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何必再去碰壁——对非字非画「书法作品」的一点看法

李斯书虫鸟篆 寿

何必再去碰壁

——对非字非画「书书法作品」的一点看法

席时珞(新疆书协名誉主席)

读了一九八二年第六期《书法》上王桥德同志题为「对探索一文的意见」后,总觉得有点问题。非字非画的所谓「书法作品」是不是「刻意求新」?书画固然「同源」,但今天有没有必要再走回头路,把书法还原到以画代字。

篆刻大家方介堪:虫书鸟篆 腕底风云

我认为「书画同源」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过程,文字在其初起的时候,是和图画分不开的,最初的文字,确实就是「非字非画」的东西。但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文字逐渐脱离原始形态阶段,与绘画各按其独特使命向前发展,终于文字不仅成为记事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并且书写文字还成为一门艺术,成为绘画以外的一门独立的艺术。

谢稚柳 苦篁斋

书法在以往几千年变革和发展中,不仅书体由最初的「画成其物」,演变到今天的楷书,而且字体也不断创造出各有千秋的各种流派,不管是「欧柳颜赵」还是「苏黄米蔡」,之所以自成一格,经久不衰,受人喜爱,正是这些大书家都严格按照书法的楷则,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才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这才是刻意求新,这和「刻意求怪」的「非字非画」显然不能混为一谈。

创造新的书法流派,探索新的创作道路,决非坏事,应该提倡,但不能说只要写出一种「字体」来都算流派,而没有好坏之分。自古以来,前人不是也创造过许多

佩秋

创造新的书法流派,探索新的创作道路,决非坏事,应该提倡,但不能说只要之分。自古以来,前人不是也创造过许多「鸟书」、「虫书」、「符书」等等字体吗?有些可能还没有比今天一些非字非画的作品走得更远呢,但是不久都寂寂无闻,除了在印章中偶然一见之外,在书法作品中,几乎是早已绝迹了。这不正是人民群众的最好鉴定,是历史的公正结论。已有前车之鉴,今天何必还要在前人已经碰了壁的墙上再去乱撞呢。闻是书画整理。

席时珞1936年生于江苏吴县一个书香世家。受父亲的影响,5岁起开始练字,年未及冠就以书法闻名乡里。50年代初,他以优异的考上西北银行学校,毕业后支边来到新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宋米芾《海月都师帖》《天马赋》
宋代的书画复制与作伪
书法没有现代派!别装了!
赵之谦:知前人到处,到前人未到处(书画110幅)
董其昌:我的字写得比赵孟頫的要“生”,所以就比他更秀色
郑板桥--行書《杂书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