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中实行“弹性放学”还要有深层次考虑

马得清

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文章第220次入选


据报道,日前济南市教育局提出,要在全市中小学全面推行“四点半课堂”。山东省实验中学本校区率先调整了放学时间,高一、高二年级的下午放学时间由原来的17:40调整为17:40和19:00两个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愿选择放学时段。(9月22日齐鲁晚报)


学校原先统一时间放学的制度,已经不太适应社会发展的各方面状态(交通等),也不再符合学生差异化、多元化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学校打破过去统一时间放学的惯例,采取措施,为不同需要的学生提供具有弹性化的延时服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需要直面如何做好供给侧的改革问题。比如,收集学生差异化放学时间的数据;和家长委员会、学校工会共同研究增加学校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制定包括服务内容、时间段、程序等延时服务的具体管理制度;草拟约定学校、家长、学生、教师之间责权关系的协议书,提高依法依规延时服务的水平等。这样的规划,既有利于学校和家长规范化合作,便于落实延时服务措施,也有利于保障跟班教师的利益,提高服务质量。


鉴于高中学生的自主性和自律性要比初中生和小学生强,我认为,高中教育阶段的延时服务不能仅仅停留在调整放学时间上,也不能仅仅把延时服务的内容定位为学生上自习、写作业、预习功课、教师看管或巡视等方面。否则,就只是对延时服务空间的简单化利用,而非深层次的利用。


在延时期间,学校和教师应结合现代高中的发展趋势、学校条件和师资水平等,引导学生推进个性化学习,发展个人爱好和兴趣,用高效的延时服务,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和学习。比如,开放学校图书馆或互联网阅读教室,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鼓励教师从看管或巡视转变为和学生共学,用好、用足延时服务时间段。


高中阶段注重探究性、研究性学习,这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性思维发展的客观需要。但从实践角度看,不少学校在落实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时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学科教学内容多、课时紧张、可用于开展综合实践的课时不够等。如果学校和教师利用延时服务时段引导学生合理分配学习内容,有计划地结合课程需要开展探究性、研究性学习,无疑会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素养和终身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获得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实际教学中,受制于应试教育、落后的教学管理等因素,高中阶段综合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明显不足,学校管理者如果能转变管理理念,摆脱对自习课的传统认识,更深地思考延时服务的内涵,就会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空间。


公众号ID:eduvoice

https://mp.weixin.qq.com/s/XuqHzoMVPhhXMxE_hYpkaw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改变小课堂造成差生的举措(一)
高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必修课程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核心内涵概述
2010年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在线考试答案及参考资料
宜昌市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山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课程设置与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