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将广播这一传媒做大做强

来源:《活力》杂志


近几年是新媒体的发展年, 以智能移动终端为特征的移动互联时代为困顿中的传统媒体再次提供一个变革与重生的机会。广播媒体顺应移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大趋势, 通过与微信、微博、APP、云端等平台的自觉融合,全方位拓宽电台的传播渠道。在移动互联时代,广播媒体所面临的冲击及其与新媒体的融合, 势必进一步推动广播媒体竞争的加剧和广播市场的变革。


一、手机的出现增加了听众参与节目的方式
随着手机的出现, 使得广播的收听范围更大,收听人群更广。

传统广播中,收听人群是以中老年为主, 这类人群喜欢和习惯广播在生活中的陪伴。但随着手机出现和普及, 更多的年轻人可以通过手机收听广播, 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一族也加入了收听广播的行列, 在扩大收听范围的同时, 也使广播媒体的伴随性得以体现。同时“短信平台”的出现也弥补了传统广播中只能通过信件和拨打热线电话来参与节目的不足, 拓宽了主持人与听众交流互动的方式。


二、网络广播的出现极大拓展了传统广播的生存空间

网络广播是以因特网为传媒介质提供音频服务的广播。传统广播只能在规定的频率和发射功率内进行传播, 其覆盖范围必然受到制约, 并且受众只能是单一的顺序性接收。与传统广播相比,网络广播不受播出时间和播出顺序的限制,可以反复点播节目。此外网络广播还可以与QQ、手机短信、热线电话等多种
节目参与方式相结合, 增强节目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网络广播的出现,也使得所有互联网用户都是潜在的听众。听众的接受方式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即由线性收听转变为非线性收听, 由单向被动收听转变为双向互动收听。


三、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丰富广播报道内容

近几年,洪水、冰冻、大雪等频发的突发事件, 让人们意识到广播在突发事件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自然灾害事件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广播兼具传统媒体的
权威性和新媒体的灵活性, 能够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同时又极具感染力,因此广播作为应急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而广播在与新媒体的融合当中, 首先以电台官方微博为独立传播平台,增强传播的有效性,微博信息量大、刷新迅速。其次,利用微博,搜索有效信息、搜集线索快速及时。

另外,微信是声音平台,对于广播是一个非常好的互动平台。著名营销策划专家何学林评价说: 微信是互联网行业最伟大的策划。微信不只是个聊天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将微信引入广播传播环节,是听众的需求,它为听众与主持人之间直接交流提供便捷的互动平台。微信由于它独特的语音功能使得它备受广播节目的青睐, 微信的语音功能可以呈现多样的信息, 广播又是纯语音传播媒体,语音消息很适合用来做互动。

与传统短信参与方式不同,微信的出现,极大解放了参与者的双手,这种更加简便、随意的参与方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听众的参与热情, 拓展了听众群体。曾经的路况多是由司机师傅拨打电台电话才能告知一些紧急情况,相反微信可以随时发送,开车的朋友也不需要打电话或发送文字, 也减少了意外的发生。而发送语音到广播电台的微信平台,每一条语音都会被导播听到,提高了路况信息的准确性和速度。

微信给广播业带去的优势十分明显, 每天用微信语音带去的内容, 让电台播出节目时的内容来源一下子增色不少, 都是原汁的读者声音,形成一个超级热线中心。

正是利用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加上广播自身特点,使广播在传播手段、内容创新等多个方面取得了突破。广播在新媒体环境下进一步扬长避短,赢得了受众认可。新媒体成为广播媒体的延伸触角,形成了立体、发散的传播形态,增强了广播的竞争力,让广播的优势发挥得更加充分。

四、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推动传统媒体向新媒体演进, 这是一个无法逆转的发展过程。无论是传播速度还是海量信息的获得, 新媒体都有无与伦比的优势。新媒体的技术支撑体
系已经比较成熟, 这是新媒体发展的先决条件。但就本质而言,新媒体也是一种传播方式,但是它的载体改变了,不变的只是内容。

新媒体的优势在于技术手段和传播特点,而内容产业则是其弱项,因此对传统媒体有明显的依赖性。与新媒体相比,内容恰恰是传统媒体的优势, 比如品牌优势、可信度、权威性、重要性和受众的忠诚度等。相对新媒体而言,传统媒体的优势是巨大的, 这就提供了极大的可施展的空间。

们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媒体的影响力,结合新媒体的优势, 将广播这一传媒做大做强。

新媒体的信息虽然更新更快、容量更大, 但传统媒体却更加符合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必须能够把握媒体变革的总趋势,要积极应用新媒体和新技术,在发展新媒体的同时使传统媒体得到更快、更强的发展。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一起构成一种复合的媒介环境, 受众在变化中重组媒介消费已成为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 传统媒体已无法忽视来自新媒体在受众层面
日益深化的影响。
因此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标志的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大拓宽了广播收听渠道, 传统收音机之外车载收听个人移动终端收听、互联网收听等所占有的比例不断增长。随时随地的个人化、移动化收听正成为广播在新媒介环境下发展出来的媒体优势。个人化、移动化收听趋势推动广播听众定位调整, 更多符合新趋势
的广播频率得到发展,可以说,新媒体的兴起推动了广播频率的专业化。重视这些变化, 分析这些影响, 研究应对的策略, 已是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

原标题:论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统广告媒体与传统媒体广告的特点--中美网络
广播盈利模式,你找到了吗?
破解广播发展困局的思考(上)
试论传统媒体节目的主持人特色及面临的新挑战
广播永远是新媒体
博客园 - RookIE.Net - 媒体公司追赶播客潮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