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练什么?

说在前面


2014年7月大青山实用拳法培训班开班前一天,陈中华老师对孙中华先生和笔者说:“明天培训班开班,请你们两位各讲一课。孙师兄讲一下学习方法,你就讲一下实用拳法的内容。”笔者赶忙追问了一句:“具体讲点甚么?”陈老师说:“你看着讲吧。”听罢此言,笔者不禁惶然。

笔者自2009年10月第一次上大青山学练实用拳法,至今不满5年。俗话说:“太极十年不出门”。笔者堪堪入得门内,功夫并未上身,怎敢开讲?但是陈老师交待下来,不讲也是不行,只得勉为其难,姑妄言之。讲完之后,听众慈悲,没人拍砖,反而有不少人鼓掌,倒让笔者沾沾自喜了5、6分钟。


过得两日,孙中华先生将其讲课内容整理后发表在其新浪博客《笔剑堂》,李信明师弟又将孙先生博文转发到大青山国际太极拳学院网站。笔者不免东施效颦,也将自己的讲稿略作整理补充,形成此文,以供当天听了课或未听课的拳友参考。

两点说明:第一,本文观点多为笔者解悟(智性上的理解)而非证悟(身体上的体验),故此众看官须根据陈中华老师的教言及个人学拳的经验自行判断其正确性和有效性,不宜未经思考而照单全收。不过课后曾问过陈中华老师笔者所讲内容是否靠谱,陈老师答曰“不错”,故此本文虽非“句句是真理”,大约也六七不离八。第二,本文所言,只适用于学习实用拳法的初级阶段。若阁下于太极之道已然登堂入室,则下文便不必看了。

一、实用拳法练什么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

首先声明

首先声明,本文中的“太极拳”和“实用拳法”是指由洪均生先生定型后陈中华老师传承教授的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尽管文中所述概念、原则、方法可能一样适用于其它传承的实用拳法,甚至其流派的太极拳,但笔者之经验仅限于陈中华老师传承教授的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故不敢对其它太极拳流派和传承妄加评议。


1
太极是练掤劲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说:“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可见拳练的主要是着(招式和其应用)和劲。着熟包括了拳架和推手的训练。套路要多练,招式动作才能熟练,推手则用于测试和训练招式的用法,我们此处暂且不论。那么“懂劲”懂的是甚么劲?洪均生先生有云:“太极是掤劲,动作走螺旋。”故此笔者认为实用拳法要懂的是掤劲的运用,主要练的就是掤劲。



2
掤劲是什么劲

然则,掤劲到底是个什么劲?掤字从手从朋,手取其义,朋取其音。此处的“朋”通“棚”,据此可知其含义是用手像棚子一样护住自身。最常见的棚子有竹棚、帆布棚、塑料棚等,其共同的特征是棚面有一定的弧度,若从外向其施压,会感到向外的弹力。掤劲亦复如是。掤劲的最典型的例子是球形和圆(环)形。以足球为例,你在球面的任何一点向其施压,得到的反弹力都是相同的。这种反弹力,就是掤劲。圆(环)形也是这样。所不同者是球形是三维的,而圆(环)形二维的。若是在圆(环)形直径处设一轴,使圆(环)形围绕此轴旋转,就会得到了一个球形。



3
掤劲和棍劲

太极拳要求触手成圆,就是为了形成掤劲。但是人的身体并非球形或圆形的,不具有天然的球面或弧度,要产生球面或弧度,只有通过旋转,这与前文提到的环形通过旋转变成球形相类似。不过对方感受到的,通常不是一个球面,而是一根棍子。凡棚必有骨有皮,无骨便无法支撑其皮,棚子的弹力也随之消失。人身上的掤劲,也要有棍支撑,没有棍子是掤不住的。故此,在特定的意义上,掤劲又可称之为棍劲。

另一个支持掤劲为棍劲的依据就是洪均生先生提出的“身有两杆秤”,“太极是用杠杆杠人”。试问,若是身上无棍,如何秤人?如何杠人?


