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双版纳知青往事:一个弃婴,一对农场夫妇,一段感人故事

上海知青林明华曾在云南西双版纳橄榄坝农场当了十年的知青,到了1979秋后,他才离开了橄榄坝农场,回到了上海。在橄榄坝农场开荒种植橡胶树期间,林明华和当地一名会说傣语的汉族小伙成了好朋友,直到现在,两个人还有联系。

资料图片来源网络

林明华是1969年春天和他的十几名初中同学一起来到橄榄坝农场的,当时橄榄坝农场的生活条件很差,十几个人挤在两间破旧的房子里,睡觉的床铺是用新砍来的树木临时搭建的,过了没多久,搭床铺的木头都长出了嫩芽,长出了叶子,被子天天都潮呼呼的。

第二年夏天,体格健壮的林明华被分派到五队的青年突击小分队(拓荒小分队)去开荒种树,成了人人羡慕的突击队队员,一个月比其他知青多发三块钱的生活津贴。在外人看来,青年突击队队员都很光荣,还有额外的收入,可突击队员付出的辛苦,外人是无法想象的。突击队员的劳动量很大,生活上更苦,一天十几个小时都要在杂草和灌木丛生的地方劳动,真的是汗水浸湿了衣裳,镐把磨破了手掌,起早贪晚披星戴月,泪水化作了汗水在流淌。没几天的时间,体质健壮的林明华就累病了。

青年突击队的队长叫陈志鹏,汉族人,会说傣语,当年二十一周岁。别看陈志鹏年龄不大,可他体格好,有力气,人也随和,待人热情,他看林明华病了,就让他休息,还从家里给他拿来鸡蛋和好吃的东西,并告诉其他队员,不要把林明华累病的事情告诉五队队长,他不想让队长扣林明华的工资。

在家歇了两天,林明华就扛着尖镐和铁锹和大家一起开荒刨挖树穴(栽种橡胶树的树坑)去了,突击队员是农场的排头兵,他不想一个人影响了突击队的荣誉。就在那天下午,沟坡上突然滚下一块石头,那块石头眼看着就到了林明华身边。陈志鹏看情况危急,他不由分说,冲上去把林明华推到了一边,那块石头却在陈志鹏身上滚了过去,陈志鹏当时就昏了过去。

陈志鹏醒来的时候,他已经躺在了医院里,他的大腿骨折,小腿骨裂,医生说陈志鹏是万幸的,要是那块石头从他的头部或腹部滚过去,陈志鹏可能就没命了。

事故发生后,场部把五队垦荒突击队作为了反面典型,在农场通报批评。突击队的队员们都埋怨林明华那天就不该出工劳动,他要是在家多休息一天,也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还有人埋怨林明华反应迟钝,如果他反应敏捷,听到喊声赶紧躲开,陈志鹏队长也就不会受伤。为此,林明华也特别自责特别内疚,当时自己确实是吓傻了,听到大家喊他快躲开的时候,他的双腿都软了,都不听使唤了。

三个月后,陈志鹏拄着拐杖回到了五队垦荒突击队,但他已经不是突击队的队长了,别人已经顶替了他的职务。又过了大半年,陈志鹏走路还是有一点瘸,医生说很难恢复正常了,多多少少会留下一点残疾。考虑到陈志鹏的身体状况,队里安排陈志鹏去了猪场,林明华也跟着去了猪场,当了一名饲养员。为了救自己,陈志华落下了残疾,林明华心里特别难受。从此,两个人成了好兄弟,比亲兄弟还亲。

1973年秋天,二十四岁的陈志鹏结婚了,他娶了农场一位叫杨梅的姑娘。杨梅是农场本地姑娘,和陈志鹏同岁,她虽然长相很一般,可她很勤劳很善良,也在五队垦荒突击队干过大半年,两个人彼此都很熟悉。

