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内排名第三的大学到底是哪个?

谢谢邀请。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也是我很愿意谈的一个话题。对我的回答有兴趣,可以关注我。

最近听到一个关于中国大学一个很有趣的说法(我指的都是内陆大学,特此注明,后面就不再加以解释了):没有第二的大学,有5所排名第三的大学。

为什么说没有第二?大家都公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是最好的两所大学,但谁更好,恐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两所学校肯定都认为自己是第一,所以说没有第二的大学。

为什么说有5所第三?其它高校对前两名没有想法,但谁排第三,就要打个问号,这是邀我回答的这个问题最有意思的地方。那五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位于上海,中科大位于安徽,浙江大学在浙江,南京大学在江苏,因此他们被统一称为“华东五校”。

具体要回答谁是第三,这还真是个难题。我们先看看大学排名

大家对大学排名,固然是说法不一,但对大学排名大家公认的有影响力的有三个。分别是教育组织Quacquarelli Symonds推出的QS世界大学排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推出的US NEWS大学排行榜、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副刊推出的THE世界大学排名。

首先看THE世界大学排名,2017年还没过去,它就已经推出2018年世界大学排名。在2017年和2018年两年的榜单中,中国高校排名前七的分别是:

2018: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2017: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

再看QS,2017年和2018年中国高校排名前七的顺序是:

2018: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

2017: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

再看USnews,它还没推出2018年排名

2017: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

可见,在这几个主流榜单中,中国内陆排名前七的高校就是这几所,没有其他学校能进来。我们大体可以判断,中国内陆大学排名前七的就是这7所,也不会有太大的争议。中山大学这两年提出进入“国内高校第一方阵”,其实他们说的第一方阵,就是这7所高校。中山大学提出这一目标并非好高骛远,因为在多数榜单中,中山大学就是排第8。

现在,我们来回答问题吧,到底谁是中国大学的第三?

从大学排行榜上来看,似乎更青睐复旦大学,因为在多数情况下,他都排在第三。在最近的台湾大学发布的一个亚洲大学排行榜,复旦大学甚至排在了第二位。

但就像我之前所说的,大学排行榜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人们对一个大学的判断很多时候基于个人的主管感受和体验,而这是排行榜冷冰冰的数据所无法解释的。

如果说复旦大学是第三,首先不同意的就会是隔壁的上海交通大学,因为就算是对两个大学有很深了解的人,估计也没办法明确地说谁更好谁更差,毕竟大学之间在比较时,你会发现,你这个地方好,可我那个地方也不错啊。

还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度排到过第三,还有第四,何况中科大的办学规模没有其它大学大,还是在合肥办学,没有那么多的支持,能保持这样的竞争力,已经充分说明了实力了。

浙江大学的优势在于,在国家科技奖以及学科发展上,他有自己的优势,而且在国内的一些排行榜,曾一度把它排到全国第一,这都是用数据说话的。

至于南京大学,在上世纪90年代主打科研,在科研上取得快速的进步,一度成为全国第三。而且南京大学和其他大学不一样的是,他没有合并过医科大学,全是靠自己闷声干,这是最让人佩服的。

所以,这是一个极难回答的问题。其实这几所学校的实力并没有与名次看上去那么大,所以这几所学校谁也不敢公开说自己就是第三。

如果一定要选,我最后给出的答案是,排名第三的学校我倾向于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三所之间选,至于是哪所,大家可以自己做判断。选这三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所在的城市。一所大学与城市的地位息息相关。我不止一次说过。

不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原因是中科大实力在,但是在全国的认知度和影响力上不如其它学校,南京大学则是因为体量和规模的问题,南京大学很精致,但我们会发现,他比较少有数据能进入前三。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样比来比去,不知会不会伤害几所大学之间的感情呢。尽管有这个担忧,可我还是无耻地进行着比较。

大学校园说 10-20 09:13
71

网友一:

2017级新生已经开学,各个顶尖大学中,清华大学的生源质量最高,满分100分;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以96.1分和92.4分占据第二、三名。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是国内最顶尖的两所大学,各个省市的高考状元,第一选择多为清华北大。

