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笔记:第二十章

道德经

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 众 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重点:荒兮、食母

①荒兮:一,广大,无边际;引申为不可信。二,沉溺享乐,耽误正事——《诗·唐风·蟋蟀》。此处应理解为:荒谬,荒唐,荒废之意。

②食母:母即是道;食,意为主动,以德行修道。即修道反哺自身,得到大道的滋养。

译文:

对尊贵的人恭敬对卑下的人怠慢,在不真诚的人面前,恭敬和怠慢是没有区别的。对心思不正的人而言,他的喜好和厌恶也是没什么差别的。人所害怕的,大家也必须畏惧。荒谬!这些荒唐的事情远不止这些。大家都沉迷在物质的世界里纵情享乐,只有我对这些无动于衷,懵懂无知的像个还不会说话的婴儿一样,有时颓丧失意感觉哪里都不适合我。大家都有富余,而只有我仿佛总是少些什么。我真是一个很愚昧的人!别人都很聪明,只有我是糊涂的。别人都很精明,只有我是愚昧的。恬静安然的似大海一样,行于天地间似无处安身一般。大家都有值得骄傲的本事,而我愚钝浅薄。我唯一不同于人的就是以大道养生,以德行修道。

这一章将我的发际线惊退了三公分,眼下顺利发表甚是感慨。可惜,我憔悴的发型。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按常见的译文来翻译就会有前后不连贯的情况产生。尤其是“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这一句,它到底是不是对前面 唯 阿 的一个概括?从 畏 字看来,可能性不大。既然如此“不可不畏”用问号结尾应该更符合文中的意思啊。用句号是不是说明李圣认可人言可畏的道理呢?显然,李圣独异于人,并不认可。换言之,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并非道理,只是一种社会现象。如同《劝学》:“古之学者为人,今之学者为己。”是同样的情况。于是第一段译文的连贯性就落在了“荒兮,其未央哉。”这句上。然后我重点寻找了 荒 的含义。总算是做到了语句通顺了。

这一章其实是李圣的一段独白。一位有志于道的人虽然与众人身处一处却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看着周遭沉迷于外物而不知其本,用尽智巧而沾沾自喜的无知的人们,他的心中反而有种孤独落寞的 傫傫 感。因此我把这段译文写出来,让更多的人理解他那时的心态,让更多的人明白一个志於道的人一个非金钱至上的价值观的人在如今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其内心也是如同那时的李圣一样 傫傫兮若无所归!

顺便提一句,无论是否有志於道。与人交往一定要真诚,切记不要用自己自以为是的昭昭察察去敷衍你眼中的所谓的沌沌。就像这篇文中的内容一样,有人让你看不懂,极可能是不在同一个层次上。哪怕真的有人不如你,也要明白知其雄守其雌的道理。因此与人交往一定要真诚,友善,性格要好,对父母要孝顺,身材。。。话题有点飘,就此打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第20章:1.“唯之与阿,相去几何”,人言可畏,不得不随波逐流。
《道德经》第二十章简释:追根溯源,贵侍其母
《老子》原文及译文
第21讲 第20章 世像百态,装个傻不容易【我读老子】
《道德经》第20章
《道德经》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独异于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