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滇军将领郑玉源纪实
userphoto

2024.03.02 北京

关注

题记:

关于郑玉源,同乡人也,从小听过其名何故事,生平则完全不知。对于他的短暂一生,我检索查阅了一些少之又少的文献,资料语焉不详。我花了不少时间去了解一位民国时期将军的生平,在这个过程中,走访乡老和将军后人,见过少许与将军相关的旧物,整理了将军的少许资料,此刻想说它两句关于将军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

郑玉源,字仲明,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末八月十三日(1895年10月1日),卒于民国十七年戊辰二月十七日(1928年3月8日)。陆良南乡(今马街镇)前所村人。当地人习称“郑司令官”,又称“郑旅长”。是民国时期的陆良知名人士。青年时期的郑玉源就读于家乡钟灵书院,现如今的(马街小学)。

他生活的少年时代,正是中国风云变幻的年代,他自幼对阶级压迫深有体会,培养了富于反抗黑暗势力的精神。郑玉源与后来的滇军名将孙渡,爱国民主人土杨体元,云南省警务处处长李鸿谟等为同校好友。

郑玉源戎装画像

郑玉源戎装照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云南同盟会组织新军及云南陆军讲武堂,陆军小学堂中的进步青年,于10月30日农历九月初九在昆明发动“重九起义”。时年16岁的郑玉源和同学们冲出校门,到昆明小西门同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学生们分别控制小西门两侧,迎接入城作战的新军。在这次重九义中郑王源结识了曲靖同乡罗平人胡若愚,两人作战表现的非常勇敢、机智、责任心极强。从此郑玉源的一生仕途便和胡若愚结下了跌宕起伏的波澜因缘。
 云南光复后,1911年12月3日,云南边疆重镇蒙自发动了一起武装叛乱事件,致使西南地区的军事,政治,外交都造成了极大影响,史称”蒙自兵乱”。年轻的郑玉源参加了这场平叛兵乱事件,表现突出。

郑玉源故居
1913年至1915年期间,郑玉源被破格进入到云南陆军讲武堂将校班学习,在校期间,是学校中的佼佼者。未毕业,就直接掉入到唐继尧警卫二团第一营任职。此时,云南的反袁斗争正在酝酿之中,特别是滇军中一大批中下级军官对袁世凯复辞称帝制非常不满,郑玉源深受革命同伴的影响,坚决激昂的参与到拥护共和,反对袁世凯的帝王独栽统治。  
1915年12月25日,蔡锷与唐继尧等人在云南向全国发出通电,宣布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要求维护民主共和国体,从而拉开了反袁护国战争的大幕。次年,郑玉源也随护国军进军四川,广西等地参加了大小数次战役。
1917年9月,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唐继尧因护国之名成立靖国军并出师四川。同年11月,滇写与川军协作打败刘存厚,此时,郑玉源因功升任步兵十一团第一营营长,团长为胡若愚。
1918年,步兵十一团由于在作战中的战绩卓著,靖国战争结束后,胡若愚被破格提拔为靖国联军第二军赵又新部第五独立混成旅旅长,郑玉源也因功升任步兵十一团团长,驻兵四川叙府。
1920年,川军熊克武等部在“川人治川”的口号下,驱逐驻守四川的滇军。从此,川滇军阀大战拉开了序幕,靖国联军第二军军长赵又新不幸在四川泸州受伤后因医治无效死亡,步兵十一团郑玉源部随靖国联军第一军军长顾品珍以“士兵厌战,思乡心切”为由,率军回滇,步兵十一团随第五混成旅驻兵云南大关。
1921年,顾品珍等将领认为,唐继尧“穷兵黩武,广搜民财,大兴土木,穷奢极欲,浪费无度,私树党羽,不得人心。盗匪充斥,农工辍业,米珠薪桎,十室九空”。遂决定倒唐,郑玉源的步兵十一团随第五混成旅向贵州东去广西桂林,没有参与倒唐运动,因为第五混成旅是唐继尧一手栽培提拔的,此时,郑玉源部响应孙中山北伐定桂的号召,在孙中山和李协和的领导下,第五混成旅率部攻打广西桂林沈鸿英部,获大胜,占领桂林,胡被任命为桂林警备司令,步兵十一团全体官佐奖银圆一万,郑玉源被授少将军衔,授颁一等功勋徽章。
1922年,胡任第二路军司令兼前敌总指挥,率部绕桂滇边境,由剥隘经广南、文山、蒙自回云南,在李友勋,杨益谦两军和滇南土匪头子吴学显的配合下,向顾品珍部发动突然袭击,大举反攻,顾部被追击到陆良境内天生关遇害,唐继尧再次成为“云南王”。
1923年,郑玉源部因拥唐有功,驻军昆明,成立了滇中镇守使署,后改滇南镇守使 ;移驻蒙自,郑玉源任蒙自戒严司令;后在个旧,建水一带剿匪声名远震,深受百姓拥护,时有被招安匪首孔庆美跟随,相交甚好,孔赠建水紫陶汽锅作为留念。

郑玉源神主牌及生前实物照片,由由其长孙郑武提供

孔庆美赠郑玉源的建水紫陶汽锅

孔庆美赠郑玉源的建水民国建水书家王式稷书丹紫砂笔筒
1924年,郑玉源部随靖国联军第二军从贵州毕节进军南宁,广州政府派范石生部与广西李宗仁部合击靖国联军龙云和胡若愚部,胡、龙兵败,率部经广西百色回云南。同年十二月,郑玉源与张冲等十人义结金兰!“兰谱”人员:张得胜(字吉齐)、纪学忠(字立之)、朱宪章(字继武)、彭振寰(字运周)、郑玉源(字仲民)、杨成林、窦家齐(字治民)、杨济滨(字时源)、胡学易(字柳溪,胡若愚之弟)、张维新(字云鹏,张冲)10人。