第三名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于1987年,前身为国内第一所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既不是211也不是985,但却是享誉全球的国内顶尖大学。

国科大起初仅招收研究生,后来才招收本科生,与之类似的还有今年新变更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前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这两所顶尖研究院成立大学,在本科招生,使国内多出两所一文一理的顶尖大学。

网友二:

中国大学的排名把清华,北大定为前两名没有任何疑问,但接下来的第三名,应该从复旦,上交,人大,浙大,南大,中科大6所属于同层次的大学中筛选。但实际上这几所大学培养研究的学科领域不同,可比性不大,它们都属于仅次于清华,北大之后的中国名牌大学。每年高考填报志愿时,由于考虑到地域的因素和就业趋向等,广大家长考生更倾向于优先报考复旦,上交,人大这三所大学,这从历年来全国高考平均成绩排名可看出。至于其它好大学只能算地方区域名牌大学和行业性名牌大学,地方区域性名牌大学如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等,行业性名牌大学,如财经类大学上财,央财,电子信息类大学北邮,电子科大,西方电子科大等等,这些大学只能作为前八所大学之后的名校。

网友三:

在中国,北大清华应该是前二,毫无异义。至于第三也只有从复旦浙大其中选了。我家就在复旦第九宿舍旁边。也经常去浙大科技园公干。依我的淺见,二校各有所长。复旦的前身即为震旦大学。校龄似比浙大较为长远。在印象中。复旦在一些科技尖端学科国内可谓拔尖。无出其右。国家重点学科尤为突出。比如高能物理。这些年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而浙大作为国家重点大学,专业涵盖较为全面。不愧是浙江这发达富饶省份的一张亮丽名片。各有千秋吧。也无需非得比个子丑寅卯。

网友四:

最近听到一个关于中国大学一个很有趣的说法:没有第二的大学,有5所排名第三的大学。

为什么说没有第二?大家都公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是最好的两所大学,但谁更好,恐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两所学校肯定都认为自己是第一,所以说没有第二的大学。

为什么说有5所第三?其它高校对前两名没有想法,但谁排第三,就要打个问号,这是邀我回答的这个问题最有意思的地方。那五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位于上海,中科大位于安徽,浙江大学在浙江,南京大学在江苏,因此他们被统一称为“华东五校”。

网友五:

首先看THE世界大学排名,2017年还没过去,它就已经推出2018年世界大学排名。在2017年和2018年两年的榜单中,中国高校排名前七的分别是:

2018: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2017: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

再看QS,2017年和2018年中国高校排名前七的顺序是:

2018: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

2017: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

再看USnews,它还没推出2018年排名

2017: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

网友六:

如果一定要选,我最后给出的答案是,排名第三的学校我倾向于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三所之间选,至于是哪所,大家可以自己做判断。选这三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所在的城市。一所大学与城市的地位息息相关。我不止一次说过。

不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原因是中科大实力在,但是在全国的认知度和影响力上不如其它学校,南京大学则是因为体量和规模的问题,南京大学很精致,但我们会发现,他比较少有数据能进入前三。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样比来比去,不知会不会伤害几所大学之间的感情呢。尽管有这个担忧,可我还是进行着比较。

山人奇事 10-19 16:14
205

江湖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话,

在中国,2所第一名的大学,0所第二名的大学,10来所第三名的大学,0所第四五六七八九十的大学,50来所前20的大学。

于是每年一到报考志愿前后,各种奇怪的大学名次排行榜就出现在了我们面前。

中国大学排行榜乱象

这些大学排行榜全都标榜自己最权威、最全面、最能代表大学的真实水准与真实名次。

最好大学网发布的大学排行榜简单粗暴的以录取学生的高考成绩作为评分标准。

但录取分数线实在是有太大偏差跟区隔,比如北京的很多高校,就因为地处北京,所以录取分数高到夸张的地步。

但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或者学习环境实际上是非常名不副实的。

比如,常常被嫌弃学校基础设施糟糕的中财。

比如,平均录取分数高达640的首经贸。

那以教学质量、学术水平为准的排名的排行榜又如何呢?

