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宣化人记忆中的腊月赶集和过春节
宣化在线 2017-12-17
眼看着就进入腊月了。过着眼前的日子,脑海中却闪现着往昔的过节情景,不由想起了五十多年前也就是我小时侯一些往事。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人,想必和我一样,在童年和少年时期,对过年都有着独特而美好的记忆。虽然那些物质极度匮乏岁月留给的记忆大多是苦涩的,但其中也伴着几丝淡淡的甜。
岁月已使我们儿时的好多记忆已变的渐渐模糊,但那些关于腊月赶集和过年的记忆碎片却随着岁月的沉淀越发清晰。也许是因为我们真的老了,时光再也回不去了,所以才觉得更加珍贵。每一个关于儿时过年的符号都能牵动我们的心,特别是儿时春节期间充溢的憧憬与欢乐,回忆起来,至今仍然觉得有滋有味。
过年是我们小时候最盼望的日子。过完腊八,我们农村人就开始准备过年了。
置办年货要赶集。深井赶集的日子是每月农历逢一、逢六。正月不赶集,集市就设置在北街与南街的十字街大道上,东西两侧是住户,中间是行人、行车大道。有很高很高的两根石头旗杆,每根旗杆中间有个石斗,旗杆底部是大方石墩,大方石墩四面和顶部雕刻着大大小小的石狮子。两根旗杆就矗立在十字街的两道西侧。十字街的西南是唯一的一家商店,长方木牌子上面写着“深井供销社综合门市部”,也就是所谓深井人称之为的大闶阆门市部;西侧北是深井公社交易所、代王庙,两只大石狮子就蹲在了庙的前面。
那个年代,尽管人们的物质条件很差,过得很清贫,但从沒有人埋怨过,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日子平和而安祥,宁静而淡泊。每逢腊月赶集,以深井为中心方圆十公里左右的人们都云集到这里,有的赶着马车,有的骑上一头老毛驴,有的徒步挑着两个大箩筐。看着一个个善良淳朴,慈祥憨厚的人们,身穿羊皮大皮袄,穿着厚厚的大裆棉裤,系着裤腿,脚上穿着一双家里人自做的老棉鞋,戴着老毡帽,有的戴着狗皮帽,哈着的气,帽边上沾满了冻结的银丝。迎着寒冬腊月的西北风嗖嗖地刮个不停。本村的人们手里拿着一个自缝的布兜子,妇女们身穿着不同颜色的大棉袄,头上围着五艳六色的头巾,身后还跟着俩仨个鼻涕唿吸的自家孩子。有工作的人们穿上一件棉小大衣或是一件挂布面的皮袄,穿一条制服外罩裤,脚上穿着一双带气眼的灯芯绒棉鞋,头上戴一顶栽绒帽。那个年代我们农村有工作的人很少,所以人们都把羨慕的目光投向了他们。
当年的集市,没有大市场,没有大棚,没有货架,更没有展厅,只是设在了街道的中间的十字路口。那年月,大街上几乎没有什么糖果、糕点和玩的东西,更没有什么卖衣服、卖布之类的,买些布还得凭布票去供销社购买,火柴、煤油、糖和糕点之类的东西也还是凭票证供应,只能去综合门市部购买。集市上卖的疏菜的只有葫萝卜、白萝卜、冻葱;干货只有杏干子、柿饼子、干葫芦条、干金针花等;水果只有酸溜溜和糖葫芦;小吃只有煮豆腐干、炸豆腐。能买到的东西确实少得可怜,只不过是实打实的,只有要价没有还价。看另一角,买五颜六色窗花和买粉色“不来子“的倒不是一家两家很多。叫卖声此伏彼起,人来人往,真是热闹非凡。
不知不觉很快就到了腊月二十三麻糖沾、二十四买豆腐、二十五扫屋子的日子。母亲不分白天黑夜忙碌了着, 打扫屋子,拆洗衣服,掏黄米,去碾子上压黄米面,做粉条,生豆芽。有的人家把自家养殖的大公鸡杀掉,还把鸡毛一根根拔下来做成鸡毛掸子。最重要的就是写对联,做纸灯笼等。在生产队劳动一年而因儿女多沒有分到红的人家,赶快从自家兔窝里捉上几只最大的兔子卖给收购站,换上十几元钱,去供销社买上一些不要票的散酒、酱油、醋和点心,再买上几盒蓝钻石烟或冬梅烟,还有红皮大炮、一百响的小红鞭炮、大红纸、红蜡烛和年画之类的东西,非农户有工作的人家上粮库拿上粮本买上一个月的供应粮,再去供销社买上一些上档次的大境门或大前门香烟。
