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播媒体融合的“两个平台”

作者单位: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研究中心

来源:《视听界》杂志


近年来,各地广播电台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影响下开展媒体融合实践,建设广播网和APP两个新媒体平台,从中可以看出:媒体融合的关键是理顺关系,实现资源整合。

目前,全国各地广播电台主要的新媒体平台有两个,一是广播网(互联网时代对应PC 端),二是电台APP(移动互联网时代对应客户端)。笔者通过网络资料、实地调研、电话采访等方式,调查了全国四十几家省(市)级以及二线城市广播电台的“两个平台”建设情况。各地电台积极融入媒体融合大潮,并通过各种努力,促进传统广播提高新媒体平台的利用和建设水平,借助媒体融合大势,扩展渠道,互相促进,提升资源整合。

一、网络融合大本营:广播网
全国目前拥有四十几家具备较大规模的省市电台广播网,其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移动互联网时代,广播网是要继续建设,还是改版,还是叫停,面临新一轮的讨论。

(一)广播网是重要的品牌推广平台
各地的广播网建设力度不一,内容或繁或简,定位与建设思路也不相同,有的在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后不再更新。各地广播网的规模和影响力往往取决于电台本业的规模和影响力。在互联网影响力评比中,位列第一梯队的,基本对应广播本业实力较强的电台机构。

广播网是各地电台重要的推广平台。央广网(中国广播)着重综合的内容收集和版权建设,以音频建设为核心;北京广播网提供广播直播和点播,在新闻板块中侧重对图文资源的整合,音频板块则侧重对优质广播节目的深加工;江苏广播网侧重于对频率、活动和主持人推荐;广东电台依托广东广电荔枝台,广播的页面内容丰富,定位也是电台整体形象的外宣;芒果广播网(湖南电台)注重特色节目如健康节目或其他合作类节目、重点活动以及主持人推荐;东方广播网注重品牌活动和广告业务、演艺业务等。

从核心资源的展示来看,主持人的宣传占据重要位置。广播媒体具有声音传播的优势,广播主持人通常只闻其声不见其人,通过网站展示,增强对他们外在形象的宣传。如中国广播网的“中广人物”频道,对名主持名编辑进行宣传,并按照不同节目进行分类展示,更好地帮助听众了解各主持人情况。

(二)广播网是关键的音频集散地
各地广播网的典型特征是“以音频为核心,拓展图文新闻”。中央电台、北京电台以及各地的广播网站,目前都提供了广播节目的实时收听与回放、点播功能。但不同电台对于直播的处理不同,有的是进入首页即播放,有的需要进入节目页面。通过更广阔的行业研究发现,广播网在大音频时代仍能保有优势:一是音频库建设,是未来音频版权战的核心资源;二是优质声音资源的展示,借助优秀主持人或优秀节目推进“声音文化”建设;三是在版权越来越重要的时代,广播网未来将发挥非常关键的音频流聚集和展播的作用。借助PC 端良好的展示效果,有望建设音频流展播和交易平台。从长远的用户需求来看,将在人工分析 大数据计算基础上实现智能精准推荐。

广播网对视频的热衷逐渐冷淡,不再那么重视视频的建设,视频的更新速度较慢,主要用于记录大型活动或名人访谈,现存的如北京广播网的《播播会客厅》,侧重名人访谈。

(三)各地广播网建设侧重点因地制宜
各地广播网首页页面配置重点各有不同,比较常见的首页导航栏包括:品牌活动、主持人、频率点播、直播、广告。第一屏的主体是精品节目或新闻热点。传统的广播网会重视文字,新建的、更时尚的芒果广播网更重视图片的标识功能;成都广播网更新的多是品牌活动和某些合办专业类节目,反映了资源配置和营收的考虑。目前,广播网的作用主要是作为广播电台的官网,发挥信息展示的功能,如频率介绍、节目介绍、主持人、活动、广告报价等。另外开辟了音频库专区进行核心资源的展示、内容的积累和建设。各地因地制宜,以实现广播网的最大利用效率。