这种时候就又会有人跳出来说,沉迷学术、并以之为理想的毕竟是少数人,说大部分人还是希望毕业后能够顺利找到满意的工作。

因此学术风气浓厚的南开大学就常常被吐槽在求职上没什么进取心。

于是就有了一堆以学生就业率、学生毕业起薪作为评判标准的大学排行榜。

但那些以毕业起薪高为发展标准的学校,又绝对会被吐槽功利,吐槽没有文化内涵,比如上财。

就如同当年在第一季《奇葩说》里,高晓松曾经带着一些愤怒地对清华优秀毕业生粱植说出,

如果教育仅仅是为了找工作,那教育是否就已经失去了教育的意义?

而到了2017年,在这些传统排行榜之外,又出现了更多新花样。

比如,界面刚发布的富豪校友排行榜,盘点了哪些学校出了最多的富豪。

又有哪些学校接受了最多的校友捐赠。

甚至第一财经最新一期的大学排行榜中已经把“同龄人指数”这一虚之又虚的标准放到了最大权重上,从而又得出了一个崭新的榜单。

所谓“同龄人指数”指的是你在大学就读期间身边围绕着什么样子的同龄人,因为第一财经认为,这是对大学生生活质量影响最大的部分。

但它默默在下面加了一句“这一指数的原始计算数据来自高考录取分数和招生情况”。

换句话说,这份号称“这可能是中国第一个真正重视学生的大学榜”的榜单其实仍旧是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罢了。

所谓“第一个站在学生角度的榜单”,所谓“最强调学生重要性的榜单”,说到底也不过只是一个噱头。

排行榜背后的利益链条

大学名次排行榜的初衷原本是为了给高考填报志愿的学生一些参考意见,但最后却变成了各种机构敛财、赚取关注度的手段。

甚至成为各类高校学生撕排名的战场,更有甚者,还会影响到学校所能得到的资源多寡。

于是这就进一步催生的大学排行榜背后的利益链条。

每年都在热热闹闹出台各种大学排行榜的武书连,就曾经在2013年连续第三年把浙江大学放在榜单的首位,得分超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然后紧接着在武书连就闹出了“赞助买排名”的丑闻。

报道称,有数家学校都曾接到武书连等排名机构的电话,声称只要五十万到一百万不等,就能够提升院校在榜单中的排名。

甚至还有前任天津大学校长、现任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就曾经在接受采访中提到,确实有机构向他索要“大学排名赞助费”。

第一,所有这些排名没有任何一家向学校要过数据,数据来源我认为至少是不完整的;

第二,所有排名没有一家请过任何同行专家评议,都是课题组自己排出来的。所以我觉得它需要改进。

关于这些排行榜,龚克如是说道。

而这些机构的推销说辞无一例外的都是“提升排名非常有利于学校招生工作的展开”。

师姐无意恶意揣测任何机构与学校,但这种种丑闻的背后所隐藏着的黑暗利益早已经露出了不止一点点。

有的大学确实发展良好,也确实有的大学在逐渐没落,但无论其繁荣或没落与否,都不是这些排行榜能够决定。

就在前两天,师姐打车都还遇到一位大爷,提到南开大学的时候,都还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南开啊,当年西南联大可都有它啊。

可没落的只有南开吗?或者说,这些问题只有南开才有吗?

并不是。

就算是每份榜单里都排在头两名的清华北大,也一样是年年都会被吐槽的。

比如,清华今年年初就被愤怒的研究生们吐槽的涨工资涨了250块。

比如,北大今年在有女生被校外男子以刀威胁,结果当面对这位男子的诽谤罪起诉时,北大却选择牺牲掉被骚扰女生的利益,与这位男子和解。

不仅如此,还给了这位男子校内的网关,还出钱帮他在中关村租了房子。

要知道,曾经北大可是说出过,

“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

的学校。

所谓名校的没落,所谓存在诸多问题,绝对不是一所学校的问题。

那这些荒谬的、忽上忽下的、把排名当儿戏的榜单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利益关系,其实也就不难看出了。

唯一的标准

其实不管是就业率也好,知名校友经济实力也好,学术水平也好,毕业起薪也好。

无论是哪种标准,以之作为基准进行排名,不论怎么排,都一定是不够全面的。

更何况,当下这些排行榜中的排名早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学校排名,背后连接着的利益关系与权钱交换也早已经不再仅仅只是一份榜单而已了。

师姐觉得,唯一能够检验一所学校水准的就是它的学生本身是否为它骄傲。

问你自己一个问题“你是否愿意让你的孩子未来就读你的母校?”

