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是明君一个是谏臣,两个加起来等于一对戏精

每周带你读一本好书



两个人加起来就是一对戏精 来自有听读书 12:12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

主播 | 读书君 · 编辑 | 绿豆


东汉史学家班彪写过一本书《王命论》,其中评价刘邦“从谏如顺流”。这个“谏”字,是专用术语,专门指对皇帝提意见,普通人提意见可用不起这个“谏”字。对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皇帝,则有“从谏如流”这一成语加以褒美。


班彪评价刘邦的意思是刘邦听取别人的意见,能像流水一样自然。刘邦到底是否如此,我们姑且不说,历史上真正以“从谏如流”而闻名的,却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敢于犯颜直谏的魏征,君臣之间有很多著名的典故流传千古,让后世奉为经典。


在中国古代,皇帝能否采纳臣子的意见是被认为决定国运盛衰的主要因素之一,能否纳谏也成为评价一个皇帝是否称职的重要指标。而所谓的“谏”的真相到底如何呢?


进谏与纳谏的真相


《资治通鉴》载,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李世民下诏修复隋朝的洛阳宫殿,“以备巡幸”。这时出来一个谏臣,名叫张玄素,成功劝阻李世民此举,“上叹曰: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今玄素所言诚有理,宜即为之罢役。”


解释一下就是,皇帝表示认错决定不修了。故事到这儿应该就结束了吧?当然不是。不到一年,李世民又大兴土木,修复了他要用来“巡幸”的宫殿,而且造得比前朝豪华得多。


于是又有一个名叫戴胄的臣子来提意见。这回李世民仍然认真的表示:“戴胄于我非亲,但以忠直体国,知无不言,故以官爵酬之耳”。翻译过来就是“戴胄同志,一个非亲非故的人,一个衷心为国的人,能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是什么精神?这是……”总之就是表扬加物质奖励。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又错了。宫殿还在继续修,而且耗费大量物力人力奢华之至。贞观之初,国力并不富裕,这样的工程引发群臣上下议论不已,李世民才不得已把修好的宫殿又给拆了。


李世民曾言:“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流为千古美谈。但他也曾说过:“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意思是老百姓没事做就会懒惰,有劳役才好驱使。你看,拥有这样两面性的人,怎么可能只有一副面孔。李世民的“从谏如流”,不免让人怀疑不过是一种手段,通过表面文章为自己塑造一个明君形象,完事后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当臣下的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恐怕就没什么好果子吃了。


李世民之所以如此,大约与其弑兄得来帝位以及天下初定局势动荡有关。在这样一位皇帝面前,当一个死脑筋的忠臣可没什么好处。再看看以进谏而闻名的魏征如何演好对手戏,才能看明白这其中的君臣之道。


君臣齐心演绎千古帝王楷模


《贞观政要》载,李世民称魏征进谏涉及的事情,多达两百多件,而且这些意见还都很合他的心意,“皆称朕意……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但实际上呢,魏征之谏都是没有利害关系的,他绝不会在敏感而凶险的事情上和李世民对着干,也绝不会卷入可能真正激怒这位皇帝的事情中。


如魏征最为著名的谏言——《十渐不克终疏》,虽然看似对李世民提出了颇为严厉的批评,如“顷年以来,意在奢纵,忽忘卑俭,轻用人力……顷年以来,微有矜放,恃功业之大,意蔑前王,负圣智之明”。实际上这些谏言早就是其他谏官,包括魏征本人,说得都已经乏味了的“套话”。这样既能让李世民毫无压力的“纳谏”,又能塑造自己乃是一个忠直谏臣的形象,同时用明贬实褒的手法美化李世民——如此难听的谏言李世民都听了,他是一个多么圣明的君主啊。反正那些事情每个皇帝都干过,李世民似乎还是干得少的了。


再如《隋唐嘉话》所记载的玩鸟一事,也被当做魏征敢进谏、李世民“怕”他的典型故事广为流传。“太宗得鹞,绝俊异,私自臂之,望见郑公,乃藏于怀。公知之,遂前白事,因语古帝王逸豫,微以讽谏。语久,帝惜鹞且死,而素严敬征,欲尽其言。征语不时尽,鹞死怀中。”


此故事真伪尚且不论,单单思量一下,用进谏的方式让皇帝的爱鸟死去,这算是什么谏?


精明的谏臣


事实上,魏征——一个当过道士、混迹于乱世,先后在元宝藏、李密、李渊、李建成手下效力的老江湖,把李世民的心思摸得一清二楚。李世民要塑造自己明君的形象,就需要几个看起来很不听话的谏臣,制造一些听起来很令人反感、实则无压力的谏言。摸透了对手的心思,这才能搭台唱好后边的戏。


当真遇到敏感而棘手的问题,需要真知灼见的时候,魏征的精明就暴露无遗。贞观十六年,李世民向让魏征当太子李承乾之师。魏征想装病赖掉,因为他早就意识到这是个危险差事。虽然最终还是没完全赖掉,但魏征还是争取到了抱病履行职责的旨意,也就是形式上按照李世民的本意当太子的名誉老师。


皇帝、太子的那些事情,岂是臣子敢随便参与的?何况这太子和李世民所宠爱的魏王李泰矛盾极深,很难说不会出什么状况。


魏征确实精明,在其死后不久,太子果然作乱,被李世民平定。太子的党羽,魏征当初推荐的侯君集等人都被灭杀,魏征也受牵连。“徵卒后,正伦以罪黜,君集犯逆伏诛,太宗始疑徵阿党。”


谏臣的结局


然而,当贞观后期,局势安稳、国富民安的时候,李世民不需要再刻意塑造明君形象,他对谏臣的态度就有所改变了。


《旧唐书》载:“徵又自录前后谏诤言辞往复以示史官起居郎褚遂良。”魏征背着李世民将自己曾经进谏过的言辞都写下来,拿给记录李世民日常言行的史官褚遂良看。


史官褚遂良并非是小人物,他所负责的记录工作,事关后世对皇帝的评价。按照此前的传统,皇帝是不能过问的。魏征此举,不过是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万一哪天被李世民杀了,还能留给后世一个好名声。


只是真若那样的话,李世民的名声就给毁了。因此,得知此事后(李世民曾强行过问过《起居录》),“太宗知之,愈不悦”。


《旧唐书》又载,魏征曾要求李世民让其当良臣,不要当忠臣。徵再拜曰:“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帝曰:“忠、良有异乎?”徵曰:“良臣,稷、契、咎陶是也。忠臣,龙逢、比干是也。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远矣。”


可见,魏征所谓的忠臣,乃是比干那样进谏而被皇帝所杀者。言下之意,便是在告诉李世民:你可不能像昏君一样杀了进谏的臣子,那样只能让臣子博得忠臣的美名,而让自己背负恶名;反之,做出纳谏的样子,则能让臣子、皇帝都受益,岂不美哉?


贞观后期,李世民不再需要塑造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这样的观点也引发了他的反感。果然,魏征死后不久,李世民就开始对其“不悦”,怀疑其“集党”,在太子谋反事发后,魏征也受到牵连。大怒之下的李世民甚至下令推倒了他亲自为魏征撰写碑文的墓碑。只是后来的事情,史书一笔带过,后人也不再感兴趣了。



文章来源于投稿作者:张小白;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君臣之“谏”,不过是权力的游戏
千古谎言!李世民与魏征的真实关系竟是这样的!
魏征死前留下一册子,李世民看后勃然大怒:给我挖了此贼的坟
妩媚与刚直:魏征的两张脸
唐太宗李世民是如何‘明镜自照’的?
李世民与魏征的千年作秀,败露不一样的明君直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