4
掤劲和八劲别

有人可能会问,这儿说的掤劲和八劲别中的掤劲是否一回事?实际上,太极拳的八劲别不过是掤劲的八种不同方位的用法(故此有四正四隅的分别),称为手部八法更为恰当。其实,太极拳运用的方位万千,何止八个,手部八法不过是一种简化归类而已。无论是哪个方位,掤劲必在其中。例如八法中的掤是向外的劲儿,是接手的方法。没有掤劲,是无法接住对方的来劲的,一上来就输了。捋是向斜后方的劲儿,或向上或向下。没有掤劲,不但捋不动对方,自己也会丢劲,对方一挤就出去了。余法亦皆如是,都离不开掤劲。

综上所述,掤劲是太极拳的根本劲,所有太极拳的动作都不能离开它。可以说:“掤劲者,太极拳不可须臾离之也。离之即无拳。”练太极拳,就要练这个掤劲。不练掤劲而想练出上乘功夫者,无有是处。



二、如何练出掤劲

1
掤劲从何而来?

前文已说,掤劲是太极拳的根本劲,没有掤劲便没有太极拳。那么,掤劲从何而来。掤劲从正确的身体结构来。结构对了,掤劲就出来了。

2
正确结构的特征

那么甚么结构才是正确的结构?正确结构的基本特征是结构的外面(手和脚或者其它两个身体部位)有力,是实的,中间则没有力,是空的。皮球符合这一要求,有掤劲,但是一踢它,它还是会走,因为它没有接地。我们练的掤劲,必须要接地,才可攻可受。要接地,就要手脚相连。这里手泛指身体的任何部位。也就是说,手(或者身体的任何部位)上的力始终是连在脚上的。手一动,劲就到脚;脚一动,劲就到手。而且,两边一定要对得上。如果对不上,力就跑了。要对得上、对得准,两端之间的部位必须向两端之间的连线上靠,靠得越接近直线,就对的越准,掤劲就越大。但人体天生的结构不能满足这个要求。练套路就是易筋洗髓,调整、改善身体结构,使其越来越接近理想的力学结构。


3
实用拳法的三个技术特点

改造身体结构的方法就是前文引述的洪先生所说的“太极是掤劲、动作走螺旋”那句话的后半句。螺旋缠丝怎么走?陈中华老师总结了实用拳法三个技术转点,每个特点用两个字表达,共六个字。这六个字就是“开胯、旋转、不动”。任何个太极动作,如果同时具备这三个技术特征,就是太极拳的螺旋缠丝。

1)开胯

此处胯泛指全身的关节。用胯来代表全身的关节,是因为它是人体最重要的关节之一,是连接身躯和下肢的枢纽。开胯的字面含义就是胯关节要打开。如果胯不开,劲力就会堵在腰和臀部,上身的劲下不去,下身的劲也上不来,上下就变成两截。对方如推我上身,因我的胯不开,就无法将对方来力引到脚下,很容易被对方拿住劲路。胯若能打开,对方来力就可以被轻易泻到脚下,对方推我如推地推墙,我则毫不受力。不单身上受到的力必须通过胯下泻到脚,脚下发出的力也要通过胯才能传导到身上。


胯之外,肩是上半身最重要的关节。肩关节的打开,是要作到肩可以在肩窝里转动,达到转关的妙用。肩关节一开,不但上肢不会再受制于人,而且手脚能够相连,如此自己的劲力才能从脚传导到手。或者可以说,胯开了,人便不能走我,但只有肩开了,我才能够走人。

除此之外,脊椎的关节,也要一节节都打开,如此方能在中轴不动的情况下含胸拨背,形成背后这张大弓。而这张大弓的中间的主弓。此弓不开,其它4张弓也难以发挥作用。

2)旋转

洪均生先生认为,缠丝劲就是通过旋转而产生的螺旋力。正是这个螺旋力,把太极拳和其它技击活动区分开来。用洪公的话说:”其它拳的东西我们都有,可是旋转是我们独有的。”

