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云南少数民族虎文化与虎宇宙观
    李永祥
    春节来临,岁在壬寅,生肖属虎。农历新年,人们对老虎这个“森林之王”寄予新的希望,对虎年充满期待。虎在中华文化中具有多种象征意义,还产生了多种与虎有关的成语,如:猛虎出山、如虎添翼、龙腾虎跃、生龙活虎、藏龙卧虎、虎虎生威等,显现了中华文化对虎的喜好和尊崇。
    云南虎文化和虎崇拜内容丰富生动,其中,彝族虎文化历史悠久,并形成了虎宇宙观。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有一个彝族支系叫罗罗泼,以虎为自称,以虎为图腾,不仅祭祀老虎,还有虎节和虎舞。当然,云南有虎文化和虎崇拜的民族不限于彝族,云南包括汉族在内的几乎所有的民族都有与虎有关的习俗和文化,都有与虎有关的神话传说和动物故事,这些动物故事有很大的相似性,反映了各民族历史上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状况。
    虎宇宙观与万物起源
    在云南丰富灿烂的虎文化中,彝族虎文化形成了系统的虎宇宙观。虎宇宙观是解读彝族历史和文化现象的重要钥匙,中国著名历史和民族学家刘尧汉教授的《中国文明源头新探》,就是以虎文化为核心去探索彝族的历史和文化,他认为道教、阴阳学说等都出自虎宇宙观,将“远古羌戎虎伏羲氏族部落遗裔之一”的虎文化放入更大的文明视阈内讨论,对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彝族史诗《梅葛》中的虎宇宙观。彝族史诗中记载了虎演变成万物的系统内容。根据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楚雄调查队搜集翻译整理的《梅葛》(云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可知,彝族的宇宙观认为,天地之所以稳定,是因为用虎的脊梁骨撑着天心,用虎的脚杆骨撑着四周。不仅如此,世间万物由虎的身体演变而来,天地形成之后,天上没有太阳、月亮、星星、云彩等,地上没有大江、大海、树木、走兽等。后来是用虎身上的各种器官来制造万物,如用虎头作天头,虎尾作地尾,虎鼻作天鼻,虎耳作天耳。用虎的左眼作太阳,右眼作月亮,虎须作阳光,虎牙作星星,虎油作云彩,虎气作雾气,虎心作天心地胆,虎肚作大海,虎血作海水,大肠变大江,小肠变成河,肋骨作道路,虎皮作地皮,硬毛作树林,软毛变成草,细毛作秧苗,骨髓变金子,小骨头变银子,虎肺变成铜,虎肝变成铁,虎肾变磨石,虎身上的大虱子变成老水牛,小虱子变成黑猪黑羊,虱子卵变绵羊,头皮变成鸟雀。《梅葛》中的记载说明,老虎变成了宇宙万物,反之亦然,宇宙万物的起源都与老虎有着密切的联系。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的彝族就是虎宇宙观的持有者,他们自称为“罗罗”(意为“虎族”)。明代陈继儒《虎荟》卷三载:“罗罗,云南蛮人,呼虎为罗罗,老则化为虎。”罗罗男子被称为“罗罗泼”,女子被称为“罗罗嫫”。他们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虎演变而来,不仅如此,地球的自转也是由虎推动的。