转眼间就到了腊月二十七、八了。每个生产小队还要杀上几口大猪,安工分和各家人囗分肉,还要每人抽上一勾,谁若分的那块猪肉肥的多了,真是打心眼里乐不开口,谁若分的瘦肉多了,还要嘴里咕嚷地骂上几句。因那个年代的人们都喜欢吃肥肉。家家户户都打扫完了屋了,窗子上糊上了白白的麻纸,墙壁上贴上了崭新的年画,有单画,有屏子。至今我还记得我家好像是六五年买了一张《朝阳沟》屏子,引来了许多小朋友都来围着看。一般是下午,有工作的男人们和年轻的男孩子们都去理发馆理理发,留上一个小平头或寸头发型。父亲和小一点的男孩们在自家让母亲用剃头刀剃剃头,留上一个煤铲铲发型,父亲们刮刮胡须,平曰里不爱洗脚的淘气小男孩在母亲的责骂下也要洗洗那两只黑黑的脚板子。
我们小伙伴们每天掰着小指头倒记时的日子真的到了。今天是大年三十啦,全家人早早起来,父亲们就开始扫院子,贴春联,贴不来了,挂纸灯笼,再挑上滿满一缸水。女孩子们洗洗头发,脸上抺上点海螺油,辫子上扎上一根红头绳,大一点的围上一块新方巾,小一点的戴上一顶母亲精心早已做好的一顶老虎帽,穿上一身母亲早已亲手自裁自缝的新衣,或是大改小的衣服,穿上一双灯芯绒帮麻绳底新鞋。大家高高兴兴都跑到巷子里,一会儿就聚集了十几个小伙伴,你跳跳,我唱唱,相互炫耀着,每张小脸蛋上洋溢这无穷的快乐和幸福。男孩子们,戴上厚厚的兔皮帽,狗皮帽,父亲有工作的孩子们戴上一顶飞机模样式的栽绒帽,小脸蛋冻的通红通红,小手拿着半寸多长的红色小炮拆开来单个儿放,那快乐劲真是纯真美好。中午回到家里,热腾腾的油炸糕蘸白糖,粉条,豆腐,白萝卜,猪肉大绘菜,坐在大火炕上,围坐在长方红色木桌前,大小人都端着那个年代独有的大蓝边碗,你一碗,我一碗,一会儿就把一大铁锅菜吃了个净光。下午父亲就开始在院子里劈点硬柴或木头,母亲们就开始坐在小木板凳上手拉风匣开始煮猪头肉或是猪蹄子,猪下水,大部分人家煮的是大公鸡肉。稍稍空闲了,父亲就出去找几个爱玩牌的好友打打牌九,有的玩玩骨牌。到了晚上,肉也煮熟了,显得格外的香,父亲喝上几盅小酒,一会儿抽上一支蓝砖石香烟。那个年代,我们根本喝不上饮料,只有大口大口吃着一年一次的煮肉,感觉那味道真是香极了。还沒等吃完年夜饭,就有的小伙伴早已是痒心难搔了,他们亟不可待地缠着父母非要早早挑出心爱的纸灯笼,有西瓜灯的,有五角形灯的,还有三板壳灯的,手巧的父母亲们给扎上一盏走马灯。在灯笼里面点燃一支红蜡烛,巷道里他们雀跃欢呼,三喝两喊地便引出一群小伙伴。
我的童年,村子里还没有通上电,巷道里自然是漆黑一团,小伙伴提着红彤彤的灯笼高高地悬出了地面,灯笼映红了欢乐稚嫩的笑脸,也照亮了老巷子那家家户户的喜庆春联。玩的时间久了,一会儿他的灯笼燎了,一会儿她的灯笼灭了,有的小伙伴们呜呜哭了,有的高兴的嘻嘻笑了,还有的冻的哇哇直哭。小男孩左手举一截土香,右手忙着从衣兜里掏出小鞭炮,红红的小鞭炮可成了宝贝,家里人统共给买了一挂一百响的,一会儿响一个,一会儿又响一个过过瘾,有的藏在家里的小鞭炮如果被兄弟姐妹发现了拿上几个走了,还要干上一仗。夜间刮着呼呼的冷风把我们冻的直打哆嗦,个个唿吸着鼻涕,但还是个个不想回家,只有母亲跑出家门,大喊几声,我们才只得乖乖回家。现在回想起来,那个开心的劲再也找不回来了,那无情的岁月早已带走了那天真无邪我们的童年,也带走了春节那精美的纸扎的小灯笼。
到了晚上十二点前大人小孩都务必回到家,准备一同放大炮,笼旺火草,在旺火草燃烧正旺之时,往火堆里投上几个冻油炸糕,再看看旺火草倾向那方,就意味着明年那方收成好。那时侯沒有电灯,只有每年大年三十晚上,母亲就把那盏擦的铮亮的洋灯给我们点燃,彻夜通明意味着益寿延年。全家人坐在大热炕蓆子上,都不想立即去睡觉,等侯母亲端上小笸箩给我们每人分一份用小茶缸作量杯的炒蚕豆,分上几块块糖,再分给每人一把黑枣,这样我们兄妹都属于各自的那份赶快收捡起来,这样初六前饿的时候才有可香的东西可吃。
