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照片:90年代北京生活风貌,回不去的从前,藏着太多人青春记忆

时间来到九十年代,此时已经是改开后的第二哥十年,经过前十年的发展,北京这座古城正在日新月异的变化呈现在世人眼前,也比八十年代时期的生活更加精致,物质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出现了大哥大、BP机以及彩色电视机等等。

九十年代是北京快速建设的十年

而且九十年代开始对北京城全新的规划,很多人从小生活的胡同面临着拆迁,搬进了全新高楼大厦里生活,也让胡同的生活成为他们的一个记忆。

九十年代初的模特

北京的一个早市

已不复存在的崇文门菜市场

崇文门菜市场北京四大菜市场之一,这里是唯一保留老柜台式的销售模式的菜市场,如今已经没了。

图书促销

西单百花市场

1990年的亚运村,当时北京附近还是可以种地的

九十年代初的大事之一就是亚运会,也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国际性运动会

胡同是很多老北京从小生活的地方,那时候的胡同还没现在这么整洁,街边堆满了各种东西,也很拥挤,自行车、蜂窝煤以及大白菜是最常见的物品。而胡同也承载了老北京诸多的记忆,吃穿出行几乎都在胡同里。

大白菜、蜂窝煤和自行车

胡同生活

文明卫生院

胡同门口

爷孙

胡同里的店铺

年味十足

一起吃饭

胡同是蒙古语的译音,是元朝建立大都后遗留下来的词语,至今依旧有七百多年的历史,虽然胡同看上去都是灰墙灰瓦的样子,实际上每条胡同都有自己的故事,里面充满了趣闻掌故,都有各种传奇的经历。

远眺

高楼和四合院

熟食店

大茶叶胡同,正在卸蜂窝煤

在北京,胡同不仅仅是城市的脉络,更是老北京普通人的生活场所,形成了独特的“胡同文化”,胡同更像是一座民俗风情的博物馆,烙下了人们各种社会生活的印记,只不过九十年代的胡同因为没有跟得上发展,成为脏乱差的代名词,也走向了被拆迁的命运。

走街串巷的补锅匠

墙角附近的报刊亭,如今已经没了

胡同真的啥都有

3块钱一次的理发,如今已经涨价到30元了

胡同里,好几家住在一起,很多孩子都是在一个院子里长大的,从小一起玩,就和亲兄妹一样,如今胡同和四合院越来越少,而且基本都是老年人居住,胡同成为他们的童年记忆了,至于零零后已经无法感觉到当年在胡同一起长大的快乐了。

一起玩耍的孩子

当然还有小霸王游戏机

蹲在墙角读书

带着孙子出行

孙子和爷爷

九十年代的围炉煮茶

胡同里的个体餐饮

大栅栏附近的一条胡同

街边各种手艺人

街边也可以剃头

虽然北京四合院拆迁从五十年代就慢慢开始,但碍于财力,只有少部分的拆除和改造,从九十年代开始,北京开始大规模的拆迁和改造,很多人都从破旧的四合院搬迁到窗明几净的高楼里。

不过四合院的消失速度也是惊人的,几十年的时间里,北京80%的四合院消失了,包括曾经的名人故居,根据统计,九十年代以来,来京城名人故居三分之一已被拆除,一度引起很多人的热议。

大大的拆字

搬迁的家具

整理物品

一个人也玩的很开心

被拆迁的房屋

还未搬走的人

拆迁后一群下棋的老人

取而代之的是这样的高楼大厦

和八十年代相比,九十年代的物质生活已经逐渐变得丰富了,老三件已经成为过去式了,现在留下的是大彩电、BP机,至于大哥大,价格还是很贵,一般人还是用不起,大部分人家里还是座机,网吧也开始逐渐流行。

鸟市,北京人自古就有养鸟的传统

康佳和松下的彩电

自从九十年代接通互联网后,国内开始流行电脑,甚至一些地方都开启了网吧,而学校也开启了电脑课,当时的系统还是win98系统,鼠标下面还是滚轮,可以抠出来的那种,上课还必须穿鞋套。

win98时代

兑换外汇券

使用外汇券可以购买一些用人民币买不到的紧缺商品

BP机和大哥大的广告

维修业务随之而来

1998年6月18日市民在美国使馆排队,出国热开始

珠宝也开始消费起来

王府井大街一家外汇黄金珠宝店前

李宁的大哥大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等待做头发的女子们

哪个女孩子童年没有连衣裙和塑料凉鞋?

山地车开始流行

不过自行车还是当时的出行主力

1994年天桥百货商场

来北京办事的会选择人力三轮车

前门大街的全聚德

1998年北京长途汽车站里的双层豪华卧铺大巴车

人多可以打面的

1999年,面的在北京淘汰

大街上已经有不少汽车了

老北京的2号线,票价3元

地铁车厢

旅游也成为当时的时尚

街上的小贩

摆摊的老奶奶

那时候电脑、电视、冰箱、空调都是尖端科技的代表

1999年1月11日,大陆第一家星巴克在北京国贸商城开业,当时一杯咖啡需要30块,在普遍工资只有不到500的北京,这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也因此星巴克成为高端的代名词,能去星巴克喝咖啡相当有面子的事情。

北京国贸一期一层的星巴克开业场景

随后星巴克开遍各地

相对于星巴克,北冰洋才是大家的童年

天安门永远很多人,而且都喜欢在这里拍照

蹲在地上喝桃汁

相机成为旅游的标配

球迷挂出曹限东、高峰等球星画像

北京饭店

前门大街

火爆的摸奖现场,地点位于1997年地坛庙会

一个幸运儿抽到了汽车

现在大家对桑坦纳依旧有滤镜

谈恋爱男的背包

1992年的街景,已经相当时尚了

街边各种广告

九十年代也算报纸行业最后的辉煌了,当时报纸都是主流媒体,报纸销量也节节攀升,报纸供不应求,街边不仅开了很多报刊亭,甚至还有街边卖报的小商贩,千禧年后电视和网络开始兴起,也让报纸行业开始走向了末路,现在的很多年轻人都没怎么见过报纸了。

街边卖报纸的小哥

九十年代,北京还没有实行机动车限购政策,虽然大家出行依旧以自行车为主,但随着私家车的越来越多,北京也开始逐渐堵了起来,上下班的时候拥堵在所难免,很多时候不得不推着自行车走。

下班的人群

九十年代的北京藏着太多人的青春和记忆了,随着北京的大规模建设,很多生活场景早已消失在记忆了,如果给大家一条时空隧道,大家穿越回到几十年前,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四合院的老北京人,守着千万元四合院,生活却依旧如此平淡!
西四北那片儿胡同 西四头条至八条_北京胡同游_旅游_阿邦网
【网络文摘】四合院里的老北京人 仍过着平凡生活
北京的四合院与胡同 --翁立(电脑藏书)
西城西四地区,北京,拆呐!为了消失中的的古都记忆,胡同、四合院...
北京史家胡同53号,华国锋故居,非常有历史的四合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