银放在案头,时刻铭记这位苦心教诲的启蒙老师,并激励自己勤学苦练,后来终于成为着名的画家和书法家。

小编整合的很辛苦,喜欢的朋友关注下我们,写字那些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书法历史小故事
故事慧丨三年都没写成的书法,为何却能用三天学精
米芾:学书三年不成,却能用三天学精!
是什么原因使米芾沉寂三年后书法大进?宋朝...
书法家的 五两文银的故事
米芾学书三天学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