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站桩的运动量



经常有人问我:标准的站桩姿势怎么练。回答:只有适合练习者当前的站桩姿势,没有永远不变的标准姿势。

提到站桩姿势,必须要知道站桩的运动量。只有明白了运动量的组成部分,问题就迎刃而解。

站桩是以腿部肌肉连续持久收缩,获取运动量,以此来改变体质的运动形式。控制站桩运动量的大小,在练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运动量小,达不到运动目的。运动量大,超过运动阈值,产生疲劳,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因此,要选择合适的运动量。而不是追求标准的站桩姿势。

由于练习者个体之间存在着年龄、体质、心理承受等诸多差异,若用统一强度的站桩姿势,显然不现实。

腿部弯曲的角度和练习的时间,决定运动量的大小。

腿弯曲的角度指,大腿与小腿在膝关节处形成的角度,一般是一百七十度到一百五十度之间。下肢弯曲的角度,要在这个范围内,根据年龄、体质和心理承受能力进行调节。角度数值越小运动量越大。在角度调节方面,初学者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练习,开始可以站的角度值大一点,上肢的位置与腰带同高即可。当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可略下蹲一点进行微调,也可根据有经验者的指导进行调节。

站桩练习的时间也是调节运动量的重要方面。站桩是以时间累计的特点,来积累运动量。一根稻草任何人(婴幼儿除外)都能举的起,若一动不动举一个小时,可以想象结果是怎样。站桩与此相似,时间一般以一个小时左右为宜。具体时间要看练习者各方面的因素,有的人耐力较好,可以延长一点儿时间。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强,也可以多坚持一段时间。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时间。站桩长时间静止不动,在心理上很容易产生枯燥感,是很正常的反应。可以用听音乐看电视或聊天的方法,转移一下注意力。

站桩正确的运动量控制应该是选择合适的角度后坚持一段时间。

角度值大,站的高,可以把练习的时间延长。比较适合四十岁以上体弱者。众所周知小火慢炖的原理。据说南方的梅雨一下就是一天,小雨绵绵只见地湿不见流,深入厚土,滋润万物。站桩养生之道是在下蹲角度值大的状态下,令髋关节以上的肌肉放松,将练习时间延长,功力则逐渐慢慢的向体内深入,从而引起平滑肌血液循环的改善,有利于脏腑的运化功能。练习者在后期即将结束前的时候,往往感觉躯干内有股热量向外散发甚至出汗,体感非常舒服。这是平滑肌工作加快引起的正常生理反应。

站桩角度值越小,下蹲越低。在此状态下,可以减少练习的时间。一般比较适合年轻人和体壮者,功力进步快。不利因素是引起大腿外侧肌肉逐渐剧烈的疼痛,甚至出现全身抖动的现象,对练习者是个极大的考验。只要咬牙坚持到规定的时间,站桩练习结束后,疼痛会在极短时间内,立刻消失。

一般来说,站桩到后期,运动量比较大,但不会出现缺氧现象。这个特点是站桩有别于体育项目的特点。对于那些欲通过锻炼,达到健康目的练习者来说是非常好的方法。缺氧是制约运动的障碍 ,造成缺氧的原因很多。一般来说,主要是肋间肌等呼吸肌,在某些运动中参与其功能以外的动作较多,打破了呼吸肌应有的工作状态。或身体运动扰乱了呼吸节奏等造成身体缺氧。

正确的站桩几乎不存在缺氧状态。站桩要求上松下紧。以髋关节为界,上肢处于放松状态,尤其是前胸后背的呼吸肌始终处于放松状态,确保呼吸正常顺利。躯干肌肉之下是脏腑,或者说躯干上附着的肌肉离内脏较近,站桩要求上肢及躯干肌肉放松,减少气血消耗,使脏腑获得更多的气血,有利于脏腑的运化正常进行,为身体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腹式呼吸在传统武术中称为:气沉丹田。这个现象一般在站桩后期才出现,它是伴随着站桩运动量的累计递增,耗氧量需求加大,横隔肌工作幅度将改变,以此自动调节胸腔的容积,产生腹式呼吸,加大肺阔量,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求和废气的外排。深沉的腹式呼吸对肺的清理是彻底的清洁,一般练习者有大量排痰的现象,坚持站桩日久者,可以将陈年老痰成片排出,也有年轻体壮者苦练站桩不久后,将老痰排出的记录。

经常在网上看到,有些年青人站桩,两腿笔直,松松垮垮,这样的站桩还不如回家睡觉。没有一点儿运动量,何谈改变体质,何谈整体浑圆。强壮的体质是苦练出来的,有谁是保养出来的? 不经三九彻骨寒,哪得雪后放清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学生运动科普手册
「运动筋膜」跑步的筋膜功能训练
了解骨骼发育有助增高
一个月挽救落后的背部!哪4个动作让你进步神速?
20121115健康来了:禅一讲八段锦的健康妙用
过度的有氧运动转化成缺氧运动?甚至短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