民国十三年十兄弟“兰谱”
1925年,滇桂战争中,滇军失败,唐继尧为此十分不满,就此想削弱四镇守使手中的兵权,因此事四镇守使极为不满。在此期间,郑玉源回家探亲,途中,看到儿时读书的钟灵书院早已荒废停办,加之滇省军阀常年混战,不由心生感慨……郑玉源召集乡绅殷汝珍(良迪村人)、杨兆昌(马街村人)等商议共同筹备。由郑玉源捐资五百银元,并从昆明聘请校长、教员来校任教,再购置桌椅书籍各项教学设备,从而致使停办十余年的小学重新复课,次年春,正式设立六个班复学,校名改称“马街小学”。郑玉源重视家乡教育的此举行为,令当地的百姓大为赞扬,至今仍有当地老人常常夸谈其事。在家期间,郑玉源还为前所村和高山堡福龙潭(如意龙潭)分水运田之事主持公道,此事也使当地百姓诚然心服……还有,曾任云南菸酒总局咨议官陆良名士南门街人岳秀灵和郑相交甚好,岳秀灵赠郑玉源品椅一把。

岳秀灵书绘赠郑玉源的椅子
1926年,四镇守使联名上书唐继尧,提出改组省政府还政于民的要求,遭唐拒绝,由此更加激发四镇守使联合倒唐的决心和理由。在此期间,郑玉源曾率部驻军陆良马街,当地人称“郑司令官”。听当地老人口述,过去马街大的几家马帮在外驮运货物,马帮都要扬着“郑司令官”的旗号,沿途中就没有官兵和土匪打劫。
1927年,历史上有名的“二·六政变”,唐继尧被四镇守使兵谏夺去军政大权,胡若愚被推荐为云南省主席兼讲武堂校长,郑玉源被胡委任昆明警备司令并以陆军中将军衔继任第五独立混成旅旅长(中将军衔,少将军职)同年6月14日夜,胡若愚密派郑玉源部包围龙云公馆,郑玉源部王洁修指挥向龙云家宅连续发射两发炮弹,一颗落在客厅,但未爆炸;一颗打落在花园中,弹片四飞,一块弹片恰巧打在一扇玻璃上,玻璃片飞溅到龙云左眼伤及眼球,致使龙云日后左眼彻底失明。(这也是后来龙云成为云南王付出的惨痛代价)。
1927年12月9日,胡瑛率领38军追击胡部于曲靖寥廓山下,双方大战数月。期间,两部达成“息争御侮条件”约定撤军,郑玉源率部由曲靖北上宣威。
1928年2月,郑玉源令警卫团团长同乡方凯卿挑5名贴身卫兵回家乡与家人团聚春节,年完,郑玉源一行人由陆良返回宣威,在返回宣威的那一夜,郑玉源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在他去的路上,村口处有一稻草人横睡在去的路口,似乎有意阻挡他的去路……(家乡一老人口述)
历史不容倒退,郑玉源一行6人到达宣威境内,即被龙云手下的贴身秘密捉捕。在关押期间,时任宣威县长亲自与他会晤,陈述各种政治利弊,劝他暂时委屈一下,眼下情况大为不妙,他愿意亲自护送郑出城以保安全,可郑终究执固,谢绝宣威县长的好意,并告知于宣威县长:“就凭他们几个也不能把我怎么样,我入军十多年,什么样的阵势没见过,再说,我有功于国,要出也是要光明磊落的出来”……次日夜里,凌晨四点左右被其秘密枪杀……一代豪杰郑玉源将军在军阀混战,争权夺利的时代付出了生命代价,掩埋于历史长河中,时年33岁。
郑玉源将军的短暂一生,综合其所处时代背景,典型的成为了滇军军阀混战的政治牺牲品。
邑人萧鹏有诗言:
男儿护国去从征
应是家乡一杰人
无奈变成冤下魂
唯听新妇诉悲声
神主牌位赞曰:
伟哉郑公 英敏可风
入军数载 尽瘁鞠躬
功劳国事 克勇克忠
志冲河嶽 气贯星虹
官阶司令 少将显荣
名留青史 威镇滇东
功成南国 耀祖光宗
穿神點主 世代兴隆
邑人罗文祥诗曰:
郑公玉源仲明志,拯救中华共大同。
军校修身文武艺,廿年征战建奇功。
荣升师长衔中将,资助家乡创学宫。
最是若愚忠义弟,龙云暗箭殒英雄!
后记:
不管如何,郑玉源终究是在那个时期那一刻不明不白的死了?按郑玉源的文韬武略,在当时的滇军将领中可谓上乘,口碑也是颇佳,可惜英年早逝。迄今所见到将军留下的实物,足见极其稀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继尧回昆明后立即恢复政权,并任命胡若愚为滇军第一军军长,田钟谷
民国滇系军阀主要派系一览表
一生过得糊里糊涂,从没跟对人,竟混成国军中将,解放时命丧广西
1927年5月23日,滇军首领唐继尧因病去世,终年仅44岁 临终
唐继尧重掌云南军政民大权的得力干将一览|滇军|军官|张冲
滇系军阀人物:龙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