大年初一,天还没亮,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就把我们早早吵醒,母亲今天也穿上了一件新上衣,是带有大襟样式的,一双新小脚麻绳底布鞋,梳着整齐的盘盘头发型,戴着大围裙,把已准备好的有一角,二角崭新的钱币包在手绢里,炒蚕豆和黑枣还有糖块都放在小笸箩里,准备迎接上门来拜年的小孩子们。稍时,又把我们不知在那儿藏了好久的点心,有江米条,有条酥,还有自家炸的油果子放到一个茶盘里,再给每人倒上一杯红糖水,放在桌子上,让我们坐好盘上腿才可以吃,真是香在嘴里,乐在心里,这也是我们一年一次吃点心,平日里根本见不着也吃不上。吃完早点,我和弟弟嘴里哼着儿歌,蹦蹦跳跳地又去亲戚家拜年。记得有一年去给我二舅姥家拜年,她们给了我和弟弟每人二毛钱,又给了几粒熟花生,刚出家门,弟弟就香的支不住了,赶快用小手掰花生就吃,这也是我们第一次见花生,吃花生,至今想起来当年那颗熟花生是多么的纯香可口,也是现在孩子们永远无法体会和重温的。.
回到家里母亲和姐姐正在包葫萝卜馅饺子,我和弟弟在窗下的冻玻璃上玩打哈哈,划道道,玩的两只小手冰凉冰凉的。一会儿又看母亲包饺子的样子,那些呆笨的面团只有在母亲手里一转就变成了一个活灵活鲜的小饺子,不长时间就包了满满两高粱篇子,第一锅饺子,有一枚硬币藏在饺子的其中,谁如若吃出来就高兴得高叫一声,并引来了全家人乐呵呵的吉言好语,硬币还归自己所有。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们农村人家家都很穷,只有过年才能吃上饺子,平日里根本看不见大米白面,所以过时吃剩下的饭菜都不许扔掉,留下破五这天吃,初六每家饭桌上就恢复了平日的伙食。曾记得,正月初六前是我们小伙伴们最开心的曰子,每天小脸蛋上洋溢着快乐和幸福,那几天我们会格外地爱干净,爱洗脸,穿着新衣服总是小心翼翼地生怕弄脏一点点,也会惦记着算算时间,在开学的时候再穿上母亲已经给洗干净的衣服,去学校展示一下。还要算算自己挣了多少压岁钱,敢快收藏起来,跑到门市部买上一些五颜六色扎小辫子的巾巾和一块带花边的小手绢,剩下的钱准备开学再买些学习用品。
转眼间就到了正月十五,我们小时侯过十五从来没吃过元霄,也没有见过元霄,也没有什么文艺演出,只有看看村里各大队踩高跷的。春节热闹的气氛已达到高潮了,也进入了尾声。
六十年代初、中期的春节,定格了一段历史。只有记住了它,才更珍惜今天的生活。五十多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我们的儿女们、小小辈们都过想穿就买,想吃就做或是下馆子的生活。我们小时侯以往过年的生活他们都不大相信,如何把我们今天的春节过得更丰富多彩,更有年味,更蕴欢乐祥,是一个新课题,更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共同思考和琢磨。
这仅是我个人的一些有限记忆,且多是六十年代中期,文革前期的往事,难免有些记忆不起的,也许还有不准确的地方,望读者和我的深井老同学们诸君批评指正。
2017年12月l0曰
宣化在线 宣传平台
阅读原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国庆特辑】三代人的国庆节 ‖ 王斌
【春节味道.散文】武保军​||年的味道
有趣的歇后语
夷陵评论||庆祝建党百年变迁专题:秦莉萍《乡村购物记》
大高庄俗人故事之刘黑子
生产队时期怎样过大年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