    佤族的虎崇拜。除了彝族之外,云南很多民族都有虎崇拜的文化内容,例如佤族人也很崇拜老虎,他们认为,老虎(还有豹子)之魂,能驱邪避灾,守护寨门,洁净山寨,具有强大能力。所以,从前佤族一旦猎得虎豹,就要举行隆重祭祀。寨外设有“虎豹林”,寨子里清除的垃圾要倒在“虎豹林”里,由虎豹魂镇住它们,不让它们危害人畜。佤族习俗中,有一系列的祭祀老虎和豹子的仪式,还有祭祀用的经文。人们在祭祀完毕之后,会把虎豹皮套在木材制作的虎豹架上,立于寨子大门外,成为把守寨门的守护神(魏德明《佤族文化史》,云南民族出版社)。从佤族的案例可以看出,虎作为一种文化象征能够辟邪驱鬼,它不仅可以镇住各种邪气,还是佤族村寨的守护神。云南各民族的虎文化内容说明了虎文化、虎信仰与人类社会生活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虎氏族与虎的传人
    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自认是虎的传人。在他们的神话故事中有很多虎氏族传说,认为人类是由老虎传承下来的,他们的父亲是老虎。彝族、傈僳族、白族、阿昌族等都有类似的神话传说。
    彝族虎氏族传说。郭思九采录《虎氏族(彝族)》(载《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云南卷》上册,中国ISBN中心出版),记载了彝族虎氏族传说:洪水泛滥之后,人类只剩下躲在葫芦里的兄妹二人,他们在天神的指引下配成夫妻,生下七个女儿。但是,人间没有人了,女儿们嫁不出去。一天,一只大老虎来提亲,七个女儿中,大的六个女儿都不愿意嫁给老虎,只有七妹愿意。老虎就带着七妹回到森林中的山洞里。在山洞中,老虎突然变成一个英俊的小伙子。他们后来生下9个儿子和4个女儿,继续繁衍后代。后来,9个儿子变成了9种民族,4个女儿也嫁到不同的地方。他们的后代都是虎的子孙,被称为虎氏族。
    傈僳族虎氏族传说。毓才、光民、辛闻搜集整理《虎氏族的来历》(载《傈僳族民间故事》,云南民族出版社)说,从前怒江边的大山上有零星人家居住,山上经常有老虎出没。一个姑娘独自居住在一间木楞房里,一天,她上山砍柴,突然看见一只老虎向她扑来,她转身就逃。跑到一棵大树下,实在跑不动了,她向后边一看,追她的不是一只大老虎,而是一个英俊的小伙子。后来这位姑娘就与这个由老虎变化的小伙子成亲,儿女后代称为虎氏族。
    白族虎氏族传说。周天纵采录《氏族来源(白族)》(载《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云南卷》上册,中国ISBN中心出版),其中《二姑娘和虎氏族》故事说,洪水泛滥之后,人间只剩下阿布帖和阿约帖兄妹了,他们在天神的允许下,结婚生下5个女儿,但是没有儿子。他们的大女儿嫁给了老熊,二女儿嫁给了老虎,三女儿嫁给了蛇,四女儿嫁给了大老鼠,五女儿嫁给了毛虫。在一次狩猎中,二姑娘的父亲阿布帖射死了一只老虎,女儿哭着说,你把女婿射死了。二姑娘的孩子们逐渐发展成大的氏族,被称为虎氏族。
    阿昌族虎氏族传说。张亚萍采录《瞎子小姐与白虎的传说》(载曹榕主编《阿昌族民间故事集》,云南民族出版社),讲述的是一个官老爷生了一个女儿,因为是盲人而被嫌弃。姑娘长大后,官老爷就将她放在竹筏上,顺河漂流,竹筏被挡住了,姑娘眼睛看不见不敢上岸,岸边山洞里住着一只白虎,它来到竹筏边上,知道姑娘看不见,就到山上找药给姑娘敷眼睛,眼睛医好之后,姑娘嫁给了白虎。姑娘生下三个儿子,儿子们知道了父亲是白虎,找到了父亲,知道了事情的缘由。后来,这些后代成为阿昌族虎氏族。