为什么洪先生说旋转是实用拳法独有的呢?难道其它拳种里面没有旋转的动作吗?事实显然并非如此。许多拳种也包含旋转的动作。说旋转是实用拳法独有的,是因为在其它拳种中,旋转只是间中出现,不是主要动作,但在实用拳法中,旋转却贯彻始终。实用拳法的套路几乎全部是由顺缠和逆缠两个动作构成。这不但体现在手法上,也同时体现在腿法和身法上。而且,公转里有自转,大缠里同时包含着小缠,旋转可谓无处不在。


实用拳法练到较高级的阶段,外在的旋转越来越小,动作会呈现出直线的特征。这并不是因为旋转消失了,而只是因为旋转由外动变为了内动,由大变小。在讲解正、反圈的练法时,洪先生说圈可大可小,真正使用起来,可以小到从外形看不出来。陈中华老师的《大圈和小圈》的视频就展示了这手功夫。莫说小圈,就连大圈也是无迹可循,若非陈老师说破,对方犹如在梦中。

3)不动

不动是指身体某些部分动时,另外一些部份(至少一点)要保持不动。在陈老师的教学中,不动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在理论上说明不动在太极拳中的核心位置和重要意义是陈中华先生对于太极拳理论的贡献。

不动为什么重要?因为不动是无极,是零点、是至阴。没有它就没有动作的分离,就没有阴阳,没有太极。不动是轴,是圆心,是动的依托。有了不动,才能旋转,才有螺旋缠丝。


应当知道,上面三个概念是相互依存的,放在一起,才能完整地概括实用拳法的动作特点。开胯、旋转都以不动为根基。有了不动和旋转,胯(关节)才可以拉开。而有了不动(轴)和开胯(关节打开),才有可能旋转。不动放在最后,却是最难炼成的。当然,在练拳的过程中,三者是互为依托、辗转递进的,不可能先练成一样,再练另一样。

三、实用拳法练习的方法和步骤

关于实用拳法的学习方法,孙中华先生已经谈了很多。笔者想简单谈谈几个与练习的方法和步骤有关的问题。

1

循规蹈矩:

练拳最重要的是按规矩练。据洪均生先生回忆,当年陈发科宗师教拳,经常说学拳有三个阶段:一是照着规矩把基本动作学对:二是照着规矩把套路练熟,三是熟悉规矩,细找规矩,详明这些规矩是为什么?有什么用?陈中华老师也说过,教拳教的是规矩,学拳学的是规矩、练拳练的还是规矩,可见规矩的重要。关于规矩,可参看陈老师的《太极拳的规矩》。对于初学者而言,最重要的规矩是立身中正、中轴不动、收肘不收手、出手不出肘。练拳时一定要时时注意用规矩规范自己的动作,久而久之,身体结构就会得到改造,越来越符合太极拳的要求。



2

按老师教的练:

初学一定要按老师教的练,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这样才能尽快学到老师的东西。在这个阶段,其他的东西要少看少听、不看不听,经典也包括在内。因为在这个阶段还不能辨别真伪,也不可能正确理解经典,这些东西对自己的学习不能有所助益,反而会形成干扰。


3

从基本功入手:

学拳先学基本功,然后学套路。基本功虽然简单,但十分重要,不可轻视。开始时基本功占练功时间的比重应较大。即使将来拳练得很熟了,基本功也不能丢,每天都应拿出一定的时间基本功。


4

关于用力不用力:

如前所说,掤劲来自于结构,套路练习就是对我们的身体结构进行改造。用力或不用力也服从于此。笔者认为,实用拳法不以放松作为打开关节的手段。如果不用力就可以把关节打开,尽可不用力。但如果必须用力,动作才能到位,那就必须用力。总之,应以能按规矩完成符合上述三个技术要领的动作为用力大小的标准。比如踢足球,关键是把球踢进球门,用力大小以此为准。只有全身的关节都已经打开了,才可以谈松。松是结果,而非手段。

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火爆的武者|朱利尧
集雅家塾
太极松功
松关节与太极拳功效
张联恩老师答网友录续(9月)
初学太极拳如何迈向成功之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