婚后的生活很幸福,杨梅特别疼爱陈志鹏,家务活她全部承包,重活更不让陈志鹏干,陈志鹏从心里感激这位淳朴善良的好妻子。空闲时间,林明华也常到陈志鹏家里玩,时常帮陈志鹏家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遇到什么好吃的,他也不客气,杨梅也很喜欢林明华,待他就像亲弟弟。

转眼就到了1978年秋天,结婚五年了,杨梅一直也没怀上孩子,大小的医院都去过了,中医西医也都看过了,医生说问题可能出在陈志鹏身上,一直建议陈志鹏吃药治疗。到了1978年秋天,一家权威医院给出了一个很残酷的答案,陈志鹏没有生育能力。对此,陈志鹏心里很难受,杨梅却安慰陈志鹏:“有没有孩子没关系,只要咱俩都互敬互爱、平平安安生活一辈子,我就知足了。”

得知陈志鹏没有生育能力,林明华心里也很难受,他怀疑陈志鹏的不育跟那次受伤有关,陈志鹏刚受伤那阵子,曾经出现过小便困难,过了十多天才恢复正常。

到了1979年秋后,在橄榄坝生活了十年的林明华总算得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没在橄榄坝和当地人结婚安家的上海知青都可以回城了。办理完了所有手续,把自己的一应生活用品都送给了陈志鹏家,林明华就要离开橄榄坝回上海了。

临回上海的头一天上午,陈志鹏把林明华叫到他家,杨梅弄了一桌子菜,还包了水饺,专门设宴为林明华饯行。那天,平时不喝酒的陈志鹏喝了不少酒,他握住林明华的手,哽咽着说:“明华兄弟,我和你嫂子真舍不得你走啊……”

资料图片来源网络

傍晚时分,林明华准备回知青宿舍,刚从陈志华家走出来不远,突然听到了婴儿的哭声。林明华仔细一看,只见不远处有个人影,婴儿的哭声就来自那里。林明华走过去的时候,那个人影已经跑远了,地上放着一个包裹着的婴儿,哭声很响亮。林明华没有多想,抱起那个婴儿折身返回了陈志鹏家。

杨梅看林明华抱着一个孩子回来了,她吓得够呛,惊慌地问:“明华兄弟,这是谁家的孩子?”“在外面捡的,就在离你家不远的那棵大树旁边,有一个人把孩子放那就跑了。”林明华说。

打开卧室的电灯,把孩子放在床上,杨梅打开包着孩子的小被子,是个男孩,好像刚出生不久,那孩子哇哇大哭。愣怔了一会子,林明华和陈志鹏都觉得蹊跷,他俩拿着手电赶紧跑了出去,外面没有人,那棵大树附近也没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当晚,杨梅抱着孩子去了她妹妹家,她妹妹不久前刚生了一个女孩,正在哺乳期,杨梅想让她妹妹给这个可怜的孩子喂口奶。

第二天没顾上吃早饭,林明华就小跑着来到了陈志鹏家,杨梅住在了她妹妹家,只有陈志鹏一个人在家。林明华七点钟就要去队部集合,分场派车来送他们去车站。看看时间不多了,林明华掏出三十块钱扔在饭桌上,让陈志鹏给那个孩子买奶粉,他简单吃了一口饭,和陈志鹏拥抱了一下,就匆匆回去了,他怕赶不上分场的车。

就这样,林明华也没能和杨梅告别,他就离开了橄榄坝,回上海去了。

三个月后,刚办理完入职手续的林明华收到了陈志鹏的来信,他说那个孩子很健康,越来越招人喜欢,他和杨梅已经办理了领养手续,给孩子取名陈小友,他和杨梅以后就是陈小友的合法监护人了。

1999年初冬,离开橄榄坝二十年的林明华和他爱人一起来到了橄榄坝,来到了陈志鹏家,多年不见,陈志鹏和林明华拥抱了好久,两个人都哽咽地说不出话来。那次林明华夫妻俩都没见到陈小友,陈小友考上了云南大学,他已经去昆明上大学了。林明华本打算去昆明看看陈小友,杨梅说等有机会的吧,她担心林明华夫妻俩的出现会影响到陈小友,因为陈小友知道自己是捡来的孩子,他很敏感。