    彝族、傈僳族、白族、阿昌族的虎氏族故事说明,远古时期人类与虎有着密切的关系。虎氏族部落中,如同熊氏族、蛇氏族、猴氏族等氏族一样,民族历史中都与某种动物有联系,这些图腾化的动物,成为后代祭祀和崇拜的对象。
    虎文化与虎信仰的节日和舞蹈
    虎的节日和虎的舞蹈。虎文化与虎信仰有多种呈现方式,如虎的节日和虎的舞蹈等。双柏县法脿镇彝族罗罗人的虎笙节和虎舞就是典型例子。这个节日一般在农历正月初八至十五之间举行。舞蹈的表演者必须打扮成老虎的样子,模仿老虎跳各种与虎神话传说和日常生活有关的舞蹈“八虎舞”,内容包括:老虎开路、老虎搭桥、老虎做窝、老虎接亲、老虎孵蛋等,还把老虎当作“野牛”进行犁田、耙田,还有老虎背粪、施肥、平整秧田、撒秧、拔秧、栽秧、薅秧、收谷等。为什么要举行虎节呢,当地人有几种传说。一种传说认为,种荞妹被老虎抬走了,但是,老虎并没有伤害她,而是要求与她做夫妻,种荞妹同意了,他们生下了儿女,这些人成为虎的传人,跳虎舞就是祭祀罗罗人的祖公——老虎。另一种传说认为,老虎抬走(或者抬来)一男一女,但是没有伤害他们,而是默默地走开了,这一男一女成亲后生儿育女,他们的后代就是法脿乡麦地冲村的罗罗人,他们过虎节、跳虎舞,对老虎表示感谢。另外,南华县的彝族,也在相同的日子举办虎节,跳“八虎舞”。南涧彝族自治县的彝族,则是每隔三年就要在正月(虎月)的第一个“虎日”跳“母虎十二兽舞”。这些节日和舞蹈与虎文化和虎宇宙观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有学者认为,彝族虎节、八虎舞和母虎舞,是“取悦祖先的一种舞蹈”(唐楚臣《中国彝族虎傩》,云南人民出版社)。也有学者认为是“一个渊源于远古虎图腾信仰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普珍《彝文化与楚文化的关联》,云南人民出版社)。
    虎与其他动物的故事及其文化意义
    虎是与生俱来的“林中之王”,然而在云南的民间故事中,虎与其他动物之间却有着各种斗智斗勇的故事,比如,老虎与青蛙、白兔、獐子、地鼠、螃蟹、穿山甲、螺蛳、扇子鸟等都有斗智斗勇的故事,这些斗争或者比赛,大多都以老虎的失败而告终。老虎要么在失败的同时献出生命,要么悄悄溜回森林里,总之是狂妄自大的老虎失败了。当然,这些与虎斗智斗勇的动物都有自身的优势,这些优势是老虎不具备的,例如,穿山甲与老虎比赛滚山坡,螺蛳与老虎比赛过泥潭等。这也反映出,古代先民已经充分认识到强者的局限和弱者的长处,在一定的条件下,以弱胜强是完全可能的。
    老虎与青蛙的故事。在老虎与其他动物的比赛中,老虎与青蛙的比赛故事非常出名,一只大老虎和一只小青蛙比赛,输的总是老虎,赢的总是青蛙,不仅使老虎想吃青蛙的计划失败,还让老虎跑回深山。例如,彝族民间故事《老虎和青蛙》中,老虎喝水时见到青蛙,想把青蛙吃掉,青蛙提出进行跳远比赛之后,自己输了就让老虎吃,赢了老虎不吃青蛙。青蛙趴在老虎尾巴上,趁着老虎甩尾巴的时候跳出很远赢得了比赛。之后,它们比赛吐食物,老虎吐出一点生肉,青蛙突出一根虎毛。老虎问怎么会吐出虎毛,青蛙说自己祖祖辈辈都是吃老虎的,早上吃了老虎,所以吐出虎毛。老虎一听就吓跑了(年树发采录《老虎和青蛙》,载《兰坪民间故事集成》,云南民族出版社)。
