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逃避痛苦的倾向,是心理问题的根源
  《少有人走的路》系列一共有三本,在心理学的领域,可以将学术性的知识和实操性的科普如此好地结合在一起的,它绝对是典范。今天分享的,是第三本《与心灵对话》的读书笔记,谈谈痛苦在生命中的作用。

  如作者所说,如果这本书能对你有所帮助的话,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它能够帮助你避免简单化的思考,放弃以偏概全的冲动,不要去寻找公式和简单的答案。人生错综复杂,我们应该为生活的神奇和丰富而欣喜,而不应为人生的变化而沮丧。生活是什么?生活是在你已经规划好的事情之外所发生的一切。所以,我们应该对变化充满感激。

  当儿女抱怨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时,我们总会辩解:“怎么没有照顾好你,缺你吃了,还是缺你穿了!”似乎从来都没有意识到儿女还有自己的心灵。每个人都说深爱自己的儿女,但未必人人都懂得爱。

  逃避问题和痛苦的倾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心理医生都知道,很多外表已经成年的人,内心却还是个情绪化的孩子,他们裹着成人的衣服,但心灵仍停留在童年。这些人拒绝成熟,只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不前。之所以有这样的结论,并不是因为找我们治疗的人不及一般人成熟。正相反,那些渴望成长而来做心理治疗的人,恰恰是想摆脱幼稚和孩子气的人,他们只不过一时还没有找到出路而已。

  人们就是不愿意谈论真正的成熟,因为它太痛苦了。成熟不在于你是否西装革履、谈吐文雅,而在于你是否能面对问题和痛苦而不回避。

  孩子长大后,他们要离开父母开始自己的人生,这时父母会觉得很痛苦。朝夕相处了十几年,孩子突然离开,父母会感到寂寞、失落和难过。但我们必须承受这些痛苦,不能为了不承受这样的痛苦,而去阻碍孩子开始自己的人生,这就是“存在性痛苦”。人一生要承受许许多多这样的痛苦,心灵之痛和肉体之痛一样剧烈,有时甚至更加难以承受,但我们必须要面对,只有经过这些痛苦的历练,我们才能逐渐走向成熟。然而,如果你因孩子离开家而整日坐立不安,一会儿担心他出门会出车祸,一会儿担心他会碰上歹徒,甚至还为没能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而自责,那么,你正在经受的就是“神经官能性痛苦”。这种痛苦不仅无助于心智的成熟,反而还会妨碍它。

  想在人生沙漠中行走得更远,你就要心甘情愿去面对存在性痛苦,并努力克服它。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先改变你对待痛苦的态度。这儿有一条捷径,那就是承认我们遭遇的每一件事,都是有助于我们心智成熟的精心设计。

  治疗一个人痛苦的最好方法,往往不是设法消除痛苦,而是应该与他一起承受。我们必须学会聆听和分担他人的痛苦,这也是意识成长的全部内容。随着意识的成长,我们能更加看清他人的把戏和伎俩,同时也能更深切地体会她们的沉重和悲哀。




  责备他人,实际上是在逃避自己的责任和应承受的痛苦。因为面对问题,从内心出发,当事人就必须自我反省,这个过程非常痛苦,常常会令人望而却步。正因如此,许许多多的人才放弃了反躬自省,选择了责备他人。

  选择责备,还是选择宽容,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你是选择心理疾病,还是选择心理健康。从本质上讲,宽容是一种非常自私的行为,因为它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能够治疗自己内心的创伤,因此,宽容的第一受益者是宽容者自己,而不是宽容的对象。

  我们一定要警惕,责备与愤怒和仇恨一样,都会给人带来痛快的感觉。发泄愤怒能让人一吐为快,责备他人能让人舒服,仇恨则让人过瘾。它们就像其他使人快乐的活动一样,容易让人上瘾——你甚至会迷上它,并养成习惯,无法自拔。

  在我说哭泣的时候,我的意思不是叫你一直哭泣。当我说不哭泣的时候,我的意思也不是要你总是保持滑稽。但不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肯定”的意思是“永远肯定”。不要搞错了,“肯定”和“宽恕”不是一回事。“肯定”是避免与罪恶正面冲突的一种方式。它是说:“是的,我继父在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猥亵我,但那只是他人性的弱点,部分是因为他在孩提时被伤害过。”而宽恕却要直截了当地面对罪恶。它要求你继父说“你做的事情是错的,尽管你有自己的原因,但你对我是犯了罪的。我知道得很清楚,但我还是原谅你。”

  人们个性不同,却容易犯同样的错误,他们相信自己知道如何思考与沟通。事实上,多数人根本不了解自己这样想和这样做的真正原因。一旦深入追问,就很容易发现,他们对于真实的思考与沟通知之甚少。

  人,生来不同。所以每个人不得不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他们自己的独特性,他们自己的与众不同,以及学会在与别人相处时在这方面做出妥协。正因为不同,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才能、自己特殊的职业。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都有自己选择的自由,前提是不超越某种生物学的界限,不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

  为什么有些人自然地会感恩,而有些人则不会?为什么有些人游走于感恩于恩怨之间?我不知道。我们通常认为,来自于温暖家庭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感恩的人,而缺乏爱的家庭中的孩子则很少懂得感恩。问题是,并没有什么证据支持这个论断。

  诚然,一个人如何面对困境、好运或厄运,是判断这个人是否怀有感恩之心的很好依据。我们可以把某些厄运看成伪装的恩赐,而不是把好运视作理所当然。我们是常常抱怨天气的恶劣,还是在欣赏天气变幻之美?如果我们冬天被困阻在车流中,是坐在那里发愁,想要毁灭前方的车辆,还是庆幸在暴风雪中,可以躲在一辆车里?我们是否习惯于抱怨工作,还是设法增进自己的技能。

  自爱的人不一定自信,自信的人也不一定自爱。有时候,我们甚至要通过不自信来获得自爱,因为我们只有在不自信时,才会去反思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做到自知之明。相反,如果我们总是信心满满,总是自我感觉良好,我们就不可能反躬自省。所以,心智成熟的旅程也是一个不断检讨,不断修正的过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少有人走的路》人生的唯一的安全感,来自于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
人生的最高境界:舍生忘死、度己化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可怕的谎言
第三节 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我14岁的女儿,写了一封遗书:有些人的不快乐,不是劝劝就能好的
人痛苦的根源:贪嗔痴“三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