如果你的答案是,愿意。

那便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不论你是在这里得到了好工作,得到了好的学术培养,得到了美好的四年生活,还是得到了一片坦途的未来。

如果你愿意让你的孩子在多年来此就读,那便已经能够说明这所大学与你而言,是好的、成功的、值得骄傲的。

那么,你愿意让你的孩子未来就读你的母校吗?

以有限化无限 10-19 18:21
73

2017级新生已经开学,各个顶尖大学中,清华大学的生源质量最高,满分100分;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以96.1分和92.4分占据第二、三名。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是国内最顶尖的两所大学,各个省市的高考状元,第一选择多为清华北大。

第三名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于1987年,前身为国内第一所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既不是211也不是985,但却是享誉全球的国内顶尖大学。

国科大起初仅招收研究生,后来才招收本科生,与之类似的还有今年新变更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前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这两所顶尖研究院成立大学,在本科招生,使国内多出两所一文一理的顶尖大学。

以下为大学生源质量的排行:






在生源质量排行榜上,特殊的院校不止中国科学院大学一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上海纽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也是特殊的存在。或许在未来,新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和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也会进入榜单,吸引更多优秀的生源。

在路上觅寻 10-19 14:53
38



我们想换个角度来考虑问题,不要用经验说明,要看发展的潜力,第几名仅仅是一个短暂的过程罢了。

如果说大学预算来看,是浙大第三,这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浙大的发展潜力看看她能否担得起第三的名声。

浙大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她又处于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省内,而且,浙大的毕业生创业的人数相对来说比较多。是中国民营企业的脊梁。再看看浙大本身到包容性,创新性,融合性等都是处于前列,不要看某些学科的原来排第几名,现在社会发展速度如此之快,今天的优势专业,明天就可能被淘汰。

所以,谁第三不是说你原来有多好,也不是说你现在有多么厉害,要看你将来能成为什么样子,你的创新力是什么样子?不是嘛?

浙大就有这股创新力。

手机用户50035653509 10-19 09:56
80

中国大学的排名把清华,北大定为前两名没有任何疑问,但接下来的第三名,应该从复旦,上交,人大,浙大,南大,中科大6所属于同层次的大学中筛选。但实际上这几所大学培养研究的学科领域不同,可比性不大,它们都属于仅次于清华,北大之后的中国名牌大学。每年高考填报志愿时,由于考虑到地域的因素和就业趋向等,广大家长考生更倾向于优先报考复旦,上交,人大这三所大学,这从历年来全国高考平均成绩排名可看出。至于其它好大学只能算地方区域名牌大学和行业性名牌大学,地方区域性名牌大学如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等,行业性名牌大学,如财经类大学上财,央财,电子信息类大学北邮,电子科大,西方电子科大等等,这些大学只能作为前八所大学之后的名校。

手机用户崔永方 10-19 15:56
25


我同意楼上的观点,在中国,北大清华应该是前二,毫无异义。至于第三也只有从复旦浙大其中选了。我家就在复旦第九宿舍旁边。也经常去浙大科技园公干。依我的淺见,二校各有所长。复旦的前身即为震旦大学。校龄似比浙大较为长远。在印象中。复旦在一些科技尖端学科国内可谓拔尖。无出其右。国家重点学科尤为突出。比如高能物理。这些年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而浙大作为国家重点大学,专业涵盖较为全面。不愧是浙江这发达富饶省份的一张亮丽名片。各有千秋吧。也无需非得比个子丑寅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牌对王牌,盘点中国十大王牌高校的王牌专业,要上就选最好的
武书连2017中国大学排行榜公布 清华大学蝉联第1名
研究生院排行榜出炉:浙大北大清华居前三
教育部直属大学大洗牌:浙大掉出前三,复旦仅第七,榜首非清华
中国985大学分布图
2014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