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面对新媒体,广播如何突围
作者单位:江西广播电视台
  来源:《声屏世界》
  在广播往昔优势不再的当下,如何才能找到广播的出口?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理清当下广播存在的问题。
  1.广播的创新意识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许多广播自身对此反应很迟钝,无论是从声音的塑造和发声方法都与时代脱节,毫无时代感。另外,整体编排思维还停留在传统的大杂烩传统形式上。 2.广播节目粗放生产严重影响节目质量。 许多广播平台一个栏目基本都是一个人负责,所以一个小时的栏目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整体编排上更是随意更改,随手抓来就用,类型化无从谈起。 3.广播广告结构形式严重侵蚀着广播的影响力。
  广播广告结构形式有一定的改观,但还仅仅停留在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层面,医疗广告虽说不能做,但购物专题广告却风起云涌。 其次,新媒体为受众带来了多种信息选择和多元化的服务,具有交互性的特点,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在新媒体时代,个性化的需求不必再顺从群体选择,受众可以根据媒介形态的不同,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节目内容及信息内容。 再次,新媒体具有跨时间的特点。新媒体的内容不受时间的限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接收时间,并且突破了单一的传播途径,无论是PC,还是手机,又或者车载系统都可以成为其直达用户的端口。 最后,新媒体还具有大众传播的“小众化”特点。“个性化、分众化”是新媒体受众的一张王牌,可以让使用者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制定个性化节目单,并且可以根据声音、阅读、视频等不同喜好让受众进一步分化成听众、读者、观众。
  面对广播如此多的硬伤,广播的出路在哪?
  根据赛立信的调查,在面对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冲击,传统媒体中的广播、电视与报纸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加上2015 年《新广告法》的实施,前三季度中国广告市场投放量较上年同期下滑3.7%,传统广告市场投放量较上年同期下滑7.3%。而广播媒体在传统媒体整体下滑中,下滑幅度仅为0.8%,是整体市场表现最为稳定的媒体。 广播之所以能够成为市场表现最稳定的传统媒体,其主要得益以下两种收听工具的迅猛发展。 其一是汽车。据统计,中国汽车消费量和保有量连年创造新高,销售量世界第一。而买得起车的都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消费者,所以随之改变的是广播目标用户的价值增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一个城市的广播发展水平和这个城市的交通拥堵水平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 其二是智能手机。毋庸置疑,智能手机挤占了人们以往用来收听广播的时间,一些传统广播电台收听率的下降可以说是新媒体的发展直接造成的。但是对于广播来说,移动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新媒体确实分流了广播受众,瓜分了广告市场,但另一方面,智能手机又是继汽车之后的又一个广播拯救者,延展了广播的时间和空间,为广播迎来另一番光景。 广播应锁住高端群体。 根据相关的调查,“年龄下沉、收入上行”是广播当下的听众最主要的特色。45 岁以下听众的占比达到73.8%,较2014 增加5.5 个百分点,35岁以下的80 后听众占比达到45.4%曰月收入5000 元以上的听众占比达到22.9%,较2014 增加1.1 个百分点,其中万元以上的听众占比达到6.6%。通过这样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广播的受众已经不再是之前大众的概念,“高收入”正在成为这个群体的符号,而这也是符合广告投放对象的选择,所以广播定位一定要适合这个群体。 广播应实现高功用性。 所谓的功用性就是“有用”,即栏目是否可以帮助听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广播应该做到高伴随性。 无论是有车一族还是手机客户端受众都不会整天处在收听状态中,但移动、随时、快捷已成为常态,所以广播节目必须是高伴随性的。当下广播中还有许多栏目的主持人处于推开话筒一条稿件就能说上半小时的状态,这种老生常谈的主持人风格即节目形态应该有所改变。 让听众在伴随中即可以有音乐的陪伴,也可实时了解动态信息,实现娱乐与实用双互动的目的。 总之,广播要在移动互联时代成功突围,节目品质是立身之本。只有这样才能聚集自己的收听群体,并要改变现有的传播途径,多管齐下,利用好移动互联网这个工具,才能不被这个时代所淘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电视广告和广播广告的优缺点
播客喜提“黄金时代”:如何做好营销乘胜追击? |德外独家
陆地:中国广播业的现状、挑战和机遇
[转]广播—听觉艺术的独特魅力
“50后”爱报纸 “80后”爱上网
传统广告媒体与传统媒体广告的特点--中美网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