二、移动端后来居上:APP 平台
(一)平台众多,规模定位不等
从全国范围的广播调研情况看,为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各地电台都在采用“两微一端”(微信、微博和客户端)的方式,来适应用户的碎片化时间和内容要求。很多电台的APP 在成立之初,就倾向于取一个与传统广播电台、广播网平台明显不同的名字,以符合市场化特征。

(二)以资源为导向,各地发展目标与核心诉求不同
各地发展APP 主要是两大思路:一是立足于交通广播等既有的电台资源,APP 的核心资源也在于路况信息和交通产业,发展买卖修车、吃喝娱乐等相关资讯和服务,它的好处是能够尽快尽可能取得产值回报。二是立足于电台品牌推广宣传,主要内容是呈现电台各频率节目、主持人、电台活动等,它的好处是互动性好。

(三)集纳各地电台,参与市场竞争
无论是阿基米德还是听听FM,目前都注重内容的集纳。调研中,阿基米德的负责人提出:阿基米德的价值或历史使命在于,广播电台未来要作为内容生产商和出品方发挥价值。事实上,在版权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下,通过平台的建立,各地电台可以共同加入其中,建设版权联盟,以对抗商业音频平台对各地电台的冲击。

三、两个平台建设的问题综述
(一)互动功能:APP 好于广播网
利用新媒体实现广播与听众的互动是发展新媒体的重要目的之一。国内各地广播网的互动方式较差,很多还停留在网民留言的范畴,有些自己开通了微博、微信,很多微博的互动方式还是嵌入式呈现,直接分享非常不方便。APP 的建设过程中,很多地域规避了这一缺憾。

(二)品牌塑造:各有千秋
各地广播网的页面布局往往追求块状分布,不够简洁时尚,但是广播网可以通过页面展示的方式,把大的活动、专题进行有效展示。而“两微一端”的形式参与市场竞争时更加灵活主动。

无论是广播网还是APP 平台,都能够将优秀节目、重要的图文音视频资源集中呈现,从而实现资源整合和规模效应。

四、从平台建设到媒体融合
现代传播体系建立的核心在于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立体多样,融合发展。

(一)融合关键:理顺平台关系
有重点、有取舍地着力发展一个平台。在政府号召做大做强的政策背景之下,广电之间的“两台合并”一直在推进过程中,理顺广播与广播网、与APP 的关系,成为电台发展的关键。进一步看,各地主流电台在推动媒体融合、建设新媒体平台的过程中,需要处理来自不同平台的诸多关系:一是电台与新媒体平台,二是电台与外部商业平台如喜马拉雅、各类听书网站等,三是电台与外部电台的版权和渠道合作。

(二)融合核心:发展主体统一
电台推动媒体融合是一项新事业,需要举全台之力来完成。在事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明确独立的责任和特定主体。目前的广播网建设、APP 平台建设往往分散在不同的部门,与新闻采编部门、节目制作中心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从而导致效率滞后。电台与新媒体平台之间除了投资、管理、支持之外,需要建立更长效的节目支撑机制,包括二者有效对接机制、节目输出和制作的奖励机制。

(三)融合根本:实现资源整合
各地电台建设都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建设APP,其成本核算、发展定位、核心功能都不相同。很多新媒体平台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作为传统媒体发展的工具,很难在市场上参与竞争。这样的局面既是由于传统媒体长期专注内容建设导致的,也与投资市场的混乱无序有关。由于不同平台的存在,传统媒体有效地配置利用各种资源,才能实现媒体融合。融合的根本在于打通资源,实现资源整合和高效有序。

部分节选,全文请见《视听界》杂志2016.1月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移动互联网广播的发展与商业模式:广播的O2O2O链条式运作
广播盈利模式,你找到了吗?
中广海外广播网
河北人民广播电台节目的网络收听平台_河北广播网的音视频子站
互联网时代,广播新闻还有戏吗?
2020年江苏交通电台广告价格及媒体价值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