    傈僳族民间故事《比赛爬坡》,也讲老虎想吃青蛙,但是,青蛙要通过与老虎比赛爬坡,赢了才可以吃。青蛙靠着数量多的优势,在各个点布置了很多青蛙,老虎拼命往上爬,看到都是青蛙领先,青蛙战胜了老虎(朱文勇整理《比赛爬坡》,载《傈僳族民间故事》,云南民族出版社)。傈僳族另一个故事《比赛过河》讲的是老虎与青蛙的过河比赛,青蛙提出要与老虎比赛过河,青蛙趴在老虎的尾巴上,老虎甩尾巴的时候,将青蛙甩到对岸,青蛙说自己是山神派来的,专门吃老虎,不仅赢得比赛,还把老虎吓得逃走了(唐世华、何倪搜集整理《比赛过河》,载《傈僳族民间故事》,云南民族出版社)。还有一个故事《谁的亲戚多》,讲的是青蛙和老虎比赛谁的亲戚更多。比赛结果是老虎的叫声没有引来多少回应,而青蛙的叫声引起同伴响应,震动山谷,老虎看到青蛙太多了,怕自己的眼睛真的被吃掉,就悄悄溜走了(思清整理《谁的亲戚多》,载《傈僳族民间故事》,云南民族出版社)。
    老虎与兔子的故事。在云南民族民间故事中,老虎与兔子斗智斗勇的故事也非常丰富。如同青蛙比赛一样,老虎总是想吃兔子,但是,兔子总是建议先比赛,老虎赢了才能吃兔子,输了不能吃,结果总是兔子赢,老虎输。在傈僳族民间故事《白兔与老虎》中,讲述了聪明的白兔三次把老虎打败的故事,第一次是白兔因为躲避老虎的追杀而掉进旋风洞里,随后又用计策让老虎把自己救出旋风洞,老虎自己则在旋风洞无法出来,白兔不仅救了自己还让老虎受罪等死(木劲松搜集整理《老虎困进旋风洞》,载《傈僳族民间故事》,云南民族出版社)。傈僳族还有《小白兔智斗大老虎》和《跳树杈》,讲的都是老虎与兔子竞技的故事。
    老虎与猫的故事。在云南的一些民间故事中,反映猫和老虎的关系。故事中说,猫和老虎本来是好朋友,但是,它们要么因为利益冲突,要么是猫不教老虎爬树,或者猫劝说老虎不要干坏事等,而分道扬镳。白族故事《虎和猫的故事》说,猫和老虎原来是一对好兄弟,形影不离。但是,他们经常因为吃饭问题而争吵,老虎饭量大,总是吃不饱。老虎想吃除了同伙以外的动物,猫不同意,它们就分道扬镳了(王雷采录《虎和猫的故事》,载《兰坪民间故事集成》,云南民族出版社)。阿昌族动物故事《猫和老虎》说,猫和老虎是一对好朋友,老虎让猫教它爬树,猫教会老虎爬到树上,自己跳下来跑了,老虎不知道怎么样下来,也就狠着心跳下来了,结果老虎的腰摔断了,就怀恨在心,要找猫算账,两个朋友分道扬镳了(原牧采录《猫教老虎学本事》,载曹榕主编《阿昌族民间故事集》,云南民族出版社)。
    老虎与其他动物之间的各种斗争故事,反映了云南各民族的生态观。老虎和其他动物的竞争,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演化关系和自然选择的过程,没有孰是孰非,生态系统中环环相扣,所有物种都有存在价值。老虎虽然以王者自居,但是它离不开其他动物,离不开栖息的环境,更离不开生态系统。对于人类来说,老虎的故事同样重要,人类也离不开动植物,离不开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老虎与动物的关联故事,可以被认为是人类认识系统的升华。
    2022年是属虎之年,人们的日常话题当然离不开虎。虎年话虎,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农历虎年将会备受关注。
    (作者单位:云南省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虎图腾崇拜的民族——彝族
古人为何认为老虎是鬼魂界的老大?除了虎是西方之神,还有虎符
惊艳世界的舞蹈:老虎笙【组图】
老虎与青蛙 珞巴族民间故事
动物间幽默笑话也是乐翻你
《老虎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