2006年夏天,林明华和他爱人带着自己的女儿再次来到橄榄坝,他们是应邀来参加陈小友的婚礼的。那次去橄榄坝,杨梅指着林明华对陈小友说:“孩子,当年就是这位叔叔把你抱回来的,他是你爸的好兄弟,是你的亲叔叔。”看着高大帅气的陈小友,林明华很高兴,他和陈小友紧紧拥抱在了一起。那次去橄榄坝,陈小友认林明华两口子做了干爸干妈,他给林明华夫妻俩深深鞠了一躬,还说是林明华捡回了他的一条命,一个劲表示感谢。

看着懂事又孝顺的陈小友,林明华心里很欣慰,他为陈志鹏一家感到高兴,他们一家人这么幸福快乐,林明华心里也就踏实了许多。难忘的橄榄坝,难忘的救命恩人,林明华永远谨记在心。

可就在林明华一家三口准备回上海时,一对四川口音的中年夫妇突然找到了陈志鹏家,这对中年夫妻自称是陈小友的亲生父母,他们是来认亲的。

原来,四川来的这对中年夫妇也是1979年返城的四川知青,他们也曾经在橄榄坝生活了十年多。当初之所以把孩子丢弃在陈志鹏家附近,他们是担心带着孩子无法回城,因为当时他俩还没结婚,那个孩子无法落户。经过一番交谈,陈志鹏对四川来的这对夫妇还真有点印象,只是他们不是一个队的,是一个分场的。说起那天傍晚丢弃孩子的时间和地点,也都对,后来陈志鹏和林明华拿着手电出去的情况,那夫妻俩都说得一点不差。最关键的是,那夫妻俩都说孩子腰上有一块胎记,陈小友腰上确实有一块胎记。

事情的真相大白,陈小友却不想和亲生父母相认,他说自己的父母就是陈志鹏和杨梅,他姓陈,是陈志鹏的儿子,这一点,谁也别想改变。

两天后,陈小友带着新婚妻子回昆明去了,林明华一家三口也回到了上海,四川那对夫妻得不到亲生儿子的原谅,只好沮丧地回四川去了。

2018年春天,四川那对夫妇来到了上海,他俩找到了林明华,希望林明华能帮帮他们,那夫妻俩说他们回到四川后再也没生育,他们非常渴望能和陈小友相认,他们愿意拿出全部财产补偿陈志鹏夫妇,只要陈小友能叫他们一声爸妈,他夫妻俩就满足了。林明华把四川夫妻俩的想法转达给了陈志鹏,陈志鹏夫妻俩也希望陈小友能和亲生父母相认,陈小友就是不点这个头。他说当初要不是林叔叔把他抱回家,要不是他的父母把他养大,哪还有他的今天?

目前,陈志鹏夫妻俩都在昆明和儿子儿媳一起生活,他们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很快乐。陈志鹏一直劝说陈小友和他的亲生父母相认,这样也能多一份亲情。可陈小友还在纠结,他说自己要是和亲生父母相认,就等于原谅了他们的遗弃,抛弃一个弱小的婴儿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这个坎,他迈不过去啊。可自己的父母和干爸干妈一直都在劝说他,让他和亲生父母相认,他又不想让自己的父母和干爸干妈为难,陈小友到底该怎么办啊?

对于这件事,大家有什么看法?陈小友到底该不该和他的亲生父母相认啊?敬请朋友们发表自己的看法,也算是帮帮陈小友吧。

一个弃婴和一对农场夫妻的故事到这里就讲完了,林明华说,西双版纳的橄榄坝,那里有他的青春记忆,那里有他难忘的救命恩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云南橄榄坝农场的上海知青...
【图文】云南知青大返城始末(上)
“遗忘”在橡胶林里的知青儿子
知青突击队
知青往事:留在版纳的女儿,成了他夫妻俩一生难以抚平的伤痛
信手涂鸦(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