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承立体生态茶园 致敬“大国茶匠”肖时英

文︱一茶派·产业产区团队

编者按:据云南省普洱市委宣传部证实,8月16日,被茶界誉为“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之父”的肖时英在普洱市逝世,享年91岁。

肖时英,是国家培养的第一代茶叶专家,云南茶业泰斗级人物,是“大国茶匠”,是云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是“云岭最美科技人”,是云南大叶茶良种繁育的奠基人之一,是名副其实的“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之父”。

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回顾肖老的近70载“茶味人生”,肖老求真务实的钻研精神,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一生只育一株苗”的工匠精神以及“有教无类”传承毕生所学的无私精神,犹如一座座精神丰碑,强烈地感召着后来人。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01

“茶味人生”

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之时

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迎接1953年的伟大任务》的社论,指出“1953年将是我国进入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将“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在这一年春天,刚从武汉大学农学院茶树专业毕业的肖时英和爱人张木兰怀揣着希望和梦想,扛着一木箱的书和笔记,背着心爱的小提琴,带着简单的行李,从武汉启程,登上从长江逆流而上的轮船,再乘烧木炭的汽车、云南窄轨小火车,辗转数千里,历时20多天来到了昆明。

在省农业厅报到后,他们被分到了当时云南唯一的茶叶科研单位——勐海茶叶实验场工作。

后辗转玉溪、峨山、普洱、思茅、景洪等地,步行近千里,历时一个多月,终抵佛海(勐海),在这里开启了他近70载的“茶味人生”。

“我深爱着这片孕育了马帮文化、生长着大叶种茶树的土地,云南已经是我的故乡,是我的心灵家园。我把云南人民当作知心的朋友,并竭尽毕生精力研究、开发云南大叶种茶树。”曾有多次离开边疆回到内陆知名大学任教机会的肖时英,选择了坚守。

他说,离开云南,就等于离开了研究的土壤,他的工作就没有意义了。

02

选育良种

是中国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须

据肖时英回忆,刚到云南时,云南的茶树都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茶树,结实性很差。“我50年代到临沧去做调查,很多地方的茶园都是清末民国年间的栽培型茶园。”

于是,肖时英决定通过扦插繁殖来解决茶籽不足的问题。

他通过大量的实验,最终试验成功了“以苗育苗”的扦插新方法。“扦插也很难搞,用什么枝条来扦插、什么土壤,这一关突破不了,良种就没办法推广。最开始我们扦插的成活率不到8%,后来超过了80%。”

“以苗育苗”的方法解决了云南大叶茶扦插不易发根的难题,且成活率高,成长更快,很快就在省内外新建茶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也为后来肖时英团队开展无性系茶树良种选育打下坚实基础,掀开了云南大叶茶选种史上新的一页。

“我们在南糯山茶园中选出百余株茶树进行观察,再从中选出性状优良的茶树测记产量和试制茶叶,最后筛选出性状特别优良的茶树进行扦插繁殖。”

从1961年到1964年,在肖时英的推动下,当地新建5000余亩的高标准现代新茶园,进一步提高了茶园的管理水平,在全省范围内成为现代茶园的范本。

1987年,肖时英和张木兰正式调入普洱茶树良种场工作。在这里,他们放开手脚做实事、搞科研、搞创新,选育出了云瑰、云梅、矮丰、雪芽100号、短节白毫、云抗10号、云桃等无性系良种。其中,“云抗10号”被审定为国家级良种,现已成为云南茶区种植面积最大的无性系茶树品种。

“最近几年又新搞了3个良种,准备推广,所以也有人说我是无性系良种之父。经常有人问我,在我培育的良种中,哪个最好,其实各个品种都有自己的优势,比如雪芽100,样样茶都可以做。”面对各种荣誉,肖时英最关心的还是良种的培育、推广。

“现在全世界都在做良种,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都是良种,他们的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很好销。但我们很薄弱,种籽苗,一棵树和另一棵树不一样,谈不上品种,这个其实是思路的问题。良种是必须坚持做,不然在产业上会很落后。最好是老百姓自己都会选育良种,其实历史上很多品种就是老百姓自己选育的。”

03

退而不休

“立体生态茶园”成为绿色发展样板

1992年退休后,肖时英依然奋斗在茶园里。他自筹资金,在思茅区倚象镇大寨村大草地村民小组租茶地建立了时木茶厂,将这里变成一块“试验田”,尝试开展立体茶园开垦、多品种组合种植、茶树不同修剪方法、茶园间种林木、茶园铺草施肥、茶树病虫害防控等多种试验研究,将许多大胆的想法在这里一一尝试。

“立体生态茶园凝聚了我的毕生所学,它是一种创新的生产模式,到现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有推广应用价值。进入新时期,我们应该有新想法、新措施,把立体生态茶园进一步提升,这就需要后继有人。”

为了让立体生态茶园技术得以推广应用,肖时英在耄耋之年仍开班收徒,传道授业。2017年12月,肖时英“导师带徒”招徒仪式在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举行,14名茶人成为肖时英的首批入门弟子。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他坚持把课堂“搬进”茶山,带领弟子到普洱各茶山,开展以“科研、教学、送技”为一体的茶山游学活动,从茶园管理、良种培育、茶叶加工等方面进行系统讲授,既开展了教学,又送技下乡,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学到农业科学技术。

经过近30年的努力,肖时英把时木茶厂茶园建成了独具特色的“立体生态茶园”,被评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成为推进茶产业绿色发展的示范样板。

从学茶、研茶、种茶,到制茶、教茶、评茶、写茶,回顾与茶叶共同经历的岁月,肖时英曾表示,深感自己的茶味人生是探索、开创、丰富和幸福的。

肖时英先生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云南大叶种茶树良种选育工作。云梅雪芽成就处,时发英风抚新茗——这句“杰出中华茶人”颁奖词是对肖时英茶叶人生的高度概括与真实写照。

向肖时英先生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肖时英先生千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肖时英:“云南无性系茶树之父”八旬茶叶专家著书传经验
普洱茶茶种与生长形态大全(多图长文,注意流量!)
云南普洱茶的茶树为什么这么高      
大滇说茶1001夜之58 七剑下天山(上)
普洱茶之冰岛古茶园
鹤峰县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